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平默默点着头,将那十张沉甸甸的“大黑十”仔细揣进贴身的衣兜深处。剩下的二十块钱,他毫不犹豫地递向庄屠户:“姐夫,你的心意,我懂,也领情!不管是不是一家人,情分归情分,但老让你白忙活,这事儿不能这么办。时间长了,再好的情分也经不起这么耗。”
庄屠户浓眉一挑,蒲扇般的大手一推,直接把钱挡了回来,脸上带着爽朗又略带责怪的笑意:“你小子!我是你姐夫!一家人用得着算这么清吗?收着!你姐夫我现在日子还过得去!等你啥时候真发达了,盖大瓦房了,该我的那份,我绝不含糊!现在,听姐夫的,拿着!”
“是啊,大弟!”大姐王安心眼眶微红,声音带着哽咽和心疼,“你就拿着吧!我们不缺这点。只要你带着妈,带着弟弟妹妹们,把日子好好过起来,越过越红火,比什么都强!比给大姐座金山银山都强!”她看着眼前这个仿佛一夜之间就顶天立地起来的弟弟,又是欣慰又是酸楚。
王安平心里明白,像姐夫这样的手艺人,尤其还是杀猪的屠户,在眼下这光景里,家底确实比普通庄户人家殷实不少。
这里面的门道,村里人心照不宣。
宰杀一头猪,损耗是必然的。
这损耗的斤两,就是屠户的“手艺钱”。少了三两斤,主家说不出什么,屠户的辛苦和风险也就有了着落。
一个手艺好的屠户,一个月下来的收入,未必比城里端着铁饭碗的工人差。
然而,这时代的规则,对农民和手艺人,却有着难以言说的不公。
村里的瓦匠、木匠,这些手艺人外出做工,挣到的工钱(比如瓦匠一天七毛),必须全额上缴给生产队会计。
队里呢,只给你记上一个“满工分”。
可一个工分年底能值多少钱?撑破天也就两三毛!这中间的差额,就是被集体“统筹”走了。
他们唯一能落下的“实惠”,就是在主家干活的几天里,能吃上几顿带点油星的饱饭,或许还能抿两口小酒。
村里的木匠,打家具卖了钱?一样得上缴,然后折算成那不值钱的工分。
这就是那个年代农民和农村手艺人的缩影——无私的奉献,低廉的回报。 城里人呢?捧着铁饭碗,看病国家管,老了有退休金,住房单位分。
农民呢?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年可能还填不饱肚子,看病、养老、住房、读书,哪一样不是压在自己肩上的大山?就连日后拆迁,那补偿也远不能和城里比。
更让人心酸的是,城里的手艺人,如果没有正式工作,他们挣的钱,反而能实实在在落进自己口袋!这巨大的城乡鸿沟和身份差异,是那个时代无法回避的现实。
“另外!”王安心想到弟弟冒险进山,后怕的情绪又涌了上来,她板起脸,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王安平,我最后一次警告你!不准再去那深山老林里了!听见没有?你要再敢去,我就让你姐夫真揍你!你知道那里面多险?野猪、熊瞎子、狼群……哪一样是好相与的?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让妈怎么办?让你那几个还没**的弟弟妹妹怎么办?你还带着柱子去?你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简直无法无天!”
庄屠户见状,连忙拍了拍妻子的肩膀,打圆场道:“好了好了,大舅子不也是没法子嘛!但凡有路走,谁愿意钻那要命的林子?”他再次把那二十块钱往王安平手里塞,“拿着!你要是不拿,姐夫我真生气了!”
王安平看着姐姐通红的眼睛和姐夫不容推拒的手,心里堵得难受。他猛地将钱一把塞回大姐王安心那洗得发白的旧棉袄口袋里,动作坚决,不容分说。
然后转身就往外走,边走边说:“姐夫,大姐,这二十,我真不能拿!这样,姐夫,明儿你给我留两斤上好的五花肉,肥瘦相间的那种,行不?算我求你们了!别再说了!天都擦黑了,我得赶紧回去,妈该担心了!”他声音带着一丝恳求,也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哎!你等等!”庄屠户连忙喊住他,转身快步走进灶房,“今儿案板上还剩下些好肉,我给你切一刀带上!”他动作麻利,挑了一块肥厚相宜、色泽鲜亮的五花肉,足有三四斤重,用干荷叶利索地包好。
王安平刚走到院门口,就被追出来的王安心拉住。她手里还攥着那二十块钱,又要往弟弟口袋里塞,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大弟,你就听姐一句……”
“大姐!”王安平按住她的手,深深地看着她,眼神清澈而坚定,“别这样。听我的,没错。一家子想要长久和睦,就不能总让一方吃亏。一次两次是情分,十次八次就成了本分。人心……是会变的。你看我们家,爹娘、大伯、小叔……我们一家的付出,在他们眼里,最后不都成了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了吗?我不想……让姐你也变成那样。” 他的话,带着超越年龄的清醒和沉重。
王安心怔住了,看着弟弟那双仿佛洞察世事的眼睛,手僵在半空。几秒钟后,她缓缓点了点头,另一只手颤抖着抬起来,轻轻**着王安平被寒风吹得有些粗糙的脸颊,又替他理了理额前散乱的头发,眼泪扑簌簌地掉:“我弟弟……真的长大了……妈……妈以后能享福了……大姐……大姐也能跟着沾光了……” 声音哽咽,充满了复杂的欣慰和心酸。
王安平心头一热,有些无奈地笑了笑,任由姐姐粗糙却温暖的手抚过。
这时,庄屠户也追了出来,把用荷叶包好的沉甸甸的肉塞到王安平手里:“拿着!这个总不能再推了吧?”
王安平这次没再拒绝,接过带着体温的肉,真切地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心意:“姐夫,那我就不客气了!天快黑透了,我们真得走了!”
“行!路上当心点!看着点道!”庄屠户叮嘱道。
王安心站在院门口,目送着王安平和王安柱的身影融入越来越浓的暮色中,久久没有回屋。夜风吹动她额前的碎发,也吹干了脸上的泪痕。
庄屠户转过身,看到妻子还站在冷风里,又瞥了一眼堂屋门口阴影里默不作声站着的闺女庄清,低声叹了口气。王安心默默走回他身边,从口袋里掏出那二十块钱,平静地递给他:“大弟没要,给你。”
“给我干啥?你收着不就得了?”庄屠户有些错愕。
王安心没说话,直接把钱塞进他手里,转身就进了屋。庄屠户捏着那几张纸币,看着妻子消失在门帘后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妻子心里那根刺,还没完全拔掉。过去她娘家那样,他确实没敢让她当家,防着一手。可
如今孩子都生了,这个家……或许真该交到她手里了。他有些烦躁地看向还杵在门口的庄清:“看啥看?还不回屋睡觉去?明儿不上学了?”
回村的路上,寒风刺骨,但王安平心里却热乎乎的。他把那包五花肉递给王安柱:“柱子,这个你拿着!”
“哎哟!这我可不能客气!”王安柱喜滋滋地接过,又想起什么,赶紧从兜里掏出王安平之前塞给他的十块钱,“给,平子,这钱你拿回去!那陷阱是你一个人挖的,野猪也是你弄死的,我就跟着跑跑腿,哪好意思分钱?肉我厚着脸皮拿了,钱真不行!”
王安平一把将他的手推回去,语气坚决:“让你拿着就拿着!回去一定要交给你妈!让你妈知道,跟着你平子哥混,有肉吃,有钱挣!以后只会更多!也跟你妈说清楚,这钱怎么来的,让她嘴严实点,别在村里瞎咧咧!” 他深知财不露白的道理,尤其是在这大家都穷的年月。
他早已打定主意,就算将来挣了大钱,家里的茅草房也暂时不动。先凑合住几年,等攒够了钱,有了合理由头,再盖两间结实的土坯房。
至于砖瓦房?那太扎眼,二十年之内想都别想!这茅草房冬天灌风夏天闷热,尤其是酷暑,屋顶的茅草隔热极差,被烈日烤一天,屋里热得像蒸笼,简直活受罪。
可为了长远,只能忍着。
“平子,我真不能要……”王安柱还在推辞。
“想以后还跟我玩,还想跟我进山抓鱼吃肉,这钱你就收好!回去交给你妈!”王安平语气不容置疑。
听到“以后还能进山”,王安柱眼睛一亮,只好“哦”了一声,小心翼翼地把钱揣进最里层的口袋,还用力按了按。“那……平子,明儿咱们还进山?”他压着兴奋问。
“进!”王安平毫不犹豫,“去抓鱼!腌咸鱼,留着慢慢吃!”至于卖鱼?他压根没想过。这鱼米之乡,鱼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卖也卖不上价,不如留着改善自家伙食。
王安平默默点着头,将那十张沉甸甸的“大黑十”仔细揣进贴身的衣兜深处。剩下的二十块钱,他毫不犹豫地递向庄屠户:“姐夫,你的心意,我懂,也领情!不管是不是一家人,情分归情分,但老让你白忙活,这事儿不能这么办。时间长了,再好的情分也经不起这么耗。”
庄屠户浓眉一挑,蒲扇般的大手一推,直接把钱挡了回来,脸上带着爽朗又略带责怪的笑意:“你小子!我是你姐夫!一家人用得着算这么清吗?收着!你姐夫我现在日子还过得去!等你啥时候真发达了,盖大瓦房了,该我的那份,我绝不含糊!现在,听姐夫的,拿着!”
“是啊,大弟!”大姐王安心眼眶微红,声音带着哽咽和心疼,“你就拿着吧!我们不缺这点。只要你带着妈,带着弟弟妹妹们,把日子好好过起来,越过越红火,比什么都强!比给大姐座金山银山都强!”她看着眼前这个仿佛一夜之间就顶天立地起来的弟弟,又是欣慰又是酸楚。
王安平心里明白,像姐夫这样的手艺人,尤其还是杀猪的屠户,在眼下这光景里,家底确实比普通庄户人家殷实不少。
这里面的门道,村里人心照不宣。
宰杀一头猪,损耗是必然的。
这损耗的斤两,就是屠户的“手艺钱”。少了三两斤,主家说不出什么,屠户的辛苦和风险也就有了着落。
一个手艺好的屠户,一个月下来的收入,未必比城里端着铁饭碗的工人差。
然而,这时代的规则,对农民和手艺人,却有着难以言说的不公。
村里的瓦匠、木匠,这些手艺人外出做工,挣到的工钱(比如瓦匠一天七毛),必须全额上缴给生产队会计。
队里呢,只给你记上一个“满工分”。
可一个工分年底能值多少钱?撑破天也就两三毛!这中间的差额,就是被集体“统筹”走了。
他们唯一能落下的“实惠”,就是在主家干活的几天里,能吃上几顿带点油星的饱饭,或许还能抿两口小酒。
村里的木匠,打家具卖了钱?一样得上缴,然后折算成那不值钱的工分。
这就是那个年代农民和农村手艺人的缩影——无私的奉献,低廉的回报。 城里人呢?捧着铁饭碗,看病国家管,老了有退休金,住房单位分。
农民呢?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一年可能还填不饱肚子,看病、养老、住房、读书,哪一样不是压在自己肩上的大山?就连日后拆迁,那补偿也远不能和城里比。
更让人心酸的是,城里的手艺人,如果没有正式工作,他们挣的钱,反而能实实在在落进自己口袋!这巨大的城乡鸿沟和身份差异,是那个时代无法回避的现实。
“另外!”王安心想到弟弟冒险进山,后怕的情绪又涌了上来,她板起脸,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王安平,我最后一次警告你!不准再去那深山老林里了!听见没有?你要再敢去,我就让你姐夫真揍你!你知道那里面多险?野猪、熊瞎子、狼群……哪一样是好相与的?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让妈怎么办?让你那几个还没**的弟弟妹妹怎么办?你还带着柱子去?你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简直无法无天!”
庄屠户见状,连忙拍了拍妻子的肩膀,打圆场道:“好了好了,大舅子不也是没法子嘛!但凡有路走,谁愿意钻那要命的林子?”他再次把那二十块钱往王安平手里塞,“拿着!你要是不拿,姐夫我真生气了!”
王安平看着姐姐通红的眼睛和姐夫不容推拒的手,心里堵得难受。他猛地将钱一把塞回大姐王安心那洗得发白的旧棉袄口袋里,动作坚决,不容分说。
然后转身就往外走,边走边说:“姐夫,大姐,这二十,我真不能拿!这样,姐夫,明儿你给我留两斤上好的五花肉,肥瘦相间的那种,行不?算我求你们了!别再说了!天都擦黑了,我得赶紧回去,妈该担心了!”他声音带着一丝恳求,也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持。
“哎!你等等!”庄屠户连忙喊住他,转身快步走进灶房,“今儿案板上还剩下些好肉,我给你切一刀带上!”他动作麻利,挑了一块肥厚相宜、色泽鲜亮的五花肉,足有三四斤重,用干荷叶利索地包好。
王安平刚走到院门口,就被追出来的王安心拉住。她手里还攥着那二十块钱,又要往弟弟口袋里塞,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大弟,你就听姐一句……”
“大姐!”王安平按住她的手,深深地看着她,眼神清澈而坚定,“别这样。听我的,没错。一家子想要长久和睦,就不能总让一方吃亏。一次两次是情分,十次八次就成了本分。人心……是会变的。你看我们家,爹娘、大伯、小叔……我们一家的付出,在他们眼里,最后不都成了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了吗?我不想……让姐你也变成那样。” 他的话,带着超越年龄的清醒和沉重。
王安心怔住了,看着弟弟那双仿佛洞察世事的眼睛,手僵在半空。几秒钟后,她缓缓点了点头,另一只手颤抖着抬起来,轻轻**着王安平被寒风吹得有些粗糙的脸颊,又替他理了理额前散乱的头发,眼泪扑簌簌地掉:“我弟弟……真的长大了……妈……妈以后能享福了……大姐……大姐也能跟着沾光了……” 声音哽咽,充满了复杂的欣慰和心酸。
王安平心头一热,有些无奈地笑了笑,任由姐姐粗糙却温暖的手抚过。
这时,庄屠户也追了出来,把用荷叶包好的沉甸甸的肉塞到王安平手里:“拿着!这个总不能再推了吧?”
王安平这次没再拒绝,接过带着体温的肉,真切地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心意:“姐夫,那我就不客气了!天快黑透了,我们真得走了!”
“行!路上当心点!看着点道!”庄屠户叮嘱道。
王安心站在院门口,目送着王安平和王安柱的身影融入越来越浓的暮色中,久久没有回屋。夜风吹动她额前的碎发,也吹干了脸上的泪痕。
庄屠户转过身,看到妻子还站在冷风里,又瞥了一眼堂屋门口阴影里默不作声站着的闺女庄清,低声叹了口气。王安心默默走回他身边,从口袋里掏出那二十块钱,平静地递给他:“大弟没要,给你。”
“给我干啥?你收着不就得了?”庄屠户有些错愕。
王安心没说话,直接把钱塞进他手里,转身就进了屋。庄屠户捏着那几张纸币,看着妻子消失在门帘后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妻子心里那根刺,还没完全拔掉。过去她娘家那样,他确实没敢让她当家,防着一手。可
如今孩子都生了,这个家……或许真该交到她手里了。他有些烦躁地看向还杵在门口的庄清:“看啥看?还不回屋睡觉去?明儿不上学了?”
回村的路上,寒风刺骨,但王安平心里却热乎乎的。他把那包五花肉递给王安柱:“柱子,这个你拿着!”
“哎哟!这我可不能客气!”王安柱喜滋滋地接过,又想起什么,赶紧从兜里掏出王安平之前塞给他的十块钱,“给,平子,这钱你拿回去!那陷阱是你一个人挖的,野猪也是你弄死的,我就跟着跑跑腿,哪好意思分钱?肉我厚着脸皮拿了,钱真不行!”
王安平一把将他的手推回去,语气坚决:“让你拿着就拿着!回去一定要交给你妈!让你妈知道,跟着你平子哥混,有肉吃,有钱挣!以后只会更多!也跟你妈说清楚,这钱怎么来的,让她嘴严实点,别在村里瞎咧咧!” 他深知财不露白的道理,尤其是在这大家都穷的年月。
他早已打定主意,就算将来挣了大钱,家里的茅草房也暂时不动。先凑合住几年,等攒够了钱,有了合理由头,再盖两间结实的土坯房。
至于砖瓦房?那太扎眼,二十年之内想都别想!这茅草房冬天灌风夏天闷热,尤其是酷暑,屋顶的茅草隔热极差,被烈日烤一天,屋里热得像蒸笼,简直活受罪。
可为了长远,只能忍着。
“平子,我真不能要……”王安柱还在推辞。
“想以后还跟我玩,还想跟我进山抓鱼吃肉,这钱你就收好!回去交给你妈!”王安平语气不容置疑。
听到“以后还能进山”,王安柱眼睛一亮,只好“哦”了一声,小心翼翼地把钱揣进最里层的口袋,还用力按了按。“那……平子,明儿咱们还进山?”他压着兴奋问。
“进!”王安平毫不犹豫,“去抓鱼!腌咸鱼,留着慢慢吃!”至于卖鱼?他压根没想过。这鱼米之乡,鱼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卖也卖不上价,不如留着改善自家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