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穿古代逃荒,很苟! 第260章 箬溪村外流民如潮

小说:胎穿古代逃荒,很苟! 作者:爱吃火腿粥的苏果 更新时间:2025-10-11 01:16:19 源网站:2k小说网
  溃兵之患,在王氏带领的护村队数次狠厉清剿下,终于渐渐消弭。那些散兵游勇要么被歼,要么远远逃开,不敢再轻易靠近这片土地。

  箬溪临近几村终于得以稍稍喘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重建家园和照料伤患上。

  然而,乱世之中,苦难从不独行。刚刚击退了明刀明枪的匪徒,另一种更庞大,却也潜藏着巨大危险的威胁,悄然漫延到了箬溪村周边。

  最初只是零星几个面黄肌瘦、拖家带口的外乡人,小心翼翼地出现在村外,讨一口水,问一句路,眼神里充满了惶恐与哀求。

  村民们自己尚且食不果腹,刚经历劫难心硬如铁,大多冷着脸挥挥手驱赶:“没有没有!快走!这里也没吃的!”

  但很快,零星的流民变成了三五成群,继而发展成一眼望不到头、衣衫褴褛、扶老携幼的队伍。

  他们从北边来,口音混杂,带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骇人。北地战事越发惨烈,赤地千里,瘟疫横行。他们是真正的逃难者,只为求一条活路。

  箬溪村这边刚经历了兵祸,存粮本就被溃兵掠去许多,各家各户勒紧裤腰带,算计着那一点点救命粮,才能勉强熬到秋收。村外的流民窝棚却越聚越多,如同附骨之疽,密密麻麻地分布在荒坡、河滩。

  绝望的流民开始尝试冲击村庄。他们跪在村口,哭嚎哀求,用头磕地,求一口吃的。见哀求无用,一些胆大的开始试图翻越简陋的篱笆,偷窃菜地里刚刚冒头的菜苗,连地里的稻苗都不放过。想偷任何能吃的东西。

  他们为什么不往山里去?其实山脚下、路边但凡能吃的野菜早已经都见不着了。而深山他们不敢进去,进去也是送死。

  村里的气氛瞬间绷紧到了极点!

  “不能放他们进来,一口吃的都不能给。”这一次,不用林四勇和王氏动员,所有村民都达成了空前的一致。

  恐惧和自保的本能压过了短暂的同情。家家户户把仅存的一点粮食藏得更深,田地日夜派人看守,孩子们被严令禁止靠近村口。

  林四勇、王氏、里正以及各村代表紧急商议。

  “必须把他们赶走!”一个上箬村的汉子红着眼睛低吼,“咱们自己都快饿死了,哪还有粮给他们?他们再待下去,咱们全得完蛋!”

  里正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赶?怎么赶?那么多老弱妇孺,硬赶要出人命的,而且……他们饿极了,万一聚起来冲村……”

  王氏建议道:“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必须先立威,抓几个带头偷抢、煽动闹事的,狠狠处置。让他们知道,咱们这里不是善堂,敢伸手,就剁手。”

  林四勇沉默着,目光扫过众人惊恐又坚决的脸,缓缓开口:“立威必要,但不能一味强硬,激其大变,后果不堪设想。”

  他看向村外那黑压压的人群,“他们并非全是恶徒,多是活不下去的可怜人。但可怜,不是我们能负担得起的。”

  他迅速做出决断,安排了人手立刻加固村口栅栏,设置更多的障碍和瞭望点。护村队全员戒备,分组巡逻,日夜不休。

  一旦发现任何流民试图偷越界限或偷窃,无需警告,可直接动用武力驱赶,必要时……可下狠手,王氏总领此事。

  由林四勇出面,站在加固后的村栅后,对着流民聚集的方向高声喊话,内容冰冷而清晰:

  “村中亦遭兵灾,粮尽援绝,自身难保,无力接济任何人。此地不再允许停留,请尔等速速另寻生路!若再有无故靠近村栅、偷盗抢掠者,格杀勿论!” 这番话残酷,却是打破流民幻想、避免更大冲突的必要之举。

  组织护村队,不时进行武装巡逻,逼近流民聚集区,用武器和怒吼驱赶他们,逼迫他们向更远的地方移动。目的不是杀人,而是展示力量和决心,让他们明白此地无法立足。

  林岁安提出最严峻的问题:“这么多人聚在村外,污秽不堪,一旦发生瘟疫,我们村首当其冲。”

  她要求立刻组织人手,在流民聚集区的下风远处挖掘深坑,强制要求他们集中便溺并撒石灰,同时严密监控本村水源,绝对禁止饮用生水。但这执行起来极其困难,只能尽力而为。

  命令下达,气氛顿时肃杀起来。

  当几个流民青壮再次试图夜间潜入村子偷粮时,被巡逻的福平福安带人抓个正着。王氏毫不留情,当众将其狠狠鞭挞了一顿,打得皮开肉绽,然后扔出了村界,厉声警告:“下次再来,掉的就不是一层皮,而是脑袋!”

  林四勇的喊话也如同冰水,浇灭了流民心中最后的希望。哭嚎声、咒骂声一度震天,但看着村栅栏后那些手持武器、眼神冰冷的村民,尤其是那个煞神般的女人和两个半大的凶悍小子,终究没人敢真的冲击。

  护村队的武装巡逻开始了,每一次逼近,都引起流民仓皇的后退。他们开始慢慢向更远处的荒野扩散,但依旧徘徊在视野可及的范围内,像一群饿狼,等待着村庄露出破绽的那一刻。

  村外的窝棚区,每天都有尸体被抬出,随意掩埋。林岁安只能眼睁睁看着,她的草药跟粮食根本无法应对这样大规模的饥馑和疾病。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更加严格地守护本村的卫生防线。

  粮食,成了压在每个村民心头的巨石。林家也不例外,他们明面上的粮食早已经都没有了 ,现在吃用都是地窖中囤的粮。

  箬溪村陷入了另一种更为煎熬的困境,他们守住了家园,击退了溃兵,却被更庞大的流离失所的流民包围。

  林岁安没想着再继续逃,现在应该对应的是上辈子的1126年左右,接下来几年哪里都有流民 。而且再逃只能往福建、两广跟海南逃了。她历史再不好也知道在古代这几个地方是什么样的。

  而躲进山里也不现实,还不到那一步。现在田里的稻子还不到两个月就能收割了,人一旦进山,那这些房子田地立马就会被流民占去。不管是林家人还是村里人都没人愿意离开的。

  揭竿起义她想都不敢想,她两辈子加起来也就活了三十八年,没多长智商的。这辈子也就多了一个36立方没啥用的空间。

  而且她拿什么起义,起义是要有大义名分的。现在朝廷还在,还是正统,金才是敌人。她要反朝廷?那她就是反贼。她要抗金?那就该去投军。而她知道历史,投军是不可能投军的,所以苟住,跟家人在这乱世好好活着才是最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