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源县内,三路并进的计划已如三支离弦之箭,射向了不同的目标。
李澈与萧青鸾坐镇中枢,静待风起。
而在千里之外的虎牢关与京城,他们精心布置的棋子,已经开始搅动风云。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摄政王萧远眼皮底下悄然打响。
虎牢关,秘密要塞工地。
“废物!通通都是废物!”
一声肥硕的咆哮,伴随着一只名贵瓷碗被砸碎的脆响,回荡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内。
工程总管张功,一个胖得像肉球般的官员,正指着面前几十个分包工头,唾沫横飞。
“开工半月,寸土未动!数万民夫每日里除了吃饭拉屎,还会干什么?啊?本官调拨的银子,都喂了狗吗?”
一个胆子稍大的工头,苦着脸,壮着胆子凑上前。
“张大人,您息怒!这……这非我等不尽心,实在是……没米下锅啊!”
“没米?”张功的三角眼一瞪。
“是没石头!”工头哭丧着脸,摊开一双空空如也的大手,“方圆两百里,所有的石灰石矿、黏土矿,一夜之间全被人给买断了!如今市价飙涨了三倍,还是一块都买不着!别说烧制水泥,就是砌墙的石头都没了!那几座新建的窑炉,冰得能冻死人!”
此话一出,满屋的工头都跟着哀嚎起来。
“是啊大人!弟兄们都快闲出病来了!”
“数万张嘴等着吃饭,这工期要是耽搁了,王爷怪罪下来,咱们的脑袋可都得搬家啊!”
张功听着这些,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摄政王对这座要塞的重视程度。
工期延误?
那后果,他连想都不敢想。
“备马!”他声嘶力竭地尖叫起来,“八百里加急!立刻向王爷告急!”
工地上数万劳工无所事事,工头们焦头烂额,工程总管气急败坏。
千里之外桃源县内的一道命令,在此刻化为了瘫痪一个国家级工程的巨大混乱。
工地外围,流民招募处。
长长的队伍里,一个皮肤黝黑、相貌平平的年轻人,正安静地排着队。
他就是代号“沙一”的探子。
他混在人群中,眼神麻木,衣衫褴褛,与周围那些真正的流民别无二致。
“下一个!”
招募官是一名满脸横肉的军官,不耐烦地吼着。
“沙一”低着头,小步上前。
“姓名,籍贯,有何手艺?”军官例行公事地问道,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回……回官爷,小的叫石头,从……从南边逃难来的,会……会点石匠活。”“沙一”的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怯懦与紧张。
军官闻言,这才抬眼打量了他一番,目光落在他那双布满老茧、指节粗大的手上。
“哦?石匠?”军官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兴趣,“那你倒是说说,采石场里,什么石头不能用来烧水泥?”
这个问题,足以筛掉九成九的滥竽充数之辈。
“沙一”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随即又被那份伪装的憨厚所掩盖。他挠了挠头,用一种带着浓重乡音的土话,结结巴巴地回答:
“官爷,俺们那旮沓的老石匠都说,山分阴阳,石有公母。那山阴背阳面的石头,看着青亮,实则水汽太重,烧不透,是‘阴石’,磨成粉也不顶用。还有那种敲起来声音发闷的‘哑石’,里面有暗纹,最是耗火,也不能用……”
一番只有常年跟石头打交道的老匠人才能说出的“黑话”,瞬间让那军官脸上的不耐烦,变成了惊讶。
他盯着“沙一”看了半晌,又让他做了几个采石场的基本手势,最终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算你小子识货!”军官从一堆竹牌里,挑出一块刻着“技”字的牌子,扔了过去,“拿着这个,去那边登记!以后你就是咱们工地的技术人才了!”
“沙一”接过那枚温热的竹牌,紧紧攥在手心,低着头,快步走向那道防卫森严的工地大门。
桃源县的情报触角,正式**了敌人的心脏。
京城,工部员外郎孙承佑的府邸。
孙承佑正品着上好的雨前龙井,享受着还清债务后的悠闲时光。
管家匆匆来报,说是上次那位江南来的苏姓古董商,再次登门拜访。
“快请!快请!”孙承佑大喜过望,亲自迎了出去。
一番寒暄过后,两人落座。
这一次,苏姓商人却绝口不提古董,反而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卷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书册。
“孙大人,”他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上次一别,在下对大人高风亮节的品性钦佩不已。今日前来,是受一位隐世高人所托,为大人送一份天大的功劳而来。”
“功劳?”孙承佑一愣。
“正是。”商人将那书册推到孙承佑面前,缓缓说道,“大人可知,如今朝堂之上,摄政王殿下最急于得到的,是何物?”
“自然是……水泥配方。”
“然也。”商人抚掌笑道,“那位高人,偶然间改良了水泥配方,其效用比市面上的强了不止三成!他老人家淡泊名利,不愿入朝为官,便将此方托付于在下,寻找一位真正能为国为民的贤臣献上。在下思来想去,满朝文武,也只有孙大人您,配得上这份不世之功!”
面对这份从天而降的巨大功劳,孙承佑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眼中迸发出贪婪的光芒。
他颤抖着手,打开了那卷书册,只见上面用清晰的字迹,详细记录着水泥的配制比例和烧制流程,旁边还配有精细的图样,看起来比工部流传的任何版本都要详尽!
“这……这……苏掌柜,此等大礼,孙某何以回报?”
商人却笑着摆了摆手,一脸的真诚:“回报二字,便是在下对大人的侮辱了。你我一见如故,只为交个朋友,谈钱,岂不俗了?大人只需拿着此方,在工部、在王爷面前立下奇功,平步青云,在下便心满意足了。”
一番话,将一份足以毁掉一个王朝的毒药,完美地包装成了一份不求回报的旷世奇功。
利欲熏心的孙承佑,彻底沦陷。
他捧着那份致命的“礼物”,感激涕零,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加官进爵、光宗耀祖的美好未来。
摄政王府,书房。
听完虎牢关信使带来的紧急军情,摄政王萧远手中的茶杯,被他生生捏成了齑粉。
瓷片刺入掌心,鲜血滴落,他却浑然不觉。
与暴跳如雷的魏忠贤不同,他没有斥责手下办事不力,而是立刻冷静了下来。
他走到墙边巨大的地图前,目光如鹰隼般,死死锁定在虎牢关周边的所有州县。
片刻之后,他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芒。
“这不是商贾的偶然行为……”他缓缓开口,声音里不带一丝感情,却让一旁的魏忠贤不寒而栗,“这是一次目标明确、财力雄厚、蓄谋已久的阳谋!”
“其志不在利,而在拖延本王的工期!”
他猛地转身,死死盯着魏忠贤,下达了两道雷厉风行的命令。
“第一,命鹰扬卫彻查所有高价收购石料的商人!不管他们背景是谁,给本王顺藤摸瓜,挖出幕后主使!”
“第二,传本王将令!虎牢关周边三百里内所有州府,即刻起,以‘军需’为名,强行征调所有石料矿山!胆敢有不从者,以通敌论处!”
这位中期BOSS,终于露出了他狰狞的獠牙。
一场由他亲自指挥的、动用国家机器的猛烈反击,已然拉开序幕。
桃源县内,三路并进的计划已如三支离弦之箭,射向了不同的目标。
李澈与萧青鸾坐镇中枢,静待风起。
而在千里之外的虎牢关与京城,他们精心布置的棋子,已经开始搅动风云。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在摄政王萧远眼皮底下悄然打响。
虎牢关,秘密要塞工地。
“废物!通通都是废物!”
一声肥硕的咆哮,伴随着一只名贵瓷碗被砸碎的脆响,回荡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内。
工程总管张功,一个胖得像肉球般的官员,正指着面前几十个分包工头,唾沫横飞。
“开工半月,寸土未动!数万民夫每日里除了吃饭拉屎,还会干什么?啊?本官调拨的银子,都喂了狗吗?”
一个胆子稍大的工头,苦着脸,壮着胆子凑上前。
“张大人,您息怒!这……这非我等不尽心,实在是……没米下锅啊!”
“没米?”张功的三角眼一瞪。
“是没石头!”工头哭丧着脸,摊开一双空空如也的大手,“方圆两百里,所有的石灰石矿、黏土矿,一夜之间全被人给买断了!如今市价飙涨了三倍,还是一块都买不着!别说烧制水泥,就是砌墙的石头都没了!那几座新建的窑炉,冰得能冻死人!”
此话一出,满屋的工头都跟着哀嚎起来。
“是啊大人!弟兄们都快闲出病来了!”
“数万张嘴等着吃饭,这工期要是耽搁了,王爷怪罪下来,咱们的脑袋可都得搬家啊!”
张功听着这些,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摄政王对这座要塞的重视程度。
工期延误?
那后果,他连想都不敢想。
“备马!”他声嘶力竭地尖叫起来,“八百里加急!立刻向王爷告急!”
工地上数万劳工无所事事,工头们焦头烂额,工程总管气急败坏。
千里之外桃源县内的一道命令,在此刻化为了瘫痪一个国家级工程的巨大混乱。
工地外围,流民招募处。
长长的队伍里,一个皮肤黝黑、相貌平平的年轻人,正安静地排着队。
他就是代号“沙一”的探子。
他混在人群中,眼神麻木,衣衫褴褛,与周围那些真正的流民别无二致。
“下一个!”
招募官是一名满脸横肉的军官,不耐烦地吼着。
“沙一”低着头,小步上前。
“姓名,籍贯,有何手艺?”军官例行公事地问道,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回……回官爷,小的叫石头,从……从南边逃难来的,会……会点石匠活。”“沙一”的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怯懦与紧张。
军官闻言,这才抬眼打量了他一番,目光落在他那双布满老茧、指节粗大的手上。
“哦?石匠?”军官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兴趣,“那你倒是说说,采石场里,什么石头不能用来烧水泥?”
这个问题,足以筛掉九成九的滥竽充数之辈。
“沙一”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随即又被那份伪装的憨厚所掩盖。他挠了挠头,用一种带着浓重乡音的土话,结结巴巴地回答:
“官爷,俺们那旮沓的老石匠都说,山分阴阳,石有公母。那山阴背阳面的石头,看着青亮,实则水汽太重,烧不透,是‘阴石’,磨成粉也不顶用。还有那种敲起来声音发闷的‘哑石’,里面有暗纹,最是耗火,也不能用……”
一番只有常年跟石头打交道的老匠人才能说出的“黑话”,瞬间让那军官脸上的不耐烦,变成了惊讶。
他盯着“沙一”看了半晌,又让他做了几个采石场的基本手势,最终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算你小子识货!”军官从一堆竹牌里,挑出一块刻着“技”字的牌子,扔了过去,“拿着这个,去那边登记!以后你就是咱们工地的技术人才了!”
“沙一”接过那枚温热的竹牌,紧紧攥在手心,低着头,快步走向那道防卫森严的工地大门。
桃源县的情报触角,正式**了敌人的心脏。
京城,工部员外郎孙承佑的府邸。
孙承佑正品着上好的雨前龙井,享受着还清债务后的悠闲时光。
管家匆匆来报,说是上次那位江南来的苏姓古董商,再次登门拜访。
“快请!快请!”孙承佑大喜过望,亲自迎了出去。
一番寒暄过后,两人落座。
这一次,苏姓商人却绝口不提古董,反而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卷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书册。
“孙大人,”他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意,“上次一别,在下对大人高风亮节的品性钦佩不已。今日前来,是受一位隐世高人所托,为大人送一份天大的功劳而来。”
“功劳?”孙承佑一愣。
“正是。”商人将那书册推到孙承佑面前,缓缓说道,“大人可知,如今朝堂之上,摄政王殿下最急于得到的,是何物?”
“自然是……水泥配方。”
“然也。”商人抚掌笑道,“那位高人,偶然间改良了水泥配方,其效用比市面上的强了不止三成!他老人家淡泊名利,不愿入朝为官,便将此方托付于在下,寻找一位真正能为国为民的贤臣献上。在下思来想去,满朝文武,也只有孙大人您,配得上这份不世之功!”
面对这份从天而降的巨大功劳,孙承佑的呼吸瞬间急促起来,眼中迸发出贪婪的光芒。
他颤抖着手,打开了那卷书册,只见上面用清晰的字迹,详细记录着水泥的配制比例和烧制流程,旁边还配有精细的图样,看起来比工部流传的任何版本都要详尽!
“这……这……苏掌柜,此等大礼,孙某何以回报?”
商人却笑着摆了摆手,一脸的真诚:“回报二字,便是在下对大人的侮辱了。你我一见如故,只为交个朋友,谈钱,岂不俗了?大人只需拿着此方,在工部、在王爷面前立下奇功,平步青云,在下便心满意足了。”
一番话,将一份足以毁掉一个王朝的毒药,完美地包装成了一份不求回报的旷世奇功。
利欲熏心的孙承佑,彻底沦陷。
他捧着那份致命的“礼物”,感激涕零,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加官进爵、光宗耀祖的美好未来。
摄政王府,书房。
听完虎牢关信使带来的紧急军情,摄政王萧远手中的茶杯,被他生生捏成了齑粉。
瓷片刺入掌心,鲜血滴落,他却浑然不觉。
与暴跳如雷的魏忠贤不同,他没有斥责手下办事不力,而是立刻冷静了下来。
他走到墙边巨大的地图前,目光如鹰隼般,死死锁定在虎牢关周边的所有州县。
片刻之后,他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寒芒。
“这不是商贾的偶然行为……”他缓缓开口,声音里不带一丝感情,却让一旁的魏忠贤不寒而栗,“这是一次目标明确、财力雄厚、蓄谋已久的阳谋!”
“其志不在利,而在拖延本王的工期!”
他猛地转身,死死盯着魏忠贤,下达了两道雷厉风行的命令。
“第一,命鹰扬卫彻查所有高价收购石料的商人!不管他们背景是谁,给本王顺藤摸瓜,挖出幕后主使!”
“第二,传本王将令!虎牢关周边三百里内所有州府,即刻起,以‘军需’为名,强行征调所有石料矿山!胆敢有不从者,以通敌论处!”
这位中期BOSS,终于露出了他狰狞的獠牙。
一场由他亲自指挥的、动用国家机器的猛烈反击,已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