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263年。

  曹魏的镇西将军邓艾率领大军偷渡阴平,在绵竹大败诸葛瞻父子。

  随后,邓艾率领一众军队直奔成都而去。

  数千魏军兵临成都城下,而姜维率领的蜀军主力却仍驻守在剑阁。

  此时的成都城内只有老弱病孺,与一座空城无异。

  成都城上,已经两鬓斑白的蜀汉后主刘禅仰头望天,泪水已经模糊了视线。

  直到天幕开始用他跟相父与朱高灿与朱祁镇作对比。

  刘禅口中喃喃道:

  “二十九年……”

  刘禅记得清清楚楚,截至今天,自己的相父离自己而去已经整整二十九年了。

  这二十九年里,刘禅对诸葛亮日思夜想。

  “相父,对不起,我还是没能守住蜀汉……”

  【经过专业的分析,若是当时的朱祁镇严格按照神煌大帝奏书中要求的做,大明的国祚至少可以延续一百年!】

  【就是这么重要的九十九封奏书,在朱祁镇看来仅仅是吴王对他皇权的挑衅,被朱祁镇无情践踏!】

  天幕讲述到这里,刘禅的瞳孔瞬间瞪大。

  “什么!”

  “那可是整整九十九篇出师表啊,这个叫做朱祁镇的真的是人吗?!”

  出师表可太好用了。

  它将那些人不能用,那些人可以用、怎么用,都写得清清楚楚。

  而朱祁镇,有整整九十九封!

  刘禅对于朱祁镇可谓是又羡慕,又气愤。

  刘禅不敢相信。

  如果当初的相父也给他留下九十九篇出师表,如今的蜀汉将是一幅怎样的胜景。

  至少,邓艾的大军此时不会兵临城下。

  至少,在相父死后,蜀汉仅仅延续了二十九年的光景。

  “陛下,天幕都说了,蜀汉在诸葛丞相薨后仅仅延续了二十九年,现在已经过去二十九年了,我们开城投降吧。”

  这个时候,蜀汉的带投大哥谯周站了出来,一开口就是要投降。

  刘禅目光落在谯周身上,紧紧地盯着谯周。

  这眼神,盯得谯周直发毛。

  “天幕说了,朕是被忽悠投降的,难道那个忽悠朕的人是你?”

  谯周连忙摇头:“不是的陛下。”

  “我是真情实意的建议投降,现在的曹魏如日中天,就算我们不投降,被灭国也是迟早的事情。”

  “现在我们投降,至少下半辈子,还能做一个富家翁……”

  “噤声!”

  刘禅怒喝!

  “再有言降者,立斩!”

  刘禅很少发脾气,这让一心投降的谯周立马被震住了。

  “朕不想做另一个朱祁镇!”

  “朕也不想,相父交到朕手里大汉仅仅延续二十九年!”

  因为有了朱祁镇作为对比对象,刘禅心中隐隐升起了一股自信。

  这一股自信犹如一颗火苗,虽微弱,却已经走了燎原之势!

  刘禅再度仰头望天,蔚蓝色的天空中,仿佛有一颗星星兀的闪烁起来。

  “朕要告诉相父,朕做得并不差。”

  刘禅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他好像看到相父正在欣慰的笑……

  ……

  洪武位面。

  皇宫后花园中。

  “呜……标儿,咱眼睛里好像进砖头了,给咱拿个帕子。”

  朱元璋拭了拭眼角的泪珠,看向自己身旁的朱标。

  朱标用手帕先擦拭了自己的眼角,随后递到朱元璋手里。

  “父皇,老四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朱标感慨。

  “朱高灿这样的臣子,只需一人就可以佑我大明百年不衰,可惜碰上朱祁镇这样一位忠奸不明的君主。”

  朱元璋点了点头。

  “这个朱祁镇也是老四的后代,都是老四的后代,怎么差距可以这么大。”

  “还有这个朱高灿,我不明白!碰上朱祁镇这样一个**君主,他为什么不造反!”

  闻言,朱标惊讶的看向朱元璋。

  “造反?”

  这可不像是他那将“正统”二字看的极为重要的父皇所说的话。

  朱元璋转头看向朱标,“对,就是造反。”

  按照常理来说,朱元璋绝对不会鼓励自己的后代造反。

  可朱祁镇的出现根本就不符合常理!

  朱祁镇太畜生了!

  身为太祖皇帝的朱元璋现在恨不得立刻、马上,看到朱高灿造反。

  赶紧把那朱祁镇赶下龙椅。

  朱祁镇这样的人在位每多一天,他的大明就会更早的灭亡。

  没等朱标反应过来,朱元璋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咱知道了!一定是朱老四这兔崽子搞的鬼!”

  朱元璋开始给朱标分析自己的见解。

  “标儿,你想,朱老四这家伙造反夺的皇位,他最害怕什么?”

  朱标稍加思索,立马回道:“老四他害怕自己的后人也学他的样子,造反当皇帝。”

  “对!就是这样!”

  这并不难猜!

  遥想盛唐。

  自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夺得太子之位后,玄武门继承制仿佛已经成为了大唐专属的继承制度。

  不来上一两次的**,你都不好意思坐上那个皇位。

  换位思考到朱棣身上。

  朱棣也害怕自己的后代,学自己发动靖难之役。

  毕竟,老祖宗可以造反当皇帝,我为什不能?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大字的吸引力太大了!

  这很容易得出:

  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闲暇时间,朱棣必然会给自己的儿子灌输不能造反的思想。

  朱元璋最终给出了自己的推测。

  “都怪朱老四这个小兔崽子,若不是他从中捣乱,朱高灿这么好的孩子早就造反当皇帝了!”

  “啊?”朱标震惊。

  这像是一个皇帝应该说的话吗?!

  还是大明的开国皇帝!

  皇帝鼓励一个藩王造自己后代皇帝的反?

  “啊什么啊!”

  朱元璋拍了拍朱标的肩膀。

  “标儿啊,把老四找来,咱有话对他说。”

  “什么话?”朱标回过神来。

  等到朱标再次看向朱元璋时,却见朱元璋不知从什么地方找出了前些天抽打朱棣的鞭子。

  “不可啊,父皇,老四前些天的伤势还没有恢复,真不能打了啊!”

  “你别管,去把老四叫来,咱就是单纯想跟他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