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309章 突袭米仓道

小说: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作者:就爱啃鸡翅 更新时间:2025-10-18 17:11:53 源网站:2k小说网
  半晌后,邓玘终于叹了口气:

  “罢了……罢了……这都是天意。”

  他仿佛被抽空了所有力气,抬起头看向邓阳,眼神复杂:

  “兄弟你说得在理,是老哥执迷不悟了。”

  “既然如此,那还请兄弟行个方便,打开金牛道关卡,放我部南下入川。”

  可听了这话,邓阳却立马摇头拒绝:

  “不行!”

  看着邓玘错愕的眼神,邓阳缓缓开口解释道:

  “老哥,你现在脑子不清醒。”

  “你好好想想,如今我还是大明的参将,奉命镇守勉县,堵住金牛道。”

  “要是把你这么支千余人的叛军,从我防区轻而易举地放过去了,朝廷追查下来,我该如何交代?”

  “这岂不是不打自招,告诉人家,你我之间有问题?”

  “到时候老哥你跑了,我可就完蛋了!”

  邓玘也不是真傻。

  听到这里,他瞳孔猛地一缩,一脸震惊地指着邓阳:

  “兄弟你……你难道……”

  邓阳一把攥住他的手腕,声音压得极低:

  “老哥!慎言!”

  “有些事情,烂在肚子里最好!”

  邓玘默然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邓阳见状,缓缓松开右手,继续安排道:

  “走金牛道入川肯定是不行了。”

  “这样吧,你走米仓道,方国安的防区在米仓道北口。”

  “你要么想办法绕过去,要么……”

  他眼中寒光一闪,

  “要么趁其不备,把他给灭了!夺路南下!”

  邓玘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他把心一横,重重地点了点头:

  “行!就夺路南下!”

  “方国安这厮,平日也没少给我使绊子!”

  于是他立刻转身,大声招呼手下军官,开始安抚乱兵,准备干粮军械,起事造反。

  对于叛变投奔四川一事,这帮川军们反倒不像邓玘那样扭捏纠结。

  大家合伙打死了朝廷派来的御史,除了跑去四川投奔汉王,早已无路可走。

  而且他们本就是四川籍贯,听说终于能回家看看了,甚至心中隐隐还有些期待。

  没多久,邓玘营中的将士们便开始行动起来,各自收拾行囊,准备拔营起寨。

  见此情形,邓阳悄悄退到一旁,招来亲兵队长,低声吩咐道:

  “立刻传令,收拢塘骑探哨,让他们往汉中府城方向去。”

  “命令第一司、第二司提前出发,扼守通往汉中府城的几条必经之路,严阵以待,以防邓玘临时反水。”

  “其余三司兵马,随我一起行动,稍后做出追击姿态,把这股川军逼往米仓道方向去!”

  “他们要是老老实实地去打方国安就罢了;”

  “要是敢有丝毫异动,或者想逃往别处,立刻给我将其尽数歼灭,一个不留!”

  虽然邓玘已经下定决心要投奔四川,但邓阳还是保持着应有的警惕。

  只有这部川军真的把拦路的方国安部给灭了,手上沾了官军的血,才算真正纳了投名状。

  事实证明,邓阳的担忧略显多余了。

  邓玘一旦做出了抉择,反而抛下了所有包袱。

  他现在满心想的,就是如何以最小代价、最快速度打通南下的道路。

  思索良久后,邓玘还是决定擒贼先擒王。

  只要宰了主将方国安,其部下群龙无首,必然溃散,这样也省去了不少功夫。

  说干就干。

  邓玘先是派出辎重队,将营中剩余的近三千斤私盐全部装车,押往了方国安的大营。

  随后,他又写了封亲笔信,派遣心腹先行一步,送往了方国安的驻地。

  信中,邓玘言辞恳切,他自称贩卖私盐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来自上官和同僚的压力让他夜不能寐,惴惴不安。

  所以便竭力邀请,想和方国安共享私盐买卖,均分利润。

  有钱大家一起赚,有锅一起背。

  不出所料,方国安接到信后大喜过望。

  他早就眼红邓玘贩卖私盐,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对方主动上门要求合作,在他看来,简直就是天上掉下了馅饼。

  利令智昏,方国安丝毫没有怀疑其中有诈。

  他立刻回信表示欢迎,并邀请邓玘前来商讨其中细节。

  为了不引起方国安的警惕,邓玘只带了两哨六百人马,护送着辎重队,抵达了方国安驻守的米仓道北口军营。

  方国安闻讯,欣喜异常,没想到邓玘竟然来得这么快。

  他没有丝毫戒备,仅仅只带了十几个亲兵,就匆匆出营,前去迎接邓玘。

  双方刚一见面,方国安还想上前寒暄两句:

  “邓总兵!”

  “哈哈哈,难得难得!快快请进……”

  然而他话音未落,异变陡生!

  就在两人互相上前,只隔了不到半尺的距离时,邓玘脸上笑容突然消失,转而换上了一抹狠意。

  他反手抽出腰间短刀,欺身上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着方国安的脖颈袭去。

  一道寒光闪过,短刀在空中画了一条短弧,轻而易举地割开了方国安的喉咙。

  方国安根本来不及反应,只觉得颈间一凉,随后便是一股温热的液体喷了出来。

  嗬……嗬……

  他瞪大了眼睛,低头望了一眼,随后便捂着脖子,一脸难以置信地倒在了地上,身子还在不停抽搐。

  邓玘力道之大,下手之精准,只需一刀便割开了对方的气道和血管。

  就在他动手的同时,身旁的亲兵们也立刻暴起发难,瞬间将方国安带来的亲兵给砍翻在地,统统剁成了肉泥。

  宰了敌将,邓玘随即命人将方国安的头颅割下,高高地挑在旗杆上。

  “弟兄们!杀!”

  “冲破敌营,咱回家去!”

  随着他一声令下,军中的铳手们率先开火,噼里啪啦的鸟铳声连绵不绝。

  听见这响动,混在辎重队里的川兵们也立刻动手,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火油罐和火折子,在方国安营中四处放火。

  “将爷死了!”

  “敌袭!敌袭!”

  营中顿时大乱,火光四起,哭喊声、惊叫声响成一片。

  邓玘命人高举敌将的首级,随他一同冲向了官军营地:

  “方国安已死!降者不杀!”

  “抗命不尊,只有死路一条!”

  说罢,他一马当先,率部发起了冲锋。

  主将被杀,营中又突然四处起火,方国安的部众早已吓破了胆,哪里还有心思抵抗?

  接连宰了几个负隅顽抗的守将后,剩余的明军瞬间崩溃,要么跪地求饶,要么四散奔逃。

  就这样,邓玘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迅速攻占了米仓道口的营寨,彻底控制了这条入川要道。

  看着眼前硝烟弥漫的营寨,望着不远处蜿蜒曲折的古道,邓玘长叹了一口气。

  算是缴上投名状了吧?

  搜集完营中物资后,邓玘才率部,缓缓地踏上了入川的道路。

  得知消息,邓阳总算是松了口气。

  只要邓玘不从他防区过去就行,一切都好说。

  万一事后追查,他只需要推说自己防守严密,邓玘找不到机会,所以只能突袭米仓道。

  算起来,邓阳已经拐了两个明军将领回去了。

  一个游击,一个副总兵。

  这次突袭米仓道,邓玘干得挺漂亮的,就是不知道另一个降将如何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