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薄雾像一层潮湿的纱,笼罩着广州老城区的筒子楼。

  李毅背着那个简单的帆布行囊,悄无声息地走出了安全屋。

  他的身影,如同一滴水汇入了一条由早起上班族和推车小贩组成的、浑浊的河流。

  他没有直奔广州火车站。

  那是个巨大的、显眼的漩涡,豹哥所有的猎犬,此刻必然都嗅着气味,在那里焦灼地等待。

  李毅像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大学生,先是挤上了一辆开往城西、与火车站完全反方向的公交车。

  车厢里,浓烈的韭菜包子味和汗味交织,他靠在油腻的窗边,看着熟悉的街景飞速倒退,眼神平静如水。

  坐了五站,他在一个嘈杂的菜市场前下车。

  他没有停留,径直穿过湿滑泥泞、人声鼎沸的市场,从另一头钻进了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握手楼”小巷。

  在巷子深处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他迅速脱下身上的白衬衫,换上了一件早已准备好的、洗得发白的旧T恤,连发型都随意抓乱了几分。

  前后不过三十秒,一个气质沉静的学生,就变成了一个略带土气、初入城市的打工仔。

  他再次汇入人流,换乘另一路开往郊区的公交车,最终,在一个地图上都未必能找到名字的、名为“石滩”的小站下了车。

  这里,只有孤零零的站台和一条锈迹斑斑的铁轨,延伸向神秘的远方。

  半小时后,一列绿皮火车发出“哐当”的嘶吼,喘着粗气,缓缓停靠。

  李毅夹在一群扛着蛇皮袋的民工中间,毫不起眼地踏上了南下的车厢。

  整个过程,冷静、高效、滴水不漏。

  前世在社会最底层为了躲债而练就的反侦察本能,早已深深刻入了他的骨髓。

  火车上,他将那张价值三十万的银行本票用防水油纸包好,贴身藏在最内层的口袋里。

  他闭上眼,靠着冰冷的车壁,脑海中却在飞速运转,一张关于深圳的、波澜壮阔的商业蓝图,正在缓缓展开。

  随着火车一路南下,窗外的景象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

  连绵的稻田和鱼塘渐渐消失,取而代代之的,是一片片拔地而起的巨大工地。

  无数高耸的塔吊如同钢铁森林里的长颈鹿,沉默而有力地挥动着巨臂,脚手架像蜘蛛网一样包裹着一栋栋正在疯长的高楼。

  一个崭新的、充满了野蛮生长气息的世界,正在拔地而起。

  “深圳站到了!请各位旅客带好自己的行李物品,准备下车!”

  当李毅踏出深圳火车站的那一刻,一股混杂着希望、焦虑与野心的狂热浪潮,夹杂着震耳欲聋的工地噪音和漫天飞扬的尘土,扑面而来。

  广场上,人潮汹涌,南腔北调的口音汇成一股嘈杂的洪流。

  每个人脸上都写着对金钱最原始的渴望,眼神里燃烧着梦想的火焰。

  一面巨大的红色标语牌,如同这个时代的宣言,矗立在广场中央,上面用白色油漆刷着一行醒目的大字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前世的记忆与眼前的景象,在这一刻轰然重合。

  李毅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混杂着尘土与汗水的味道,非但没有让他感到不适,反而让他浑身的血液都开始沸腾。

  他回来了。

  回到了这个遍地黄金,也遍地陷阱的梦想之城。

  他眼中燃烧起一股征服这个时代的、君王般的火焰。

  没有片刻流连,他迅速摆脱了那些像苍蝇一样围上来的“招工”骗子,凭借记忆,找到了一家位于城中村深处、毫不起眼的招待所住下。

  他将自己和那笔足以引来杀身之祸的巨款,彻底隐藏在了这片汹涌的人潮之中。

  安顿好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来了几份本地的报纸。

  他坐在那张摇摇欲坠的木桌前,将报纸摊开,目光如鹰隼般,开始在那密密麻麻的文字中,寻找记忆里那个即将引爆全城的第一个“**桶”。

  很快,他的目光,定格在了一份旧报纸的角落。

  那是一则不起眼的、关于“深发展”股票上市和“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的零星报道。

  李毅的嘴角,勾起一抹了然的微笑。

  猎手的嗅觉告诉他,那场即将席卷全城的资本狂潮,已经能闻到血腥味了。

  ……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一张无形的天罗地网,正在悄然收紧。

  陈东已经恢复了学生会副**的日常,他戴着厚底眼镜,一丝不苟地处理着琐碎的学生工作,仿佛之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暗战,从未发生过。

  “陈东,你出来一下。”

  辅导员的声音在办公室门口响起,打断了这份平静。

  陈东抬起头,看到辅导员脸上那略带严肃的表情,心中警铃大作。

  “辅导员,您找我?”

  “嗯,”辅导员点了点头,“市里有领导来咱们学校,想了解一下优秀学生干部的情况,点了你的名。你现在马上跟我去一趟行政楼的会客室,注意言辞,别给咱们系丢人。”

  市里的领导?

  陈东的心猛地向下一沉,但他脸上依旧是那副积极上进、略带几分受宠若惊的模样,连忙放下手中的文件,跟着辅导员向外走去。

  行政楼三楼的会客室,安静得能听到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滴答”声。

  等待他的,不是什么大腹便便的领导,只有一个穿着白衬衫、戴着金边眼镜、看起来斯文和煦的中年男人。

  “王科长,人我给您带来了。”辅导员恭敬地介绍道,“这就是我们系最优秀的学生干部,陈东。”

  “好好好,辛苦了,你先去忙吧。”王科长笑着点了点头,示意辅导员可以离开了。

  门被轻轻关上,会客室里只剩下两人。

  王科长指了指对面的沙发,笑容可掬:“陈同学,别紧张,坐。今天就是随便聊聊,了解一下你们年轻人的思想动态。”

  他亲自给陈东倒了杯水,态度和蔼得像个亲切的长辈。

  他问的问题也都是些家常,从家庭背景到学习成绩,再到社会实践,无一不体现着“组织”对优秀学生的关怀。

  陈东内心早已绷紧到了极点,但他牢记着李毅的教诲,表面上依旧维持着那副“积极上进、略带天真”的模样,对答如流,滴水不漏。

  就在他以为即将过关时,王科长忽然话锋一转。

  “小陈啊,最近有没有接触过一些……比较复杂的校外人员?我们市里很关心你们这些优秀学生的成长环境嘛。”

  来了!

  陈东的心脏猛地一缩,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困惑:“校外人员?没有啊,我平时除了上课,就是在图书馆和学生会,很少出去的。”

  “是吗?”王科长脸上的笑容不变,慢条斯理地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张照片,轻轻推到了陈东面前的茶几上。

  照片的背景,正是那个鱼龙混杂的地下黑市附近。

  画面有些模糊,却能清晰地看到,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正和一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街角低声交谈。

  那个学生,正是他陈东!

  王科长脸上的笑容依旧和煦,语气却变得意味深长,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向了陈东的心理防线。

  “陈同学,这位朋友看着面生啊,不给我们介绍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