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京城来的不速之客
三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
当镇虏城那雄伟的轮廓彻底矗立在草原之上时,林远给朱棣承诺的期限也到了。
这三个月里,草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镇虏城为中心,一个个小型的军事据点和烽火台如同雨后春笋般在草原的各个战略要地拔地而起。这些由水泥和石块构筑而成的"钉子",彻底改变了明军在草原上只能被动防守的局面。
那支由林远一手缔造的"草原万户",也在一次次的"平叛"和"剿匪"中迅速成长起来。帖木儿和他手下的那群恶犬,用最血腥最残酷的方式向所有心怀不轨的部落证明了谁才是这片草原上新的主人。
服从,或者死亡。
没有第三个选择。
在暴力和利益的双重驱动下,林远制定的那些全新"规矩"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下去。登记户口,缴纳赋税,禁止私斗......草原千百年来的旧秩序被彻底打碎。一个完全由林远主导的新的畸形秩序正在野蛮地生长。
草原真的"平定"了。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再也听不到任何反抗的声音。所有部落的首领在面对林远的命令时,都比最温顺的绵羊还要恭顺。
林远成了这片土地上说一不二的太上皇。他的名字在草原上传播比"长生天"还要响亮,能令小儿止啼,能令雄鹰坠落。
然而林远的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放松。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他在等。
等京城那边的反应。
他很清楚自己这三个月做的这些事有多么惊世骇俗。在草原上建城,训练一支只听自己号令的蒙古人军队,甚至改变整个草原的**生态......这些早就远远超出了一个"侯爷"、一个"将军"该有的权责范围。
这是在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
朱棣,那位雄才大略又多疑善妒的皇帝,会怎么想?他会相信自己真的是为了大明才这么做的吗?他会容忍一个手握如此重权、威望甚至已经超越了皇权的臣子继续留在这片天高皇帝远的草原上吗?
林远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不可能。
暴风雨就要来了。
果然,在三个月期限到达的第五天,一支庞大的队伍出现在了镇虏城的视野里。那不是商队,也不是前来归附的草原部落。
那是一支军队。一支装备精良、旗帜鲜明的大明军队,人数不下五千。为首的是两面巨大的明黄色龙旗。
看到那两面龙旗,岳峰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侯爷,是......是京营的人!而且是皇上亲军的仪仗!"
林远站在镇虏城高达三丈的城墙上,用缴获来的瓦剌人望远镜看着那支越来越近的队伍。他的嘴角勾起了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
终于来了。
而且阵仗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为首的是一个身穿绯红色一品文官官袍的老者。老者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如鹰。林远认得他——兵部尚书金忠,一个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深得朱棣信任的重臣。
而在金忠的身边,还簇拥着几名身穿高级武将铠甲的将军。其中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和朱棣有几分相似的年轻人尤其引人注目。
那是......赵王朱高燧!
林远的心微微一沉。
一个兵部尚书,一个手握重兵的亲王,再加上五千京营精锐。朱棣这次是下了血本了啊。
这已经不是来"宣旨"那么简单了。这是来"接管"的,甚至是来"摊牌"的。
"侯爷,我们......"岳峰站在林远身后,声音有些紧张,"要不要让兄弟们准备一下?"
他说的"准备",意思不言而喻。那就是关闭城门,全城戒备。只要对方有任何不轨的举动,城墙上那数十门黑洞洞的红夷大炮就会让他们尝尝什么叫"镇虏城"的"待客之道"。
"准备?"林远放下了望远镜,笑了笑,"准备什么?天使远道而来,我们当然是要大开城门,夹道欢迎啊。"
他转过身看着岳峰和身后那一众神情紧张的将官。
"传我命令。所有神机营将士换上最干净的军服,带上你们的火铳,在城门口列队。另外把帖木儿和他的"草原万户"也叫上,让他们也穿戴整齐,把我们新打造的"林"字大旗都给我竖起来。"
"我要让京城来的贵人们好好看看,看看我们这三个月都干了些什么,看看我林远为皇上、为大明打下的是何等人一片大大的江山!"
岳峰愣住了。他不明白侯爷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不是把自己的底牌全都亮给对方看吗?这不是在向皇帝炫耀武力、示威挑衅吗?这不是更加坐实了自己"拥兵自重"的罪名吗?
"侯爷,这......这恐怕不妥吧?"岳峰忍不住劝道。
"没什么不妥的。"林远拍了拍他的肩膀,"岳峰,你要记住。当你的实力弱小的时候,你要学会隐藏,学会伪装,学会扮猪吃老虎。但是当你的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不需要再隐藏了。因为任何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解释什么,而是要让他们看清楚现实,让他们自己去掂量掂量——动我林远,他们付不付得起这个代价!"
林远的眼中闪过一丝骇人的精光。
他知道,和朱棣之间这场隔着千山万水的君臣博弈,终于到了图穷匕见的最后时刻。
三个月的时间过得很快。
当镇虏城那雄伟的轮廓彻底矗立在草原之上时,林远给朱棣承诺的期限也到了。
这三个月里,草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镇虏城为中心,一个个小型的军事据点和烽火台如同雨后春笋般在草原的各个战略要地拔地而起。这些由水泥和石块构筑而成的"钉子",彻底改变了明军在草原上只能被动防守的局面。
那支由林远一手缔造的"草原万户",也在一次次的"平叛"和"剿匪"中迅速成长起来。帖木儿和他手下的那群恶犬,用最血腥最残酷的方式向所有心怀不轨的部落证明了谁才是这片草原上新的主人。
服从,或者死亡。
没有第三个选择。
在暴力和利益的双重驱动下,林远制定的那些全新"规矩"被不折不扣地执行了下去。登记户口,缴纳赋税,禁止私斗......草原千百年来的旧秩序被彻底打碎。一个完全由林远主导的新的畸形秩序正在野蛮地生长。
草原真的"平定"了。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再也听不到任何反抗的声音。所有部落的首领在面对林远的命令时,都比最温顺的绵羊还要恭顺。
林远成了这片土地上说一不二的太上皇。他的名字在草原上传播比"长生天"还要响亮,能令小儿止啼,能令雄鹰坠落。
然而林远的心里却没有丝毫的放松。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他在等。
等京城那边的反应。
他很清楚自己这三个月做的这些事有多么惊世骇俗。在草原上建城,训练一支只听自己号令的蒙古人军队,甚至改变整个草原的**生态......这些早就远远超出了一个"侯爷"、一个"将军"该有的权责范围。
这是在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
朱棣,那位雄才大略又多疑善妒的皇帝,会怎么想?他会相信自己真的是为了大明才这么做的吗?他会容忍一个手握如此重权、威望甚至已经超越了皇权的臣子继续留在这片天高皇帝远的草原上吗?
林远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不可能。
暴风雨就要来了。
果然,在三个月期限到达的第五天,一支庞大的队伍出现在了镇虏城的视野里。那不是商队,也不是前来归附的草原部落。
那是一支军队。一支装备精良、旗帜鲜明的大明军队,人数不下五千。为首的是两面巨大的明黄色龙旗。
看到那两面龙旗,岳峰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侯爷,是......是京营的人!而且是皇上亲军的仪仗!"
林远站在镇虏城高达三丈的城墙上,用缴获来的瓦剌人望远镜看着那支越来越近的队伍。他的嘴角勾起了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
终于来了。
而且阵仗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为首的是一个身穿绯红色一品文官官袍的老者。老者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如鹰。林远认得他——兵部尚书金忠,一个在靖难之役中立下大功、深得朱棣信任的重臣。
而在金忠的身边,还簇拥着几名身穿高级武将铠甲的将军。其中一个身材魁梧、面容和朱棣有几分相似的年轻人尤其引人注目。
那是......赵王朱高燧!
林远的心微微一沉。
一个兵部尚书,一个手握重兵的亲王,再加上五千京营精锐。朱棣这次是下了血本了啊。
这已经不是来"宣旨"那么简单了。这是来"接管"的,甚至是来"摊牌"的。
"侯爷,我们......"岳峰站在林远身后,声音有些紧张,"要不要让兄弟们准备一下?"
他说的"准备",意思不言而喻。那就是关闭城门,全城戒备。只要对方有任何不轨的举动,城墙上那数十门黑洞洞的红夷大炮就会让他们尝尝什么叫"镇虏城"的"待客之道"。
"准备?"林远放下了望远镜,笑了笑,"准备什么?天使远道而来,我们当然是要大开城门,夹道欢迎啊。"
他转过身看着岳峰和身后那一众神情紧张的将官。
"传我命令。所有神机营将士换上最干净的军服,带上你们的火铳,在城门口列队。另外把帖木儿和他的"草原万户"也叫上,让他们也穿戴整齐,把我们新打造的"林"字大旗都给我竖起来。"
"我要让京城来的贵人们好好看看,看看我们这三个月都干了些什么,看看我林远为皇上、为大明打下的是何等人一片大大的江山!"
岳峰愣住了。他不明白侯爷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不是把自己的底牌全都亮给对方看吗?这不是在向皇帝炫耀武力、示威挑衅吗?这不是更加坐实了自己"拥兵自重"的罪名吗?
"侯爷,这......这恐怕不妥吧?"岳峰忍不住劝道。
"没什么不妥的。"林远拍了拍他的肩膀,"岳峰,你要记住。当你的实力弱小的时候,你要学会隐藏,学会伪装,学会扮猪吃老虎。但是当你的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就不需要再隐藏了。因为任何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解释什么,而是要让他们看清楚现实,让他们自己去掂量掂量——动我林远,他们付不付得起这个代价!"
林远的眼中闪过一丝骇人的精光。
他知道,和朱棣之间这场隔着千山万水的君臣博弈,终于到了图穷匕见的最后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