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唤了她的名字,不再是疏离的“公主”,而是带着满腔疼惜的亲密。
“那个时候,你刚刚失去了最重要的父亲,你的天塌了。谁都无法真正体会你当时的痛苦和绝望。
产后情绪本就起伏巨大,再加上那样的打击……你不是病了,你是被活生生撕扯成了两半。”
他的声音温柔而有力,一字一句,敲打在金姣冰冷悔恨的心上:
“韩琼或许很可怜,失去母亲的关爱是他的不幸。但是,姣姣,我更怜爱当初那个恍若被整个世界背叛、独自在无边黑暗里煎熬的你。”
他捧住她的脸,目光灼灼,充满了心疼与坚定:
“那不是你的本意,是痛苦吞噬了你。不要再苛责自己,好吗?”
他看着她的眼睛,郑重地承诺道:
“如果你愿意,如果你还想弥补,我会帮你。我们一起,慢慢来,试着去靠近那个孩子,试着让他明白……他的母亲,从未真正放弃过他。”
金姣怔怔地望着他,望着他眼中毫无保留的心疼、理解和支持。
他的话语如同温暖的泉水,缓缓流入她冰封已久的心河,荡开一圈圈涟漪。
多年来积压的自责和悔恨,仿佛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泻的出口。
她猛地扑进他怀里,紧紧抱住他的腰,将脸深深埋在他坚实温暖的胸膛,放声痛哭起来。
这一次的哭声,不再仅仅是悲伤和悔恨,更夹杂着一种被理解、被接纳的巨大委屈和解脱。
卫青紧紧回抱着她,大手一下下轻抚着她的后背,无声地传递着他的支持和守护。
窗外,夜色彻底笼罩了天地,而室内,相拥的两人在泪水中,似乎终于为那段沉重的过往,找到了一丝走向光明的可能。
————————
霍去病的到来,如同在湖阳公主府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活蹦乱跳的石子,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这孩子精力旺盛得惊人,上房揭瓦,下河摸鱼,几乎没有他不敢干的事。
金姣原本有些沉寂的生活,因着他的存在,陡然变得喧闹而充满生机。
他虽然跳脱顽皮,却并非不懂事。
或许真是应了那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心思剔透,很会察言观色。
许是记着初次见面时金姣最后那骤然冷淡的神色,霍去病总有种莫名的直觉。
觉得这位美丽得像仙女一样的公主,心底深处藏着不开心。
于是,他便变着法儿地逗她笑。
有时,他会不知从哪个角落突然冒出来,手里举着刚摘的、还带着露水的野花。
献宝似的递到金姣面前,咧着一口白牙,眼睛亮晶晶地说:“公主,你看这花,配不配你?”
有时,他会偷偷溜出府去,用自己攒下的零用钱,买回些街边新奇的小玩意儿。
什么会叫的泥偶、转起来嗡嗡响的风车、或是甜得腻人的糖人,一股脑儿塞给金姣。
然后眼巴巴地看着她,直到她忍俊不禁地笑出来,他才心满意足地跟着傻笑。
他甚至会学着戏文里的样子,有模有样地给她表演一段自己瞎编的“武戏”,虽然动作滑稽,时常把自己绊个跟头,却总能精准地戳中金姣的笑点。
就连他时不时冒出的那句“公主你等着,我长大了一定来娶你”,金姣也全当是这孩子气的玩笑话,是另一种逗她开心的方式。
她往往会笑着捏捏他日渐结实的小脸,调侃道:“好好好,本公主等着我们的小霍将军骑着高头大马来娶我。”
见他性子活泼,又得金姣喜爱,卫青军务繁忙时,金姣便时常将霍去病带在身边。
甚至偶尔进宫去见王太后和皇帝刘彻时,也会捎上他。
霍去病年纪虽小,却毫不怯场。
在刘彻面前,他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莽撞劲儿和眼神里对军功、对战场毫不掩饰的渴望,竟意外地投了刘彻的脾气。
刘彻本就因金姣态度的缓和而心情愉悦,如今见阿姊带进宫的这孩子如此合眼缘,更是爱屋及乌,对霍去病颇为喜爱,时常考校他武艺兵法,赏赐也毫不吝啬。
加之金姣在与卫青那夜倾谈之后,心中积郁多年的愧疚和心结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整个人都松弛了许多。
她不再像刺猬一样将对刘彻的怨怼时刻顶在尖刺上,态度柔和了不少。
虽不复幼时那般毫无芥蒂的亲昵,但至少能心平气和地说说话,偶尔甚至会流露出几分属于长姊的关怀。
这对于刘彻而言,已是莫大的慰藉。
天知道他之前被阿姊那恨天恨地、仿佛他是什么十恶不赦之徒的态度伤得有多深。
无论他如何示好、如何弥补,都像拳头打在棉花上,得不到半分回应。
如今虽不知阿姊为何突然想通,但她愿意与他和解,他已心满意足,欣喜不已。
连带着,对能讨阿姊欢心的霍去病,也越发看重。
一时间,长安城里不少消息灵通的人家都知道了,车骑将军卫青的那个侄子霍去病,很得湖阳公主和陛下的青眼,是个不能轻易得罪的小爷。
然而,与未央宫的其乐融融不同,长乐宫永寿殿内的王太后王娡,对霍去病这个半大孩子,却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她看着霍去病在金姣身边上蹿下跳、逗得金姣开怀大笑的模样,心中那口郁气就堵得厉害。
她连金姣亲生的、流淌着皇室血脉的韩琼都只是维持着表面功夫。
不过是看在女儿的面子上给几分体面罢了,内心深处何曾真正接纳过?
更何况是这个与卫青血脉相连的野小子!
在王娡看来,这分明就是卫青使的又一重狐魅手段!
自己勾得姣姣神魂颠倒还不够,如今竟又弄来个半大的侄子。
仗着年纪小、脸皮厚,变着法儿地争宠,哄得姣姣眉开眼笑,连带着对那卫青恐怕更是死心塌地!
“真是好手段!好算计!”
王娡捻着佛珠的手指用力到指节泛白,眼底寒光闪烁,
“一个卑**骑奴出身的卫青,竟将哀家的姣姣迷惑至此……如今还想靠着个黄口小儿固宠?真是……岂有此理!”
她越想越气,只觉得胸口憋闷,恨不得立刻将那个碍眼的霍去病打发出长安,让他永远消失在金姣的视线里。
可她也知道,如今刘彻对那小子似乎也有几分喜爱,加之金姣明显护着,她若贸然动手,只怕会引得女儿不快,反而坏了母女情分。
这口闷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直气得王娡心口疼,对卫青的厌恶,更是深重了十分。
只觉得这叔侄二人,皆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迟早要想个法子,彻底拔除了才好。
————————
这边卫青思忖再三,觉得若要解开金姣与韩琼母子间的心结,或许需要一个中间人。
他想到了霍去病。这孩子机灵胆大,又与韩琼年纪相仿,虽是不打不相识,但好歹有过交集,由他去说和,或许比大人出面更容易些。
这日,他寻了个空,将霍去病叫到书房。
看着眼前个头窜得飞快、眉眼间已初现峥嵘之气的少年,卫青斟酌着开口。
将金姣当年因先帝骤然崩逝、悲痛过度以致产后失调、无法面对酷似其父韩嫣的幼子等往事,挑了些能讲的,缓缓道来。
他并未过多提及韩嫣,只着重描述了金姣当年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如今深藏心底、却不知如何弥补的愧疚与思念。
“……公主心里,一直很记挂他。”
卫青最后总结道,目光带着期许落在霍去病脸上,
他唤了她的名字,不再是疏离的“公主”,而是带着满腔疼惜的亲密。
“那个时候,你刚刚失去了最重要的父亲,你的天塌了。谁都无法真正体会你当时的痛苦和绝望。
产后情绪本就起伏巨大,再加上那样的打击……你不是病了,你是被活生生撕扯成了两半。”
他的声音温柔而有力,一字一句,敲打在金姣冰冷悔恨的心上:
“韩琼或许很可怜,失去母亲的关爱是他的不幸。但是,姣姣,我更怜爱当初那个恍若被整个世界背叛、独自在无边黑暗里煎熬的你。”
他捧住她的脸,目光灼灼,充满了心疼与坚定:
“那不是你的本意,是痛苦吞噬了你。不要再苛责自己,好吗?”
他看着她的眼睛,郑重地承诺道:
“如果你愿意,如果你还想弥补,我会帮你。我们一起,慢慢来,试着去靠近那个孩子,试着让他明白……他的母亲,从未真正放弃过他。”
金姣怔怔地望着他,望着他眼中毫无保留的心疼、理解和支持。
他的话语如同温暖的泉水,缓缓流入她冰封已久的心河,荡开一圈圈涟漪。
多年来积压的自责和悔恨,仿佛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倾泻的出口。
她猛地扑进他怀里,紧紧抱住他的腰,将脸深深埋在他坚实温暖的胸膛,放声痛哭起来。
这一次的哭声,不再仅仅是悲伤和悔恨,更夹杂着一种被理解、被接纳的巨大委屈和解脱。
卫青紧紧回抱着她,大手一下下轻抚着她的后背,无声地传递着他的支持和守护。
窗外,夜色彻底笼罩了天地,而室内,相拥的两人在泪水中,似乎终于为那段沉重的过往,找到了一丝走向光明的可能。
————————
霍去病的到来,如同在湖阳公主府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活蹦乱跳的石子,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涟漪。
这孩子精力旺盛得惊人,上房揭瓦,下河摸鱼,几乎没有他不敢干的事。
金姣原本有些沉寂的生活,因着他的存在,陡然变得喧闹而充满生机。
他虽然跳脱顽皮,却并非不懂事。
或许真是应了那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心思剔透,很会察言观色。
许是记着初次见面时金姣最后那骤然冷淡的神色,霍去病总有种莫名的直觉。
觉得这位美丽得像仙女一样的公主,心底深处藏着不开心。
于是,他便变着法儿地逗她笑。
有时,他会不知从哪个角落突然冒出来,手里举着刚摘的、还带着露水的野花。
献宝似的递到金姣面前,咧着一口白牙,眼睛亮晶晶地说:“公主,你看这花,配不配你?”
有时,他会偷偷溜出府去,用自己攒下的零用钱,买回些街边新奇的小玩意儿。
什么会叫的泥偶、转起来嗡嗡响的风车、或是甜得腻人的糖人,一股脑儿塞给金姣。
然后眼巴巴地看着她,直到她忍俊不禁地笑出来,他才心满意足地跟着傻笑。
他甚至会学着戏文里的样子,有模有样地给她表演一段自己瞎编的“武戏”,虽然动作滑稽,时常把自己绊个跟头,却总能精准地戳中金姣的笑点。
就连他时不时冒出的那句“公主你等着,我长大了一定来娶你”,金姣也全当是这孩子气的玩笑话,是另一种逗她开心的方式。
她往往会笑着捏捏他日渐结实的小脸,调侃道:“好好好,本公主等着我们的小霍将军骑着高头大马来娶我。”
见他性子活泼,又得金姣喜爱,卫青军务繁忙时,金姣便时常将霍去病带在身边。
甚至偶尔进宫去见王太后和皇帝刘彻时,也会捎上他。
霍去病年纪虽小,却毫不怯场。
在刘彻面前,他那股天不怕地不怕的莽撞劲儿和眼神里对军功、对战场毫不掩饰的渴望,竟意外地投了刘彻的脾气。
刘彻本就因金姣态度的缓和而心情愉悦,如今见阿姊带进宫的这孩子如此合眼缘,更是爱屋及乌,对霍去病颇为喜爱,时常考校他武艺兵法,赏赐也毫不吝啬。
加之金姣在与卫青那夜倾谈之后,心中积郁多年的愧疚和心结似乎找到了宣泄的出口,整个人都松弛了许多。
她不再像刺猬一样将对刘彻的怨怼时刻顶在尖刺上,态度柔和了不少。
虽不复幼时那般毫无芥蒂的亲昵,但至少能心平气和地说说话,偶尔甚至会流露出几分属于长姊的关怀。
这对于刘彻而言,已是莫大的慰藉。
天知道他之前被阿姊那恨天恨地、仿佛他是什么十恶不赦之徒的态度伤得有多深。
无论他如何示好、如何弥补,都像拳头打在棉花上,得不到半分回应。
如今虽不知阿姊为何突然想通,但她愿意与他和解,他已心满意足,欣喜不已。
连带着,对能讨阿姊欢心的霍去病,也越发看重。
一时间,长安城里不少消息灵通的人家都知道了,车骑将军卫青的那个侄子霍去病,很得湖阳公主和陛下的青眼,是个不能轻易得罪的小爷。
然而,与未央宫的其乐融融不同,长乐宫永寿殿内的王太后王娡,对霍去病这个半大孩子,却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她看着霍去病在金姣身边上蹿下跳、逗得金姣开怀大笑的模样,心中那口郁气就堵得厉害。
她连金姣亲生的、流淌着皇室血脉的韩琼都只是维持着表面功夫。
不过是看在女儿的面子上给几分体面罢了,内心深处何曾真正接纳过?
更何况是这个与卫青血脉相连的野小子!
在王娡看来,这分明就是卫青使的又一重狐魅手段!
自己勾得姣姣神魂颠倒还不够,如今竟又弄来个半大的侄子。
仗着年纪小、脸皮厚,变着法儿地争宠,哄得姣姣眉开眼笑,连带着对那卫青恐怕更是死心塌地!
“真是好手段!好算计!”
王娡捻着佛珠的手指用力到指节泛白,眼底寒光闪烁,
“一个卑**骑奴出身的卫青,竟将哀家的姣姣迷惑至此……如今还想靠着个黄口小儿固宠?真是……岂有此理!”
她越想越气,只觉得胸口憋闷,恨不得立刻将那个碍眼的霍去病打发出长安,让他永远消失在金姣的视线里。
可她也知道,如今刘彻对那小子似乎也有几分喜爱,加之金姣明显护着,她若贸然动手,只怕会引得女儿不快,反而坏了母女情分。
这口闷气堵在胸口,上不来下不去,直气得王娡心口疼,对卫青的厌恶,更是深重了十分。
只觉得这叔侄二人,皆是她的眼中钉、肉中刺,迟早要想个法子,彻底拔除了才好。
————————
这边卫青思忖再三,觉得若要解开金姣与韩琼母子间的心结,或许需要一个中间人。
他想到了霍去病。这孩子机灵胆大,又与韩琼年纪相仿,虽是不打不相识,但好歹有过交集,由他去说和,或许比大人出面更容易些。
这日,他寻了个空,将霍去病叫到书房。
看着眼前个头窜得飞快、眉眼间已初现峥嵘之气的少年,卫青斟酌着开口。
将金姣当年因先帝骤然崩逝、悲痛过度以致产后失调、无法面对酷似其父韩嫣的幼子等往事,挑了些能讲的,缓缓道来。
他并未过多提及韩嫣,只着重描述了金姣当年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如今深藏心底、却不知如何弥补的愧疚与思念。
“……公主心里,一直很记挂他。”
卫青最后总结道,目光带着期许落在霍去病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