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歼?”
这个词,让帐内瞬间一静。
李世勣、长孙无忌、尉迟恭三人,几乎是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
他们的脑海中,开始飞速地推演。
击溃,不成问题。
重创,也很有把握。
但是……全歼?
全歼十五万大军,那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对方连一个成建制的百人队都逃不出去。
意味着要将十五万人,全部杀死,或者俘虏。
沙盘上,敌我双方的态势一目了然。
唐军精锐,战力强悍,但人数处于劣势。
高句丽军虽然战力稍逊,但十五万人的体量摆在那里,如同一片黑压压的乌云。
一旦战事不利,他们四散而逃,这广袤的辽东大地,哪里都能藏身。
唐军骑兵再快,又能追得上多少?
三人沉默了。
他们对大唐军队的战力有着绝对的自信,可理智告诉他们,想要一口吞下这十五万大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终,能歼其半数,俘获三四万,便已是震古烁今的大捷了。
看着三人迟疑的神色,许元心中已有了答案。
然而,尉迟恭那火爆的性子,却容不得半点认输。
他脖子一梗,瓮声瓮气地说道:
“有何不可?”
“只要陛下将玄甲军交由末将统帅,再给末将五千精骑!”
他的手,重重地拍在沙盘上,指向高句丽大军可能溃退的方向。
“末将亲自率军,绕到他们身后,截断他们的归路!”
“正面大军只管冲杀,末将敢立军令状,哪怕我玄甲军拼光了,也定不放一个高句丽将军逃走!”
“只要他们的指挥系统一乱,剩下的虾兵蟹将,又能逃到哪里去?”
这番话,说得豪气干云,但也透着一股子惨烈的味道。
用玄甲军这支王牌中的王牌,去堵住十几万人的溃兵洪流,无异于以血肉筑墙,代价之大,难以想象。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忍。
玄甲军,是他的心头肉。
许元却对着尉迟恭,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尉迟将军之勇,天下皆知。玄甲军之锐,亦是举世无双。”
“但此战,臣要的,不是一场惨胜。”
“更不是简单的击溃。”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他。
只见许元伸出手指,在沙盘上,从安市城,一路向东南划去,最终,重重地点在了极远处的一个名字上——平壤。
他的眼神,在跳跃的火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也格外得……冷。
“好不容易,才将高句丽的主力兵马,从他们的乌龟壳里引了出来。”
“若是让他们跑掉一半,退守平壤,凭借坚城,与我军继续耗下去,这场仗,还要打多久?”
他缓缓抬起头,环视众人,一字一顿地说道。
“臣要的,是将这高延寿与高惠真的十五万大军……”
帐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只听见许元那平静却又带着无边杀伐之气的声音,轻轻响起。
“全歼!”
全歼!
这两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划过营帐内李世民等人的心中。
李世民那双刚刚还闪烁着狂喜与霸气的龙目,此刻,瞳孔骤然收缩。
他死死地盯着许元,仿佛要将这个年轻人看穿。
全歼?
他征战一生,打过无数恶仗,胜仗更是数不胜数,可“全歼”十五万敌军主力,这样疯狂的念头,连他都不曾轻易动过。
长孙无忌捻着胡须的手指,僵在了半空,一丝不苟的发髻下,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李世勣这位大唐军神,此刻也是呼吸一滞,眼神中充满了审视与惊疑。
他们哪个不是从战场上经历无数恶战活下来的人?
可是,面对这高延寿的这十五万人马,他们最多也就是打算击溃对方,从未想过什么全歼敌军。
毕竟,唐军再勇猛,人数差距在那儿摆着呢!
此前,李道宗留下了一万人驻守辽东,现在大唐这边的主力部队也就五六万人,就算再加上张亮攻破乌骨城之后前来回合,也不会超过十万人。
高延寿这次就带来了十五万,而且还有原本安市城中的守军,加起来只怕不低于二十万!
十万对二十万,如何全歼?
亦或者说……这得多难?
“许……许元。”
长孙无忌的声音有些干涩,他艰难地开口:“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全歼高句丽大军,这……这谈何容易?”
“小子,你呀,口气倒是不小!”
尉迟恭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铜铃大的眼睛里,兴奋的火焰被一种更为狂热的光芒所取代。
他虽然觉得这想法太过疯狂,但不知为何,从许元口中说出,却让他浑身的血液都开始沸腾。
“小子,你倒是说说,怎么个全歼法?”
许元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他的神情依旧平静如水,仿佛在诉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他伸出手指,在沙盘上轻轻一划,将代表敌军援军的红色箭头,与代表唐军主力的蓝色旗帜圈在了一起。
然后,他的手指,点向了安市城东南方向的乌骨城。
“诸位国公,陛下。”
“我们之所以觉得难以全歼,是因为我们少了一堵墙。”
他的手指,从乌骨城的方向,重重地划向了唐军与高句丽援军之间。
“张亮将军麾下的四万水师,就是这堵墙。”
“只要张将军攻克乌骨城,挥师北上,便可如一把尖刀,死死地插在高延寿大军的身后。”
“届时,我主力大军正面决战,张将军四万精锐背刺合围。”
“请问陛下,请问三位国公,这十五万大军,届时将是何种境地?”
许元的声音不大,却字字诛心。
沙盘之上,随着他手指的划动,一副绝杀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前有唐军主力铁壁合围。
后有四万水师断绝归路。
左侧是险峻山脉,右侧是坚不可摧的安市城。
这十五万高句丽大军,将彻底沦为一支孤军,一片被圈禁在辽东大地上的……羔羊。
“嘶……”
帐内,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李世勣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那份难以掩饰的骇然。
这个计策,太狠了。
狠到让他们这些沙场老将都感到一丝寒意。
尉迟恭更是双拳紧握,激动得满脸通红。
“妙啊!实在是妙!”
“如此一来,这帮高句丽蛮子,插翅难飞!”
李世民的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沙盘,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尸山血海、俘虏成群的壮观景象。
可随即,他又冷静了下来。
“计是好计。”
李世民沉吟道:“但,若高句丽人拼死决战呢?”
“他们十五万人,若结成阵势,与我军正面硬撼,即便能胜,我军伤亡亦会不小。”
“陛下多虑了。”
许元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绝对自信。
“他们结不成阵的。”
“难道陛下和诸位国公,忘了我大唐的红衣大炮了么?”
这个词,让帐内瞬间一静。
李世勣、长孙无忌、尉迟恭三人,几乎是下意识地对视了一眼。
他们的脑海中,开始飞速地推演。
击溃,不成问题。
重创,也很有把握。
但是……全歼?
全歼十五万大军,那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对方连一个成建制的百人队都逃不出去。
意味着要将十五万人,全部杀死,或者俘虏。
沙盘上,敌我双方的态势一目了然。
唐军精锐,战力强悍,但人数处于劣势。
高句丽军虽然战力稍逊,但十五万人的体量摆在那里,如同一片黑压压的乌云。
一旦战事不利,他们四散而逃,这广袤的辽东大地,哪里都能藏身。
唐军骑兵再快,又能追得上多少?
三人沉默了。
他们对大唐军队的战力有着绝对的自信,可理智告诉他们,想要一口吞下这十五万大军,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最终,能歼其半数,俘获三四万,便已是震古烁今的大捷了。
看着三人迟疑的神色,许元心中已有了答案。
然而,尉迟恭那火爆的性子,却容不得半点认输。
他脖子一梗,瓮声瓮气地说道:
“有何不可?”
“只要陛下将玄甲军交由末将统帅,再给末将五千精骑!”
他的手,重重地拍在沙盘上,指向高句丽大军可能溃退的方向。
“末将亲自率军,绕到他们身后,截断他们的归路!”
“正面大军只管冲杀,末将敢立军令状,哪怕我玄甲军拼光了,也定不放一个高句丽将军逃走!”
“只要他们的指挥系统一乱,剩下的虾兵蟹将,又能逃到哪里去?”
这番话,说得豪气干云,但也透着一股子惨烈的味道。
用玄甲军这支王牌中的王牌,去堵住十几万人的溃兵洪流,无异于以血肉筑墙,代价之大,难以想象。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忍。
玄甲军,是他的心头肉。
许元却对着尉迟恭,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尉迟将军之勇,天下皆知。玄甲军之锐,亦是举世无双。”
“但此战,臣要的,不是一场惨胜。”
“更不是简单的击溃。”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他。
只见许元伸出手指,在沙盘上,从安市城,一路向东南划去,最终,重重地点在了极远处的一个名字上——平壤。
他的眼神,在跳跃的火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也格外得……冷。
“好不容易,才将高句丽的主力兵马,从他们的乌龟壳里引了出来。”
“若是让他们跑掉一半,退守平壤,凭借坚城,与我军继续耗下去,这场仗,还要打多久?”
他缓缓抬起头,环视众人,一字一顿地说道。
“臣要的,是将这高延寿与高惠真的十五万大军……”
帐内,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只听见许元那平静却又带着无边杀伐之气的声音,轻轻响起。
“全歼!”
全歼!
这两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划过营帐内李世民等人的心中。
李世民那双刚刚还闪烁着狂喜与霸气的龙目,此刻,瞳孔骤然收缩。
他死死地盯着许元,仿佛要将这个年轻人看穿。
全歼?
他征战一生,打过无数恶仗,胜仗更是数不胜数,可“全歼”十五万敌军主力,这样疯狂的念头,连他都不曾轻易动过。
长孙无忌捻着胡须的手指,僵在了半空,一丝不苟的发髻下,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李世勣这位大唐军神,此刻也是呼吸一滞,眼神中充满了审视与惊疑。
他们哪个不是从战场上经历无数恶战活下来的人?
可是,面对这高延寿的这十五万人马,他们最多也就是打算击溃对方,从未想过什么全歼敌军。
毕竟,唐军再勇猛,人数差距在那儿摆着呢!
此前,李道宗留下了一万人驻守辽东,现在大唐这边的主力部队也就五六万人,就算再加上张亮攻破乌骨城之后前来回合,也不会超过十万人。
高延寿这次就带来了十五万,而且还有原本安市城中的守军,加起来只怕不低于二十万!
十万对二十万,如何全歼?
亦或者说……这得多难?
“许……许元。”
长孙无忌的声音有些干涩,他艰难地开口:“你可知,你在说什么?”
“全歼高句丽大军,这……这谈何容易?”
“小子,你呀,口气倒是不小!”
尉迟恭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铜铃大的眼睛里,兴奋的火焰被一种更为狂热的光芒所取代。
他虽然觉得这想法太过疯狂,但不知为何,从许元口中说出,却让他浑身的血液都开始沸腾。
“小子,你倒是说说,怎么个全歼法?”
许元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他的神情依旧平静如水,仿佛在诉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他伸出手指,在沙盘上轻轻一划,将代表敌军援军的红色箭头,与代表唐军主力的蓝色旗帜圈在了一起。
然后,他的手指,点向了安市城东南方向的乌骨城。
“诸位国公,陛下。”
“我们之所以觉得难以全歼,是因为我们少了一堵墙。”
他的手指,从乌骨城的方向,重重地划向了唐军与高句丽援军之间。
“张亮将军麾下的四万水师,就是这堵墙。”
“只要张将军攻克乌骨城,挥师北上,便可如一把尖刀,死死地插在高延寿大军的身后。”
“届时,我主力大军正面决战,张将军四万精锐背刺合围。”
“请问陛下,请问三位国公,这十五万大军,届时将是何种境地?”
许元的声音不大,却字字诛心。
沙盘之上,随着他手指的划动,一副绝杀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前有唐军主力铁壁合围。
后有四万水师断绝归路。
左侧是险峻山脉,右侧是坚不可摧的安市城。
这十五万高句丽大军,将彻底沦为一支孤军,一片被圈禁在辽东大地上的……羔羊。
“嘶……”
帐内,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李世勣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那份难以掩饰的骇然。
这个计策,太狠了。
狠到让他们这些沙场老将都感到一丝寒意。
尉迟恭更是双拳紧握,激动得满脸通红。
“妙啊!实在是妙!”
“如此一来,这帮高句丽蛮子,插翅难飞!”
李世民的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沙盘,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尸山血海、俘虏成群的壮观景象。
可随即,他又冷静了下来。
“计是好计。”
李世民沉吟道:“但,若高句丽人拼死决战呢?”
“他们十五万人,若结成阵势,与我军正面硬撼,即便能胜,我军伤亡亦会不小。”
“陛下多虑了。”
许元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一种运筹帷幄的绝对自信。
“他们结不成阵的。”
“难道陛下和诸位国公,忘了我大唐的红衣大炮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