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穿古代逃荒,很苟! 第255章 招流民当壮丁

小说:胎穿古代逃荒,很苟! 作者:爱吃火腿粥的苏果 更新时间:2025-10-11 01:16:19 源网站:2k小说网
  “大人!此令……此令绝不可行!”田修文猛地抬头,看向沈文渊,声音因激动而沙哑,“这是自取灭亡!一旦执行,长兴县立时就要天塌地陷,你我皆是千古罪人!”

  沈文渊何尝不知?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中一股决然:“府城之令,非同小可,不可明抗。但……或许可以拖延,可以变通。”

  他看向田修文和几位面如死灰、瑟瑟发抖的乡绅,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被门外的空气听去:

  “田班头,你立刻去统计符合征丁条件的名册……过程要仔细,要反复核对,尽量拖延时间。赵东家,钱老爷,粮草……想办法,陈粮、麸皮、甚至沙土……充数,能凑多少是多少,同样拖延时间。我们需要时间……需要想出应对之策的时间。”

  但他心里清楚,这不过是缓兵之计。府城不是**,迟早会察觉这拙劣的拖延。届时,来的恐怕就不是传令兵,而是真正如狼似虎、前来催粮抓丁、甚至问罪的官兵了。

  田修文突然嘟囔了一句:“壮丁可不可以招流民。”

  沈文渊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田修文那句无意识的话,瞬间点醒了他!

  “壮丁……招流民……”沈文渊猛地站起身,在压抑的大堂内快速踱步,原本死寂的眼神重新燃起一丝近乎疯狂的光芒。

  “没错!府城要的是壮丁,没说必须是长兴县籍的壮丁!城外有的是饿疯了、只要给口饭吃什么都肯干的青壮流民!”

  他猛地停下脚步,看向田修文,语速极快:“田班头,此事或可一试!但绝不能以官府名义直接招募,流民不信官府,更怕被当成炮灰送死。需换个说法……”

  他沉吟片刻,眼中闪过算计的光芒:“就以长兴团结兵或保境勇壮的名义。对外宣称,为保境安民,抵御溃兵土匪,特招募青壮入伍。一经录用,即刻饱餐,每日有固定口粮,表现优异者,其家眷可优先领取粥棚赈济,甚至将来或有机会迁入城内安置。”

  这是一个极具诱惑力也极其危险的谎言。饱餐、固定口粮、家眷优先,甚至入城的希望,每一条都精准地戳中了城外流民最迫切的需求。

  至于“抵御溃兵土匪”,眼下最大的威胁本就是他们自己以及和他们一样的流民团体,而将来是否会被调往前线,则被刻意模糊了。

  田修文瞬间明白了沈文渊的意图。这是驱虎吞狼,也是饮鸩止渴。但眼下,这似乎是唯一能同时应对府城征调令和缓解城外压力的办法了。

  “大人高见!属下这就去办!”田修文抱拳,眼中也燃起一丝决绝的希望。

  “且慢!”沈文渊叫住他,神色无比严肃,“此事关乎重大,须小心运作。招募地点设在吊桥之外,绝不能让大量流民涌入城内。”

  “还要严格筛选,只要青壮,老弱一律不要,有兵器、懂些拳脚的溃兵优先,他们更有战斗力,但也更需严加看管。”

  “再就是入营即编队,由你信任的老弟兄直接统领,严明军纪,恩威并施,既给足吃食,也要让其知惧!此事需快,趁流民还未完全绝望至疯狂之前!”

  “属下明白!”田修文重重点头。

  很快,长兴县城墙上放下了几个大篮子,里面不是粥,而是一些会识文断字的老吏写就的“募勇告示”,以及几个被挑选出来、嗓门洪亮的衙役。

  衙役们站在垛口后,用尽全身力气向着黑压压的流民潮呼喊:

  “城下的好汉们听着,长兴县招募保境勇壮啦!专打溃兵土匪,保护乡梓。”

  “包吃包住!顿顿干饭!入了营就有饱饭吃!”

  “每月发粮!表现好的,家里爹娘婆娃优先领粥!以后还有机会进城安家!”

  “是条汉子的就来报名!只要青壮!有名额限制,招满即止!”

  起初,流民们只是麻木地看着,无人相信。官府的许诺,他们听得太多了。

  但很快,城墙上的衙役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那是几大筐刚刚蒸好、冒着热气的杂粮窝头!那实实在在的粮食香气,比任何话语都有说服力!

  饥饿最终战胜了怀疑和恐惧。 几个胆大且饿到极点的青壮流民小心翼翼地靠近护城河。 “真……真有饭吃?”

  “绝不食言!报了名,过了查验,立刻发三个大窝头!”衙役喊道。

  那几人犹豫了一下,最终贪婪地看了眼窝头,咬牙道:“我报名!” 他们被用吊篮拉上城墙,经过简单的搜查有没有携带武器入营,果然立刻得到了承诺的窝头。他们几乎是用生命在啃咽那救命的食物,眼泪都淌了下来。

  这一幕,如同投入滚油中的冷水,瞬间在流民中炸开了锅! “真的给吃的!”

  “三个窝头!我十天没吃过这么实在的东西了!”

  “报名!我要报名!”

  渴望活下去的本能驱使着人们。越来越多的青壮开始涌向城墙下,疯狂地举手呼喊,生怕落后一步就没了机会。甚至一些混在流民中的溃兵,也眼神闪烁地动了心,吃饱饭还有机会拿回武器,总比饿死强。

  田修文亲自在城墙上监督,严格筛选,只挑那些看起来还算结实、有一定行动力的青壮。过程有些混乱,但在食物和武力的双重诱惑、威慑下,竟然很快招募到了超过两百人。

  这些新募的“勇壮”被暂时安置在城外用木栅栏简单围起来的临时营地,立刻支起大锅煮粥蒸饼。

  看着那翻滚的粥汤和热气腾腾的食物,这些新兵的眼神从最初的怀疑、麻木,渐渐变成了一种疯狂的贪婪和短暂的满足。

  田修文派出最得力的手下,带着原快班的弟兄和部分可靠民壮,立刻对这些新兵进行编队和管理。

  一方面供给食物,稳定人心。另一方面则严加看管,宣讲虚构的军纪和赏罚,并开始进行最简单的队列操练,让他们尽快形成一点组织纪律性。

  消息传回县衙,沈文渊长长舒了一口气,但眉头并未舒展。这一步险棋走通了,暂时缓解了壮丁和城外压力的危机。

  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如何真正掌控这支由饥饿流民和溃兵组成的队伍?如何应对府城接下来的催促?五百石粮食和五十头牲口的巨大缺口又如何填补?每一个问题,都依然是悬在头顶的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