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怪哥厨房》。
当这四个字从江凡口中清晰地吐出。
直播间那刚刚沉淀下来的气氛,被瞬间轰然炸碎。
整个屏幕,先是被无穷无尽的“!”和“?”彻底淹没,随即,海啸般的弹幕才真正成型。
【新栏目!卧槽!真的有新栏目!】
【《怪哥厨房》!这名字我爱了!简单直接!就是怪哥的厨房!】
【所以是教我们做菜吗?还是探店?哥你快说啊!别吊胃口!】
江凡看着满屏滚动的问号,脸上的笑意更浓。
他知道,这把火已经烧到了最旺的时候。
“大家别急。”
他抬手,虚按了一下,仿佛真的能安抚住屏幕那头的千军万马。
“先说清楚,《怪哥厨房》不是一档教大家做菜的节目,网上比我厉害的大厨多的是。”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无比认真。
“它更像一个‘诊断’节目。”
“如果,你是一位正在经营小饭馆、小面馆、小吃店的老板;”
“如果,你坚持用真材实料,明码实价,却在经营上遇到了实实在在的困难——”
江凡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入数千万人的耳中。
“——不管是菜品没有特色,抓不住客人;”
“还是成本算不清,忙到最后不赚钱;”
“又或者,是面对旁边料理包连锁店的降维打击,不知所措。”
“从现在开始,你可以把你的店名、地址、你的故事、你遇到的最大困境,通过后台私信,发给我。”
“我会认真看每一条留言。”
“然后,挑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需要帮助的一家店。”
江凡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进行一次,实地探访。”
“我和我的团队会去你的店里,尝你的菜,看你的后厨,算你的账本。”
“和你一起,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我不会给你钱,也不会给你流量。”
“我能给你的,是我的经验,我的味觉,以及一套或许能让你走出困境的,解决方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话音落下。
整个直播间,死寂了一秒。
随即,是比刚才猛烈十倍的彻底引爆!
【!!!!!!!!】
【我**……我直接从椅子上站起来了!这才是格局!这**才叫格局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他是来真的啊!】
【这已经不是美食博主了,这是餐饮业的活菩萨啊!不给流量,不给钱,给的是能让人活下去的真本事!】
【那些求开课的小老板们,你们的愿望以一种更牛逼的方式实现了!】
【我不是开店的,但我真的……真的被感动到了。凡哥,你是我见过唯一一个,火了之后不想着怎么割韭菜,而是想着怎么去种地的网红!】
江凡看着这些弹幕,心中那名为“野心”的火焰,燃烧得愈发旺盛。
脑海中,那只吃饱喝足、正在打盹的饕餮幼崽,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
‘好多……发芽的……种子……’
江凡嘴角的弧度更深了。
没错,是种子。
他要做的,就是那个播种人。
“好了,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
江凡站起身,对着镜头挥了挥手。
“后台的私信,我会看的。大家,晚安。”
画面干脆利落地切断,屏幕陷入一片黑暗。
但属于“饕餮怪”江凡的传说,却在这一晚,才真正进入了全新的篇章。
……
直播结束后的一个小时。
网络,彻底沸腾。
如果说,之前的“红绿灯准则”是江凡封神的第一步,那么今晚“《怪哥厨房》”的宣布,则是让他彻底走出了网红的范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微博热搜榜前十,直接被他一人霸占了三席。
#饕餮怪宣布新栏目怪哥厨房# 【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格局# 【热】
#江凡 餐饮业的再生父母# 【新】
无数官媒、自媒体连夜赶稿。
《惊!千万网红宣布开启线下扶持计划,他要做的远不止探店!》
《从孤勇者到领路人,“饕餮怪”江凡为小微餐饮点亮一盏灯!》
《深度解析:为什么说“怪哥厨房”的意义,可能比“红绿灯准则”更加深远?》
评论区里,无数网友自发地成为了江凡的“自来水”。
“以前我觉得他牛逼,是因为他敢骂。现在我敬佩他,是因为他敢做!骂,是破。做,是立!破而后立,大格局!”
“真的,对比一下那些天天想着怎么接广告、怎么直播带货、怎么坑粉丝钱的网红,凡哥简直是一股清流,不,是龙卷风!”
“我已经能预见到,这个栏目一旦做起来,会是多么现象级的存在!这才是真正的真人秀,记录一个普通小店如何涅槃重生的真实故事!”
而与普通网友的狂欢不同,在另一个更垂直、更真实的圈子里,这场地震才刚刚开始。
无数个小餐馆的后厨里,在城市不起眼的角落里,那些刚刚结束了一天疲惫营业的老板们,正死死地盯着手机屏幕,反复看着那段直播回放。
他们的眼中,有震惊,有怀疑,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压抑了太久之后的……希望。
就像在黑暗的隧道里跋涉了许久,突然看到前方,透进了一缕光。
……
蜀都,某高档小区。
江凡冲了个澡,换上舒服的家居服,从浴室里走出来。
客厅里,林薇正盘腿坐在沙发上,怀里抱着笔记本电脑,神情专注地滑动着页面。
“还没睡?”江凡走过去,递给她一杯温水。
“睡不着!”
林薇接过水杯,眼睛却没离开屏幕,亮得像两颗小灯泡,语气里是压不住的激动。
“凡哥,你看!你的后台私信要炸了!这才多久啊,几万条了都!”
江凡凑过去一看,只见“饕餮怪”账号的后台,那红色的消息提示,已经变成了一个省略号。
点开,无数条私信如同瀑布般涌来。
有声泪俱下讲述创业艰辛的。
有附上几十张照片,全方位展示自己店铺的。
有直接把菜单、流水、成本一一列出来的。
甚至还有人直接录了视频,老板带着厨师,集体对着镜头鞠躬,恳求江凡能选他们。
每一条私信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生计,一份沉甸甸的期盼。
林薇看得眼圈都有些发红:“他们……真的太难了。”
“是啊。”
江凡叹了口气,在沙发上坐下,拿过电脑。
“所以,才更要认真选。”
他没有被那些声情并茂的“小作文”打动,也没有去点开那些看起来最惨的视频。
他的手指快速滑动,目光锐利,迅速过滤掉那些一看就是想蹭热度、博眼球的营销号。
也排除了那些规模已经不小,只是想借他做广告的连锁品牌。
他要找的,是“种子”。
是一颗外表可能不好看,但内核里,蕴藏着对“真味”最朴素、最执着追求的种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林薇靠在他的肩膀上,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看着他时而皱眉,时而沉思,眼中满是柔情与骄傲。
她知道,从今晚开始,她的凡哥,肩上扛起的东西,又不一样了。
不知过了多久,江凡滑动鼠标的手,突然停了下来。
他盯着屏幕上的一条私信,久久没有动作。
那条私信很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卖惨的哭诉,附带的照片只有一张,是在夜色下拍的,画面昏暗,只能勉强看清一个亮着小灯泡的、老旧的街边小推车。
【怪哥,我姓张,在蓉城一条老巷子里摆摊卖蛋烘糕。我和我婆娘,卖了二十年了。一直都是自己磨米粉、调面糊,用鲜鸡蛋。最近巷子口来了个加盟的,用桶装的现成浆料,烤得飞快,买的人排长队。我们快没生意了。我就是不服气,想请你尝一哈,我们这种老老实实做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就过时了,没得活路了?】
“就是它了。”
江凡拿起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在通讯录里找到一个刚刚通过私信里的信息保存下来的号码。
他按下了拨号键。
电话接通,听筒里传来一阵“嘟——嘟——”的等待音,还夹杂着嘈杂的市井背景声。
在林薇好奇的注视下,江凡将手机放到耳边,开口。
他的声音平静而沉稳。
“你好,请问是张师傅吗?”
《怪哥厨房》。
当这四个字从江凡口中清晰地吐出。
直播间那刚刚沉淀下来的气氛,被瞬间轰然炸碎。
整个屏幕,先是被无穷无尽的“!”和“?”彻底淹没,随即,海啸般的弹幕才真正成型。
【新栏目!卧槽!真的有新栏目!】
【《怪哥厨房》!这名字我爱了!简单直接!就是怪哥的厨房!】
【所以是教我们做菜吗?还是探店?哥你快说啊!别吊胃口!】
江凡看着满屏滚动的问号,脸上的笑意更浓。
他知道,这把火已经烧到了最旺的时候。
“大家别急。”
他抬手,虚按了一下,仿佛真的能安抚住屏幕那头的千军万马。
“先说清楚,《怪哥厨房》不是一档教大家做菜的节目,网上比我厉害的大厨多的是。”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无比认真。
“它更像一个‘诊断’节目。”
“如果,你是一位正在经营小饭馆、小面馆、小吃店的老板;”
“如果,你坚持用真材实料,明码实价,却在经营上遇到了实实在在的困难——”
江凡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入数千万人的耳中。
“——不管是菜品没有特色,抓不住客人;”
“还是成本算不清,忙到最后不赚钱;”
“又或者,是面对旁边料理包连锁店的降维打击,不知所措。”
“从现在开始,你可以把你的店名、地址、你的故事、你遇到的最大困境,通过后台私信,发给我。”
“我会认真看每一条留言。”
“然后,挑选出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需要帮助的一家店。”
江凡身体微微前倾,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进行一次,实地探访。”
“我和我的团队会去你的店里,尝你的菜,看你的后厨,算你的账本。”
“和你一起,找到问题,解决问题。”
“我不会给你钱,也不会给你流量。”
“我能给你的,是我的经验,我的味觉,以及一套或许能让你走出困境的,解决方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话音落下。
整个直播间,死寂了一秒。
随即,是比刚才猛烈十倍的彻底引爆!
【!!!!!!!!】
【我**……我直接从椅子上站起来了!这才是格局!这**才叫格局啊!】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他是来真的啊!】
【这已经不是美食博主了,这是餐饮业的活菩萨啊!不给流量,不给钱,给的是能让人活下去的真本事!】
【那些求开课的小老板们,你们的愿望以一种更牛逼的方式实现了!】
【我不是开店的,但我真的……真的被感动到了。凡哥,你是我见过唯一一个,火了之后不想着怎么割韭菜,而是想着怎么去种地的网红!】
江凡看着这些弹幕,心中那名为“野心”的火焰,燃烧得愈发旺盛。
脑海中,那只吃饱喝足、正在打盹的饕餮幼崽,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迷迷糊糊地翻了个身。
‘好多……发芽的……种子……’
江凡嘴角的弧度更深了。
没错,是种子。
他要做的,就是那个播种人。
“好了,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
江凡站起身,对着镜头挥了挥手。
“后台的私信,我会看的。大家,晚安。”
画面干脆利落地切断,屏幕陷入一片黑暗。
但属于“饕餮怪”江凡的传说,却在这一晚,才真正进入了全新的篇章。
……
直播结束后的一个小时。
网络,彻底沸腾。
如果说,之前的“红绿灯准则”是江凡封神的第一步,那么今晚“《怪哥厨房》”的宣布,则是让他彻底走出了网红的范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微博热搜榜前十,直接被他一人霸占了三席。
#饕餮怪宣布新栏目怪哥厨房# 【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格局# 【热】
#江凡 餐饮业的再生父母# 【新】
无数官媒、自媒体连夜赶稿。
《惊!千万网红宣布开启线下扶持计划,他要做的远不止探店!》
《从孤勇者到领路人,“饕餮怪”江凡为小微餐饮点亮一盏灯!》
《深度解析:为什么说“怪哥厨房”的意义,可能比“红绿灯准则”更加深远?》
评论区里,无数网友自发地成为了江凡的“自来水”。
“以前我觉得他牛逼,是因为他敢骂。现在我敬佩他,是因为他敢做!骂,是破。做,是立!破而后立,大格局!”
“真的,对比一下那些天天想着怎么接广告、怎么直播带货、怎么坑粉丝钱的网红,凡哥简直是一股清流,不,是龙卷风!”
“我已经能预见到,这个栏目一旦做起来,会是多么现象级的存在!这才是真正的真人秀,记录一个普通小店如何涅槃重生的真实故事!”
而与普通网友的狂欢不同,在另一个更垂直、更真实的圈子里,这场地震才刚刚开始。
无数个小餐馆的后厨里,在城市不起眼的角落里,那些刚刚结束了一天疲惫营业的老板们,正死死地盯着手机屏幕,反复看着那段直播回放。
他们的眼中,有震惊,有怀疑,但更多的是一种被压抑了太久之后的……希望。
就像在黑暗的隧道里跋涉了许久,突然看到前方,透进了一缕光。
……
蜀都,某高档小区。
江凡冲了个澡,换上舒服的家居服,从浴室里走出来。
客厅里,林薇正盘腿坐在沙发上,怀里抱着笔记本电脑,神情专注地滑动着页面。
“还没睡?”江凡走过去,递给她一杯温水。
“睡不着!”
林薇接过水杯,眼睛却没离开屏幕,亮得像两颗小灯泡,语气里是压不住的激动。
“凡哥,你看!你的后台私信要炸了!这才多久啊,几万条了都!”
江凡凑过去一看,只见“饕餮怪”账号的后台,那红色的消息提示,已经变成了一个省略号。
点开,无数条私信如同瀑布般涌来。
有声泪俱下讲述创业艰辛的。
有附上几十张照片,全方位展示自己店铺的。
有直接把菜单、流水、成本一一列出来的。
甚至还有人直接录了视频,老板带着厨师,集体对着镜头鞠躬,恳求江凡能选他们。
每一条私信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生计,一份沉甸甸的期盼。
林薇看得眼圈都有些发红:“他们……真的太难了。”
“是啊。”
江凡叹了口气,在沙发上坐下,拿过电脑。
“所以,才更要认真选。”
他没有被那些声情并茂的“小作文”打动,也没有去点开那些看起来最惨的视频。
他的手指快速滑动,目光锐利,迅速过滤掉那些一看就是想蹭热度、博眼球的营销号。
也排除了那些规模已经不小,只是想借他做广告的连锁品牌。
他要找的,是“种子”。
是一颗外表可能不好看,但内核里,蕴藏着对“真味”最朴素、最执着追求的种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林薇靠在他的肩膀上,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看着他时而皱眉,时而沉思,眼中满是柔情与骄傲。
她知道,从今晚开始,她的凡哥,肩上扛起的东西,又不一样了。
不知过了多久,江凡滑动鼠标的手,突然停了下来。
他盯着屏幕上的一条私信,久久没有动作。
那条私信很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卖惨的哭诉,附带的照片只有一张,是在夜色下拍的,画面昏暗,只能勉强看清一个亮着小灯泡的、老旧的街边小推车。
【怪哥,我姓张,在蓉城一条老巷子里摆摊卖蛋烘糕。我和我婆娘,卖了二十年了。一直都是自己磨米粉、调面糊,用鲜鸡蛋。最近巷子口来了个加盟的,用桶装的现成浆料,烤得飞快,买的人排长队。我们快没生意了。我就是不服气,想请你尝一哈,我们这种老老实实做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就过时了,没得活路了?】
“就是它了。”
江凡拿起放在茶几上的手机,在通讯录里找到一个刚刚通过私信里的信息保存下来的号码。
他按下了拨号键。
电话接通,听筒里传来一阵“嘟——嘟——”的等待音,还夹杂着嘈杂的市井背景声。
在林薇好奇的注视下,江凡将手机放到耳边,开口。
他的声音平静而沉稳。
“你好,请问是张师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