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柳九州他们叙述这些天发生的事情时,陈守信悄悄出去,很快端着热腾腾的清粥回来。粥是用山里的野米熬的,虽然粗糙但胜在温热。
“先来点吃的吧,空腹太久不好。”他将粥碗放在青莲手边,动作轻柔。
青莲深深看了陈守信一眼,轻声道谢。当其他人都在说话时,只有这个男人想到了她最基本的需求。这种细微之处的体贴,比任何言语都更让人感动。
待青莲用完餐,三个大男人也就告辞离开。夜色更深了,山林间传来阵阵虫鸣,偶尔还有不知名的鸟叫声传来,显得格外清冷。
第二天一早,陈守信刚到中屋,就看到锅台上的碗里躺着几颗金豆子,每颗都有指甲盖大小,表面还留着动物啃咬的痕迹。阳光照在金豆子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陈大哥,这是今早在门口发现的,应该是黄鼠狼来赔罪的。”冀子笑着解释,眼中带着兴奋。
陈守信随手拿起金豆子看了看,不置可否。这地方或许真有金矿,也可能是古墓里的陪葬品,但这些都不重要。只是这东西留给冀子也不是什么好事,还是收起来为妙。
很快,陈守信训斥黄大仙的事就传遍了整个村子。村民看他的眼神都变了,仿佛他成了比黄大仙还厉害的神仙。有人偷偷议论,说他是从城里来的高人;也有人说他可能是某个隐世高人的传人。
这些流言蜚语在村子里传开,让原本就神秘的陈守信更添传奇色彩。村民们见了他,都会不自觉地低头避让,生怕惹到这位来历不明的高人。
正巧这时,省里来了位大人物,带来了首批知青回乡的消息。周子轩、柳九州和苏长风都在名单上。这个消息像一阵风,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你们三个可以回去了,全村都没意见。”老支书下午就通知了他们,脸上带着释然。
其实,不少村民都暗地里找过老支书,希望周子轩能尽快离开。倒不是对周子轩有什么意见,而是他姐夫实在太邪门了。来了就打死三个人,还若无其事。现在又把黄大仙都给收服了,这种人物还是早点走为妙,免得再出什么幺蛾子。
陈守信站在小木屋前,望着那扇略显陈旧的木门,清晨的露水在门框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他犹豫了一下,抬手轻轻叩响了门。
“进来吧。”屋内传来青莲清冷的声音。
推开门,一股淡淡的松木香气扑面而来。青莲正坐在窗边的小桌旁整理着什么,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为她清瘦的轮廓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收拾得差不多了?”陈守信走进屋内,目光扫过四周简单的陈设。
青莲将手中的物件放进一个布包里,抬起头来:“嗯,不多东西。”
陈守信注意到她眼底有着淡淡的青色,想必昨夜没休息好。他在屋内唯一的木椅上坐下,轻声问道:“以后有什么打算?”
青莲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那是一张老旧的松木桌,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老爹已经离开了,但房子还在。或许就在护林队待着吧。”
“要不要考虑跟我去京城?那里机会多。”
青莲抬起头,眼神清澈地看着他。阳光在她眸中流转,映出一片澄明。片刻后,她轻轻点了点头。
“你是周子轩的姐夫?”青莲忽然问道。
“是。听说他病了,我专门从京城赶来了。”陈守信注意到青莲提到周子轩时微微变化的神色。
“他...还好吗?”青莲低声问道。
陈守信说着,目光落在墙角那把形制古朴的长弓上:“已经好多了,休养几天就没事了,你的箭术很好?”
青莲顺着他的视线看去:“还行,够用就好。”
屋内陷入短暂的沉默。陈守信暗自打量着眼前的姑娘。虽然昨晚接触不多,但这姑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遇事冷静,性格坚韧,说话简短有力。这样的性格特点,正是地下基地需要的人才。
“我跟你走。”青莲突然开口,声音坚定。
陈守信一怔,随即露出笑容:“那就说定了。”
“什么时候动身?”
“明天吧。户口的事我来办,你只管收拾行李,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就叫青莲,没有大名。”
陈守信这才想起,青山屯这种偏僻山村,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方圆二十里地,根本用不着正式的户口登记。
“敲山的老爹姓杨,那你就跟着姓杨如何?”
“好。”
“颖儿这个名字怎么样?”
青莲抿了抿唇:“好。”
“那就这么定了,以后你就叫杨颖儿,小名青莲。”
“好,我听你的。”青莲轻声应道。
陈守信起身准备离开,想了想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钱:“这是两顿饭的伙食费,你先垫着用。”
青莲没有推辞,默默收下。
离开小木屋时,陈守信回头看了一眼。晨光中,那座简陋的木屋显得格外孤寂。他知道,青莲此刻一定站在窗边,目送着他离开。这个举动,不知为何让他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清晨,那时他也是这样离开家乡的。
回到冀子家,陈守信看见周子轩正在收拾行李,动作虽然还有些虚弱,但精神明显好了很多。
“好好养病不行吗?乱动什么?”陈守信习惯性地训斥道,语气中却带着宠溺。
周子轩嘿嘿一笑,脸上泛起红晕:“老支书说我在第一批返乡名单上,可以跟姐夫一起回去了。”
“那就跟我走,不过我只能把你们送到沈阳,那边还有点事。”
“姐夫...”周子轩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有话直说。”
“柳九州和苏长风也在返乡名单上。我们想先去内蒙看看一个朋友...”周子轩的声音越来越小。
“男的女的?”陈守信挑眉。
“丁思甜,是个姑娘。”周子轩的耳朵红了。
陈守信眯起眼睛:“你喜欢她?”
周子轩不好意思地挠头,脸上的红晕更深了:“我们三个人都蛮喜欢的,约好了公平竞争。”
“本来我是想让你回去准备高考的...,不过你姐一直念叨着让你早点成家。”
“其实我在他们俩中间最没优势。”周子轩垂头丧气地说。
陈守信笑着点了点周子轩的鼻子:“在我看来,你才是最有希望的。柳九州虽然运气好,但太过莽撞;苏长风倒是稳重,可惜太过实际。只有你,既有担当,又懂得照顾人的感受。”
“姐夫!”周子轩不好意思地叫道。
“什么时候动身?”
“养两天病再说。”
“行。缺什么跟我说,我明天就走,会在沈阳待一阵子。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事,立刻通知我。记住,安全第一,别让你姐难过。”
“先来点吃的吧,空腹太久不好。”他将粥碗放在青莲手边,动作轻柔。
青莲深深看了陈守信一眼,轻声道谢。当其他人都在说话时,只有这个男人想到了她最基本的需求。这种细微之处的体贴,比任何言语都更让人感动。
待青莲用完餐,三个大男人也就告辞离开。夜色更深了,山林间传来阵阵虫鸣,偶尔还有不知名的鸟叫声传来,显得格外清冷。
第二天一早,陈守信刚到中屋,就看到锅台上的碗里躺着几颗金豆子,每颗都有指甲盖大小,表面还留着动物啃咬的痕迹。阳光照在金豆子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陈大哥,这是今早在门口发现的,应该是黄鼠狼来赔罪的。”冀子笑着解释,眼中带着兴奋。
陈守信随手拿起金豆子看了看,不置可否。这地方或许真有金矿,也可能是古墓里的陪葬品,但这些都不重要。只是这东西留给冀子也不是什么好事,还是收起来为妙。
很快,陈守信训斥黄大仙的事就传遍了整个村子。村民看他的眼神都变了,仿佛他成了比黄大仙还厉害的神仙。有人偷偷议论,说他是从城里来的高人;也有人说他可能是某个隐世高人的传人。
这些流言蜚语在村子里传开,让原本就神秘的陈守信更添传奇色彩。村民们见了他,都会不自觉地低头避让,生怕惹到这位来历不明的高人。
正巧这时,省里来了位大人物,带来了首批知青回乡的消息。周子轩、柳九州和苏长风都在名单上。这个消息像一阵风,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你们三个可以回去了,全村都没意见。”老支书下午就通知了他们,脸上带着释然。
其实,不少村民都暗地里找过老支书,希望周子轩能尽快离开。倒不是对周子轩有什么意见,而是他姐夫实在太邪门了。来了就打死三个人,还若无其事。现在又把黄大仙都给收服了,这种人物还是早点走为妙,免得再出什么幺蛾子。
陈守信站在小木屋前,望着那扇略显陈旧的木门,清晨的露水在门框上凝结成细小的水珠。他犹豫了一下,抬手轻轻叩响了门。
“进来吧。”屋内传来青莲清冷的声音。
推开门,一股淡淡的松木香气扑面而来。青莲正坐在窗边的小桌旁整理着什么,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为她清瘦的轮廓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
“收拾得差不多了?”陈守信走进屋内,目光扫过四周简单的陈设。
青莲将手中的物件放进一个布包里,抬起头来:“嗯,不多东西。”
陈守信注意到她眼底有着淡淡的青色,想必昨夜没休息好。他在屋内唯一的木椅上坐下,轻声问道:“以后有什么打算?”
青莲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那是一张老旧的松木桌,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老爹已经离开了,但房子还在。或许就在护林队待着吧。”
“要不要考虑跟我去京城?那里机会多。”
青莲抬起头,眼神清澈地看着他。阳光在她眸中流转,映出一片澄明。片刻后,她轻轻点了点头。
“你是周子轩的姐夫?”青莲忽然问道。
“是。听说他病了,我专门从京城赶来了。”陈守信注意到青莲提到周子轩时微微变化的神色。
“他...还好吗?”青莲低声问道。
陈守信说着,目光落在墙角那把形制古朴的长弓上:“已经好多了,休养几天就没事了,你的箭术很好?”
青莲顺着他的视线看去:“还行,够用就好。”
屋内陷入短暂的沉默。陈守信暗自打量着眼前的姑娘。虽然昨晚接触不多,但这姑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遇事冷静,性格坚韧,说话简短有力。这样的性格特点,正是地下基地需要的人才。
“我跟你走。”青莲突然开口,声音坚定。
陈守信一怔,随即露出笑容:“那就说定了。”
“什么时候动身?”
“明天吧。户口的事我来办,你只管收拾行李,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就叫青莲,没有大名。”
陈守信这才想起,青山屯这种偏僻山村,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方圆二十里地,根本用不着正式的户口登记。
“敲山的老爹姓杨,那你就跟着姓杨如何?”
“好。”
“颖儿这个名字怎么样?”
青莲抿了抿唇:“好。”
“那就这么定了,以后你就叫杨颖儿,小名青莲。”
“好,我听你的。”青莲轻声应道。
陈守信起身准备离开,想了想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钱:“这是两顿饭的伙食费,你先垫着用。”
青莲没有推辞,默默收下。
离开小木屋时,陈守信回头看了一眼。晨光中,那座简陋的木屋显得格外孤寂。他知道,青莲此刻一定站在窗边,目送着他离开。这个举动,不知为何让他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清晨,那时他也是这样离开家乡的。
回到冀子家,陈守信看见周子轩正在收拾行李,动作虽然还有些虚弱,但精神明显好了很多。
“好好养病不行吗?乱动什么?”陈守信习惯性地训斥道,语气中却带着宠溺。
周子轩嘿嘿一笑,脸上泛起红晕:“老支书说我在第一批返乡名单上,可以跟姐夫一起回去了。”
“那就跟我走,不过我只能把你们送到沈阳,那边还有点事。”
“姐夫...”周子轩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有话直说。”
“柳九州和苏长风也在返乡名单上。我们想先去内蒙看看一个朋友...”周子轩的声音越来越小。
“男的女的?”陈守信挑眉。
“丁思甜,是个姑娘。”周子轩的耳朵红了。
陈守信眯起眼睛:“你喜欢她?”
周子轩不好意思地挠头,脸上的红晕更深了:“我们三个人都蛮喜欢的,约好了公平竞争。”
“本来我是想让你回去准备高考的...,不过你姐一直念叨着让你早点成家。”
“其实我在他们俩中间最没优势。”周子轩垂头丧气地说。
陈守信笑着点了点周子轩的鼻子:“在我看来,你才是最有希望的。柳九州虽然运气好,但太过莽撞;苏长风倒是稳重,可惜太过实际。只有你,既有担当,又懂得照顾人的感受。”
“姐夫!”周子轩不好意思地叫道。
“什么时候动身?”
“养两天病再说。”
“行。缺什么跟我说,我明天就走,会在沈阳待一阵子。要是遇到解决不了的事,立刻通知我。记住,安全第一,别让你姐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