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里,他凭的是技术,是本事。

  他越是沉默,越是肯钻研,师傅们就越是喜欢他。

  这种被人肯定和尊重的感觉,比什么都让他舒坦。

  他正盘算着,要是真能多留半年,回去后工资肯定能再涨一级,到时候技能扬眉吐气了。

  “周建国,有你的信!”传达室的大爷在门口喊了一嗓子。

  是家里的信。

  周建国心里一暖,快步走过去接了过来。

  看到是周建军来信,周建国愣了愣,但这是他第一次收到家里的信,还是挺高兴的。

  他一边往宿舍走,一边拆开了信。

  信里的内容很平常,弟弟问他好,说妈身体不错,自己学习也挺好,让他别担心。

  周建国看得直乐,觉得**和弟弟到底是刀子嘴豆腐心。

  可当他看到下一段时,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地凝固了。

  “大哥你放心,大嫂前些日子病了,请了几天假。不过多亏了厂里新来的高工程师,时常过来探望,嘘寒问暖,把大嫂照顾得无微不至,家里人都很感激他。”

  高工程师?

  周建国脑子里“嗡”的一声。

  哪个高工程师?他怎么不记得厂里有这么一号人?

  就算是新来的,一个大男人,还是个工程师,怎么会时常去探望他媳妇?还嘘寒问暖,无微不至?

  这不合常理。

  周建国拿着信纸的手,不自觉地收紧了,信纸被他捏得起了皱。

  一种说不出的烦躁和恐慌,像蚂蚁一样,顺着他的脊梁骨往上爬。

  他想起临走前,李桂花跟他吵架时说过的话。

  “周建国,你就是个木头!你除了会把工资交给我,你还会干什么?我跟你过日子,就像守活寡!”

  当时他觉得是媳妇在说气话,没往心里去。

  可现在,这句话和信里的内容搅合在一起,在他脑子里翻江倒海。

  周建国不敢再想下去。

  他看到信的最后,建军还特意写了一句:“妈让你以学习为重,家里一切有我,让你不用急着回来。”

  不用急着回来?

  这句话,此刻在他看来,无异于火上浇油。

  “砰!”

  他一拳砸在宿舍的墙上,手背瞬间就红了一片。

  什么深化培训,什么技术骨干,在这一刻,都变得屁都不是!

  要是家都没了,老婆都跟人跑了,他学这一身本事还有什么用?回去给别人看笑话吗?

  不行,他必须马上回去!

  他要把这件事问个一清二楚!

  周建国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他抓起那封信,三两下撕了个粉碎,转身就冲出了宿舍,直奔老师傅的办公室。

  “师傅,我……我不参加深化培训了!我俺家里出了急事,必须马上回去!”

  他气喘吁吁,声音都变了调。

  看着他那副像是要吃人的样子,老师傅吓了一跳,也知道留不住了,只能叹了口气,给他批了假条。

  周建国拿着假条,连行李都来不及收拾,直接就冲向了火车站。

  他现在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回家!

  ……

  绿皮火车像一条疲惫的铁龙,在无尽的铁轨上哐当哐当地爬行。

  车厢里混杂着汗味、烟味和泡面的味道,吵吵嚷嚷,挤得像一罐沙丁鱼。

  周建国就坐在这片嘈杂和浑浊里,却感觉不到半分人气。

  他像一尊石像,直挺挺地坐着,眼睛死死地盯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和电线杆,可眼里什么都没看进去。

  他的脑子里,只有那封信。

  ……

  周家。

  陈兰芝坐在院子里的槐树下,手里拿着针线笸箩,不紧不慢地纳着鞋底。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她身上洒下斑驳的光点。

  周建军在屋里看书,却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他竖着耳朵,听着外面的动静,连邻居家小孩的哭闹声,都让他心里一惊。

  他放下书,走到门口,看着**那副稳如泰山的模样,心里那股火又焦躁地拱了起来。

  “妈,这都三天了,大哥那边,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陈兰芝眼皮都没抬,手里的针穿过厚厚的鞋底,拉出一条紧实的线。

  “信才送到你大哥手里,你急什么?”她把针尖在头发上蹭了蹭,继续道,“鱼饵已经撒下去了,鱼什么时候咬钩,那是鱼的事,咱们当渔翁的,坐得住,才算本事。”

  “你就在家好好看书,别出门,也别去柳树巷,人家唱戏,你一个看戏的,总往后台跑算怎么回事?安安分分等着开锣就是了。”

  说完,陈兰芝把针线笸箩放回屋里,又拿了个菜篮子挎在胳膊上,理了理衣角,一副要去供销社买菜的样子,施施然地出了门。

  周建军看着她的背影,心里那点焦躁,竟真的慢慢平复了。

  **说得对,渔翁,得坐得住。

  ……

  村口那棵大榕树下,向来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

  东家长西家短,谁家媳妇多吃了个鸡蛋,谁家男人被领导训了,不出半天,就能传得人尽皆知。

  陈兰芝挎着篮子,慢悠悠地踱到了榕树下。

  果然,树荫底下已经聚了好几个洗完衣服、择着菜的婆娘。

  “哟,兰芝嫂子,买菜去啊?”说话的是住在隔壁的张婶,嗓门大,人也热心,就是嘴巴跟个筛子似的,存不住半点话。

  “是啊,去看看有啥新鲜菜。”陈兰芝笑着应了,很自然地在旁边一个空着的石墩上坐了下来,把篮子放在腿上,顺手从里面拿出块布头,擦了擦额上的汗,然后长长地叹了口气。

  这一声叹气,叹得是恰到好处,饱**一股子欲说还休的愁绪。

  张婶立刻就上钩了,凑过来关切地问:“咋了这是?遇上愁事了?建军那孩子不是挺争气的吗?”

  “唉,跟孩子没关系。”陈兰芝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个复杂的笑容,既像是欣慰,又像是无奈,“我是愁我那个大儿媳妇。”

  这话一出,周围几个女人的耳朵立马都竖了起来。

  另一个姓王的嫂子也停下了手里的活计,搭腔道:“桂花咋了?前些天不是听说病了吗?好利索了?”

  “好是好利索了,可不就是因为这病,才惹出事来嘛。”陈兰芝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往周围看了看,那模样,活像是在说什么天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