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零厂是你带出来的兵。”

  朱厂长喉结滚动,猛地咽下一大口酒,惋惜道,“眼下那群狼心狗肺的东西想和你划清界限,是我这个当厂长的没做好。”

  杜国强笑了笑:“朱厂长,您别愧疚了。刚才后勤处的老赵已经跟我说了,夏江海想背着您搞小集体,利诱其他中层干部,把您排除在厂里一线事务的讨论之外。您遇到的问题,可比我严重多了。”

  “哎,没法说。”

  朱厂长摇了摇头,“这个夏江海想坐***的位置,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顿了顿,又问道:“你打算怎么办?安阳厂不会被王五爷这步棋困死吧?”

  “要说这王五爷还真是个人物,勾结太阳国的顾问,以近乎不可能的价格抢走安阳厂的订单,所谓时势造英雄,他到底是英雄还是草寇?”

  “笑到最后,才能称得上是英雄。”杜国强淡淡道。

  他相信自己的直觉,王五爷给八零厂提供的零件,绝对藏着猫腻,否则不可能以这么低的价格出售。

  想到这里,杜国强对朱厂长说:“朱厂长,这阵子您多留意些,如果能弄到几个王五爷送过来的零件,那就最好了。”

  “你要干啥?拉去检测?”朱厂长疑惑道。

  杜国强点了点头:“嗯,我怀疑他们在零件成分上动了手脚。”

  朱厂长摇了摇头:“你们搞技术的懂这些,像我这种退伍回来的大老粗,就是个空笔杆子,想指挥人都指挥不动。”

  他拿袖子擦了擦嘴,两口烈酒下肚,肺里像有火焰在熊熊燃烧,整个人又充满了斗志。

  “我得发挥发挥余热,就算被夏江海挤出权力范围,也要为安阳厂弄些订单回来,别让安阳新买的车床成了笑话。”

  杜国强没作声,只是点了点头。

  照理说,要是朱厂长这位老前辈拼死拼活、一意孤行,或许能为安阳厂抢回一定数额的订单。

  只是,这样一来,就意味着要和夏江海彻底撕破脸了。

  “还有你,八零厂也对不起你。”

  朱厂长琢磨片刻,眼前一亮,“你办私营企业,需要场地吧?我记得八零厂北郊有一片废弃厂房,三千多平,虽说不大,暂时凑合一阵也够用了。”

  杜国强一听,顿时露出喜色。

  他现在确实急缺一个能容纳工业设备的厂房,日后还要从事生产。

  杜国强道:“好,那就麻烦厂长您多费心了。”

  朱厂长一个劲的,自顾自的喝,没过多久便喝大了,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

  “酒壮怂人胆,何况老子还不是个怂人……夏江海,你给我等着。”

  喝了酒的朱厂长,直接一脚踹开了夏江海办公室的门。

  看着朱厂长以命相逼的架势,夏江海果然不敢不答应。

  他脸色铁青地分了20%的新订单给安阳厂,再加上先前签订的订单还有两年才到期,短时间内,安阳厂总算不愁没有生路了。

  至于新厂房的事也一并解决了。

  夏江海并没在这件事上过多为难朱厂长。或许在他看来,这旧厂房本就不算什么大事——租不出去,空着也是浪费,倒不如顺水推舟甩出去。

  还能卖个人情,好在外人面前彰显他夏江海带领的八零厂有情有义。

  杜国强跟着朱厂长去看了那片厂房。

  两栋厂房外加一栋综合楼,整体规模不算大,院子里有空地的地方都被看守的大爷种上了黄瓜。

  但对于刚打算起步的杜国强来说,这样的场地已经足够,他相当满意。

  最后,经过和八零厂一番洽谈,杜国强以水费全免、电费七折的价格租下了这片厂房,租期三年。

  “以后除了安阳厂技术员的身份,你总算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朱厂长咂了咂嘴,“倒是期待你把这私营企业搞得有声有色,争取把那**王五爷给干趴下。”

  杜国强笑了笑:“和他怎么比?我做的可是合法生意。”

  “期待你能干出一番成绩。”朱厂长拍了拍他的肩膀,又道,“先前我已经把八零厂的事写了份文件,汇报给蒋金福区长了。”

  “区长怎么说?”

  “这种厂子里内部的事,他没法管。不过你私人企业的审批,倒是能加快些手续。上面领导据说也很期待你把这事搞起来。”

  杜国强点了点头,也难怪。

  蒋金福不想和底下人掰扯,厂里这些争权夺利的事本就不少,他一个区长要是天天当和事佬,怕是忙得头都要大了。

  既然最后结果是安阳厂不倒、八零厂有活干,那就皆大欢喜,各扫门前雪了。

  “你什么时候开始生产?”朱厂长询问道。

  杜国强低头琢磨了一会儿,定下日期:“很快,估摸着也就这两天。设备不大,找辆农用四轮车就能拉过来,再备些材料,一周之内应该就能试生产了。”

  “模具方面我打算用安阳厂的,那边有好几套淘汰下来的老模具,稍微改动一下就能装配到注塑机上。”

  “还是你们年轻人敢闯,换作我这种老东西,对这种听都没听过的新鲜事,是坚决不敢碰的。”朱厂长摇了摇头,又问,“你打算生产什么?”

  杜国强没有片刻犹豫:“高精、高强的汽车零件。”

  “汽车零件?”朱厂长顿时震惊起来,一脸愕然,呆滞了好一会儿才苦笑道,“这是不是有些异想天开了?我建议你还是从一些难度比较低的东西先做起。”

  八十年代的大陆,是对汽车最着迷的一段时期。

  全国各家企业奋勇争先,都想与国际接轨,研制出一款不逊色于国际顶尖车型的汽车,可惜最终大多功亏一篑。

  国内的汽车无论是技术支持,还是外形设计,都与国外相差甚远,这也就导致原本严苛的汽车禁令在一段时间内被放开,允许合资企业插足这块新兴市场,要求各大车企以技术换市场。

  所以在当时国人眼里,汽车相关的任何东西都是高大上的存在。

  而现在,杜国强张口就说要搞汽车零件,这让朱厂长觉得他实在有些好高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