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第120章 喜大普奔 (44k第一更!)

小说:1984:从破产川菜馆开始 作者:轻语江湖 更新时间:2025-07-29 01:18:44 源网站:2k小说网
  ();

  第120章 喜大普奔 (4.4k第一更!)

  长条椅上搭木板,一面靠着墙就是一张床,床上铺的是周砚前两天买的新棉被。

  房间里亮着一盏暖黄色的灯,除了一张床,就只有两个木箱子,看起来空荡荡的。

  周沫沫身上裹着小被子,像个小青虫一样睡得正香。

  赵铁英躺在床上,睁着眼睛四处瞅着,兴奋的根本睡不着:“老周,咱们这算住进新房了吗?”

  “当然算,还是楼房呢,水泥地,大白墙,还是二楼,比咱们之前缝缝补补的土墙好太多了。”周淼笑着点头,“周砚还是会安排。”

  “这小子,就像突然开了窍,说话办事变得牢靠了,晓得给妈老汉分忧咯!”赵铁英笑容满面,眼眶却有点湿润。

  “那也是你生的崽,这么多年一点点养大,孝顺你是应该的。”周淼伸手把她搂住,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

  赵铁英把头埋在他的胸口,低声道:“那天晚上看着房子塌了,我感觉天都塌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新家。”

  “家人在,就是家。”周淼把她抱紧了几分。

  窗外江水潺潺,让人很快便入眠。

  ……

  天刚蒙蒙亮,周砚就醒了。

  没办法,生物钟已经养成了,睡得早,醒的也早,精神抖擞。

  把钱箱从床底抽出来,揣了一叠在身上,今天中午就九桌客人,需要准备的菜不多,但早点出门,能挑到品质更好的食材。

  随着卤肉上线,口碑迅速发酵,饭店的营业额已经连续四天稳定在五百块左右,毛利润有二百六七。

  这两天熬猪油,买了半拖拉机青冈木当柴火,装修二楼,砌了一口新灶,买了个新锅,都是大额支出。

  手里的现金还有762.62元。

  算得上一笔巨款。

  当然,这里边还有赵嬢嬢和老周同志的工资、提成没扣除。

  现在跷脚牛肉一天稳定卖一百二十碗,六成的利润非常稳定,赵嬢嬢每天的提成约为八元,一个月工资加提成能有二百七十元左右。

  店里的卤肉,靠着老周同志的花式切肉手法,营业额已经稳定在一百五十块钱左右,毛利也能做到六成左右,老周同志一天的提成就有十八块左右。

  这钱周砚是乐呵给的,赵嬢嬢和老周同志可是天使投资人,这饭店是拿他们的家底开的,管他直接要分红都是应该的。

  何况他们俩现在还是饭店的核心技术人员,少了他们俩,营业额哪能干到五百,这店都要散。

  在店里帮忙,这可比老周同志杀牛强多了,工作量比杀牛的时候少了,每天早上跟着周砚去买菜,回来把鸡和猪头处理完,就在店门口的河边钓会鱼。

  不过,已经连续空军四天。

  昨天老周同志说了,纺织厂门口的码头每天船来船往,鱼都被吓跑了,今天要去以前的老窝子钓。

  懂的都懂。

  在赵嬢嬢眼皮底下钓鱼,钓不到就真钓不到,不好逛到菜市场买一条回来挽尊。

  手里留三百买菜钱,中午营业结束后,周砚准备带上二老和周沫沫小朋友进城消费一波,去百货商店给这个新家置办一些东西。

  如今二楼的状态,和家徒四壁也没啥区别。

  周砚正准备出门,老周同志跟着下楼来了。

  “老汉儿,今天不做卤肉和凉拌鸡,怎么不多睡会?”周砚看着他道。

  “最近睡得比以前可多太多了,天亮就醒了,躺床上反倒难受。”老周同志从楼梯下把他前两天刚做的新鱼竿拿出来,笑着道:“早点去占窝子,赶个早口,看能不能钓到大鱼。”

  这年代乡镇上的钓鱼爱好者的鱼竿,大多是用竹竿自制的,长一米八左右,更长就不方便携带了,太重也废手。

  老周同志的手工活素来厉害,这根老斑竹用火烤过,绷的笔直,竿尖上绑的半透明的鱼线,浮漂是用鹅毛杆做的六颗截断的小浮漂,鱼钩也从原来的绣花针弯成的换成了买的鱼钩。

  小金库额度充足的老周同志,装备比起一个月前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

  唯一不变的,是对空军的忠诚。

  照理说不应该啊,周砚这段时间营业结束后沿河跑步,每天都能看到沿河两岸坐着不少钓鱼佬,每个人的鱼篓里都有鱼,有大有小,空军佬相当罕见。

  青衣江不说瓢舀鱼,在这个电工尚未登场的年代,钓鱼应该不难,有手就行啊。

  “老汉,你用啥子东西钓鱼啊?”周砚忍不住问道。

  “蛐蟮儿嘛,我看他们都用这个钓,我专门挖大的挂,这么粗这么长的挂在上面,专门钓大鱼。”老周同志伸出中指比划着。

  周砚闻言两眼一黑又一黑。

  半根中指那么粗的蚯蚓挂鱼钩上,钓淡水鲨鱼呢?

  青衣江里倒也不是没有大鱼,但老周同志用的鱼钩也才小拇指指甲盖那么宽一点啊。

  周砚不是钓鱼佬,但大学时候有个室友酷爱钓鱼,从手竿到路亚都精通,还在宿舍自制酒米,晒的跟个非洲黑娃似的。

  他跟着去钓了两回,对手竿钓鱼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知道的,还钓到过几条鱼,确实有乐趣在里边。

  不过钓鱼实在太容易晒黑了,作为一个颜值博主,最后只能放弃这个赛道。

  长得帅也是有烦恼的,一般人很难体会。

  “老汉,你今天去挖蛐蟮儿只要这么大点的,比鱼钩大一点点,从中间揪断,来回穿着挂在鱼钩上。”周砚看着老周同志说道:“再逛到他们榨菜籽油的作坊去,买一斤菜籽枯饼,抓一把用水泡开捏成一团,丢到你要钓的位置,等半个钟头开始下杆,这要是还钓不到你今天买鱼的钱算我的。”

  老周同志听得一愣一愣的,这法子和他学的不太一样啊。

  不过见周砚信心满满,他还是点头道:“好,就听你的。”

  爷俩一起推着车出门。

  对于钓鱼佬来说,能早点出门等同于休息了。

  要是老周同志这还钓不到,那只能说明他是真的菜。

  等会他去打一斤便宜的白酒,回来给他泡一瓶酒米,加点狠活。

  天气一冷,就是钓鲫鱼的季节了。

  鲫鱼好啊,做藿香鲫鱼用得着。

  野生鲫鱼拿来煮鱼汤也是鲜美得很。

  没办法,自己亲爹还不得自己宠着。

  这一天天空军也不是个办法,太打击积极性了。

  周砚买了菜回来,赵嬢嬢正坐在门口树下梳头。

  周沫沫今天倒也起得早,披散着头发,正蹲在一旁跟出来觅食的蚂蚁嘀嘀咕咕:

  “蚂蚁蚂蚁,你们有名字吗!”

  “你们吃早饭了吗?”

  “我好饿,你们饿不饿啊?”

  周砚笑道:“你嘀嘀咕咕说什么呢?”

  “锅锅!”周沫沫一下子蹦起来,蹬蹬跑过来,“我要吃面面!我饿了!”

  “早上不做面,给你们买了包子。”周砚从篮子拿了一个油纸袋,递给周沫沫:“拿稳哈,四个大肉包。”

  “肉包包!”周沫沫的眼泪已经忍不住从嘴角滑落了。

  赵嬢嬢把头发随手一扎,顺手就把包子接了过去,一边往里走一边道:“我帮你拿,掉了吃锤子,先洗脸洗手,吃了包子再给你梳头。”

  “好!”周沫沫屁颠颠跟上,自己爬上了凳子,乖乖坐好。

  赵嬢嬢把包子放桌上,去拧了热毛巾,给周沫沫搓了脸,又把手给她仔细擦了一遍,才从纸袋里拈了一个包子塞她手里。

  这包子好大一个,周沫沫两只手捧着都合不上,小家伙脸蛋红扑扑的。

  啊呜一大口下去,咬了一个口子出来,但没见着肉馅。

  她嚼了嚼,点着脑袋:“好香!甜甜的!”

  然后就着这口子又咬了一大口,还是没见着馅。

  这下她有点不乐意了,回头看着一旁正在搬肉的周砚:“锅锅,肉肉呢?”

  周砚看了眼她手里的包子,也忍不住笑了:“再咬一口,要还是见不到肉肉,我带你去找老板退钱。”

  这年代的包子个大,皮厚馅少,主打一个管饱,但不管好吃。

  周沫沫又咬了一口,这下咬到肉馅,眼睛一亮,回头冲着周砚笑:“有!看,是肉肉!”

  “那你吃嘛,下回锅锅给你做肉多的包子吃。”周砚笑着说道,他就是不懂包子该怎么发面,不然肯定给周沫沫做个咬一小口就吃到肉馅的肉包。

  赵嬢嬢有经验的多,打了一碟酸萝卜和炮姜,就着泡菜吃的津津有味。

  住在村里的时候,一般可舍不得买包子吃,早上都是熬一锅红苕稀饭,配着泡菜就解决了。

  包子肉再少,那也有点肉荤,而且这包子软乎乎的,吃起来还有点甜,好吃!

  周沫沫吃一半,从凳子上溜下来,跑到门口把那小小的肉馅,给蚂蚁分享了一点。

  赵红嫂子今天没来,只有九桌客人,又不做跷脚牛肉和卤肉,他们一家人就忙的过来,索性让她安心休息一天,免得来回跑这一趟。

  临近中午,老周同志戴着草帽,扛着鱼竿,提着鱼篓回来了,脸上的笑容肉眼可见。

  “爸爸!钓到鱼摆摆了吗?”周沫沫问道。

  周砚和赵铁英也跟着出来瞧。

  “钓到了,三条!”老周同志笑着把鱼篓递过来。

  周砚探头一瞧,好家伙,一条二两左右的小鲫鱼,一条黄辣丁,还有一条白条。

  【野生小鱼三条】

  系统给出鉴定结果。

  喜大普奔,空军佬成功破龟啊!

  瞧给老周同志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赵嬢嬢也凑过来看了眼,笑着道:“好小嘛,看你笑得那么灿烂,我还以为你整到大的了,没上回那两条大。”

  老周同志不笑了,尴尬的挠头:“是有点小,下回钓大的。”

  破龟太得意,倒是差点忘了这回事。

  “也行,前几天都没钓到嘛,把鲫鱼和黄辣丁先养起来,哪天凑够一顿再杀来干。”赵铁英伸手接过鱼篓,往厨房走。

  “给我看看嘛!我也想看看!”周沫沫踮着脚尖往前凑,急的都快跳起来了。

  “呐。”赵嬢嬢给她瞅了一眼。

  “哇!爸爸好腻害!又钓到鱼摆摆了!”周沫沫拍着小手,一脸崇拜的看着老周同志。

  “乖,下次给你钓大鱼摆摆。”老周同志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还有啥能比自家闺女的夸赞更动听。

  “你早上说的办法真的管用,菜籽油枯丢下去一会就来了很多鱼,就是钓不太上来,还跑了两条,下回有空再去试看。”老周同志和周砚小声说道。

  “那挺好的,菜籽油枯管用,我就不浪费米和酒给你做酒米了。”周砚笑着道。

  老周同志道:“米和酒成本太高了,我给刘武家杀过牛,菜籽油枯他给我算三分钱一斤,一斤就能用好久了。”

  周砚从老周同志手里接过他的鱼竿,东西做的确实很精细,手把还用砂纸打磨过,持握感非常不错。

  就是这线组吧,好像有点问题。

  “老汉,你弄点牙膏皮在这个位置当铅坠嘛,鱼钩都没有到底,怎么能钓到大板鲫呢。”周砚笑着道。

  “啊?”周淼挠头,“还有这种讲究?”

  “我给你整。”周砚找到了一个用完的牙膏壳,这会的牙膏皮还是铝壳的,拿剪刀剪了一个长条,卷在鱼钩上方十公分左右的位置。

  “丢到水里,让浮漂三根在水里,三根在水面上,这样你就钓到底了,下回肯定能钓到大鱼。”周砚跟他说道。

  “要得!我下回试试看。”老周同志点头,又看着他道:“没见你钓过鱼的嘛,你啷个晓得这些东西呢?”

  “从书上看来的,我也就懂点原理,具体还要你自己去实践。”周砚随口搪塞道。

  “能写到书上的,肯定都是大师的经验。”老周同志非常相信,把鱼竿小心收回到楼梯下边,又去把鱼篓清洗干净,挂到门口去晾干。

  这个年代,钓鱼一般会被视为不务正业。

  赵嬢嬢绝对属于开明的老婆,外人觉得她歪,但在家里她从来都是好老婆,好妈妈。

  当然,这和老周同志有分寸也有很大关系。

  每次钓完鱼,他都会把钓鱼的工具清洗的干干净净,保证家里不会因为他钓鱼多出什么异味来。

  钓鱼弄脏的衣服,从来不会丢在那里等赵嬢嬢帮他洗,都是他自己单独洗了晒。

  周砚也是这样的,虽然住在一起,但每天跑完步、干完活的脏衣服,都是他自个顺手就洗了。

  也算是一种家风吧。

  他们提前吃过午饭,客人便三五成群陆续来了。

  “赵嬢嬢,王敏五个人。”

  “老板,刘德柱四个人。”

  ……

  都是预约过的,报上名字就不用另外再点菜,点菜单打个勾送进厨房,周砚就开始炒菜。

  门口同时来了五辆自行车,带头的正是赵东,小心搀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从车后座下来,柔声道:“妈,小心点。”

  旁边那辆自行车上坐着一个穿着西服的中年男人,身材魁梧,挺着一个将军肚,皱眉打量着饭店招牌:“赵东,怎么选这么一家小饭店啊?今天老娘生日,虽然不做寿,咱们也选个好点的饭店嘛,要不转到国营饭店去?我跟你姐都说了,今天我们买单。”

  这是赵东的姐夫,飞燕酒楼的老板黄鹤。

  “是啊,这饭店小了点,没国营饭店气派。”黄鹤后座下来一个穿着旗袍的中年女人,烫着卷发,画着淡妆,披着件皮衣外套,看起来颇为贵气。

  赵淑兰看着这略带寒酸的饭店,也是直摇头。

  求月票~~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