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朝会,叶尘悠哉地去上朝,挑衅的对着王谏客挤挤眼,想让我家宅不宁,可惜你没能得逞。
王谏客后槽牙都快咬碎了,无声地张合双唇,咒骂叶尘。
“哎呀,神童啊,崔大人,听说你女儿跟某位神童定了亲,可惜啦,鲜花插在牛粪上。”
叶尘阴阳怪气地看向崔义玄。
崔义玄给了个白眼,直接不理叶尘。
其实他也有点后悔了,王锦现在名声很不好啊。
毕竟之前神童的名声太响亮,过犹不及,谁都想踩上一脚找平衡。
“这要是考不上,怕是崔大人也要被笑话咯。”叶尘继续阴阳。
“陛下,臣要弹劾楚国公不务正业,在朝堂上讨论私事,目无纲纪。”
王谏客忍不了了,举起笏板开弹。
“咳,楚国公,下次注意,私事私下里说。”
李世民无语地白了一眼叶尘。
“陛下,凉州那边传来奏报,高昌国请陛下派人过去采矿。”柴绍开口转移话题。
“哈哈,高昌王倒是精明,察觉到西突厥的威胁,想让大唐派人过去,好狐假虎威。”
“成全他,工部派人前往高昌国寻矿开采,初步提炼后,运回长安精炼。”
“传诏申国公和荣国公,让他们密切关注西突厥动向,若对高昌国动兵,立马让工部的人撤到凉州。”
李世民朗笑道。
高昌国的矿,现在已经是大唐的,矿当然要,高昌国是不可能保的。
这几年全力开采,大唐境内有不少矿已经挖得很深,越往下,土越硬,已经无法开采。
能挖别国的矿,当然是挖别国的了,自己国家的什么时候不能挖。
“陛下,臣昨日得到一物,乃河北道德州长史陈深让臣转交。”
“有一僧人法号曰辩才,原居于江南道湖州永欣寺,陛下下令僧人流放河北,辩才流放至德州。”
“这辩才和尚手中有一宝物,原献于陛下。”
王谏客突然开口道。
“喔?一僧人能有何宝物?”李世民眉头一皱。
“《兰亭集序》真迹。”王谏客一字一句道。
李世民直接一下子站了起来。
其他人也都一惊,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那是众所周知的事。
而《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巅峰之作,对李世民来说确实是珍宝。
**,这老东西会来事啊。
人群中,叶尘则转头看向谏议大夫萧翼和褚遂良,历史上是这两位取来的《兰亭集序》。
萧翼赚《兰亭集序》,流传甚广。
萧翼,兰陵萧氏人。
褚遂良更不用说,贞观后期宰相,河南褚氏,弘文馆十八学士褚亮之子。
两人的功劳被人抢了,有意思。
“《兰亭集序》怎会在一僧人手中?”李世民表示怀疑。
“王羲之七世孙名曰王法吉,因家道中落,为避战乱,于永欣寺出家,无后人,去世前把《兰亭集序》传于徒弟辩才。”
“是不是真的,陛下一看便知。”
王谏客跑出去取来禁军保管的盒子呈上。
李世民小心翼翼打开,里面放着一卷书轴,尽管保存很好,但依旧能看出岁月的痕迹。
向来桀骜的李世民,这次显得格外小心翼翼,缓缓打开。
“虞世南、褚亮、崔义玄,来看看是不是真迹。”
这三位都是当世有名的书法家。
三人靠过去,小心翼翼地观看,最终确认是真迹。
“哈哈,好,褚亮,这事交给你办,找人临摹复刻几份出来保存,一定要一模一样,切莫毁损真迹。”
李世民笑都不敢大声,动作小心翼翼,视若珍宝。
看得出来,李世民是真爱。
“王侍郎有心啦。”
李世民小心翼翼地把盒子放龙案上,看王谏客都顺眼了起来。
“臣不敢居功,乃德州长史陈深所献,陈深以前到琅琊求学,与臣有一些渊源,故而托臣转交。”
说着,王谏客得意地看了一眼叶尘,看到了吧,这就是底蕴,你个乡巴佬。
“不过,辩才和尚有个要求,其有个小师弟法名辩机,希望陛下能善待之,准许入长安法华寺,为永欣寺留一传承。”王谏客继续道。
叶尘眼皮狂跳,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比野史还野的真事,后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历史上,李世民派萧翼从辩才和尚手中骗走《兰亭集序》真迹,然后其师弟与李世民女儿乱搞。
这大概就是因果报应吧。
现在历史已经改变,高阳公主、房遗爱、辩机和尚,这三人的孽缘是否还会发生。
不知道为什么,竟有些期待。
“准了。”
李世民大手一挥,他只是下令流放僧人,并没说要灭佛。
法华寺中就还有一些僧人在,诵经超度这事,寓意还是不错。
主要佛门有时候还是挺有用的,可以作为一枚备用棋子先保留着。
僧人流放河北,本来就是弄去恶心河北士族的。
“《兰亭集序》真迹,对朕来说是无价之宝啊,王侍郎做得很好,赐金千两。”
“德州长史陈深,调任京都府司户参军。”
李世民高兴地重赏。
“谢陛下。”
王谏客大喜,千金就是万贯,但真正让他高兴的陈深调任长安。
司户参军远没有一州长史品级高。
但这是京师的司户参军啊,京官,有实权的京官,比地方官高级多咯。
陈深是他的心腹,以后又多一助力。
“陛下,如此赏赐岂不荒谬?”
“地方官员进献古宝,给些物质上的赏赐便是,何以能调任京师?”
“这头一开,地方官怎还会想着搞政绩,全都想着找宝物讨好陛下。”
“陛下简直荒诞至极,此乃昏聩之举。”
魏征愤怒地站出来开骂。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
“陛下,臣以为魏征说得没错,这头不能开呐,影响太过恶劣,请陛下三思。”
权万纪附和。
“请陛下三思。”
一大批御史和谏议大夫纷纷举起笏板附和。
“嗯,魏征说得也有道理,这样,赐陈深银五千两,御带一条。”
李世民悻悻改口。
御带,就是御赐黄色腰带,黄色不是谁都能穿的,御带就是一种荣誉象征。
王谏客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这前后差得也太多了。
该死的魏征,早晚弄死你。
王谏客后槽牙都快咬碎了,无声地张合双唇,咒骂叶尘。
“哎呀,神童啊,崔大人,听说你女儿跟某位神童定了亲,可惜啦,鲜花插在牛粪上。”
叶尘阴阳怪气地看向崔义玄。
崔义玄给了个白眼,直接不理叶尘。
其实他也有点后悔了,王锦现在名声很不好啊。
毕竟之前神童的名声太响亮,过犹不及,谁都想踩上一脚找平衡。
“这要是考不上,怕是崔大人也要被笑话咯。”叶尘继续阴阳。
“陛下,臣要弹劾楚国公不务正业,在朝堂上讨论私事,目无纲纪。”
王谏客忍不了了,举起笏板开弹。
“咳,楚国公,下次注意,私事私下里说。”
李世民无语地白了一眼叶尘。
“陛下,凉州那边传来奏报,高昌国请陛下派人过去采矿。”柴绍开口转移话题。
“哈哈,高昌王倒是精明,察觉到西突厥的威胁,想让大唐派人过去,好狐假虎威。”
“成全他,工部派人前往高昌国寻矿开采,初步提炼后,运回长安精炼。”
“传诏申国公和荣国公,让他们密切关注西突厥动向,若对高昌国动兵,立马让工部的人撤到凉州。”
李世民朗笑道。
高昌国的矿,现在已经是大唐的,矿当然要,高昌国是不可能保的。
这几年全力开采,大唐境内有不少矿已经挖得很深,越往下,土越硬,已经无法开采。
能挖别国的矿,当然是挖别国的了,自己国家的什么时候不能挖。
“陛下,臣昨日得到一物,乃河北道德州长史陈深让臣转交。”
“有一僧人法号曰辩才,原居于江南道湖州永欣寺,陛下下令僧人流放河北,辩才流放至德州。”
“这辩才和尚手中有一宝物,原献于陛下。”
王谏客突然开口道。
“喔?一僧人能有何宝物?”李世民眉头一皱。
“《兰亭集序》真迹。”王谏客一字一句道。
李世民直接一下子站了起来。
其他人也都一惊,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那是众所周知的事。
而《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巅峰之作,对李世民来说确实是珍宝。
**,这老东西会来事啊。
人群中,叶尘则转头看向谏议大夫萧翼和褚遂良,历史上是这两位取来的《兰亭集序》。
萧翼赚《兰亭集序》,流传甚广。
萧翼,兰陵萧氏人。
褚遂良更不用说,贞观后期宰相,河南褚氏,弘文馆十八学士褚亮之子。
两人的功劳被人抢了,有意思。
“《兰亭集序》怎会在一僧人手中?”李世民表示怀疑。
“王羲之七世孙名曰王法吉,因家道中落,为避战乱,于永欣寺出家,无后人,去世前把《兰亭集序》传于徒弟辩才。”
“是不是真的,陛下一看便知。”
王谏客跑出去取来禁军保管的盒子呈上。
李世民小心翼翼打开,里面放着一卷书轴,尽管保存很好,但依旧能看出岁月的痕迹。
向来桀骜的李世民,这次显得格外小心翼翼,缓缓打开。
“虞世南、褚亮、崔义玄,来看看是不是真迹。”
这三位都是当世有名的书法家。
三人靠过去,小心翼翼地观看,最终确认是真迹。
“哈哈,好,褚亮,这事交给你办,找人临摹复刻几份出来保存,一定要一模一样,切莫毁损真迹。”
李世民笑都不敢大声,动作小心翼翼,视若珍宝。
看得出来,李世民是真爱。
“王侍郎有心啦。”
李世民小心翼翼地把盒子放龙案上,看王谏客都顺眼了起来。
“臣不敢居功,乃德州长史陈深所献,陈深以前到琅琊求学,与臣有一些渊源,故而托臣转交。”
说着,王谏客得意地看了一眼叶尘,看到了吧,这就是底蕴,你个乡巴佬。
“不过,辩才和尚有个要求,其有个小师弟法名辩机,希望陛下能善待之,准许入长安法华寺,为永欣寺留一传承。”王谏客继续道。
叶尘眼皮狂跳,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比野史还野的真事,后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历史上,李世民派萧翼从辩才和尚手中骗走《兰亭集序》真迹,然后其师弟与李世民女儿乱搞。
这大概就是因果报应吧。
现在历史已经改变,高阳公主、房遗爱、辩机和尚,这三人的孽缘是否还会发生。
不知道为什么,竟有些期待。
“准了。”
李世民大手一挥,他只是下令流放僧人,并没说要灭佛。
法华寺中就还有一些僧人在,诵经超度这事,寓意还是不错。
主要佛门有时候还是挺有用的,可以作为一枚备用棋子先保留着。
僧人流放河北,本来就是弄去恶心河北士族的。
“《兰亭集序》真迹,对朕来说是无价之宝啊,王侍郎做得很好,赐金千两。”
“德州长史陈深,调任京都府司户参军。”
李世民高兴地重赏。
“谢陛下。”
王谏客大喜,千金就是万贯,但真正让他高兴的陈深调任长安。
司户参军远没有一州长史品级高。
但这是京师的司户参军啊,京官,有实权的京官,比地方官高级多咯。
陈深是他的心腹,以后又多一助力。
“陛下,如此赏赐岂不荒谬?”
“地方官员进献古宝,给些物质上的赏赐便是,何以能调任京师?”
“这头一开,地方官怎还会想着搞政绩,全都想着找宝物讨好陛下。”
“陛下简直荒诞至极,此乃昏聩之举。”
魏征愤怒地站出来开骂。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
“陛下,臣以为魏征说得没错,这头不能开呐,影响太过恶劣,请陛下三思。”
权万纪附和。
“请陛下三思。”
一大批御史和谏议大夫纷纷举起笏板附和。
“嗯,魏征说得也有道理,这样,赐陈深银五千两,御带一条。”
李世民悻悻改口。
御带,就是御赐黄色腰带,黄色不是谁都能穿的,御带就是一种荣誉象征。
王谏客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这前后差得也太多了。
该死的魏征,早晚弄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