弘晖还是担心的,他怕宜修又被感动了,到时候为了胤禛,为了乌拉那拉氏,来吸他的血。
到现在,他身边没有一个是宜修的人,都是他自己培养的人手。
他不会给宜修可以插手自己身边事的机会。
所幸,宜修如今只是贝勒府的一个侧福晋,她也还没有升起其他的心思。
如今在弘晖的影响下,她一向都是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弘晖在跟宜修一起吃饭之后,就去了前院,站在院门前,看着上面的牌匾——长风院。
送他过来的小太监殷勤的告诉他,这是胤禛亲自题的字。
弘晖笑了笑,让人给了他赏就进去了,里面的地方很大。
弘晖:“这还得多亏爷没有其他兄弟,不然咱们可没这么宽敞的地方。”
赵禾:“要不是爷命好呢。”
弘晖:“呵,简单安置一番就行了,也不会常住。”
赵禾:“奴才明白。”
弘晖在府里待了没两天,宫中除夕家宴,他也跟着进了宫。
今年的家宴,宜修也跟着一起去了,她跟着柔则先去了永和宫。
虽然如今德嫔已经失了盛宠,但是仍然是永和宫的主位,膝下还有两个成年儿子,日子也还过得下去。
自从当年一事发生,德嫔就没有再见过宜修了。
看着众人行完礼,德嫔就开口道:“宜修,你也来了?”
宜修:“是。”
德嫔:“当年之事是个意外,如今弘晖也有了前程,你也要往前看了。”
宜修:“是。”
德嫔皱眉,她不满宜修的回答:“柔则到底是你亲姐姐,你们都是乌拉那拉氏的女儿,凡事都要为家族考虑。”
宜修:“是,儿臣知道了。”
德嫔:“知道就好,弘晖是乌拉那拉氏的皇子,但是一向都不和家里亲近,你也要多劝一劝他。”
宜修:“儿臣知道,之后会同弘晖讲的。”
德嫔:“嗯,当初皇上给弘晖选哈哈珠子,乌拉那拉氏没有合适的人,如今,你也该让弘晖和家里亲近些。”
宜修:“是,儿臣明白。”
德嫔看宜修答应了,这才满意点头,正好这会儿,十四爷家里的女眷到了,也不适合说这些话,就聊起了一些家常闲事。
倒是十四爷的侧福晋舒舒觉罗氏,见了宜修之后主动过来搭话。
她膝下生了十四爷的长子,如今年纪还小,她也是为了儿子,想和宜修搭上关系。
毕竟,康熙帝的这么多孙子,弘晖比太子长子弘皙还要在皇上跟前得脸。
这么多年都养在宫中,住在养心殿里,有康熙亲自教导,今年又立下大功,被封为贝子。
甚至他的很多叔叔们都还没有爵位呢,他们这些女眷又有谁不羡慕宜修有这么个好儿子。
她的弘春虽然是长子,但也是庶子,嫡福晋所生的弘明,只比她儿子小两岁,年龄离得这么近。
日后府里的资源,不可避免的会倾向弘明,她也要早早的为自己的儿子做打算。
宜修也明白她的意思,她也有心给儿子找帮手,两人聊的倒是也不错。
不过宜修对德嫔都是口头应承,对,舒舒觉罗氏,就更不敢答应什么了。
毕竟她自己也知道,她做不了弘晖的主,不论什么都要跟弘晖商量。
舒舒觉罗氏也没准备第一次见面就能得谋划成,也不过是为了留个好印象。
很快,德嫔就带着她们,到乾清宫,去给皇上请安,参加宴会了。
今年的宴会,看着很热闹,但是底下暗流汹涌,局势动荡,诸位皇子都已长成,如今也正在齐心协力的将太子拉下马。
弘晖瞧见他二伯,如今早已经没了前几年意气风发的样子,虽然还是矜贵,但也能明显看到眼底的疲倦。
坐在上首的康熙对,下面的这些暗流好像都看不见,面上高兴的喝着酒。
想到距离康熙大封诸子的时间不远了,他也应该再去讨好讨好老爷子,说不定到时候自己还能往上升一级。
他虽然得康熙喜爱,但如今康熙只是把他当成一个伶俐的孙子,上一次封爵都是因为他是真的有功于社稷。
不过想到距离老爷子离世,还有十多年,也足够他筹谋的了。
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整个京城都弥漫在低气压之下。
迫于**原因,康熙在四十八年的时候,复立太子。
出于原因,康熙大封诸子,以制衡太子的势力。
这个时候,弘晖出于各方原因考虑,有他多年学医的经验,还是将预防天花的方子拿了出来。
虽然老套,但是很有效果,而他也乘上这股东风,跟着几位叔叔一起封了贝勒。
康熙四十八年,大阿哥,三阿哥封亲王,四阿哥,五阿哥,十阿哥封郡王,七阿哥,八阿哥,弘晖封贝勒,九阿哥封了贝子,其余底下的都还是光头阿哥。
雍郡王府一府两爵,不知道羡慕了多少人,尤其是弘晖,年纪不大,但功劳都是扎扎实实的。
唯一让弘晖觉得可惜的就是皇上给他封爵,但是没有给他分府邸。
也就是说,他暂时还是不能和胤禛分家,毕竟在皇上的眼里,他们还是亲父子。
弘晖今年已经十二岁了,按照清朝的虚岁算,都能算到十四岁去。
不少人家在宴会上,都跟宜修很是亲近,想要结亲之意表现的很是明显。
不过这些人大多都是想要侧福晋,或者是格格的位份。
毕竟他们也知道弘晖很得圣心,他的嫡福晋,大概是皇上亲自挑选。
但是,在众人的眼里,只要敬重嫡妻就可以了。
对于皇子府里,除了妻族是跟皇子绑定在一起的。
若是想要分一杯羹,或者在皇子手下捞些好处,那就只能是得宠的人。
毕竟见的谁多了,自然就能记得起谁家的人。
而且在他们眼里,弘晖只是皇孙,对于一些人家来说,又有本事又安全。
弘晖如今已经有了爵位,但是有这么多叔伯在,将来也轮不到他,这绝对是一个保全家族的好去处。
到现在,他身边没有一个是宜修的人,都是他自己培养的人手。
他不会给宜修可以插手自己身边事的机会。
所幸,宜修如今只是贝勒府的一个侧福晋,她也还没有升起其他的心思。
如今在弘晖的影响下,她一向都是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弘晖在跟宜修一起吃饭之后,就去了前院,站在院门前,看着上面的牌匾——长风院。
送他过来的小太监殷勤的告诉他,这是胤禛亲自题的字。
弘晖笑了笑,让人给了他赏就进去了,里面的地方很大。
弘晖:“这还得多亏爷没有其他兄弟,不然咱们可没这么宽敞的地方。”
赵禾:“要不是爷命好呢。”
弘晖:“呵,简单安置一番就行了,也不会常住。”
赵禾:“奴才明白。”
弘晖在府里待了没两天,宫中除夕家宴,他也跟着进了宫。
今年的家宴,宜修也跟着一起去了,她跟着柔则先去了永和宫。
虽然如今德嫔已经失了盛宠,但是仍然是永和宫的主位,膝下还有两个成年儿子,日子也还过得下去。
自从当年一事发生,德嫔就没有再见过宜修了。
看着众人行完礼,德嫔就开口道:“宜修,你也来了?”
宜修:“是。”
德嫔:“当年之事是个意外,如今弘晖也有了前程,你也要往前看了。”
宜修:“是。”
德嫔皱眉,她不满宜修的回答:“柔则到底是你亲姐姐,你们都是乌拉那拉氏的女儿,凡事都要为家族考虑。”
宜修:“是,儿臣知道了。”
德嫔:“知道就好,弘晖是乌拉那拉氏的皇子,但是一向都不和家里亲近,你也要多劝一劝他。”
宜修:“儿臣知道,之后会同弘晖讲的。”
德嫔:“嗯,当初皇上给弘晖选哈哈珠子,乌拉那拉氏没有合适的人,如今,你也该让弘晖和家里亲近些。”
宜修:“是,儿臣明白。”
德嫔看宜修答应了,这才满意点头,正好这会儿,十四爷家里的女眷到了,也不适合说这些话,就聊起了一些家常闲事。
倒是十四爷的侧福晋舒舒觉罗氏,见了宜修之后主动过来搭话。
她膝下生了十四爷的长子,如今年纪还小,她也是为了儿子,想和宜修搭上关系。
毕竟,康熙帝的这么多孙子,弘晖比太子长子弘皙还要在皇上跟前得脸。
这么多年都养在宫中,住在养心殿里,有康熙亲自教导,今年又立下大功,被封为贝子。
甚至他的很多叔叔们都还没有爵位呢,他们这些女眷又有谁不羡慕宜修有这么个好儿子。
她的弘春虽然是长子,但也是庶子,嫡福晋所生的弘明,只比她儿子小两岁,年龄离得这么近。
日后府里的资源,不可避免的会倾向弘明,她也要早早的为自己的儿子做打算。
宜修也明白她的意思,她也有心给儿子找帮手,两人聊的倒是也不错。
不过宜修对德嫔都是口头应承,对,舒舒觉罗氏,就更不敢答应什么了。
毕竟她自己也知道,她做不了弘晖的主,不论什么都要跟弘晖商量。
舒舒觉罗氏也没准备第一次见面就能得谋划成,也不过是为了留个好印象。
很快,德嫔就带着她们,到乾清宫,去给皇上请安,参加宴会了。
今年的宴会,看着很热闹,但是底下暗流汹涌,局势动荡,诸位皇子都已长成,如今也正在齐心协力的将太子拉下马。
弘晖瞧见他二伯,如今早已经没了前几年意气风发的样子,虽然还是矜贵,但也能明显看到眼底的疲倦。
坐在上首的康熙对,下面的这些暗流好像都看不见,面上高兴的喝着酒。
想到距离康熙大封诸子的时间不远了,他也应该再去讨好讨好老爷子,说不定到时候自己还能往上升一级。
他虽然得康熙喜爱,但如今康熙只是把他当成一个伶俐的孙子,上一次封爵都是因为他是真的有功于社稷。
不过想到距离老爷子离世,还有十多年,也足够他筹谋的了。
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整个京城都弥漫在低气压之下。
迫于**原因,康熙在四十八年的时候,复立太子。
出于原因,康熙大封诸子,以制衡太子的势力。
这个时候,弘晖出于各方原因考虑,有他多年学医的经验,还是将预防天花的方子拿了出来。
虽然老套,但是很有效果,而他也乘上这股东风,跟着几位叔叔一起封了贝勒。
康熙四十八年,大阿哥,三阿哥封亲王,四阿哥,五阿哥,十阿哥封郡王,七阿哥,八阿哥,弘晖封贝勒,九阿哥封了贝子,其余底下的都还是光头阿哥。
雍郡王府一府两爵,不知道羡慕了多少人,尤其是弘晖,年纪不大,但功劳都是扎扎实实的。
唯一让弘晖觉得可惜的就是皇上给他封爵,但是没有给他分府邸。
也就是说,他暂时还是不能和胤禛分家,毕竟在皇上的眼里,他们还是亲父子。
弘晖今年已经十二岁了,按照清朝的虚岁算,都能算到十四岁去。
不少人家在宴会上,都跟宜修很是亲近,想要结亲之意表现的很是明显。
不过这些人大多都是想要侧福晋,或者是格格的位份。
毕竟他们也知道弘晖很得圣心,他的嫡福晋,大概是皇上亲自挑选。
但是,在众人的眼里,只要敬重嫡妻就可以了。
对于皇子府里,除了妻族是跟皇子绑定在一起的。
若是想要分一杯羹,或者在皇子手下捞些好处,那就只能是得宠的人。
毕竟见的谁多了,自然就能记得起谁家的人。
而且在他们眼里,弘晖只是皇孙,对于一些人家来说,又有本事又安全。
弘晖如今已经有了爵位,但是有这么多叔伯在,将来也轮不到他,这绝对是一个保全家族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