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十七章 不祥预感
“你的东西?”
墨离的声音里带着一种计算被打乱的错愕。
他手里的折扇“咔”的一声合拢,扇骨几乎要被指节捏碎。
这个说法,将他脑中所有关于阴谋的推演全部推翻。
陷阱的核心,居然是猎物自己的所有物。
这不符合任何逻辑。
谢司筠没有出声,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姜知雪身上。
如果玉像是姜知雪的,那设局的人,他们知道的远比想象的要多。
他们不仅清楚姜知雪的身世,更知道身世背后,连秦策都不知道的秘密。
这让入京的凶险程度,又上了一个层级。
姜知雪点头。
那种感觉来自血脉,无法用言语解释,但它的存在不容置疑。
“它不是在害我。”姜知雪的声音很轻,却很清楚。
“更像是一种回归。只是,回归的过程和方式,被敌人利用了。”
一句话,让在场的三个人都沉默下来。
秦策看着女儿苍白却坚定的脸,心里最后一道防线正在瓦解。
他可以不信战术,不信谋略,但他无法不信女儿的直觉。
这种直觉,与姜知雪的特殊体质有关,与她的命运相连。
“这更坚定了我入京的决心。”
姜知雪一字一句,声音不大,分量却重。
京城,有属于姜知雪的东西。
京城,有姜知雪必须拿回来的东西。
谢司筠和墨离对视。
他们都从对方的反应里,看到了相同的无奈与决然。
让他们把姜知雪独自送入京城那个旋涡中心,一万个不愿意。
可是,他们更尊重姜知雪的决定。
当姜知雪自己走出房间,平静说出“我去”的时候,姜知雪就不再只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女孩。
姜知雪有了自己的意志,有了自己的战场。
“好,你去,我们陪你。”
谢司筠先一步开口,声音低沉。
他往前站了一步,位置正好在姜知雪的侧后方,一个绝对守护的姿态。
“我以养伤为名,随你入京,在明处护你。”
这个理由无懈可击。
镇南候次子在淮南遇刺,得将军府所救,之后随行入京调养,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墨离重新摇开那把差点被自己捏坏的折扇,动作恢复了平时的散漫。
“那我便做那只暗处的黄雀,看看是哪些螳螂不长眼。”
他麾下的势力,遍布三教九流,最适合化整为零,潜入京城那片浑水。
三个人,三句话。
一个疯狂的约定就此达成。
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个在局中。
敌人为姜知雪布下的天罗地网,现在被他们反过来当成了棋盘。
秦策看着眼前的三个年轻人,看着女儿眼中从未有过的光。
他还能说什么?
他戎马一生,无所畏惧,唯一的软肋,就是这个失而复得的女儿。
现在,软肋自己披上了铠甲,要去冲锋陷阵。
“好。”
秦策的喉咙里,终于挤出这个字。
他转过身,不再去看那个钦差周管事。
他的目光越过所有人,落在身后的亲兵校尉身上,声音带着金石之气。
“去,挑选三百名最精锐的府军亲卫,三日后,护送小姐入京。”
三百亲卫。
这支力量,足以在正面战场凿穿一个万人敌阵。
现在,全部用来护送一个人。
周管事的笑容僵在脸上。
护送?
这个阵仗,是押送藩王谋逆的规格。
秦策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向京城里的某些人宣告他的态度。
人,你们可以接走。
但谁敢动,就用命来填。
入京之事,就此敲定。
整个将军府,这部沉寂了许久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
夜色中,谢司筠的亲卫队开始以养伤护卫的名义秘密集结,他们每个人都换上了将军府的制式装备,抹去了自己身上所有镇南候府的痕迹。
一道道指令从墨离的院子里发出,信鸽飞向四面八方,京城里,无数潜伏在市井、官场、江湖中的暗线被同时唤醒,开始向一个共同的目标汇聚。
秦策亲自走进了将军府的武库。
他没有点灯,只是借着月光,走过一排排冰冷的兵器架。
他拿起一张角弓,试了试弓弦的力道。
又抽出一把横刀,用指节轻轻叩击刀身,听着那清越的嗡鸣。
每一件兵器,都代表一个即将随女儿远赴险境的士兵。
姜氏的院子里灯火通明。
她依旧在落泪,但手里却没有停。
她没有去收拾那些金银珠宝,而是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尘封的箱子。
里面装的,是她当年从娘家带来的各种珍稀药材,是她为秦策准备的保命丹药,还有几件她年轻时行走江湖用的防身软甲和淬毒的袖箭。
她将这些东西一件件仔细打包,恨不得把所有能保命的东西都塞进女儿的行囊。
整个将军府,都笼罩在一种压抑又紧张的气氛里。
山雨欲来。
出发的日期,定在三日后。
前两日,风平浪静。
淮南城外,各路人马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完成了集结。
所有的一切,都在等待出发的那一刻。
第三日的深夜,也是出发前的最后一夜。
万籁俱寂,月色如霜。
姜知雪在自己的房间里打坐调息。
连日的心力消耗,加上气运的损伤,让姜知雪的身体依然处在虚弱状态。
她必须在出发前,尽可能地恢复。
朗轩在姜知雪的意识里,难得没有贫嘴,安静地帮她梳理着体内紊乱的气息。
【别想太多,小丫头。天塌下来有你爹扛着,你爹扛不住,不是还有那个姓谢的小子么。】
【你只要负责漂漂亮亮地走进京城,把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都惊掉下巴就行。】
姜知雪没有理会它。
心神放空,灵台一片空明。
渐渐的,姜知雪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入定状态。
突然!
没有任何征兆。
一阵剧烈的心悸攫住了姜知雪!
那种感觉,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穿透了姜知雪的胸膛,将心脏死死攥住,然后猛力收紧!
“呃!”
剧痛让姜知雪瞬间从入定中惊醒。
姜知雪猛地睁开眼睛,张口想要呼喊,喉咙里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冷汗,在一瞬间就浸透了中衣。
姜知雪捂着胸口,大口大口地喘息,可那股被攥住的、濒临死亡的感觉却越来越真实。
这不是身体的病痛!
这是一种预感!
一股带着死亡气息的不祥预感,如此真实,如此强烈,让姜知雪浑身发冷。
姜知雪感觉到,有某个对她而言非常重要的人,或者与她命运紧密相连的群体,正在遭遇灭顶之灾!
在很遥远的地方。
在……
姜知雪凭着那股冥冥中的感应,望向窗外。
正北方!
第八十七章 不祥预感
“你的东西?”
墨离的声音里带着一种计算被打乱的错愕。
他手里的折扇“咔”的一声合拢,扇骨几乎要被指节捏碎。
这个说法,将他脑中所有关于阴谋的推演全部推翻。
陷阱的核心,居然是猎物自己的所有物。
这不符合任何逻辑。
谢司筠没有出声,他的全部注意力都在姜知雪身上。
如果玉像是姜知雪的,那设局的人,他们知道的远比想象的要多。
他们不仅清楚姜知雪的身世,更知道身世背后,连秦策都不知道的秘密。
这让入京的凶险程度,又上了一个层级。
姜知雪点头。
那种感觉来自血脉,无法用言语解释,但它的存在不容置疑。
“它不是在害我。”姜知雪的声音很轻,却很清楚。
“更像是一种回归。只是,回归的过程和方式,被敌人利用了。”
一句话,让在场的三个人都沉默下来。
秦策看着女儿苍白却坚定的脸,心里最后一道防线正在瓦解。
他可以不信战术,不信谋略,但他无法不信女儿的直觉。
这种直觉,与姜知雪的特殊体质有关,与她的命运相连。
“这更坚定了我入京的决心。”
姜知雪一字一句,声音不大,分量却重。
京城,有属于姜知雪的东西。
京城,有姜知雪必须拿回来的东西。
谢司筠和墨离对视。
他们都从对方的反应里,看到了相同的无奈与决然。
让他们把姜知雪独自送入京城那个旋涡中心,一万个不愿意。
可是,他们更尊重姜知雪的决定。
当姜知雪自己走出房间,平静说出“我去”的时候,姜知雪就不再只是那个需要被保护的女孩。
姜知雪有了自己的意志,有了自己的战场。
“好,你去,我们陪你。”
谢司筠先一步开口,声音低沉。
他往前站了一步,位置正好在姜知雪的侧后方,一个绝对守护的姿态。
“我以养伤为名,随你入京,在明处护你。”
这个理由无懈可击。
镇南候次子在淮南遇刺,得将军府所救,之后随行入京调养,谁也说不出一个不字。
墨离重新摇开那把差点被自己捏坏的折扇,动作恢复了平时的散漫。
“那我便做那只暗处的黄雀,看看是哪些螳螂不长眼。”
他麾下的势力,遍布三教九流,最适合化整为零,潜入京城那片浑水。
三个人,三句话。
一个疯狂的约定就此达成。
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个在局中。
敌人为姜知雪布下的天罗地网,现在被他们反过来当成了棋盘。
秦策看着眼前的三个年轻人,看着女儿眼中从未有过的光。
他还能说什么?
他戎马一生,无所畏惧,唯一的软肋,就是这个失而复得的女儿。
现在,软肋自己披上了铠甲,要去冲锋陷阵。
“好。”
秦策的喉咙里,终于挤出这个字。
他转过身,不再去看那个钦差周管事。
他的目光越过所有人,落在身后的亲兵校尉身上,声音带着金石之气。
“去,挑选三百名最精锐的府军亲卫,三日后,护送小姐入京。”
三百亲卫。
这支力量,足以在正面战场凿穿一个万人敌阵。
现在,全部用来护送一个人。
周管事的笑容僵在脸上。
护送?
这个阵仗,是押送藩王谋逆的规格。
秦策在用最直接的方式,向京城里的某些人宣告他的态度。
人,你们可以接走。
但谁敢动,就用命来填。
入京之事,就此敲定。
整个将军府,这部沉寂了许久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
夜色中,谢司筠的亲卫队开始以养伤护卫的名义秘密集结,他们每个人都换上了将军府的制式装备,抹去了自己身上所有镇南候府的痕迹。
一道道指令从墨离的院子里发出,信鸽飞向四面八方,京城里,无数潜伏在市井、官场、江湖中的暗线被同时唤醒,开始向一个共同的目标汇聚。
秦策亲自走进了将军府的武库。
他没有点灯,只是借着月光,走过一排排冰冷的兵器架。
他拿起一张角弓,试了试弓弦的力道。
又抽出一把横刀,用指节轻轻叩击刀身,听着那清越的嗡鸣。
每一件兵器,都代表一个即将随女儿远赴险境的士兵。
姜氏的院子里灯火通明。
她依旧在落泪,但手里却没有停。
她没有去收拾那些金银珠宝,而是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尘封的箱子。
里面装的,是她当年从娘家带来的各种珍稀药材,是她为秦策准备的保命丹药,还有几件她年轻时行走江湖用的防身软甲和淬毒的袖箭。
她将这些东西一件件仔细打包,恨不得把所有能保命的东西都塞进女儿的行囊。
整个将军府,都笼罩在一种压抑又紧张的气氛里。
山雨欲来。
出发的日期,定在三日后。
前两日,风平浪静。
淮南城外,各路人马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完成了集结。
所有的一切,都在等待出发的那一刻。
第三日的深夜,也是出发前的最后一夜。
万籁俱寂,月色如霜。
姜知雪在自己的房间里打坐调息。
连日的心力消耗,加上气运的损伤,让姜知雪的身体依然处在虚弱状态。
她必须在出发前,尽可能地恢复。
朗轩在姜知雪的意识里,难得没有贫嘴,安静地帮她梳理着体内紊乱的气息。
【别想太多,小丫头。天塌下来有你爹扛着,你爹扛不住,不是还有那个姓谢的小子么。】
【你只要负责漂漂亮亮地走进京城,把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都惊掉下巴就行。】
姜知雪没有理会它。
心神放空,灵台一片空明。
渐渐的,姜知雪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入定状态。
突然!
没有任何征兆。
一阵剧烈的心悸攫住了姜知雪!
那种感觉,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穿透了姜知雪的胸膛,将心脏死死攥住,然后猛力收紧!
“呃!”
剧痛让姜知雪瞬间从入定中惊醒。
姜知雪猛地睁开眼睛,张口想要呼喊,喉咙里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冷汗,在一瞬间就浸透了中衣。
姜知雪捂着胸口,大口大口地喘息,可那股被攥住的、濒临死亡的感觉却越来越真实。
这不是身体的病痛!
这是一种预感!
一股带着死亡气息的不祥预感,如此真实,如此强烈,让姜知雪浑身发冷。
姜知雪感觉到,有某个对她而言非常重要的人,或者与她命运紧密相连的群体,正在遭遇灭顶之灾!
在很遥远的地方。
在……
姜知雪凭着那股冥冥中的感应,望向窗外。
正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