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仅仅是半个小时的功夫,一辆崭新无比的自行车出现在眼前。
上面缠绕着纯黑色、稍稍反着光的塑料带子,车座和车把也全都套上了套子。
赵江平小心翼翼地**着自行车。
上一世他倒是没有去买过,只是骑过自己几位朋友的车子。
之后发展得越来越好,哪怕有了点存款,但赵江平也一直舍不得买。
甚至当时在大环境下,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了车,但他也没有去买。
赵江平总觉得自己不配去享受这样的生活,一辈子就这样郁郁寡欢地度过。
现在重活一世,能够买上一辆自行车,一辆属于他自己、属于他们一家人的自行车,赵江平的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这自行车带着大梁,一般像小孩子或者腿短的人,都会直接从大梁下跨过去,来回上下车。
用东北话来说,这就叫“掏裆”的骑法。
赵江平自然是不用担心这些。
**好了所有的手续,拿着一把长锁,又拿好了自行车证,这才离开了供销社。
蹬着自行车,赵江平哼着小曲,奔着村子而去。
这回有了自行车,赵江平可比之前要舒坦得多。
前面自行车有车筐,后面还有车座,能够放东西。
他心想,日后如果方便的话,自己先不说来回跑乡里,单说老婆来回想去纺织厂上班,天天骑自行车也会方便许多。
或者赵江平想要带着老婆孩子去乡里玩玩的话,把女儿放到车座上,后座上驮着徐雨晴,那等景象得多自在。
赵江平心中豪情万丈,开始期待着、规划着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有多么舒服。
甚至说,他都已经开始在想着,等到之后自己再攒一些钱,有没有可能再买个电视机?
这年头,19寸的黑白电视机大概700多块钱,如果是进口的话,可能还要再多一些。
若是再有点钱,买个彩色的电视机,买个24寸的东芝彩电,3000多块钱。
真要是有这么多钱,他过得得多舒坦。
赵江平开始期盼着自己成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的时候。
这一路之上走走停停,此时正值午后,吹着小风,叼着烟,赵江平整个人都显得无比舒坦。
眼看着下午3点40多,快要到4点的时候,赵江平终于来到了村口。
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从村头走过,村民们忽然间发现了赵江平骑着自行车回来,大家都不禁站了起来,每个人的眼神中均露出了一番震惊。
“乖乖,老三,你这是啥情况?在哪整的车呀?这是你买的还是借的呀?”
来到村口,听到大家的吆喝声,赵江平呵呵一笑,直接停了下来。
左腿单撑在地面上,右脚蹬着脚蹬,随时准备启动。
随后,赵江平拿出烟,向着前方扬了扬手,大家纷纷走上前,一人拿了一根。
赵江平呵呵一笑:“嗨,没啥,今天刚买的。咋样?这车帅吧?”
“这可太帅了!乖乖,你小子花了多少钱?”
赵江平核算了一下:“没多少钱,咱就别打听了。”
赵江平其实是有意不太想在全村人面前显摆这些的,但仔细想了想,接下来自己来回骑着自行车跑,从乡里来回折返必定会在村子里经过。
就算他能把自行车放到随身空间内,离开村子再骑,也保不齐在路上碰到熟人。
再加上接下来老婆还要骑车子去乡里,到时肯定是瞒不过的。
还不如今天就这样大大方方张扬一下,把自行车露出来,让全村人都知道。
另外,赵江平还有一点私心。
老赵家当初不是一心想和他断亲,想和他分开嘛?
赵江平现在就是要让老赵家知道,自己现在过得非常舒坦,买了自行车,让他们明白,接下来自己的生活还会越来越好。
那老赵家从今往后就后悔去吧!
赵江平只是为了单纯地恶心老赵家,同时也根本不打算和老赵家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就凭借赵老二还有赵大猛他们一家人做出的这些事儿,赵江平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都觉得不够。
村民们看到赵江平骑了车子回来,点燃了一根烟后,便仔仔细细转着圈打量着。
嘴里还在不断地夸赞:“乖乖,老三,你现在离开老赵家之后,可真是过上好日子了。”
“听说天天大鱼大肉,吃白面大米也不在话下,现在竟然连自行车都有了?”
“是啊,老三,合着老赵家真是影响你发展了啊?”
“现在这生活过得真是滋润。”
赵江平呵呵一笑:“谁说不是呢?之前我在老赵家的时候,那群人一个个的**人血馒头,赚多少钱他们就拿多少钱,真是把我赵老三当王八犊子来养了。
现在离开了他们,这生活也慢慢地变好起来了。”
一名村民好奇地问起来:“唉,对了,老三,我听说你家现在正在收拾鱼塘。这鱼塘到底靠谱吗?
说来我家也还有一亩多地的水田,之前一直都种着水稻,但这些年来收成也不咋地,经常要么是旱死,要么是涝死,都不知道该咋办了。
这鱼塘要是能搞好,要不要来带带我们?”
赵江平急忙点头笑道:“当然可以,这有啥的?到时我的鱼塘要是整起来了,大家再看看。
现在还没搞起来,到最后能不能成还两说呢。”
众人呵呵一笑,终是点头。
随后,赵江平便骑着自行车,打了声招呼,捏了两下自行车铃铛后,便奔着村子里走去。
招摇过市一般,村口很多户人家中,一些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聊着天、嗑瓜子的村民们看到自行车的出现,大家纷纷惊呼。
没有多久,赵江平买了自行车的事情便传遍了整个村子,自然而然也包括老赵家。
赵江生一路小跑,甚至连鞋子都来不及提,便飞快来到赵大猛家,一把推开了门,“哐当”一声。
屋里正打着盹儿的赵大猛和陈英,此时吓得一激灵。
二人急忙转头看去,看到赵江生的出现,两人面色不悦:“你**干嘛呢?要死不活的,进来的时候不知道敲个门、吆喝两声吗?这门框迟早要让你推坏了。”
赵江生哪里顾得上这些,红着脸,拿起水舀子喝了两口后,大声说着:“爹娘,出事了!赵老三……他……买了个自行车回来!”
“啥玩意?”
一听这话,赵大猛和陈英当即坐不住了。
仅仅是半个小时的功夫,一辆崭新无比的自行车出现在眼前。
上面缠绕着纯黑色、稍稍反着光的塑料带子,车座和车把也全都套上了套子。
赵江平小心翼翼地**着自行车。
上一世他倒是没有去买过,只是骑过自己几位朋友的车子。
之后发展得越来越好,哪怕有了点存款,但赵江平也一直舍不得买。
甚至当时在大环境下,家家户户基本都有了车,但他也没有去买。
赵江平总觉得自己不配去享受这样的生活,一辈子就这样郁郁寡欢地度过。
现在重活一世,能够买上一辆自行车,一辆属于他自己、属于他们一家人的自行车,赵江平的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这自行车带着大梁,一般像小孩子或者腿短的人,都会直接从大梁下跨过去,来回上下车。
用东北话来说,这就叫“掏裆”的骑法。
赵江平自然是不用担心这些。
**好了所有的手续,拿着一把长锁,又拿好了自行车证,这才离开了供销社。
蹬着自行车,赵江平哼着小曲,奔着村子而去。
这回有了自行车,赵江平可比之前要舒坦得多。
前面自行车有车筐,后面还有车座,能够放东西。
他心想,日后如果方便的话,自己先不说来回跑乡里,单说老婆来回想去纺织厂上班,天天骑自行车也会方便许多。
或者赵江平想要带着老婆孩子去乡里玩玩的话,把女儿放到车座上,后座上驮着徐雨晴,那等景象得多自在。
赵江平心中豪情万丈,开始期待着、规划着自己未来的生活会有多么舒服。
甚至说,他都已经开始在想着,等到之后自己再攒一些钱,有没有可能再买个电视机?
这年头,19寸的黑白电视机大概700多块钱,如果是进口的话,可能还要再多一些。
若是再有点钱,买个彩色的电视机,买个24寸的东芝彩电,3000多块钱。
真要是有这么多钱,他过得得多舒坦。
赵江平开始期盼着自己成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的时候。
这一路之上走走停停,此时正值午后,吹着小风,叼着烟,赵江平整个人都显得无比舒坦。
眼看着下午3点40多,快要到4点的时候,赵江平终于来到了村口。
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从村头走过,村民们忽然间发现了赵江平骑着自行车回来,大家都不禁站了起来,每个人的眼神中均露出了一番震惊。
“乖乖,老三,你这是啥情况?在哪整的车呀?这是你买的还是借的呀?”
来到村口,听到大家的吆喝声,赵江平呵呵一笑,直接停了下来。
左腿单撑在地面上,右脚蹬着脚蹬,随时准备启动。
随后,赵江平拿出烟,向着前方扬了扬手,大家纷纷走上前,一人拿了一根。
赵江平呵呵一笑:“嗨,没啥,今天刚买的。咋样?这车帅吧?”
“这可太帅了!乖乖,你小子花了多少钱?”
赵江平核算了一下:“没多少钱,咱就别打听了。”
赵江平其实是有意不太想在全村人面前显摆这些的,但仔细想了想,接下来自己来回骑着自行车跑,从乡里来回折返必定会在村子里经过。
就算他能把自行车放到随身空间内,离开村子再骑,也保不齐在路上碰到熟人。
再加上接下来老婆还要骑车子去乡里,到时肯定是瞒不过的。
还不如今天就这样大大方方张扬一下,把自行车露出来,让全村人都知道。
另外,赵江平还有一点私心。
老赵家当初不是一心想和他断亲,想和他分开嘛?
赵江平现在就是要让老赵家知道,自己现在过得非常舒坦,买了自行车,让他们明白,接下来自己的生活还会越来越好。
那老赵家从今往后就后悔去吧!
赵江平只是为了单纯地恶心老赵家,同时也根本不打算和老赵家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就凭借赵老二还有赵大猛他们一家人做出的这些事儿,赵江平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都觉得不够。
村民们看到赵江平骑了车子回来,点燃了一根烟后,便仔仔细细转着圈打量着。
嘴里还在不断地夸赞:“乖乖,老三,你现在离开老赵家之后,可真是过上好日子了。”
“听说天天大鱼大肉,吃白面大米也不在话下,现在竟然连自行车都有了?”
“是啊,老三,合着老赵家真是影响你发展了啊?”
“现在这生活过得真是滋润。”
赵江平呵呵一笑:“谁说不是呢?之前我在老赵家的时候,那群人一个个的**人血馒头,赚多少钱他们就拿多少钱,真是把我赵老三当王八犊子来养了。
现在离开了他们,这生活也慢慢地变好起来了。”
一名村民好奇地问起来:“唉,对了,老三,我听说你家现在正在收拾鱼塘。这鱼塘到底靠谱吗?
说来我家也还有一亩多地的水田,之前一直都种着水稻,但这些年来收成也不咋地,经常要么是旱死,要么是涝死,都不知道该咋办了。
这鱼塘要是能搞好,要不要来带带我们?”
赵江平急忙点头笑道:“当然可以,这有啥的?到时我的鱼塘要是整起来了,大家再看看。
现在还没搞起来,到最后能不能成还两说呢。”
众人呵呵一笑,终是点头。
随后,赵江平便骑着自行车,打了声招呼,捏了两下自行车铃铛后,便奔着村子里走去。
招摇过市一般,村口很多户人家中,一些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聊着天、嗑瓜子的村民们看到自行车的出现,大家纷纷惊呼。
没有多久,赵江平买了自行车的事情便传遍了整个村子,自然而然也包括老赵家。
赵江生一路小跑,甚至连鞋子都来不及提,便飞快来到赵大猛家,一把推开了门,“哐当”一声。
屋里正打着盹儿的赵大猛和陈英,此时吓得一激灵。
二人急忙转头看去,看到赵江生的出现,两人面色不悦:“你**干嘛呢?要死不活的,进来的时候不知道敲个门、吆喝两声吗?这门框迟早要让你推坏了。”
赵江生哪里顾得上这些,红着脸,拿起水舀子喝了两口后,大声说着:“爹娘,出事了!赵老三……他……买了个自行车回来!”
“啥玩意?”
一听这话,赵大猛和陈英当即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