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300章 文明与蛮力

小说: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作者:夏天的葡萄 更新时间:2025-10-16 00:11:33 源网站:2k小说网
  ();

  借助曾经修复过数次,还没有彻底损毁的主干道。

  商队列车的平均移动速度,达到了40公里每小时。

  这让它们在一天内,就能在江河市与新近投靠的四座城市之间往返一两次。

  运输物资的效率极高。

  而考虑到紫晶体的威胁并未远去,需要尽可能地压榨每一分的运力。

  以尽量降低路上的风险。

  在转移人口的时候,苏武不再保留任何与舒适相关的服务。

  让原本每辆核载80人的雪地运输车,硬生生地挤进去超过400人。

  这种数量。

  对于身在其中的乘客来说,无疑无比煎熬。

  全程只能站着不说,还几乎动都不能动弹一下。

  简直堪称噩梦。

  可在运输人口的效率上,却能带来极大幅度的提升。

  导致的结果就是,前后不到三天的时间。

  五十支商队列车,就将四座城市加起来六七百万的人口,全部转移到农家小院。

  同时,这种规模的人口涌入。

  对于如今的农家小院避难所来说,也已经不再会带来任何影响。

  苏武甚至只需要改动这两三天的时间内,扩建出来的那一部分避难所空间中,标准宿舍占据的比例。

  就能轻松地将这些新增人口全部容纳进去。

  3月25日。

  在50支商队列车日夜不休的转运下。

  4座位于宽江流域的城市内,所有的人口和物资,基本都已被运送到了农家小院。

  融入那里边的庞大社会体系之中。

  化作它继续前进的基石和养料。

  当最后一支商队列车。

  运载着从当地避难所中拆掉的最后一批二手设备,开始缓缓启程的时候。

  几只紫晶进化体的身影。

  冒着风雪,悄然出现在附近某座山丘之上。

  用只有智慧生命才具有的,蕴藏着情绪的双眼,目送着它逐渐消失在冰原的尽头。

  然后扭过头,转向另外一个方向。

  眼睛中逐渐流露出残忍的目光。

  常凯县。

  官方避难所,外勤警备室。

  李响打了个哈欠,无精打采的瞥了一眼监控。

  有些懒洋洋地向同事询问道。

  “外出检修通风口的维修二队,还没有回复吗?”

  作为调度员。

  李响虽然在物质上享受不到多少额外的福利。

  但是每天坐在温暖如春,又安全无比的地下警备室内。

  远程看着一批批的维修工人穿梭在避难所各个狭窄,又充满油污和废渣的通道中,辛苦维修设备。

  偶尔甚至还要冒着严寒和微量的辐射。

  跑到避难所外边,对各种外置的通风管道进行日常维护。

  那种强烈对比下产生的心理优越感,却让他十分满足。

  不过这种一成不变的工作,做的时间长了。

  依然还是让他忍不住有些懈怠。

  有时候,在看监控中的那些维修工人活动的身影。

  就如同是在看游戏里的npc一般。

  没有任何实感。

  他们的感受,他们的死活,甚至都比不上一杯热茶给李响带来的刺激大。

  在这种情况下。

  一些工人偶尔短暂的失去联系,也自然引起不了他太多的注意。

  “还没有。”

  “可能是他们的通讯器没电了吧。”

  “我记得他们手中唯一的那台通讯器,已经有好几天没充过电了。”

  李响的同事,也没有太过在意。

  维修队的通讯器属于特种工具,按照避难所的管理规则,日常需要由外勤警备室负责管理。

  那些工人们只有在即将外出工作的时候,才能从外勤警备室那里领取相关工具。

  而显然。

  负责管理这些工具的李响同事,并没有很好地履行保管的责任。

  连充电都没有认真给他们充上。

  “地表7号通风口的监控摄像头,正好也在昨天坏了。”

  “不然还能看到他们。”

  “说起来。”

  “这次维修二队出去,也有修复那边摄像头的任务。”

  “他们到现在都还没有弄好。”

  “动作也太慢了。”

  李响一边随口和同事聊着。

  一边点击刷新了一下其中一个黑下来的监控窗口。

  发现还是没有任何信号。

  忍不住对维修队的效率感到有点不满。

  毕竟按照规定,和维修队失联超过15分钟的话。

  他就得拉响警报。

  到时候,就算实际上没有任何问题。

  他也得额外写上一大堆的报告,去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烦躁地等到15分钟过去。

  还没有收到维修二队的任何信息。

  李响迟疑了一下,想到后续的种种麻烦。

  没有立刻拉响警报。

  打算再等等看。

  这一等。

  就又过去了七分钟。

  距离约定返回的时间,也已经超过了整整一分钟。

  而直到这时,李响才终于意识到事情似乎已经闹大了。

  他不敢再拖延,用力按下了警报按钮。

  尖锐的警报声,瞬息间便传递到了避难所地下一层,负责管理避难所进出口的安保大厅内。

  按照之前预定的程序。

  在接收到警报后,安保大厅会立刻派出一支5到10人的武装小队。

  前往维修工人们失联的地点探查情况。

  并会打开随身的摄像头,与外勤警备室进行视频连线。

  记录探查的整个过程。

  可现实中,等到警报传递过去10秒后,李响却始终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

  就仿佛那里已经离线一般。

  “出大事儿了。”

  李响的脸色略微一白,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惧。

  安保大厅可和警备室不同。

  那里常驻着一支超过百人的安保部队。

  管理堪称整个避难所中,最为严格的地方。

  绝对不可能出现像警卫室这样,延迟几分钟才会发出警报的情况。

  他们没有回应,只会有一个可能。

  那就是那里出事了。

  咚!

  这个时候。

  一声轻微的声响,从警备室的天花板上传递了下来。

  如同重锤一般,敲击在李响的心头。

  李响的心重重一跳。

  隐约间生出了一股强烈的不安。

  他忽然站起身,跌跌撞撞地跑到警卫室门口。

  用有些发软的双手,将其反锁。

  然后整个人无力地靠在了门后。

  对着几个莫名其妙望着他的同事,低声地喊道。

  “快点儿拉响一级警报。”

  “安保室已经被未知敌人入侵,彻底沦陷——”

  他的话音尚未完全落下。

  就感觉胸口忽然一痛。

  一支如同螳螂前肢一般的利刃,穿透了警备室的金属大门。

  将他胸口的前后部位一同贯穿,然后上下一绞。

  暴力地撕裂出一个巨大的豁口。

  当晚。

  常凯县官方避难所被紫晶体攻破。

  整座避难所中,自末世以来,几乎幸运地躲过了所有灾难的40多万人口。

  无一幸免于难。

  全部成为了紫晶体成长进化的养料。

  而这只是开始。

  仅仅几个小时后。

  在40多万人类的尸体上繁衍壮大起来的紫晶体。

  又陆续分出了几支队伍。

  朝着周边的城市。

  侵袭过去。

  直到又陆续吞下了十几座大大小小的避难所。

  迎来来自苏武的六代战机,大规模的空中轰炸以后。

  才又逐渐被遏制下来。

  农家小院地下二层,综合大楼新闻部。

  几名年轻的男女,望着电脑上转发过来的最新视频集合。

  感觉到了阵阵的寒意。

  “这是真的吗?”

  “太可怕了。”

  “那些紫晶体居然又变异出新的个体,无声无息地就绕开了所有的监控和预警设备。”

  “入侵到避难所内部。”

  “受到袭击的人,甚至连求救信号都来不及发送出去。”

  在视频播放到最为惊悚的地方的时候。

  有人忍不住抬头看了看天花板,生怕突然有紫晶体破开墙壁,从那里扑过来。

  不过这种不安,也仅仅只出现了一瞬间。

  如今整个农家小院避难所的人口总数,已经无限接近7000万。

  另外还驻扎有整个东洲最强大的机械军团。

  过去一直以来,都能把紫晶体按着暴揍。

  庞大的人口与绝对的武力。

  注定了其他避难所的惨剧,不太可能在这里上演。

  而等到情绪安定下来。

  身为记者的职业素养,也让他们快速地抓住了这些视频的重点。

  几下就剪切出一条兼具解说和画面的新闻。

  “这些事儿大部分发生在宽江流域一带。”

  “我们避难所很多人都是从那里搬迁过来。”

  “应该会非常感兴趣。”

  “可以试着把它当做特别新闻。”

  “以插播的形式播放出去。”

  综合大楼的新闻部。

  是负责协助晨昕管理江河市电视台的部门。

  平常的普通新闻和节目,都是由他们这里先筛选和制作一遍,再经过陈厅的审核播放出去。

  工作不算繁重,却相当重要。

  因为至少有数以千万计的人,都会把他们制作出来的新闻,当做唯一真实可靠的信息来源。

  几个人商量好以后。

  这条新闻被上传到了人工智能的资料库里。

  经过人工智能的初步审核后,又发送给了晨昕。

  然后很快,它便走完所有程序。

  出现在农家小院地下避难所,以及其他仍然有人居住的附属避难所的公共屏幕上。

  被推送到了数千万人面前。

  农家小院地下5层。

  刚刚进行完一场酣畅淋漓的篮球比赛的石磊,在球员活动室内冲了个澡。

  拎着换下来的球服,挥手和朋友们告别。

  离开了活动中心。

  这个时候。

  外面的街道上。

  原本悬挂在活动中心对面,播放着柔缓音乐和自然风景的公共屏幕上。

  忽然在一阵闪烁后。

  变成了新闻播报。

  上面几个有些熟悉的字眼,立刻引起了石磊的注意。

  他忍不住驻足停下,仔细地观看新闻。

  “常凯县——”

  石磊就是常凯县人。

  当初,在末世来临的时候,石磊本应该搬进常凯县的官方避难所。

  但因为那个时候负责审核入住居民的某个官方办事员,和他家有过矛盾。

  故意以莫须有的罪名,卡死了他们一家入住的手续。

  逼迫他们不得不另外选择某个小型民间避难所进行避难。

  后来因为江河市开始收编宽江流域一带的民间避难所。

  他们一家也顺势被转移到了江河市这边。

  中间吃了很多苦头。

  石磊自己也一度参加了江河市组织的不少义务劳动。

  不过总体上的生活质量,还是要稍微比最开始待的那个小型民间避难所要强一些。

  算是因祸得福。

  但对于当初自己一家人,被平白赶出常凯县的官方避难所,石磊仍然耿耿于怀。

  念想着以后有朝一日,能够回去报复那个陷害他们一家的办事员。

  但现在,这个念想显然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所有人都死了。”

  “没有一个生还者。”

  看着新闻上列举出来的那些血淋淋的数字,石磊神情有些恍惚。

  直到几分钟后。

  新闻都已经结束播报了好久,才回过神。

  如果不是那名办事员带来的意外。

  他们一家人,肯定也会成为那些数字之一。

  只能说世事无常,最终反而让他们幸运地逃过一劫。

  摇摇头。

  石磊收回目光,走入了街道旁,枝繁叶茂的橡树投影下来的绿荫中。

  人造的模拟太阳的灯光。

  穿透橡树茂盛的枝叶,化成一串细碎的光点,投影在他的身上。

  让他感受到了丝丝缕缕的温热。

  一如回到了曾经某个暑假,和同学们相约打球的那个下午。

  相似的环境,同样的无忧无虑,不需要为外界的危险而担惊受怕。

  忽然间,石磊隐隐有种感悟。

  能在这里度过一生。

  或许是如他一样的普通人,在这个时代最好的归宿。

  农家小院。

  地下一层核心区,控制中心。

  苏武比普通人早几个小时,就拿到了一手的前线情报。

  短短的半天内。

  连续十几座避难所沦陷,上百万人死亡的数据。

  让他看的有些心惊。

  这伤亡数字。

  都超过了江河市进入末世以来,经历过所有灾难而产生的伤亡人数总和。

  也超过了东洲其他任何一个超级城市,在过去累积起来的死亡数量。

  其中甚至还包括了曾经经历了长久动荡的钢城。

  “不过是变异出了几只能够屏蔽无线电,还有溶解混凝土的特殊紫晶体。”

  “就造成了这种惊人的杀伤。”

  “看来还是小看了个体变异带来的威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