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555章 新四军飞行团初战:鄱阳湖吴城镇

小说:民国:王牌飞行员 作者:一打回锅肉 更新时间:2025-08-02 16:45:31 源网站:2k小说网
  ();

  下午时分,物资清点完成,完成交接。

  方文和邵思慎,还有新四军几位军官在木屋中讨论飞行团组建的事情。

  老李做开场白:“上级委任我做飞行团的代理团长,说实在的我对飞行团完全没有经验,不好乱发表意见。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学习和摸索中进步。”

  顿了下,他看向方文:“方同志,你来说吧,你在这方面经验丰富。”

  方文点头,也不谦虚,接过话头便说:“我经历过独立团航空营,八路军飞行团的组建,这方面确实有经验,现在,我说一下,关于飞行团组建的一些建议。你们的飞行团,有10架炮舰机,还有一个雷达站,需兼顾作战、维护、预警、后勤等核心功能,部门设置需贴合实战需求,人员配置则需精简高效。以下是我建议的具体架构:.”

  他将自己的构想说出。

  主要是在飞行作战部门(飞行员和机组成员管理),雷达情报部门(雷达站),机务维护部门(地勤和机械师)方面的安排。

  老刘和其他几位军官们认真在本子上记录着。

  说完这些后,方文继续道:“一个飞行团的组建,还有其他方面,比如后勤,驻防部队,通讯部门,团部等机构,这些我想你们应该是有经验有能力可以做好的,我就不越俎代庖了。现在,我想请邵思慎同志给大家说下飞行团的训练计划。”

  飞行团军事顾问邵思慎起身,“诸位同僚.”

  “咳咳.”

  方文干咳提醒,重返军队的邵思慎还留在旧军队的口语习惯。

  “诸位同志。”邵思慎及时改口。“飞行团目前有10架炮舰机,但机组人员严重不足。我们这次带来的航空学员,将会担任飞行团的飞行员,机械师和雷达站操作员。剩下的机组人员中,各机还需要通讯员1名,射击手3名,弹药手3名,这些都需要从部队中挑选进行训练。另外,雷达站也需要增加操作员轮替值班,也要招募3人。”

  老李点头:“这些人我会安排,但你说的雷达站到底是什么?”

  漏了这个,方文连忙解释道:“是用来探查日军飞机情况的,可以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预警,让地面及时准备。”

  老李和其他几名军官都是经历过多次日军空袭的,往往空袭警报响起来,飞机也差不多快到了,经常应对不及。

  方文解释的雷达站如果真如他说的那般有用,那就太好了。

  对此,方文笑道:“必须有用,不然这个飞机场一旦**军发现,怎么提前规避呢?要不今天我们就开始搭设它。”

  “好啊。”老李急切道,他对飞行团的安全性非常上心。

  随即,临时会议结束,一行人出来,组织了团里的驻防部队士兵,前往物资堆放处。

  那里,有一堆标注为建材的物料箱。

  里面是预制钢板,钢板上有铆孔,只要将铆钉打入就可以将两块预制钢板连接起来。

  方文和机械师,以及雷达员,还有战士们一同出手,先是打好桩基,然后开始组装铁塔,再在塔上安装雷达装置。

  雷达站花了一天半时间建成,随后进行了测试,可以使用。

  而后,邵思慎驾驶1号炮舰机带领其他9架炮舰机进行了第一次飞行演习,也做得很好。

  随后,从驻防部队中挑选出的心理素质和体格都不错的战士参与了训练,并从中挑选出机组成员和雷达兵。

  这些训练,倒是不难,要求多练就好了。

  关键还是看领航主机的指挥,以及各机驾驶员的协同配合。

  但时不待我,虽然飞行团还没准备好,南昌的请求支援电报辗转发到飞行团这边。

  3月23日。

  原本准备回去的方文,与飞行团团部成员再度开会讨论。

  团长老李说明情况:“是南昌国民航空4大队的求援电报,发给军部,军部再转到我们这里。内容是请求协助空中支援吴城镇。军部的意思是,有能力的话,就配合航空4大队一起行动,没有能力的话,就暂时回绝。”

  “吴城镇在哪?”方文问道。

  飞行团的参谋拿来军用地图,在桌上展开,指着上面一点道:“就是这里。”

  方文看向军事地图,是在赣江下游一个防御点。

  参谋继续说明道:“三天前,日军第一一六师团一部从湖口乘 50艘艇船南下,横渡鄱阳湖,向修水与赣江交汇处的吴城镇发动进攻。那里驻防的是第三十二军第一四一师第七二一团与预备第五师。电报中还说,昨日起,日军突然加大了攻击力度,还有飞机前来空袭。他们向南昌驻扎的航空4大队请求支援,结果四大队竟然找上我们了。”

  方文心中明白,四大队找上飞行团,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高队长是很清楚他的空中作战和指挥能力的。

  看来,高队长是想借助自己的能力,帮助吴城镇的防御。

  挥去思绪,他出声道:“我在走之前,可以带领飞行团进行一次实战行动,以提高大家的实战经验。目标就是吴城镇,怎么样?”

  老李团长大喜:“好,就这么办,我们也登机一同前往,飞行团团部的人可不能是纸上谈兵的花架子。”

  其他几位团部军官也纷纷赞同。

  方文点头道:“那好吧,我飞1号机,邵思慎飞2号机,就两架炮舰机参加行动。以我们俩的技术,问题不大。你们要去就充当1号机的射击手和弹药手,能行吗?”

  “可以,训练的时候,我们也在一起练,都会的。”飞行团团长老李笑着回道,看样子,他对操作炮舰机武器作战,很有兴趣。

  其他几位团部的军官,也是如此。

  随即,他们起身去准备了。

  新四军飞行团刚成立不久,人选训练都还没有完成,就开始执行第一次实战任务。

  方文登上1号机,团部军官也登上飞机,在龚修能监督下,进行预操作演练。

  他们的动作虽然有些生疏,但都是按照训练准则中要求做的,没有错。

  龚修能大声报告:“团长,他们还算合格。”

  方文点头,拿起话筒:“邵思慎,你那边怎样?”

  “我这边没问题。”

  “保持待命。”

  放下话筒,方文让龚修能给南昌航空4大队发报。

  【我部将会派出2架炮舰机助战,如何安排?】

  过了会,收到回电。

  【目前吴城镇正在交战中,有日军飞机空袭,我方建议在半小时后同时出发,按飞行速度,我部将会先行抵达,与日军飞机交战,你部尾随而至,负责对地面日军进行火力压制。】

  方文不禁心中思索。

  按照回电里的安排。

  一旦日军摆脱与4大队纠缠,转而向炮舰机发动进攻,炮舰机将会面临危险。

  这也是他只安排自己和邵思慎两人驾驶飞机行动的原因,其他飞行员还太年轻,机组人员也训练不久,恐怕应付不了这种局面。

  当然,他能去,手里也是有底牌的。

  半小时后,他拿起话筒呼叫邵思慎:“可以起飞了。“

  方文说完,放下话筒,先行发动飞机,在跑道上加速后飞上天空。

  在1号机起飞后,2号机也驶入跑道,尾随升空。

  随后,方文作为主机,带头飞往北方80公里外的吴城镇。

  2架炮舰机飞往吴城镇。

  西边8架伊尔16战机以更快的速度越过,提前进入战场。

  方文启动异能开启雷达索敌装置,对附近空域进行探查。

  雷达反馈中,最近的8个光点是国民航空4大队的伊尔16,而更北边,则迎面飞来10架战机。

  那个方向,应该是从九江飞来的。

  方文获得的情报中表明,日军在九江附近集结了大量地面部队和航空兵力,当地有一个军事机场成为日军航空兵实施空袭的重要基地。

  而这次派兵作战的第 106师团就驻扎在德安县附近,德安紧邻九江,由此推断,轰炸吴城镇的日军飞机从九江机场起飞。

  而从飞行速度看,这批飞机应该是陆军航空队的九六式战机,性能和伊尔16比,略微差点。

  所以10架对8架,日军战机基本是抽不出手来的。

  挥去思绪,方文认真驾驶飞机。

  20分钟很快就过去,2架炮舰机抵达了战场。

  方文看到了这个战场的情况。

  日军的九六式战斗机正在与4大队的伊尔16混战,双方相互追逐,子弹在空中飞射。

  而在遭遇了4大队的阻击之前,九六式战斗机已经将携带的炸弹全数丢在战场上。

  镇口那座百年祠堂,屋顶被火舌吞噬,橙红色的烈焰顺着风势蔓延,转眼就**到旁边的民房。

  这本是镇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建筑,最终还是在炸弹袭击下损毁。

  日军的火力袭击不止于此。

  方文还看到,山炮正从鄱阳湖岸边的隐蔽阵地持续轰击,炮弹在镇子各处炸开。

  穿土黄色军装的鬼子分成数路,猫着腰朝镇内推进。

  躲在战壕里的国民军士兵,依然坚持着向日军射击,更有物资队在向防御阵地搬运武器弹药。

  突然,方文看到了一队带着防毒面罩的鬼子士兵,他们架设好掷弹筒,将特制炮弹发射到镇里。

  随着炮弹落地,一阵阵烟雾从中冒出。

  没有防毒面具的国民军士兵们捂住喉咙咳嗽起来,有个年轻士兵实在受不了挣扎着爬出掩体,没跑几步就踉跄着跪倒,双手**泥土里剧烈地喘息,最终身体软软地倒在毒雾边缘。

  这就是日军的日常战斗情况,毒气弹,燃烧弹,重炮,机械化装备全都用上。

  而防守的华夏军队,不过是简陋的军事装备,依然在坚守着。

  方文拿起话筒:“邵思慎,日军在镇外有一个炮兵阵地,我们先去打掉它。位置西北15度,跟我来。”

  说完后,方文驾驶飞机飞向日军重炮阵地,针对目标区域进行环绕飞行。

  飞行的同时,他也对后舱下达命令:“正在环绕飞行中,射击手开始自由瞄准射击。”

  这种命令,是针对飞行团设计的,毕竟不是每个炮舰机飞行员,都能准确为射击手给出射击角度预判。

  还不如让射击手进行自由瞄准射击更有效。

  收到命令后,老李双手抓住20毫米机炮握把,用力一抬,刻度下移15。

  巧了,这个瞄准刻度正好将机炮射向对准了下方的炮兵阵地。

  他扣动扳机,炮身连同基座在抖动着,弹壳不断弹出。

  连串的机炮弹射向炮兵阵地。

  与他一样的,还有2挺12.7毫米航空机枪,不断喷吐着火舌。

  而后面邵思慎驾驶的那架炮舰机,也迅速进行了环绕射击,同样对下方发起了进攻。

  20毫米机炮的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砸向日军炮兵阵地,第一发就精准命中了一门正在装填的山炮炮管。

  “轰”的一声巨响,炮管飞向一旁,将一名鬼子士兵撞出老远。

  连串的机炮弹随后也集中了这门山炮的其他部位,将炮身炸得弯曲变形,溅射出的碎片让周围士兵惨叫不断。

  而后,随着炮舰机环绕飞行,机炮弹链扫向右边,正中弹药堆。

  原本整齐排列的炮弹箱被打得四分五裂,黄色的发射药洒了一地。

  竟然没有爆炸,让几名搬运弹药的日军士兵庆幸不已。

  可随后,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12.7毫米航空机枪的子弹则像密不透风的雨帘,扫过炮兵阵地,只要中了一发,哪怕不死,也得失去行动能力。

  而后,又有一架炮舰机加入了这场火力风暴当中。

  密集的弹雨从天而降,将整个炮兵阵地覆盖,那原本不可一世的大炮轰鸣声消失了。

  也有试图顽抗的鬼子。

  抄起7.7毫米机枪,对空射击。

  他瞄准的空中战机,因为发动环绕式火力压制,只有1000米高度,子弹是能打到的。

  但能打到,并不代表可以威胁都专门针对日军装备进行改装的炮舰机。

  连串子弹不过是在飞机装甲外壳上打出几个痕迹而已。

  吴城镇内,原本被炮火压制得抬不起头的国民军士兵,面对突然的安静有些不明就里。

  难道日军又要搞什么花样?

  有个趴在战壕里的老兵探出头,眯着眼看向西北方向,当看到那两架正在日军炮兵阵地肆虐的飞机时,浑浊的眼睛里瞬间迸发出光亮,他扯着嗓子大喊:“是咱们的飞机!它们在进攻炮兵阵地,太好了,那里我们打不过去,天天被炮轰,没想到鬼子还有今天。”

  他身边的年轻士兵出声道:“连长,要不咱们过去帮忙?”

  老兵福至心灵,生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

  随即,他带上一队士兵,从阵地的斜坡爬下,试图绕过去。

  他们的这种行为,一般来说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这次,在空中的方文看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