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308章 殴杀御史

小说: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作者:就爱啃鸡翅 更新时间:2025-10-18 17:11:53 源网站:2k小说网
  邓玘营地里的喧哗吵闹声越来越大,很快便传到了仅一里之隔的邓阳军营里。

  此时的邓阳正窝在军帐里猫冬,睡得昏昏沉沉。

  突然,一亲兵急匆匆地闯了进来,大声禀报道:

  “将爷!将爷!不好了!出事了!”

  邓阳一个激灵坐起身,下意识地就想抄家伙:

  “出了什么事?”

  “朝廷大军来了?!”

  亲兵急忙拦下他:

  “不是咱们这!”

  “是旁边邓总兵的营地!”

  “放哨的弟兄看见,刚有一队人马进了邓总兵的大营里。”

  “暗哨摸过去一打探,才发现里面乱哄哄的,听说是什么巡按御史来了。”

  邓阳一听,掀开毯子跳了下床:

  “怎么回事?细细说来!”

  亲兵将暗哨打探到的零碎消息,尽可能完整地复述了一遍:

  一队百来人的队伍,打着巡按御史的旗号,闯进了邓玘大营,双方好像出现了不小争执。

  邓玘麾下的川兵们在营中聚集了起来,像是要鼓噪生事。

  听了这个消息,邓阳眉头紧锁,暗骂道:

  “这邓玘是怎么带的兵?”

  “怎么动不动就要兵变?!”

  “巡按御史又是哪儿来的?!”

  他迅速披上棉甲,掀开帐帘大步走了出去。

  凛冽的寒风中,他甚至还可以隐约听到,从邓玘营地方向传来的喧嚣叫骂声。

  思虑片刻后,邓阳扭头对着亲兵吩咐道:

  “去,传我将令,各司立刻集合!”

  “让弟兄们备齐兵甲,动作要快!”

  不到半刻钟的时间,营地里的五个司便集结完毕。

  邓阳召来麾下的五个把总,下达了命令:

  “第一、二司,再加全部塘骑探哨,立刻出动,把方圆五里都给我围起来!”

  “设卡封锁所有道路,没有我的命令,就是一条狗也不准放出去!”

  “剩下的三个司,随我前往隔壁营地,看看到底是什么个情况!”

  “得令!”

  几位把总抱拳领命,神情肃然。

  很快,两支共一千二百人的队伍从营地里鱼贯而出,将邓玘的营地团团围住。

  三百多塘骑探哨,分散在最外围山林、路口周边,时刻警惕着外面的动静。

  等包围圈初步形成后,邓阳才大手一挥,下令道:

  “出发!”

  剩下的一千八百人分成前后两军,迈着整齐的步子,直奔邓玘军营而去。

  这帮士兵在敌后潜伏得早就腻了,此刻听说有行动,个个都是摩拳擦掌,脸上洋溢着兴奋之色,恨不得立刻上去大干一场。

  而此刻,邓玘营地内的局势几乎已经失控。

  周围的聚集的士兵越来越多,里三层外三层地把中军大帐围了个水泄不通。

  “保卫饷银!!”

  “交出狗官!!”

  “宰了那姓侯的!!”

  士兵们情绪激动,高喊着口号,步步紧逼,想要冲进大帐里把侯宇寰等人宰了祭旗。

  邓玘站在帐前,声嘶力竭地试图安抚乱兵,但却根本无济于事。

  看着汹涌的人群,他面色惨白,感觉下一刻就要葬身其中。

  正当他绝望之际,营地外突然传来一阵响动。

  仔细听去,好像是脚步声和甲胄铁片碰撞的声音!

  邓玘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朝营门方向望去。

  只见不远处,一面写着“邓”字的大旗迎风招展,正朝自己这边赶来。

  见此情形,邓玘顿时大喜过望。

  这地界只有两个姓邓的,肯定是自家结拜兄弟来救自己了!

  邓阳率队抵达营门口,立刻下令推开大门,十分强势地闯进了营寨里。

  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转头齐齐望向后方。

  邓阳麾下的士兵盔明甲亮,军容严整,与邓玘营中这些衣衫褴褛、情绪激动的川兵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邓阳的出现,瞬间镇住了混乱的场面。

  鼓噪的川兵们呆立在当场,一脸惊疑地看着这支突然杀来的“官军”,不敢再轻易动手。

  邓阳见状,随手抓了一个不知所措的川兵,厉声喝问道:

  “你家总兵何在?!”

  那川兵见他一脸肃杀的模样,话都说不利索了,只是指了指中军大帐方向。

  趁此机会,邓玘立马拨开人群,飞也似的窜到了邓阳面前:

  “好兄弟!你可算来了!”

  “要是再晚点,老哥我今天恐怕就交代在这儿了!”

  邓阳看着满头大汗的结拜兄弟,皱紧了眉头:

  “老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前几天不是刚发了饷吗?怎么又闹出兵变了?”

  邓玘闻言,叹了口气:

  “还不是那巡按御史惹的祸。”

  他忙不迭的把自己部将王允成讨饷不成,反而找巡按御史诬告自己的前因后果,原原本本地地讲了出来。

  “那**的王允成,竟然罗织了我三条大罪!”

  “什么贩运私盐,牟利养军;什么迫害忠良,杀人灭口;”

  “最可恨的是,为了置我于死地,竟然说我四川贼寇,资敌谋逆!”

  “简直是不可理喻!”

  听了前两条,邓阳还只是冷笑不已,但当他听到“勾结四川贼寇”这几个字时,顿时汗毛都立了起来。

  “勾结四川贼寇?!”

  邓阳的声音陡然拔高,

  “这话是谁说的,难道是那巡按御史亲口说的?!”

  邓玘重重地点了点头,愤懑道:

  “是啊!”

  “这不是纯属子虚乌有,栽赃陷害吗?”

  “我不过是想给兄弟们发点饷银罢了,可那姓侯的非说我妄图收买人心,拥军自重。”

  “这不是胡闹吗?”

  邓阳深深看了邓玘一眼,脑海中念头飞转。

  本来还以为只是一场寻常的闹响罢了,没想到竟然出了这档子事。

  勾结匪寇,这性质可就完全变了。

  他本想徐徐图之,可眼下巡按御史一来,还带着这种要命的指控,实在难办。

  要是让那御史活着离开,回去后只需稍稍添油加醋,邓玘必定会被锁拿进京。

  如此一来,自己之前的所有投入和谋划,都将付诸东流!

  这巡按御史留不得了!

  而邓玘此时还浑然不觉,只是兀自念叨着:

  “兄弟,你来得正好,劳驾你帮我先稳住局面。”

  “宪台刚才被砸伤了,得赶紧送他医治,然后……”

  听了这话,邓阳眉头一皱,都什么时候了,你现在自身难保,还想救人?

  邓阳立刻出声,打断了自家兄弟:

  “老哥,事到如今,你怎么还如此糊涂?”

  “你给御史治伤,难不成你还想放他走?!”

  “你信不信,只要你敢开口,第一个被乱刀砍死的,必定是你邓总兵!”

  邓玘一时语塞:

  “这……”

  而邓阳则是继续施加着压力:

  “再说了,就算你侥幸把御史送走了,他会感激你吗?”

  “别忘了,这姓侯的可是在你营里被打伤的。”

  “读书人最讲究脸面,受此大辱,你觉得他回去后会放过你?”

  “孙传庭正愁没借口收拾你,如今现成的罪名送上门,你觉得自己还能当这个副总兵?”

  邓玘听罢,额头上满是冷汗:

  “这……这该如何是好?”

  “兄弟你教教我,老哥是真不懂其中门道。”

  邓阳眼中凶光一闪,压低声音道:

  “依我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把这姓侯的和他那伙随从僚佐,全都……”

  说着,他还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正好王允成这帮叛军也在,把黑锅扣他头上去!”

  “宰了姓侯的,咱们就能对外宣传,御史在巡察途中,遭到了叛将王允成袭击,不幸殉国!”

  “我等闻讯赶往救援,却还是迟了一步,没能救下宪台。”

  邓玘听罢,大惊失色,连连摆手拒绝:

  “不可!不可!”

  “老哥让你帮着镇压兵变,你倒好,怎么打起了御史的主意?!”

  “杀害巡按御史,形同造反,你我还怎么在朝廷里混下去?”

  可邓阳已经打定了主意,今天那姓侯的必须死。

  正当他准备下令动手时,藏在中军大帐里的侯宇寰却突然冲了出来。

  原来是他听到外面嘈杂声渐歇,这才壮着胆子走出了营帐。

  当他看见邓阳的旗帜和严整的军队时,大喜过望,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

  他三步并作两步挤开人群,冲到邓阳面前,激动地嚷道:

  “敢问,可是邓阳邓参将当面?”

  邓阳看着他满脸鲜血的样子,只是不咸不淡地点了点头。

  侯宇寰对此视而不见,反倒是仗着有“援兵”,大声嚷嚷了起来:

  “万幸万幸啊,邓将军来得太及时了!”

  “这帮乱兵鼓噪生事,袭击钦差,形同谋反!”

  “还请邓将军即刻发兵,将这这群逆贼统统拿下!”

  “但敢反抗者,格杀勿论!”

  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面前的邓阳听了这话却无动于衷,甚至都懒得多看他两眼。

  侯宇寰急了,不自觉地提高了音量:

  “邓参将?!你没听到吗?”

  “他们袭击御史,形同造反!”

  “赶快下令平叛啊!”

  说着,他甚至还跑到了邓阳身后的兵将们面前,声嘶力竭地下令道:

  “都愣着干什么?”

  “本官让你们出兵平叛!剿了这群乱兵!”

  “你们可是聋了?!”

  但任凭侯宇寰如何嘶吼、下令,面前的一众兵将们都如同泥塑木雕般,纹丝不动。

  只是冷冷地看着他,仿佛像看死人一般。

  见此情形,侯宇寰终于意识了情况不对。

  这两支军队都姓邓,而且营地毗邻,难道他们真的……

  侯宇寰后背冷汗直冒,试图最后努力一把。

  他转向邓阳,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邓……邓参将,你千万不要自误。”

  “事关朝廷体统,你……”

  邓阳懒得听他废话,直接揪住侯宇寰的衣领,一把将他扔进了川兵人群里。

  随后,邓阳一挥手,带着身旁的邓玘往后退了几步。

  这一幕,让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一时间鸦雀无声。

  这是什么情况?

  而邓阳只是侧过身,并朝着营地里那群仍在发愣的川兵们,轻飘飘地摆了摆手:

  “继续吧,该干嘛干嘛。”

  “本将只是路过,顺便拉你们总兵一把,免得他被误伤。”

  “你们自行处置。”

  川兵们闻言面面相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甚至怀疑邓阳是在钓鱼执法,诱使他们动手,好抓个现行。

  营地里的川兵们,一个个看着在地上挣扎的御史,犹豫着不敢上前。

  眼见没人动手,侯宇寰顾不得多想,连滚带爬地就想往外冲。

  结果还没跑几步,就被邓阳的亲兵一脚踹回了人群!

  如此来回几次,侯宇寰就像一只被困在瓮中的老鼠,左冲右突,始终逃不出去。

  终于,人群中一个胆大的川兵忍不住了。

  “格老子的,弄死他!”

  他抄起手中的哨棍,朝着挣扎起身的侯宇寰背上,狠狠来了一记闷棍!

  “啊——!”

  侯宇寰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被打得瘫倒在地,痛苦地蜷缩着身子。

  眼见不远处的邓阳依旧无动于衷,周围的士兵们终于忍不住了。

  压抑已久的怒火瞬间爆发,人群又重新围了上去。

  “**的,还想抢老子的银子!”

  “弄死他!”

  乱兵们再也控制不住,如同潮水般涌了上去,你一拳,我一脚,棍棒、枪托如同雨点般落下。

  前面的士兵打得兴起,后面的也想挤进去也踹上几脚,场面极度混乱。

  “前面的让一让,老子也想伸伸手.”

  就这样,堂堂的陕西巡按御史,竟被乱拳活活打死在了军营里,浑身上下没有一块好皮肉,死状极惨。

  愤怒的士兵们随后又冲进中军大帐,将面如土色、瑟瑟发抖的王允成等人也拖了出来,一并宰了。

  看着眼前混乱的场面,邓玘目瞪口呆。

  他大脑中一片空白,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完了,全完了。

  一旁的邓阳适时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哥,这次真悬呐,要不是我及时赶到救你.”

  不等他说完,邓玘猛地回过神来,一把甩开邓阳的手,怒斥道:

  “救我?!”

  “你这算哪门子救我?分明是在害我!”

  “如今巡按御史死在了我的营中,我怎么向朝廷交代?我怎么向皇上交代?”

  “你这是要我死啊!”

  邓阳闻言,冷哼一声:

  “老哥,我看你是当大明的忠臣良将当糊涂了!”

  “今天我要是不把你拉出来,你现在早就和那侯宇寰、王允成一样,变成一地烂肉了!”

  “你真以为他们叫你一声总兵,就真的不敢杀你?!”

  “之所以没动你,无非就是看在你平日待他们不错,再加上刚发了饷银的那点情分罢了。”

  “今天你要是真把姓侯的放走了,信不信第一个被乱兵砍死的就是你?”

  邓阳死死盯着邓玘的眼睛,步步紧逼:

  “再说了,你真以为把姓侯的放回去,你就能讨得了好?”

  “等着你的无非两条路:要么革职问罪,锁拿进京;要么被寒了心的兵将们乱刀砍死!”

  “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我说几遍?”

  听了这番话,邓玘也终于清醒过来,沉默不语。

  他知道邓阳说的没错,他只是一时间无法接受自己从朝廷官将,沦为“弑杀钦差”的乱臣贼子罢了。

  这种身份上的巨变,让他一时间无法适应。

  邓玘脸色灰败,良久后才终于开口:

  “那……兄弟,依你看,眼下该如何收场?”

  “能不能伪装成匪帮截杀……”

  邓阳摇摇头,击碎了他的最后一丝幻想:

  “别扯了!”

  “侯宇寰是被活活打死的,全身都是钝器伤、脚印子。”

  “哪家山匪劫杀朝廷钦差,是用拳脚慢慢打死的?”

  “有那工夫,早就一刀了事,跑得没影了。”

  “只要姓侯的尸体还在,你就扯不了这个谎!”

  邓玘彻底慌了神:

  “那……那怎么办?”

  “天下之大,我该何去何从?”

  “难道真要我去向朝廷自首?然后被明正典刑,开刀问斩?”

  他眼中充满了绝望。

  邓阳白了他一眼,嗤笑道:

  “老哥,都这时候了,你还想着大明朝廷呢?”

  “我倒是有个去处。”

  邓玘茫然抬起头:

  “哪儿?”

  邓阳缓缓开口道:

  “眼下大明朝廷你肯定是回不去了。”

  “不过嘛,这汉中往南,不还有一个‘小朝廷’吗?”

  邓玘闻言一愣,随即立刻反应过来,失声道:

  “四川?!”

  “那可是贼寇的地盘,兄弟你要我去投贼?”

  邓阳把脸一板:

  “话别说得那么难听!”

  “有句老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

  “我听说,四川的那位汉王,颇有容人之量。”

  “老哥你带兵去投,想必会受到重用的。”

  “以你的本事,说不定日后还能积功升迁,甚至重掌总兵将印。”

  “这不比在大明朝受窝囊气、朝不保夕强?”

  邓玘心中激烈挣扎,犹豫道:

  “可那是贼啊,贼人的总兵”

  邓阳不耐烦地打断了他:

  “老哥!恕我直言,你现在面前只有这一条活路!”

  “南下入川,你和你麾下弟兄们还有条生路。”

  “正好他们也七年没回家了,你总不能带着他们回去送死吧?”

  “咱们兄弟一场,我不拦你,你赶紧收拾收拾,往四川去吧。”

  “迟则生变!”

  邓玘死死捏紧了拳头,脸色阴晴不定。

  自己麾下部众殴杀御史,这是板上钉钉、无可辩驳的死罪。

  再加上之前贩卖私盐,他早就把上司和同僚给得罪光了,不会有人替他说话的。

  回朝廷,必死无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