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喂了白眼狼,重生宠女成首富 第71章 忆当年

小说:前世喂了白眼狼,重生宠女成首富 作者:洪二少 更新时间:2025-10-20 14:08:29 源网站:2k小说网
  ();

  陈淮安指了指斑驳的屋顶:"这屋顶得全部扒了重新吊顶。漏水的地方你帮我仔细找找。暂时不打算大翻新,等过两年把这房子全拆了重建。"

  刘师傅仰头仔细查看:"用石膏板吊顶?"

  "不用那种大块的,费时。"陈淮安摆摆手,"就用小块石膏板拼接,速度快。现在虽然也有铝合金板和塑料板,但价格贵,用得还不多。"眼下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普遍都用石膏板裁成小块,一块块拼在屋顶上。不过这种顶多用个几年,薄铝边框一变形,整个吊顶就废了。

  刘师傅点头:"行,我让大春来弄。反正花不了几个钱,到时候你直接结现给他就行,这点小账我也不好意思挂账。老陈,你说是不是?"

  "没问题,都是小钱。"陈淮安又指了指走廊,"还有楼梯口那边,用塑料瓦搭个棚子,一直延伸到后门。"

  这栋二层小楼的楼梯设在室外。既然要做生意,总不能下雨天让客人淋着雨跑这段路。反正花不了几个钱,该搭的棚子还得搭。

  "明白,明天我就让大春过来。"

  "成,到时候让他直接找我闺女。"

  刘师傅接过陈淮安递来的烟,继续说道:"我那边材料准备得差不多了。后天你有空吗?有空的话摆两桌,买两条烟,咱们后天正式动工?"

  "有空!现在不上班,随时都有空。中午还是晚上?"

  "晚上吧,白天还得干活。"

  刘师傅说的是南城区盖新房的事。

  陈淮安刚点头说"就这么定",就发现刘师傅正意味深长地看着他,没好气地问:"狗东西,这么盯着我干什么?"

  刘师傅压低声音笑着问道:"最近碰到几个熟人,听说你......"

  "过去的事还提它干什么?"

  "真被她骗光了?"见陈淮安默认,刘师傅唏嘘不已,"真看不出来啊,平时见人总是客客气气的,没想到是这种人。"他摇摇头,"要我说你也是活该!当年你媳妇去世,我老婆还想把她堂妹介绍给你,你非要娶这个带三个拖油瓶的!现在好了,人财两空!"

  陈淮安不耐烦地摆手:"行了行了,说这些还有什么用?"不过当年媳妇刚走时,确实不少人打他的主意,谁让大货车司机在那个年代,真不是一般人的让人眼红。

  "好好好,不说了。"刘师傅转身要走,"我先去安排人把搅拌机拉过去,后天送材料进场。"

  "师父!师父!"

  陈淮安闻声走到二楼走廊:"在楼上呢!你怎么跑来了?没出远门?"

  "没呢,您大哥他们来了,我给送过来了。"

  只见院子里涌进一大群人。陈淮安缓步下楼,看着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语气平淡:"老大,你们怎么来了?"

  自打媳妇去世后,他和四个兄弟的关系就僵了。这事不能全怪柳如眉。

  俗话说"小时亲兄弟,长大相邻里"。兄弟各自成家后,关系自然就变了。

  四个兄弟都在农村种地,日子过得紧巴巴。陈淮安自认该帮衬的都帮衬了,可人家不那么想——这正是"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

  陈家兄弟五个,还有两个妹妹。陈淮安离家前,家里穷得叮当响。老大周淮民,他排行老二,是爹娘最不待见的孩子;老三是妹妹;老四陈淮山;老五陈淮西;最小的是陈淮江。

  子侄辈人多,前些年老大陈淮民就来找过他,想让大侄子进城工作。当时他没答应——侄子侄女这么多,帮一两个没问题,可全都找上门来,他这个当二叔、二伯的要是不帮,岂不是要落埋怨?

  再说前几年工作不好找,就算安排个临时工,一个月挣那点钱连吃饭租房都不够。来了城里,他这个亲叔叔能不管?那几年厂里效益也不好,他收入有限。要是都跑过来,他还怎么过日子?

  加上柳如眉在旁煽风点火,他最终没答应。只说临时工转正难,不如在村里学个瓦工木匠的手艺,总比在城里守着一份临时工强。

  那时下岗潮已经开始,单位要裁人首先裁的就是临时工,不可能先动正式工。

  就为这事,兄弟间闹得不愉快。表面还没撕破脸,其实心里已经生了芥蒂——不过现在还没到彻底翻脸的地步。陈淮安记得,那得等到94年。

  后来大侄子回村跟着人学油漆工,为人活络,在外包工程,带着几个弟弟干。清明时陈淮安回去,大哥用剩饭剩菜招待他,还笑着说:"都是亲兄弟,有什么吃什么!我去你家也不会客气,你做什么我吃什么。"

  清明上坟,怎么可能不买菜?他们这地方清明祭祖,鸡鸭鱼肉都要备齐,先给祖宗享用,再活人吃。而且他每次回去,虽然不买菜,但烟酒从来没少带。哪一次不是花了好几百?

  过年时给孩子们发红包,一人十块。直到83年后,他才没再额外给兄弟钱——那时已经分田到户,兄弟几个日子好过些了。

  当时心里确实憋着火。等到95年,三弟家大儿子结婚,居然没通知他这个亲二伯!从那以后,每年清明他都提前开车回村扫墓,祭拜完父母和祖宗就直接回城。就算留下吃饭,也是去村里长辈家。

  后来村中长辈出面调解,关系才稍有缓和。侄子侄女们结婚时倒是通知了,陈淮安也只是托人捎去份子钱。

  农村规矩多,讲究大。无论是侄子还是侄女结婚,都要提前带着对象,备好礼品登门拜访。订婚宴必须通知到位,人可以不到,礼数不能缺。要是等到结婚时才通知,那就是失礼,根本没把人家当回事。

  人家都这样做了,不是明摆着的不想要和你来往。

  你还往人家跟前凑干什么呢?

  其实弄得陈淮安那些心里面挺不舒服的,要不是他的话,就他这五个兄弟,能有一两个成家就算是不错了。

  五六十年代他家穷成什么样,说出来都是心酸!

  陈淮安以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吃一顿饱大米饭!

  家里面孩子多,劳动力少!所以挣得工分少,分的粮食自然也就少了,年年他家都是拉饥荒!顿顿都是米糊,等到秋天的时候,那就变成顿顿山芋,菜的话那就是萝卜。

  他跟着老丈人来市里面之前,都没有穿过一次新衣服,有一件棉布的衣服,全部都是土布。而且就那土布衣服,还都是老大陈淮民穿破了,穿小,不要过后,才轮到他。

  当然了,他穿小的话,下面弟弟们接着穿。

  棉布每年都有一定的份额,不过全部都被奶奶拿去卖掉了。

  刚来市里面那些年,他挣的钱,那是一分不少都交给了家里面,才让兄弟几个都结婚了。

  靠着他,他们家在村子里面彻底翻了身,成了人上人。

  就为了这么一点小事,就连他这个兄弟都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