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穷志短,杜国强望着八零厂的诸多领导,脑中突然冒出这么个成语。

  这里绝大多数人都受过自己的恩泽,八零厂能转型成功,成为陆川区即将腾飞的龙头企业,跟自己出手相救有着抹不开的关系。

  甚至,杜国强还想着,在带他们到更为广阔地界看看,看看一条钢铁巨龙的成长史。

  可如今,好处到手的对方,却想将自己一脚踢开。

  做得很果断,果断得有几分无情。

  似乎是被杜国强盯得有些发毛,先前开口的那名领导尴尬地笑了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杜国强,眼下这情况,就是八零厂和王五爷合作能赚到更多钱,你们安阳厂应该理解才是。”

  “我理解你**头!”率先拍响桌子的不是杜国强,而是暴怒的刘占福。

  他一把抄过旁边的文件箱朝那位想把安阳自行车配件厂甩开的领导头上砸去。

  “咣当!”纸质的文件散落一地,瞬间在对方头上砸起个大包。

  那人呲牙咧嘴地捂着脑袋,却一个字都不敢往外吐。

  “你们八零厂的人吃相也太难看了吧?”

  刘占福接着怒斥,“一直合作得好好的,我们安阳厂每天加班加点给你们生产零件,有些其他厂的小订单都排到最后了。”

  “我们的产品有问题吗?没有吧?数量给得不够?也没有吧?你们凭什么像踢野狗一样,一脚把我们踹开?”

  就连平时脾气一直很好、总扮演和事佬的娄希顺,此刻脸色也有些难看:“先不说我们厂确实没出过任何问题,就算是先前为八零厂引进的那些机床设备,也得靠一两年的利润才能还清贷款,你们说不要就不要了?”

  安阳厂肯定是受气的,这毋庸置疑。

  放到商界合作里,一个稳定且愿意为供应商扩大规模的合作者,是多少企业求而不得的。

  杜国强在后世见过无数大型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深知这些企业往往就缺这样的合作伙伴,而这也是它们难以成为世界巨头的关键所在。

  可惜,对于急于摆脱贫困、争当创收先锋的八零厂普通领导来说,这些他们根本想不到。

  他们压根就没打算让八零厂成为什么世界性企业,眼下能安安稳稳把钱拿到手,才是最要紧的。

  “安阳厂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朱厂长沉默片刻,还是开口发话了。他深吸一口气,训斥众人:“没良心也要有个底线。人家都添置了好几台专用设备,这个时候我们落井下石,让外面人怎么看八零厂的信誉?”

  兵者讲究义勇,退伍军人出身的朱厂长,骨子里的热血从未变过。

  让他撇下安阳厂去跟王五爷谈合作,他做不到。

  但这厂子能说了算的,终究不止他一个。

  书记厂长,从来尿不到一个壶里。

  即便两人平日里笑眯眯的,看似和颜悦色,可一旦老搭档的矛头不对路,转眼就成了老仇家。

  夏江海在八零厂的地位仅次于朱厂长,若无意外,他本该在退休前安安稳稳做好二把手的工作。可眼下的情况却让他眼皮一跳——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的晋升之路。

  时不我待!

  没多想的夏江海主动站出来反对朱厂长,口吻带着几分训斥:“要我说啊,老朱,你这是带着私人感情看问题了。不能因为个人私交就影响工作情绪。小杜同志毕竟不是我们八零厂的人,你肯定还是要以本厂职工的利益为第一考量。”

  “这样吧,我们让大家伙举手表决一下,公平才是最重要的嘛。”

  夏江海笑眯眯地举起自己的手道:“同意和王五爷合作的各位同志,请举手。”

  结局毋庸置疑,八零厂多数人都同意和王五爷合作,这也意味着安阳厂扩大订单的希望化为乌有。

  “去他**!走,老娄,咱俩不在这受委屈了!”

  刘占福骂骂咧咧地踹开会议室的凳子,拉着娄希顺就往外走。

  “哎,都是做厂长、厂书记的人,咋还这么不稳重呢?看来安阳厂还是有待历练啊。”

  夏江海惋惜地开口,语气里满是嘲讽。

  杜国强平静地站起身,看向对方:“夏书记,我想问你句话,你知道什么是做生意的基本准则吗?”

  夏江海愣了一下,摸了摸胡茬,试探着反问,“是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错,是尊重市场。”

  杜国强淡淡道,“以当前时代的生产水平而言,安阳厂可以说是让出了绝大多数利润给利八零厂了。这种情况下,我不信有别的厂商能做到比我们利润更低。”

  安阳厂在自行车配件领域扎根多年,模式成熟,成熟工人和设备也支撑着它能拿到业内最低的制造单价。

  可眼下突然冒出一家企业,宣称自己的单价比安阳厂还低,杜国强是不信的,这里面一定藏着什么猫腻。

  可惜八零厂的那群领导已经被利润冲昏了头脑,再也听不进人话。

  夏江海冷笑一声:“小杜同志,这件事就不由你一个安阳厂的人来操劳了,我们会仔细审核的。”

  “夏江海!”朱厂长也忍不住了,猛地拍了下桌子,指着夏江海的鼻子骂道,“八零厂的转型,靠的是谁,大家都有目共睹!你现在指着杜国强说他不是八零厂的人,你的良心真就一点没有吗?”

  夏江海似乎也意识到自己话说得有些过头,尴尬地咳嗽了一声:“杜技术员的功劳自然没人能抹杀,只是眼下这种情况,更适合八零厂关起门来,我们自己讨论。”

  “小杜同志,要不你先挪个地方,到会客厅喝口茶?我听说里面新摆了两缸龙井呢。”

  杜国强没再作声,瞥了夏江海一眼,转身走出了会议室。

  ……

  很快,夏江海所谓关起门来的会议便结束了。

  全厂十八位生产小组长以上的领导中,有十三位赞成同王五爷进一步沟通,暂缓和安阳厂的进一步合作。

  从来不在工作时间喝酒的朱厂长,今天却主动提着酒壶,登门来到了杜国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