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去叫我爹娘来,我刚才回来的路上撞见这头野猪,这家伙竟然对着我龇牙咧嘴,我就顺手把它收拾了。”

  顾辰远拍拍衣角尘土,说得轻描淡写。

  人群里立刻炸锅:

  “吹吧你?野猪能跟虎豹斗,你一个人放倒?”

  “我看是两头猪打架,他捡了漏!”

  “啧啧,这运气我咋碰不上!”

  虽然看见顾辰远扛着这么个大家伙,但是大家还是七嘴八舌的,竟然没一个信的。

  顾辰远耸耸肩,也懒得跟他们分辩。

  捡便宜就捡便宜吧,肉是真的就行。

  到了家门口,他双臂一甩,“砰”一声,把野猪重重撂在石阶前。

  两百多斤的闷响震得地面一颤,也震掉了所有质疑。

  “来几个人,帮忙开膛放血——明天酒席,肉管够!”

  围观的婶子叔伯瞬间围成圈,眼睛放光:

  “嚯,这体量,少说出一百五十斤净肉!”

  “野猪肉香得跳,十几年没尝过了!”

  “别废话,烧水!接血!”

  管事的一声吆喝,青壮年立刻动了起来。

  有人提铁钩,有人抬木桶,有人把大铁锅刷得锃亮,井水一桶桶倒进灶膛。

  野猪刚断气不久,血还没凝固,殷红的血柱“哗”地喷进盆里。

  接血的人一手执勺,顺一个方向慢慢搅,暗红的血浆便打起旋儿,渐渐稠成亮滑的绸缎。

  不多时,表面浮起细密的泡沫,被烛光一照,泛出石榴石般的深光。

  这便是明晨的两道荤菜:葱花嫩血旺、剁椒血块汤,都指望它添彩。

  褪毛的大铁锅早已烧得热气蒸腾。

  野猪被铁钩高高吊起,几桶滚水“哗”地浇下,棕黑硬毛随手而落,露出白生生的皮,脂光水滑。

  两个壮汉抬猪上架,雪亮砍刀“咔嚓”一声,脊柱居中劈开,两半白肉分挂门前横木,油花在夕阳下闪着琥珀光,惹得一帮孩童踮脚张望,喉结上下滚动。

  顾辰远亲自操刀。

  他先用手背抹了把脸,将前腿、后腿、五花、排骨依次分堆,刀尖贴着骨缝游走,像作画一样干净利落。

  前腿偏瘦,剁成骰子块,留作明早饺子馅;

  后腿紧实,片成薄片,准备爆炒醋椒;

  五花三层,肥瘦相间,是喜宴上红烧肉的主料;

  排骨则寸寸斩断,裹上调好的面糊,下锅油炸,外酥里嫩,最讨孩子喜欢。

  分割完,日头已近晌午,他洗手净面,迈步去找老江。

  老江是本家叔,年轻时在公社食堂掌勺,颠了半辈子大勺,今天被侄儿硬拉来“重出江湖”。

  按他的老主意,今天只是“预备饭”,按惯例一锅白菜豆腐粉条对付过去就行。

  “谁家办事,不是先糊弄一顿?”

  顾辰远却摇头,声音不大却斩钉截铁:“叔,别人是别人,我是我。要办就办最好的,我一定要给沈红颜办一个让她终生难忘的婚礼!”

  老江愣了愣,随即笑着叹气:“成!听新郎官的——加肉!”

  于是灶膛火更旺,铁锅刷得锃亮。

  十几斤肥瘦相间的野猪肉先切成骰子块,冷水下锅焯去血沫,捞出后锅里下底油,撒一把碎冰糖,炒出琥珀色的糖色。

  肉块“哗”地倒进去,“刺啦”一声白雾腾起,油糖裹住肉面,泛起亮红的油光。

  老江手持长铲,上下翻飞,肥肉里的油脂被逼出来,锅里“滋滋”作响,香味顺着锅沿往上爬,先辣眼睛,再勾口水。

  紧接着,白菜帮子、老豆腐块依次下锅。

  白菜吸油,豆腐吸味,热油一激,素淡的两种食材立刻裹上一层亮晶晶的肉香。

  老江顺手舀入几大瓢提前烧好的热水,汤色瞬间变成**的淡红,上面漂着星点油花。

  最后,他把提前泡软的粉条整把浸入,铲子一压,粉条立刻被汤汁吞没,只露出一点头,像一簇簇白色的水草。

  锅盖一盖,小火焖炖。

  约莫半刻钟,汤汁“咕嘟咕嘟”冒泡,老江掀盖,撒入一把翠绿的葱花,再点几滴酱油调色,拿长勺一搅——香气炸开,热腾腾扑了满院。

  帮忙的婶子们耸着鼻子凑过来:“哎哟,老江,你这锅菜,比过年还香!”

  顾辰远站在灶台前,深吸一口浓郁的肉香,心里像熨斗熨过,平平整整又热热乎乎。

  他抬眼望天,日头正好,炊烟袅袅,院外两半野猪肉在架子上晃荡,像两个大红灯笼。

  这时,顾小芳领着一群采菜的姐妹回来,大老远就闻到风里飘着的肉香,一个个顿时脚底生风,篮子也顾不上换肩,直奔院子。

  “晌午做的啥?这么香!”

  “粉条炖野猪肉!”

  灶台前的人笑着回一句,锅盖一掀,热气裹着肉香冲天而起,像给整条街蒙了层油汪汪的纱。

  顾小芳咽了口唾沫,眼睛都亮了:“不要太香!我已经开始流口水了!”

  身后几个半大小子也跟着起哄:“上次吃肉还是上次,早忘了啥味儿!今天我要吃两碗!”

  这些年,家家户户都紧巴,村子上根式见不到肉,就算是用油,也要省着点炼。

  只有逢年过节才多少割点“意思意思”。

  如今大铁锅咕嘟咕嘟,肥瘦相间的野猪肉炖得酥烂,油花浮在汤面,金亮金亮;

  粉条吸饱了汤汁,一夹就颤;白菜帮子软而不烂,入口带甜。

  谁还顾得上说话,勺子、筷子齐下,碗里堆得冒尖。

  顾小芳刚盛第一碗,小姑顾玉霞一家四口才进门。

  两口子领着俩孩子,一路紧赶,额头见汗。

  陈大发手里还拎着两瓶散装白酒,嘴里直道歉:“队里分地瓜秧子,耽搁了,来晚了!”

  本来陈大发来这里,打点白酒还觉得憋屈,现在看见这肉,自己这是赚了啊。

  “不晚不晚,肉才出锅!”老陈笑着接过酒瓶,顺手给他们盛了满满一大钵子,肥瘦参半,汤上漂着葱花。

  两个孩子眼睛都直了,端着碗蹲在门槛上,一口肉一口汤,烫得直吸气也舍不得停。

  锅里汤汁越来越少,碗却摞得越来越高。

  有人干脆把馒头掰开,按进汤里蘸着吃,最后连手指都舔得干干净净。

  顾辰远看着狼吞虎咽的众人,心里像被热汤熨过:

  明儿才是正日子,今天先让大家解个馋——娶媳妇、发财、请客,一步比一步踏实!

  相比之下,李海富也就时沈红颜舅舅家里的院子可是冷清多了。

  按老理儿“男婚女嫁,各办各灶”,哪怕两家只隔一堵矮墙,也得分得清清楚楚。

  沈红颜把自己攒了多年的私房钱再加上他父母给她的钱,都一起拿了出来。

  一共一百二十八块零一毛。

  这些钱,买了十几斤五花肉、两板豆腐、一筐粉条,又扯了几尺红布,钱包就见了底。

  他父母也

  若没有顾家门口那口“野猪大灶”衬着,这配置在村里算中上;可香味一飘过墙来,顿时显得寒酸。

  本来沈红颜这边的亲戚朋友还端着

  两家的亲戚朋友端着碗蹲在门口,凑巧排成一排。

  “你那边吃的啥?”

  “豆腐炖粉条……你那边哩?”

  “粉条炖肉,还是野猪肉,可香哩。”

  一句话,沈家桌上那几片薄得能透光的五花肉顿时就不香了。

  有人低头扒饭,有人佯装没听见,气氛尴尬得能拧出水来。

  李海富这个时候正好在外面,刚好听见了亲戚们的对话。

  蹲在墙根,气得直哼哼:“混小子,得了那么大的一头野猪,也不知道割半扇给俺们家!这不是让我们丢人呢嘛。”

  旁边蹲着吃饭的人,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接茬——毕竟要是接话的话,心更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