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暮色四合,京城像被浸在一缸冷墨里沉沉的暗了下来。
朱雀大街尽头,兵部衙门的朱漆大门在寒风中大开着,门楣上悬挂着写有‘肃静’二字的灯笼,在烛火的映照下泛着血红色的光。
沈凡刚勒住马,两名值守的军士就迎了过来。
经过白天发生的事,沈凡的名号在兵部早已上下皆知,一个军士恭敬地牵过缰绳,另一个军士抱拳施礼道:“小人参见北凉王。”
“本王的两个护卫可在里面?”沈凡抬手示意他免礼,目光掠过门内幽深的甬道。
“回王爷,他们都在前厅,小人带您过去。”军士忙答道。
“不必了,本王自己去就行,你们继续值守。”沈凡道了句,迈步向门内走去。
就见偌大的兵部衙门竟空得出奇,脚步踏在青砖地上都能听到回声。
转过影壁墙,前厅灯火尚明,徐盛与丁奉正倚在门槛边低声交谈,见沈凡来了忙双双肃立。
“怎么只有你们两个?”沈凡扫了眼空荡荡的院落问道。
徐盛拱手道:“回王爷,兵部的人都被段尚书遣下去发放抚恤银了。”
沈凡道:“段大人呢?”
徐盛把身子向前凑了凑道:“午后宫里来了旨意,把段大人好一顿申斥,罚俸一年,留职察看。
段大人吓得魂不附体,当即就带着兵部侍郎赵应龙出了衙门,说是要亲自发放抚恤银,我们怕王爷找不到就没跟去。”
沈凡唇角微扬,眸中掠过一丝讥诮道:“他们倒是机灵的很。”
徐盛道:“王爷,您知道这份旨意?”
沈凡笑了笑道:“皇上颁这道旨意的时候我就在旁边。”
徐盛和丁奉闻言都笑了,看向沈凡的目光越发崇敬。
丁奉问:“那我们还用在这盯着么?”
“不必了。”沈凡抖了抖裘皮大氅上的灰尘道:“有了那道旨意,段传福比任何人都怕再出纰漏,回府。”
徐盛和丁盛应了声是,与沈凡骑马回返王府。
此时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街上的行人也逐渐稀少,不过依然可以看到挂着灯笼的小吃摊,饭菜的香味从街道两侧不断飘来。
沈凡无心看这些,他正想着查黄天师的事,在马上微微俯身,压低了声音对徐盛和丁奉道:“你们谁知道龙虎山天师府?
丁奉摇摇头道:“小人听说过,却从来没去过。”
徐盛道:“小的知道这个地方,位于江南西道的雄石镇,是座军事重镇,城高池深,常驻一千二百兵,守将姓刘,好酒。”
沈凡侧首:“你在那儿任过职?”
“陪戎校尉。”徐盛嘿嘿一笑道:“十五年前老王爷曾经去那里剿过匪,末将跟着在镇外扎过营,手底下百十号弟兄。
后来留了二十来个安家落户,年节常有书信往来,前几日还有人托商队捎来雄石镇新酿的桂花白。”
沈凡回忆起来了,父王是在江南道剿过匪,当时自己只有四岁,长大后母亲讲父王的战功时曾说过,只是父王的战绩太多,没把这事放心上。
“那就你了。”沈凡看向徐盛道。
徐盛听得一愣,问道:“什么意思?”
沈凡眸色一沉,就将丹阳公主欲查黄天师的事说了。
话说得极轻,语气却异常严肃。
徐盛听完立刻挺直了腰道:“王爷差遣必全力以赴,不知让小人什么时候走?”
“越快越好。”沈凡道:“记住你这次是暗访,到了雄石镇可以找旧部帮忙,不过不要让他们知道你的真实目的。”
徐盛道:“王爷放心,小人乔装成贩药材的商人,绝不会露馅。”
沈凡道:“想的很周到,回府后和福伯说一声,需要多少路资管水仙要就是。
记住,一旦查实立刻回京,不许书信往返,遇到紧急事时飞鸽传书。”
“得令。”徐盛抱拳道,声音压得极低,却像弓弦拉满时带着嗡鸣。
沈凡满意的点点头,双腿一夹马腹道:“快点走,忙一天了,回去还能赶上口热乎饭。”
徐盛和丁奉应了声,打马跟上。
马蹄踏过石板路,溅起一连串细碎的火花……
与此同时,安国公府的内宅里灯火通明。
郑天泽赤着上身趴在软榻上,脊背鞭痕纵横,皮肉翻卷,像是被犁过的旱地。
王灵瑶跪坐在一旁,指尖蘸了掺冰片的金疮药轻轻涂抹着。
每当药粉落在血肉模糊的伤口上时,郑天泽就浑身颤抖一下,指节攥得榻沿吱呀作响,口中发出“嘶”得一声。
站在女儿身后的王父,每听一声“嘶”就跟着倒抽一口气,一张老脸皱成枯橘,仿佛这些鞭伤在自己身上。
一丈外,郑建山端坐在太师椅上,表情阴冷的看着孙子的后背,手里盘着两枚铁胆“叮当”作响。
屋外忽然响起叩门声,传来了管家的声音:“老爷,太子殿下派人给您送了封信。”
“灵瑶,你继续给他涂药。”郑建山对王玲瑶说道,自己起身走向屋外。
就见管家立在檐下,旁边站着一个精壮汉子,布衣短打,腰板笔直,眼神里带着锐气。
郑建山认识他,不止一次乔装给自己送过信,对着他拱拱手。
汉子忙拱手还礼,从怀里拿出一封火漆密函双手奉上道:“老国公,殿下让您当场看信,并让小的带回口信。”
郑建山撕开火漆扫了两眼,眼底精光一闪,旋即将信递还道:“老臣明白了,谢殿下关怀。”
汉子会意,摸出火折子当着郑建山的面将书信点燃。
眼见火苗舔上纸角,顷刻化为黑灰在夜风里四散,那汉子才对郑建山再次拱手道:“小人告辞。”
郑建山什么也没说,只是做了个请的手势。
管家对那汉子轻声道:“请随我走侧门”,然后就带着他消失在了夜色里。
郑建山回屋,反手关门,“咔哒”一声落了锁。
“爷爷,殿下说什么了?”郑天泽忍着疼,用力抬起头问道。
此时郑建山脸上的阴霾已然消失,嘴角带笑道:“太子殿下说了,让你好好养伤。”
又看王灵瑶道:“殿下还说让你们小两口勿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安心为朝廷效力,自有青云之路。”
听到这话,王灵瑶和郑天泽皆是一喜。
王父激动得直搓手道:“听见没闺女,有太子撑腰咱王家倒不了!”
王灵瑶对父亲点点头,又用敬仰的目光看了眼郑建山,心里感觉无比的踏实。
“爷爷,您得替孙儿报仇啊,这口气实在太难消了!”郑天泽看向郑建山哭道。
郑建山眼睛一眯,现出一抹凛冽的杀气道:“放心吧,沈凡已经答应明天来赴宴,老夫会以比武助兴为由,亲手送他上路。”
“哎哟!”
郑天泽忽然发出一声呻吟,原来是王灵瑶手一抖弄疼了他。
“没事吧?”王灵瑶忙关切的问。
“你怎么了?”郑天泽道。
王灵瑶眉头一皱道:“你不是说只是借机教训沈凡一下么,怎么要杀了他,这样会给爷爷带来麻烦的。”
郑天泽道:“放心,爷爷有免死金牌,就算弄死他也不会有大罪,何况又是比武,刀剑无眼。”
郑建山道:“天泽说得对,不除了这个毛头小子,你们的前程早晚会毁在他手里。”
王父咬牙切齿附和道:“对,弄死那小子,你弟弟现在还裹着尿布躺在床上,不弄死他难解我心头之恨!”
王灵瑶望了望榻上的情郎,又望了望满脸杀机的郑建山与父亲,最终缓缓垂下眼帘,指尖却在微微发抖。
此时灯芯突然“啪”地爆了个灯花,光影摇晃间映得众人脸色忽明忽暗,如噬人鬼魅……
暮色四合,京城像被浸在一缸冷墨里沉沉的暗了下来。
朱雀大街尽头,兵部衙门的朱漆大门在寒风中大开着,门楣上悬挂着写有‘肃静’二字的灯笼,在烛火的映照下泛着血红色的光。
沈凡刚勒住马,两名值守的军士就迎了过来。
经过白天发生的事,沈凡的名号在兵部早已上下皆知,一个军士恭敬地牵过缰绳,另一个军士抱拳施礼道:“小人参见北凉王。”
“本王的两个护卫可在里面?”沈凡抬手示意他免礼,目光掠过门内幽深的甬道。
“回王爷,他们都在前厅,小人带您过去。”军士忙答道。
“不必了,本王自己去就行,你们继续值守。”沈凡道了句,迈步向门内走去。
就见偌大的兵部衙门竟空得出奇,脚步踏在青砖地上都能听到回声。
转过影壁墙,前厅灯火尚明,徐盛与丁奉正倚在门槛边低声交谈,见沈凡来了忙双双肃立。
“怎么只有你们两个?”沈凡扫了眼空荡荡的院落问道。
徐盛拱手道:“回王爷,兵部的人都被段尚书遣下去发放抚恤银了。”
沈凡道:“段大人呢?”
徐盛把身子向前凑了凑道:“午后宫里来了旨意,把段大人好一顿申斥,罚俸一年,留职察看。
段大人吓得魂不附体,当即就带着兵部侍郎赵应龙出了衙门,说是要亲自发放抚恤银,我们怕王爷找不到就没跟去。”
沈凡唇角微扬,眸中掠过一丝讥诮道:“他们倒是机灵的很。”
徐盛道:“王爷,您知道这份旨意?”
沈凡笑了笑道:“皇上颁这道旨意的时候我就在旁边。”
徐盛和丁奉闻言都笑了,看向沈凡的目光越发崇敬。
丁奉问:“那我们还用在这盯着么?”
“不必了。”沈凡抖了抖裘皮大氅上的灰尘道:“有了那道旨意,段传福比任何人都怕再出纰漏,回府。”
徐盛和丁盛应了声是,与沈凡骑马回返王府。
此时天色已经彻底黑了下来,街上的行人也逐渐稀少,不过依然可以看到挂着灯笼的小吃摊,饭菜的香味从街道两侧不断飘来。
沈凡无心看这些,他正想着查黄天师的事,在马上微微俯身,压低了声音对徐盛和丁奉道:“你们谁知道龙虎山天师府?
丁奉摇摇头道:“小人听说过,却从来没去过。”
徐盛道:“小的知道这个地方,位于江南西道的雄石镇,是座军事重镇,城高池深,常驻一千二百兵,守将姓刘,好酒。”
沈凡侧首:“你在那儿任过职?”
“陪戎校尉。”徐盛嘿嘿一笑道:“十五年前老王爷曾经去那里剿过匪,末将跟着在镇外扎过营,手底下百十号弟兄。
后来留了二十来个安家落户,年节常有书信往来,前几日还有人托商队捎来雄石镇新酿的桂花白。”
沈凡回忆起来了,父王是在江南道剿过匪,当时自己只有四岁,长大后母亲讲父王的战功时曾说过,只是父王的战绩太多,没把这事放心上。
“那就你了。”沈凡看向徐盛道。
徐盛听得一愣,问道:“什么意思?”
沈凡眸色一沉,就将丹阳公主欲查黄天师的事说了。
话说得极轻,语气却异常严肃。
徐盛听完立刻挺直了腰道:“王爷差遣必全力以赴,不知让小人什么时候走?”
“越快越好。”沈凡道:“记住你这次是暗访,到了雄石镇可以找旧部帮忙,不过不要让他们知道你的真实目的。”
徐盛道:“王爷放心,小人乔装成贩药材的商人,绝不会露馅。”
沈凡道:“想的很周到,回府后和福伯说一声,需要多少路资管水仙要就是。
记住,一旦查实立刻回京,不许书信往返,遇到紧急事时飞鸽传书。”
“得令。”徐盛抱拳道,声音压得极低,却像弓弦拉满时带着嗡鸣。
沈凡满意的点点头,双腿一夹马腹道:“快点走,忙一天了,回去还能赶上口热乎饭。”
徐盛和丁奉应了声,打马跟上。
马蹄踏过石板路,溅起一连串细碎的火花……
与此同时,安国公府的内宅里灯火通明。
郑天泽赤着上身趴在软榻上,脊背鞭痕纵横,皮肉翻卷,像是被犁过的旱地。
王灵瑶跪坐在一旁,指尖蘸了掺冰片的金疮药轻轻涂抹着。
每当药粉落在血肉模糊的伤口上时,郑天泽就浑身颤抖一下,指节攥得榻沿吱呀作响,口中发出“嘶”得一声。
站在女儿身后的王父,每听一声“嘶”就跟着倒抽一口气,一张老脸皱成枯橘,仿佛这些鞭伤在自己身上。
一丈外,郑建山端坐在太师椅上,表情阴冷的看着孙子的后背,手里盘着两枚铁胆“叮当”作响。
屋外忽然响起叩门声,传来了管家的声音:“老爷,太子殿下派人给您送了封信。”
“灵瑶,你继续给他涂药。”郑建山对王玲瑶说道,自己起身走向屋外。
就见管家立在檐下,旁边站着一个精壮汉子,布衣短打,腰板笔直,眼神里带着锐气。
郑建山认识他,不止一次乔装给自己送过信,对着他拱拱手。
汉子忙拱手还礼,从怀里拿出一封火漆密函双手奉上道:“老国公,殿下让您当场看信,并让小的带回口信。”
郑建山撕开火漆扫了两眼,眼底精光一闪,旋即将信递还道:“老臣明白了,谢殿下关怀。”
汉子会意,摸出火折子当着郑建山的面将书信点燃。
眼见火苗舔上纸角,顷刻化为黑灰在夜风里四散,那汉子才对郑建山再次拱手道:“小人告辞。”
郑建山什么也没说,只是做了个请的手势。
管家对那汉子轻声道:“请随我走侧门”,然后就带着他消失在了夜色里。
郑建山回屋,反手关门,“咔哒”一声落了锁。
“爷爷,殿下说什么了?”郑天泽忍着疼,用力抬起头问道。
此时郑建山脸上的阴霾已然消失,嘴角带笑道:“太子殿下说了,让你好好养伤。”
又看王灵瑶道:“殿下还说让你们小两口勿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安心为朝廷效力,自有青云之路。”
听到这话,王灵瑶和郑天泽皆是一喜。
王父激动得直搓手道:“听见没闺女,有太子撑腰咱王家倒不了!”
王灵瑶对父亲点点头,又用敬仰的目光看了眼郑建山,心里感觉无比的踏实。
“爷爷,您得替孙儿报仇啊,这口气实在太难消了!”郑天泽看向郑建山哭道。
郑建山眼睛一眯,现出一抹凛冽的杀气道:“放心吧,沈凡已经答应明天来赴宴,老夫会以比武助兴为由,亲手送他上路。”
“哎哟!”
郑天泽忽然发出一声呻吟,原来是王灵瑶手一抖弄疼了他。
“没事吧?”王灵瑶忙关切的问。
“你怎么了?”郑天泽道。
王灵瑶眉头一皱道:“你不是说只是借机教训沈凡一下么,怎么要杀了他,这样会给爷爷带来麻烦的。”
郑天泽道:“放心,爷爷有免死金牌,就算弄死他也不会有大罪,何况又是比武,刀剑无眼。”
郑建山道:“天泽说得对,不除了这个毛头小子,你们的前程早晚会毁在他手里。”
王父咬牙切齿附和道:“对,弄死那小子,你弟弟现在还裹着尿布躺在床上,不弄死他难解我心头之恨!”
王灵瑶望了望榻上的情郎,又望了望满脸杀机的郑建山与父亲,最终缓缓垂下眼帘,指尖却在微微发抖。
此时灯芯突然“啪”地爆了个灯花,光影摇晃间映得众人脸色忽明忽暗,如噬人鬼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