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一天,林大柱等人的判决下来了。

  林卫国因为蓄意伤人,加上**,被判了八年。

  林大柱直接死刑,只可惜看不到行刑的那一天了。

  总觉得就这么死了,太便宜他了。

  应该把他折磨得生不如死,让他后悔来到这个世界上,再让他死亡,才算痛快。

  不过这种人,让他在世上多活一秒,好像又太便宜他了。

  王桂芬判了五年。

  黄爱红判的最轻,判了三年。

  通知的时候,刘霞说的小心翼翼,生怕这对兄妹伤心难过。

  可两人却并没有太大的反应。

  林卫兰忙了一整天,蒸了一大锅的包子,煮了十来个茶叶蛋。

  还跑去副食品商店,买了一包酱牛肉。

  “哥,听说北边特别冷。”

  临近傍晚,兄妹二人最后一次坐在桌上吃饭,林卫兰从房间里拿出一件毛衣。

  “有点丑,不许笑话我。”

  林卫东拿起毛衣,发现针脚细密整齐。

  这些天他没看到妹妹织过毛衣,晚上肯定偷偷熬夜织毛衣。

  心头一热,林卫东故意打趣:

  “我还没出发,你眼睛就红了,明天要不你别去车站送我了,不然肯定会哭鼻子。”

  “我才不会!”

  林卫兰猛地眨眼,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娘不要我,爹也不要我,现在就连你都不要我了,我才不会为你伤心!”

  “明天我就搬到干妈家里,以后你回来了,我不给你开门儿!”

  说完,她转身冲进房里。

  林卫东站在门外,听见里面传出啜泣声,重重的叹了口气。

  “小兰,哥永远都不会抛下你,等有机会了,我接你去乡下玩,好不好?”

  安慰并没有让妹妹开心起来,哭声反而更大了。

  林卫东只能一个人默默吃晚饭。

  迎着天边的夕阳,他骑上林大柱的自行车,来到了城郊的公墓。

  残阳如血,照在灰白的墓碑上。

  循着记忆,林卫东找到了母亲所在的墓碑,上面有一层落叶,他温柔的拂去。

  “妈,抱歉这么久才来看你,其实我早就该来,但我害怕。”

  “害怕你会怪我上辈子没有照顾好妹妹,也没有照顾好自己。”

  跪在墓碑前,林卫东声音哽咽。

  “我已经知道了真相,你放心吧,那些人我一个都不会放过。”

  “下乡这几年,也不是没机会回来,等我回来了,我再送她们下去见你。”

  凉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母亲在轻声呢喃。

  林卫东从空间中拿出那包苦杏仁,放在母亲墓碑前,倒上白酒,用火点燃。

  火光的映照下,他已恢复平静,脸上没有半点表情。

  “妈,您在天之灵好好的看着,我不会放过那些人,等他们出狱,我会让他们后悔活在这个世上!”

  “我也会好好照顾小兰,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平静的脸上,有几滴眼泪,无声掉落在地。

  扫完墓,再回家时天已经黑了。

  林卫东看着紧闭的房门,没有打扰妹妹,而是回到自己房里,一夜未眠。

  ……

  站台上人山人海,黑压压的全是人头,全是送孩子下乡的人。

  哭声、喊声、激昂的革命口号混在一起,让人分辨不清。

  即将奔赴天南海北的知青们,胸口都系着一朵大红花。

  大家越是不愿意下乡,欢送仪式就越是隆重。

  有的人意气风发,朗诵着革命诗词,也有人和父母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还有几个热血青年,爬上了火车顶,挥舞着红旗,向四周大喊:

  “扎根农村干革命,一颗红心为祖国!”

  这样一副乱糟糟的环境中,有一个人却看起来格格不入。

  他背着行囊,穿着一件军大衣,里头是一件毛衣,安静的站在人群里,等待着上车。

  四周的热闹与喧嚣,仿佛和他毫无关系。

  他就像一条即将逆流而上的鱼,带着前世的记忆,与今生的决心,独自踏上这段孤独的旅程。

  汽笛长鸣声,在这一刻有些刺耳。

  车厢门打开,林卫东跟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进入火车,抢到了一个靠窗的座位。

  靠窗坐下,外面是涌动的人潮,放眼望去满是悲欢离合。

  里面却早就坐满了人,很多从其他地方上车的知青,脸上都有菜色。

  林卫**然有些庆幸妹妹没有来,不然这会儿她肯定会哭成泪人。

  十分钟后,火车缓缓启动。

  站台上的人,宛如潮水般褪去。

  林卫东靠着车窗,用目光跟这座城市道别。

  忽然,他目光一凝,看向站台旁边的一根水泥柱子。

  宽大的水泥柱子后面,有一个瘦小的身影,正探出脑袋死死的盯着他。

  枯黄的头发上,还嵌着一枚闪闪发光的水钻。

  “小兰!”

  林卫东呐喊,淹没在人潮中。

  火车缓缓加速,躲在柱子后的身影,也终于钻了出来。

  她像是一支离弦的箭,拼尽全力追赶火车。

  阳光下,林卫东看到那张小脸涨得通红,泪水像是决堤一般涌出。

  “哥!哥!”林卫兰的呐喊声撕心裂肺。

  林卫东探出脑袋,朝着妹妹挥手:“别跑了!当心摔着!”

  可少女却跑得更快了,她拼尽全力。

  追上了还在缓缓加速的火车,从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用力的扔进车窗里。

  是那对水钻发卡中的另外一枚。

  “哥!一定要平平安安的!我等你以后亲手给我戴上!”

  少女的哭腔,在风中消散,她渐渐跟不上火车,最终只能无助地停留在原地。

  瘦小的身影,此刻是那么孤单。

  林卫东捡起发卡,用力攥在手心,哪怕被硌的生疼,也不曾松开。

  他想说些什么,可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最终只能用力的挥手。

  站台变得越来越远,少女的身影,也渐渐成了一个小黑点,最终消失不见。

  “我会给你写信的!”林卫东逆着风大喊,也不知道妹妹能不能听见。

  车厢里,喧哗声慢慢消失,只剩下此起彼伏的抽泣。

  手里的发卡,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

  这就是离别。

  没有手机,没有电话,一封信要走上好几个月,再见不知是何年。

  所有人都被这样的时代洪流裹挟,或主动或被动的奔向陌生的远方。

  有人满腹理想,也有人心怀怨言,但大家都别无选择。

  窗外的景色飞速后退,高楼、平房、村庄、麦田、电线杆……一切都在远去。

  这一别,妹妹只能一个人面对空荡荡的家,他也无法陪伴她经历喜怒哀乐。

  但林卫东也清楚,这就是时代的宿命。

  千千万万的青年,千千万万的离别,千千万万被迫早熟的孩子。

  大家的青春,注定要跟这个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

  在时代的大山面前,个人的悲欢离合是如此渺小,宛如一粒尘埃。

  却又如此珍贵,真切地压在每个人头顶。

  “等着我!我肯定会回来!”

  “等着我!”

  阳光从车窗外照进来,打在林卫东那张满是坚毅的脸上。

  那个边跑边哭的小姑娘,将永远定格在他记忆最深处,再也无法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