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317章 声东击西

小说: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作者:就爱啃鸡翅 更新时间:2025-10-18 17:11:53 源网站:2k小说网
  听闻武英郡王即将前来接管皮岛军务,贝子硕托心中不由得一紧。

  他唯恐皇太极怪罪自己攻岛进展迟缓,于是又急忙再次召集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人。

  众将一番商议,打算在阿济格到来之前做点什么,好歹拿出点成绩应付过去,否则极有可能会被认为无能。

  于是,他们决定先攻取皮岛附近的身弥岛。

  身弥岛距离海岸很近,水浅滩平,即便缺乏大型战船,也可以使用轻舟涉水而攻。

  要是能拿下此岛,也算在阿济格面前有所交代,不至于颜面尽失。

  当年,皮岛首任总兵毛文龙在丁卯之乱中,因为执意死守身弥岛而与阿敏大军硬撼,从而导致损兵折将。

  教训不可谓不深。

  可现任总兵沈世魁,却并未吸取这个教训,依然派了白登庸率一部兵马驻守该岛。

  结果毫无悬念,在清军优势兵力的猛攻下,身弥岛明军很快被击溃,白登庸见势不妙,仅带着少数亲兵仓皇乘船逃回皮岛。

  清军轻松夺取了身弥岛,算是取得了一个小小的彩头。

  这边刚取得一场小胜,阿济格便率领精锐抵达了前线。

  硕托与三顺王赶忙上前禀报战果,并大吐苦水,极力陈述缺乏船只,攻岛如何如何艰难。

  言下之意就是,他们能夺下此岛已经殊为不易。

  阿济格闻言,只是随意应付了几声,随即便要求硕托等人,带着自己勘察皮岛地形。

  众人不敢怠慢,随即便引着阿济格详细勘察四周地形水道。

  阿济格亲临身弥岛海岸,放眼望去,只见皮岛远远地矗立在海中,岸势陡峭,明军的战船在附近游弋,炮台隐约可见。

  见着眼前的情景,阿济格也不免感到颇为棘手,这茫茫数百里海湾,没有大船该如何渡海?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他却猛地想起了几年前岳托攻打旅顺时所用的计策——声东击西!

  念及于此,阿济格立刻召集众将,宣布了自己的作战计划。

  他决定兵分两路,一路走正面佯攻,从须弥岛出发。

  将**提供的船只集中起来,并让**人充当前锋,鼓噪而进,从东面登陆皮岛,以求吸引和牵制守岛明军的注意力。

  另一路则暗度陈仓,挑选巴牙喇精锐,乘用小船,利用海上起雾或者夜色掩护,悄无声息地绕到皮岛西侧,偷渡上岸。

  议计已定,阿济格向随军的**官员施压,既然造不出明军水师里的大船,那就以量取胜,火速督造两百条新船;

  同时,让**官员征调更多铳手、炮手前来助战。

  此外,他又让麾下八旗就地取材,打造满人惯于操持的原始小船。

  四月六日,阿济格按照惯例,派人向皮岛守军下达最后通牒,并送去劝降书。

  但却遭到沈世魁和金日观的严词拒绝,他们已经号召岛上军民,背水一战。

  消息传出后,刚从身弥岛败退的白登庸坐不住了,于是他找了个借口,带着麾下部分人马,逃离了皮岛。

  皮岛守军兵力降至约一万七千人,形势愈发危急。

  劝降无效,阿济格也不再犹豫。

  四月八日,他清点完大小船只后,果断下令停止造船,决定于当夜发起总攻。

  不过,临战前他对计划做了微调,进一步加强了正面的佯攻力度。

  他命令**军队驾驶龟船,配备鸟铳,充当第一波炮灰;

  八旗军和三顺王的天佑兵、天助兵等,则乘坐稍大的船只紧随其后,击鼓进军,制造出主力渡海强攻的姿态。

  而在真正的奇袭方向,阿济格则命令从巴牙喇护军中,挑选水性最佳的士卒组成先锋敢死队。

  由将领萨穆什喀、阿山、叶臣指挥,乘坐满人造的小船,从身弥岛北岸悄然出发,绕行至皮岛西北角方向登陆。

  而石庭柱、马福塔则率领后续部队待命,一旦先锋得手,立即跟进扩大战果。

  就在阿济格等人挑选先锋时,突然从队伍中跳出两名年轻骁将,主动请缨愿为先锋。

  阿济格见状,十分满意,朗声道:

  “好!有胆色!”

  “报上名来!”

  其中一人跨步上前,声若洪钟:

  “八王爷,末将乃达尔汉下,扈尔汉第四子,准塔!”

  紧接着,另一人也昂首挺胸,上前一步。

  此人身高六尺,肩宽背厚,极其敦实,一张方脸上剑眉上扬,面相刚毅。

  “八王爷!”

  “某乃众额真费英东之侄,卫齐第三子,鳌拜是也!”

  “现为巴牙喇护军校小队长,挂内直甲喇章京!”

  阿济格打量了两人一番,连连点头称赞:

  “好!”

  “都是将门虎子,英雄之后!”

  “此战你等若能率先登岛,立下头功,本王必保奏你二人为巴图鲁!”

  鳌拜和准塔闻言,激动地单膝跪地,慨然立誓:

  “我等若不得此岛,必不来见王,势必克岛而回!”

  四月八日夜,一更时分,渡海之战全面打响。

  正面战场上,被赶为前驱的**士兵驾着龟船,胡乱发射着鸟铳,战战兢兢地冲向了皮岛东岸,充当清军的炮灰和肉盾。

  八旗军和三顺王的部队紧随其后,摇旗呐喊,鼓噪而进,营造出主力强攻的姿态。

  刹那间,皮岛东岸炮火轰鸣,硝烟弥漫。

  夜色中,海面上火光点点,喊杀声与铳炮声交织成了一片。

  明军依托岸防炮台和战船,向逼近的**船队猛烈开火。

  炮弹落入海中,激起阵阵水柱,有的**船只被大炮直接命中,木屑纷飞,船上的士兵哭喊着跌落海中。

  箭矢和**如同飞蝗般在空中交织,不断有**士兵中弹倒下,鲜血顷刻间染红了浅滩。

  即便伤亡惨重,但在清军的逼迫下,这些**炮灰们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场面混乱无比。

  就在东岸打得热火朝天之际,鳌拜、准塔率领的巴牙喇精锐先锋,乘着夜色和薄雾,划着简陋的小船,悄无声息地靠近了皮岛西岸。

  由于正面战场声势极大,所以沈世魁和金日观都将防御重心放在了东岸,皮岛西北面的守军兵力严重不足。

  鳌拜和准塔身先士卒,第一个跳下齐膝深的海水,冒着零星射来的箭矢和火铳,怒吼着冲向滩头。

  身后的巴牙喇精兵也纷纷跟进,迅速登陆。

  他们一上岸,立刻点燃火把向后续部队发出信号,随后便冲向了岛上的守军,与之厮杀起来。

  见此情形,西北岸的守军一边拼死抵抗,一边派人飞报总兵沈世魁:

  “不好了!鞑子从西北面偷渡上来了!”

  得知清军竟然避实就虚,从西北方向登陆,沈世魁又惊又怒。

  东虏的战斗力他是清楚的,要是让清军大部队登陆,那可就全完了。

  他立刻向岛上军民下达了总动员令,声嘶力竭地号召道:

  “弟兄们!皮岛存亡,在此一战!岛破则人亡!”

  “妇孺老弱,保家护岛!”

  此时,岛上但凡能打的,都已经被派往了前线,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

  但听闻鞑子登岛的消息,他们纷纷拿起了手上的火器,义无反顾的冲向了西北面的海岸。

  这批军民,大多是从辽东逃难而来,历经刘兴祚、黄龙等人的经营,不少人都接受过基本的军事训练,懂得如何操作火铳。

  他们赶到西北前线后,明军的火力骤然增强,铅子如同如同雨点般,射向了正在登陆的清军。

  一时间,大量的清军小船被击沉,鳌拜、准塔等人也陷入了苦战。

  上百名巴牙喇精兵,因为渡海作战无法披挂多层重甲,只能暴露在明军火力之下。

  清军小船刚一靠岸,巴牙喇兵们刚一下船,迎接他们的就是从礁石后、工事中**的**。

  鸟铳轰鸣,硝烟弥漫,登陆清军成片倒下,海水为之赤红。

  海面上,清军的小船在炮火下如同靶子,不断有船只被炮弹击中,瞬间解体。

  船上的巴牙喇兵们惨叫着落水,好不容易靠近岸边的,迎接他们的却是劈头盖脸的铳弹和箭矢。

  金日观率领麾下诸将亲临一线,明军奋勇争先,接连阵斩清军将领纳密达、巴雅尔图、炳图、拜音台柱、彰吉泰等人。

  眼见攻势受挫,孔友德部下的洪文魁,张国樑,尚可喜部下的备御李继功等人,驾着**船,冒着明军的炮火就冲了上去。

  要说这些汉奸投清后也甚为卖力,他们并没有按照事前计划,先让**军吸引火力,而是从强攻正面,直接冲入了皮岛东岸。

  而孔有德等人,也乘坐战船,向东北角发起了猛攻。

  正在前线的金日观见状,又惊又怒,尤其是他见到攻上来的多是汉人模样时,更是气得双目赤红。

  他当机立断,带着亲兵就冲了上去,试图宰了这帮倒行逆施的奸贼。

  金日观勇不可当,混战中,他接连斩杀了数名清军将领,其中就包括了洪文魁等人。

  然而,就是这么一耽搁的功夫,西北面的鳌拜、准塔等人,却赢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在付出了两百多巴牙喇精兵的惨重代价后,清军的后续部队,在石庭柱、马福塔的率领下,终于成功占住了皮岛的西北海岸,并撕开了明军的侧翼防线。

  西北防线一破,明军整个防御体系开始动摇。

  而正面的清军主力则趁机加强攻势,终于在东岸成功登陆。

  皮岛守军腹背受敌,渐渐不支,战局急转直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