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供销社门前,那房梁之上,正悬挂着一辆崭新的黑色自行车。

  自行车散发着金属的光泽,光是让人看着便挪不开眼睛。

  赵江平看着看着,心里也是格外的喜欢。

  之前赵江平每次来乡里,心里头总是想着自己来来回回这样往返于乡里,确实不太方便,也真应该去买辆自行车了。

  而这年头自行车可是非常珍贵的。

  像是在几年前,也就是70年代末期的时候,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之下,当时一些家境不错的人家在结婚的时候都开始需要三大件。

  手表、自行车、缝纫机。

  同时呢,若是再算上另外一件收音机,便被称为“三转一响”。

  手表要上海牌的,缝纫机要飞人牌或蜜蜂牌,而自行车要飞鸽牌或永久牌。

  那才叫上档次。

  包括到现在为止,谁家若是有辆自行车,简直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特别是在农村,若是谁家里有一辆自行车,那可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

  赵江平心想,自己现在倒也算是有了点闲钱,买辆自行车估摸着问题不大。

  看着前方供销社的店员,赵江平走上前好奇地问起来:“你好,这自行车怎么卖呀?”

  店员抬起头来,呵呵一笑:“啊,你说这辆啊?飞鸽牌,天津产的,也是咱们国内的一线品牌。

  这26英寸轻便型,一般男女通用,但是恐怕拉不了太重的货。

  一辆车130元,而且还得拿上20张的券。”

  赵江平猛然反应过来,现在买自行车可得需要券的,这可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特殊购物凭证。

  像是购买自行车、手表等这种价格较高的大件商品,都是需要票券的。

  票券面值一元,买自行车一般需要10张到30张不等的供应券,品牌越高端所需的券也越多。

  犹豫再三,赵江平挠了挠头。

  理想总是很丰满,但现实却是很骨感。

  赵江平发现自己没有券,恐怕一时半会儿是没办法买到这自行车了。

  无奈之下,赵江平转身正欲离开。

  “你好,哥,你需要券吗?”

  就在这时,赵江平停了下来,转头看去。

  只见在他的身旁出现了一名女孩。

  看上去也就20岁出头的样子,穿着很得体,落落大方,长相更是无比漂亮可人。

  眼神之中处处都透露着一股子的青春活力,好像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一般。

  女孩稍许紧张地看着赵江平。

  赵江平笑了笑:“我这正想着买辆自行车,结果手里没券,嗨,真是可惜。”

  女孩急忙说道:“我手里正好有20张的券,你要吗?如果要的话,我可以卖给你。”

  “哦?”

  赵江平上下打量着这女孩。

  这年头的券可是不好获得呀。

  主要的渠道,还是通过上班的时候单位会按照工资比例发。

  普通家庭需要攒上数月甚至半年才能够凑够这20张券,月薪四五十块钱也只能发个三四张左右。

  面前这女孩一下子就拿出20张来,要么就是提前攒的,要么就是家里条件显然不一般。

  赵江平也没有多想,急忙说道:“这倒是挺好的,不知你打算多少钱卖给我呀?”

  女孩犹豫再三,说道:“1块5吧,好像市面上都是这个价格。”

  赵江平点点头。

  一张券面值一元,但由于很多家庭工业券攒不够,便会去其他熟人那里花高价来购买。

  1块5的价格也大差不差。

  于是赵江平拿出30元递给女孩。

  女孩也从自己的口袋中翻找,最终拿出了20张的工业券,递给赵江平。

  赵江平仔细地检查了一番,每一张都是正规的。

  随即将券交给了面前供销社的店员。

  店员又再次检查一番后,这才点了点头说道:“嗯,20张券足够了,还差130块钱。”

  赵江平呵呵一笑,又拿出130元。

  到现在他才发现,自己现在剩下的存款也仅剩下87元了。

  不过赵江平也觉得没啥,这点钱好歹是够接下来整个鱼塘清理完毕的。

  到时鱼塘里再拿出两三百斤的鱼去卖,钱又会一下子多起来的。

  人嘛,总是需要及时享乐,若是这钱总想着攒着攒着,到时人生还没等享受呢,就发现没机会了。

  一看钱和券都到了,供销社的店员顿时喜笑颜开,就像是对待上帝一般,急忙招呼着。

  后来一名男店员将自行车抬了下来。

  赵江平用手不断**着,店员好奇地说道:“对了,大哥,我这边正好要办自行车证,另外你的自行车需不需要缠一下塑料带?把这车座和车把上套上套子,你要弄的话我就安排人给你弄,只需要5块钱,全给你弄得明明白白的。”

  赵江平想了想,这个年代很多细心的人都是会将车把和车座上套上一些精心制作的套子,随之将各个部件缠上各种颜色的塑料带子,将各个部件紧紧地缠绕在一起。

  其一是为了美观,其二是为了防止生锈等等。

  想了想后,赵江平点点头。

  反正弄完之后确实能好看不少。

  这才笑着说道:“那就帮我弄上吧。噢,对了,要一把长一点的铁锁,能给这自行车后轱辘锁上。”

  店员急忙道:“行,妥了,大哥,那这些我就直接收你5块,我也不多要了。”

  赵江平呵呵一笑。

  他不禁回想起,其实这些年来,自行车可真是个稀罕玩意儿,甚至若是你骑车去到乡里县城,真若是一个不留神,很有可能自行车就被人偷走了。

  这可是能卖不少钱的。

  甚至当初赵江平还听到,有人离开村子之后,买了自行车,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

  而一到晚上回到家,便会拿着扳手将车轮全部都卸下来,挂在屋里的房梁上,随后又拿绳子绑得死死的,为的就是防止小偷将其偷走。

  这也足以证明这辆自行车到底是有多么的珍贵。

  甚至赵江平还在想着他给媳妇做的那辆轮椅,正是用自行车所打造的,也不知是谁,把自行车给扔到了路边。

  不过不管咋说,自己还算是占了便宜。

  想了想,赵江平转头看向一旁的女孩,伸出手来,呵呵笑道:“你好,我叫赵江平。今天的事儿倒是谢谢了。”

  女孩连忙摇头,和赵江平握了握手:“好说的,我叫李婉宁,赵大哥别客气。

  我本来拥有这些券就没什么用,正好赵大哥你需要,还不如卖给你,我还能赚点钱呢,嘿嘿。

  那什么,赵大哥没啥事了,我就先走了,我这还有点事要去菜市场买点食材,再去买点生活用品。”

  赵江平忙说:“好好好,去吧去吧。”

  看着李婉宁离开的身影,赵江平心想,保不齐李婉宁是刚刚大学毕业来到这边找工作,再加上家里头有点背景。

  当然,他也没有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