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宁宫。

  苏嘤卸下钗环,镜中人眼底毫无波澜。

  “影。”

  影子无声跪伏。

  “把沈诀通狄戎的假证据,‘帮’陛下的人找得更‘顺利’些。再,将陛下曾私下赞赏沈诀‘忠心可用’的言论,散出去。”

  “是。”

  影消失后,苏嘤指尖划过妆匣,落在一支不起眼的银簪上。那是她及笄时,沈诀翻墙送入苏府后院的,他说,阿嘤,你戴这个最好看。

  她拿起银簪,看了看,然后随手丢出窗外,落入殿外的荷花池,连一丝水花都未曾溅起。

  废物,不值得留念。

  连同那点或许曾有过的、微不足道的少女情愫,一起沉底就好。

  沈诀被拖入天牢最底层的腥臭黑暗,他最后望向摘星楼方向的眼中,除了滔天的恨,更掺杂了一种被彻底碾碎信仰的茫然。

  她眼神里的冰冷和嫌弃,比皇帝的刀、摄政王的算计更伤他。

  慈宁宫的烛火却并未因这场风波而摇曳不定。

  苏嘤屏退左右,只留一盏孤灯。

  她摊开掌心,那枚从沈诀处得来的、染血的二等侍卫铜扣静静躺着,冰凉刺骨。这不是萧彻的风格,更不像小皇帝此刻会用的蠢招。

  “影。”

  阴影应声而现,比以往更沉寂几分。

  “这铜扣,谁的手笔?”她问,声音在空寂殿中显得格外清晰。

  “经查,乃宫内废弃旧物。散播消息、引导沈诀心腹‘发现’此物者,手法隐蔽,线索最终指向……长春宫。”

  长春宫?

  先帝一位无子早逝的宠妃故居,如今只几个老宫人守着,近乎冷宫。

  苏嘤指尖轻轻点着桌面,有意思。

  除了台面上撕咬的豺狼虎豹,这深宫里,多的是想趁机搅浑水的毒蛇。

  “盯着长春宫。任何风吹草动,不必回禀,直接处理干净。”她语气淡漠,如同拂去一粒尘埃。

  “是。”

  影消失后,苏嘤并未歇下。

  她走到书案前,铺开一张素笺,研墨,提笔,却不是写奏折或密信,而是画了一幅墨竹。

  寥寥数笔,风骨嶙峋,竹叶却如刀锋般锐利。

  在角落,她提了一行小诗,暗藏了先帝年号与一个鲜为人知的典故。

  “将这画,送去翰林院那位以清高孤直著称、却曾受先帝打压的周老学士府上。就说哀家偶得此画,觉其意境清冷,恐不合宫中喜庆,特赠予学士品鉴。”

  宫人领命,小心翼翼捧着画离去。

  苏嘤看着跳动的烛火,唇角微弯。

  小皇帝和摄政王都以为她只会利用武夫和阴谋吗?

  这满朝文臣,清流浊流,谁心里没点怨望和野心?

  周老学士那样的老古板,看到这暗藏先帝悔意的画和诗,会如何想?

  文火慢炖,才有滋味。

  ……

  翌日朝会,气氛愈发诡异。

  沈诀通敌之事虽被皇帝强行压下,但流言早已插翅飞遍朝野。

  小皇帝萧衍坐在龙椅上,只觉得底下每一个臣子的目光都带着审视和怀疑,如芒在背。

  他看向帘后,那女人安静得仿佛不存在,可他总觉得她那目光能穿透帘子,冰冷地落在他身上,满是嘲讽。

  虽是太后,不过与他年纪相仿,怕她作甚?

  更让他心烦的是,一向眼高于顶、连摄政王账都不太买的周老学士,今日竟破天荒地对几项无关紧要的政务发表了看法。

  他引经据典,最后却总能隐约牵扯到“用人不明”、“偏听偏信”之上,虽未点名,却句句像在抽他耳光!

  萧衍憋闷得几乎吐血,却无法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