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等,情况不对。”

  “他们速度好快——”

  中年拾荒猎人还没有来得及作出任何的应对。

  酒馆的门,便砰的一声被暴力地撞开。

  几台装载着冰冷**的无人机,飞入了酒馆的内部。

  用它外放的机械声音,当场宣布对这里进行接管。

  酒馆内的拾荒猎人们。

  彼此面面相觑。

  没有出声。

  但每一个人的心中,却都意识到。

  避难所这是要出大事了。

  半个小时后。

  不久前还在酒馆里闲聊的拾荒猎人们。

  老老实实的抵达了避难所的最上面一层。

  排队领取工具,准备听从入侵者的安排进行劳动。

  而在那里。

  他们还意外发现了几个灰头土脸的前避难所高层,他们似乎也被一视同仁的当做了普通的劳动力对待。

  “怎么没看到所长?”

  “好像是因为反抗被杀了。”

  悄悄向先来的人打探了一下消息。

  拾荒猎人们变得更加乖巧。

  不管入侵者们操纵机器人说什么,他们都照做不误。

  算上中途赶路的时间。

  前后只花费了十几分钟。

  被苏武圈定作为临时仓库的避难所中。

  规模最大的青鸟避难所,便宣告沦陷。

  然后没有给予那里的居民们,任何适应和缓冲的时间。

  人工智能便开始安排他们就地取材。

  对避难所进行改造。

  以尽可能的腾出最大的空间,用于迎接后续的运输舰队。

  而与此同时。

  在青鸟避难所的地表和临海山区之间。

  第一批满载物资的100多艘冰湖级运输舰。

  在雪原中拉开一条首尾长达十几公里的队伍。

  开始缓慢的朝着青鸟避难所的方向前进。

  在它们前进的过程中。

  不时的还会有几台或者几十台机器人。

  携带着各种工具,从半途脱离队伍。

  对运输舰经过的道路进行修整和拓宽。

  按照当前冰湖级运输舰集群的规模。

  想要在这段仅有六十公里的路程上,完全发挥出它们的运输能力。

  至少需要将道路扩宽到70米以上,也即相当于20多个并行的车道才行。

  “预计投入40万台机器人。”

  “总施工时间13小时20分钟。”

  “勉强算是可以接受。”

  看了一眼人工智能提交的施工报告。

  苏武视线在越拉越长的运输舰队伍上停留了一会儿。

  又继续回到山区之中。

  山区里的大型发电厂,以及大型无线电力传输装置。

  都依然还在正常的运转。

  高达5000万千瓦的发电功率。

  让它们每运转一个小时,就能消化掉1万多吨的燃油。

  面对如此丰厚的回报。

  不到最后关头。

  苏武并不想贸然拆掉它们。

  时间在繁忙中,慢慢过去了七八个小时。

  庞大的冰湖级运输舰集群主力,逐渐入驻临海山区的物资存储地。

  整片山区存储区域,占地相当广阔。

  总共由一座大型峡谷,13座小型山坳组成。

  包含一万一千七百座大中型仓库。

  即使4000多艘冰湖级运输舰同时涌入进来,也并不显得拥挤。

  不过,虽然地方足够宽敞。

  但因为抽调了一部分机械军团外出拓宽道路。

  缺乏足够的装卸工人的情况下。

  整体的装载物资的效率,并不算太高。

  平均下来。

  每分钟仅仅只能装满两三艘运输舰。

  也就是每小时,可以运走大约140万吨左右的物资。

  好在这只是暂时的。

  随着外出修路的队伍,逐渐搭乘返回的运输舰,回归到临海山区。

  装运的速度,开始明显提升。

  最终达到了每小时将近200万吨的运输量。

  运输舰集群抵达山区的第27个小时。

  来自于镇海市的分支气旋。

  终于正式从临海避难所附近登陆。

  这个时候。

  距离临海避难所并不太远的山区中。

  即使是处于白天。

  天色也彻底的昏暗下来。

  呼啸的狂风,掠过位于山区最高处的大型无线电力传输装置。

  让它下方的塔基。

  不时的产生不稳定的颤动。

  部分塔体上的指示灯,也开始明暗闪烁起来。

  “风力还在增强。”

  “继续坚持下去会相当危险。”

  “还是适可而止吧。”

  看着全息地图上。

  被放大的电力传输塔,不少位置开始泛起黄色的承压警告。

  苏武知道,前期最安全的一段时间已经结束。

  在控制台上操作了几下。

  切断来自临海山区的电力传输。

  数秒后。

  屹立在临海山区最高处,持续运转了许多个日夜的电力传输塔。

  塔尖的强光开始缓缓熄灭。

  让本就昏暗的天色。

  变得更加黑暗起来。

  与此同时。

  山谷中的大型发电站。

  也同步关闭了所有的设备。

  进入了拆除和打包的程序。

  这些发电设备,价格相对较高。

  等到完成打包后,会被优先运输出去。

  第34个小时。

  伴随着一阵沉闷的轰鸣声。

  山区边缘一处山体薄弱地带,被超越音速的风暴侵蚀到临界点。

  整个的自上而下的崩塌。

  让临时仓库所在的,原本几乎形成一个完美闭环的山谷的外围。

  出现了一处狭长的缺口。

  仿佛带着毁灭气息的风暴。

  沿着缺口涌入。

  撞到了首当其冲的一艘刚刚装满物资,准备出发的冰湖级运输舰上。

  蕴藏着不逊色于巨浪般能量的狂风。

  当即如同硬控一般。

  一点一点的将冰湖级运输舰庞大的舰体,推离原本的轨道。

  然后又缓慢的靠向后边的一座巨型仓库。

  几分钟后。

  当两者碰撞在一起。

  没有坚持几秒。

  巨型仓库的墙体,首先浮现密集的裂纹。

  然后于某一刻轰然破碎。

  无数的残骸,还没有来得及落地。

  便伴随着仓库内的大量物资。

  一同被狂风卷起。

  而作为碰撞另一方的冰湖级运输舰。

  也没有讨到好处。

  它的舰体毕竟也只是由一层薄薄的,廉价低温金属制成。

  在碰撞产生的巨大冲击下。

  整个舰体仅仅只在刹那间,便开始剧烈扭曲起来。

  然后随着扭曲的金属舰体,挤压向引擎,以及庞大的固态电池存储部位。

  一连串微小的殉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在舰体内部。

  给摇摇欲坠的运输舰,带去了最后的致命一击。

  而没有了外边的运输舰和临时仓库遮挡。

  山谷的深处。

  更多的仓库开始被卷入混乱而又狂暴的气流之中。

  “不能再这么下去。”

  “必须想办法把缺口堵住。”

  苏武不在意一两艘运输舰和仓库的损毁。

  但是却无法忽视,当整个山谷都被外界的风暴搅得一团糟之后。

  那整体暴跌的装运效率。

  没有经过多少犹豫。

  他当即指挥几艘同样载满了物资的运输舰,朝着被风暴冲刷出来的豁口位置冲过去。

  十几分钟后。

  在数个万吨级的运输舰合力之下。

  山区边缘那条不算太大的豁口,被暂时堵住。

  狼藉一片的山谷内,暂时获得了平静。

  但这种情况注定不能维持太久。

  冰湖级运输舰的舰体,从制造之初就没有考虑过防御方面的事情。

  哪怕它们的自重,在物资加持下超过了万吨。

  也架不住太过脆皮。

  仅仅在直面外界的风暴几十秒后。

  位于最外侧的两艘冰湖级运输舰,便隐隐有了将要解体的迹象。

  不得已中。

  苏武继续又抽调了山谷中大多数的蜘蛛机器人。

  将山谷中剩余的快速水泥。

  全部带往豁口处进行浇注。

  试图快速建立起一堵墙壁,将风暴抵御在外。

  快速水泥三分钟凝固的特性。

  在这危机的时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很快。

  赶在前边的几艘冰湖级运输舰,被超越音速的暴风冲开之前。

  一条厚达1米,高20米的城墙。

  便已经被建立起来,将豁口死死的堵住。

  “20米的墙壁还是有点太低了。”

  “至少要加高到50米才行。”

  “不过这个可以慢慢来。”

  依托已经建好的城墙,继续往上加固的难度并不大。

  无非是水磨功夫一点一点的延伸。

  而这个工作。

  也不需要太多的机器人参与。

  大部分被临时征召到豁口处的机器人,都可以回去继续装运物资。

  第36个小时。

  横在山谷豁口处的快速水泥墙壁。

  经受住了狂风的考验。

  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但在它没有庇护到的更高处。

  持续不断的狂暴气流,已经将山谷周围地势较高的山体一点一点的剥落开来。

  不时的形成一场山体坍塌或者山体滑坡的现象。

  让山谷内的环境变得不再那么的安全。

  第40个小时。

  轰!

  一阵地动山摇。

  从高处坠落的亿万吨泥土。

  将山谷中的几座临时仓库掩埋大半。

  数千台各种型号,正在这几座仓库中工作的机器人。

  被瞬间摧毁。

  苏武神情平静地借助全息地图,远远的注视着这一幕。

  对于这种惨烈的损失,没有任何表示。

  从离开山区转移物资出去,本就是虎口夺食。

  能安稳的运输40个小时。

  已经算是赚大了。

  “还剩下3000万吨左右的普通物资,以及6000万吨的燃油。”

  “没有来得及转移。”

  “再尽量多坚持一会儿。”

  这个时候。

  虽然因为部分机器人的损失。

  让山谷中整体的劳动力下滑了不少。

  但由于装运物资的动作变得更加暴力。

  比如为了缩短装运过程中的距离。

  可以将一座巨大的仓库周边,多处的墙壁打穿。

  形成不同的出货出口。

  实际的转移速度并不慢。

  甚至还略微超过了最初的速度,达到了240万吨每小时。

  第52个小时。

  就在临海山区中,只剩下了数百万吨的普通物资,还有燃油没有转移的时候。

  伴随着多处的山体坍塌同时出现。

  长久被阻挡在山区外边的风暴。

  终于找到了新的缺口。

  咆哮着冲入了山谷内。

  用积蓄已久的力量,连续摧毁了大量的临时仓库。

  “该离开了。”

  意识到局势已经无法挽回。

  苏武没有贪心。

  当机立断地对仍然还在山谷中的2000多艘冰湖级运输舰,下达了撤离的命令。

  伴随着他的命令生效。

  所有还在临时仓库内工作的机器人们。

  当场放弃正在装车的普通资源和燃油。

  开始鱼贯地登上就近的运输舰。

  朝着山区北方撤离。

  整个撤离的过程,并不算顺利。

  由于山谷中的气流混乱而暴虐。

  再加上大量山体崩塌后的碎石,被裹挟到半空中。

  加速到了一个可怕的程度。

  许许多多的机器人,在登舰的过程中都遭遇到了意外。

  并且即使顺利进入运输舰内部。

  也不代表绝对的安全。

  偶尔会有一些运输舰,倒霉的被数十数百吨重的完整岩石砸中。

  当场失去动力沉寂下来。

  也有一些没有装载物资,本身重量较轻的运输舰。

  不幸的落入了风暴交汇的地方。

  失控地与山体碰撞到一起。

  最终。

  只有1400多艘冰湖级运输舰,成功地脱离了已经成为了风暴漩涡的山谷。

  而在最后的运输舰队伍,踏上前往北边青鸟避难所的路上的时候。

  远在江河市农家小院的苏武,也拿到了这一次行动损失和收获的清单。

  “总共损失了700多艘冰湖级运输舰。”

  “30余万各种型号的机器人。”

  “转移出9400万吨普通物资。”

  “还有一座5000万千瓦的发电厂设备和一套大型无线电力传输装置。”

  “剩余七八百万吨的普通物资以及 6000多万吨的燃油。”

  “没有来得及运走。”

  “根据撤离前的最后情况预测。”

  “所有的临时仓库,这会都应该已经被摧毁。”

  “在灾后,将它们重新回收回来的可能基本为零。”

  这个结果。

  不算最好的结局。

  但也差不到哪里去。

  近一亿吨的普通物资,基本就代表着镇海市大半的资产。

  掌握它们。

  不仅可以弥补这次行动的所有损失。

  剩余的部分,还足以让农家小院更进一步的壮大。

  就是没能抢救出那6000多万吨的燃油。

  让苏武多少有点可惜。

  “接下来,就是想办法,把它们运回农家小院。”

  放下统计清单。

  重新将视线放到东洲地图上。

  苏武看着已然在临海避难所附近登陆的分支气旋。

  还有将触角蔓延到了距离海岸线,仅有不到10公里的地质活跃地带。

  知道接下来的行动。

  估计同样不会太过容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