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情?”
薛昱修笑出声:“你于我有何恩情?”
萧意锦脸色僵住:“你、你都知道了?”
薛昱修:“人做过的事是经不住调查的,人没做过的事,想要顶替也终会有被接穿的一天,萧二小姐,即便你冒领别人的恩情,我也不会为了你破了底线,在你算计我时无动于衷。”
萧意锦颓废的坐在地上,被萧父的人直接拖了出去。
她阴冷的看着薛昱修:“侯爷好算计,但姐姐知道你曾将我当做你的恩人,答应要饶过她的仇人吗?救我出狱的事吗?”
薛昱修脸色冷了下来。
他并未理会萧意锦,出了客房看向萧祺安:“走吧,回侯府。”
萧祺安纤长的睫毛垂下:“姐夫,我先不回侯府了,萧家出了这样的大事,我若是回侯府回惹旁人的眼。”
薛昱修看了他一眼,点头:“既如此,我先走了,要是出事就派人来侯府寻我。”
萧祺安露出一个单纯的笑:“好的姐夫。”
薛昱修一走,他黑眸忽然变的深不见底。
萧府乱成一团才好啊。
母亲的死,姐姐的苦,他势必要让这些人还回来。
薛昱修的心到底因为萧意锦最后那句话升起了几分忐忑。
走进朝暮院,萧意绾正坐在院子里查账本。
见到他回来,她笑意极淡:“侯爷这是从哪里回来,染了一身的味道。”
薛昱修一下子就慌了,连忙解释:“是你父亲邀我去萧父,我过去是将计就计,你放心,萧家是出了点事,但你听了或许会开心。”
萧意绾来了兴趣:“说说看。”
薛昱修将萧意锦算计他的事说了出来,犹豫之间,他还是把之前的误会解释清楚。
“当年萧问舟羞辱我一番后,我知萧家已打定主意袖手旁观,绝望之间便想离去,却不想府中出来一人,言语羞辱却反手将一个包袱交由给我,更是往我的手里塞了一张纸条。”
“我心有感触,下意识询问你父亲那人是谁派来的,你父亲却说是你妹妹派的人。”
“那纸条给了我希望,我快马加鞭的去寻诚王世子,正好遇到诚王世子遭遇刺客,受了重伤,我出手救下对方,结交上了情谊,对方听说我父亲有难,便派人与我一起回了温州。”
“可我没想到,温州看守我父的那名牢狱长答应过会为我父亲在知府面前说些好话,拖延住我回来,却还是在我走后的第七日,将我父亲投入徭役中去。”
“我父亲本就是一个书生,哪里做得了这样的苦事,何况对方领了陈家的旨意,对我父亲非打即骂,我匆匆赶回去,却遇到了萧家拦人,半路受了些伤,耽搁了两三日,回去之后便只见到了我父亲尸体。”
“若不是有诚王世子的令牌在,我只怕连父亲的尸体都保不住。”
萧意绾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样的事,她脸色微白:“我不知道,会不会是父亲察觉到我给你送消息,所以才派了人去阻拦你?”
她派人送了消息,原本是想当着萧父的面表达自己与薛家没有关系。
那会儿她总是以与薛家有婚约之事推辞广平侯府的婚事,是因为薛家根本就不在京城。
就算是萧父权势滔天,也没法把手伸到温州去。
萧意绾想到当日萧父的警告,心里一寒,难道真是因为自己父亲才会对薛家下手?
薛昱修将她搂入怀中:“不是你的错,是我年轻气盛,不愿意还订婚玉佩,若是没有你的消息,我不会去追诚王,不仅父亲也会死,诚王世子也会死,我手中的玉佩照样保不住,只要待在京城,你父亲就不会放过我。”
“自我知道你受了那些苦后,我才知道萧问舟是个多狠辣之人,祖母说的没错,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你与你父亲是不同的。”
萧意绾放心下来。
“绾绾,我只问你,你心里可还有崔长时?”
萧意绾身子僵住:“好好的为什么要提这事?”
薛昱修认真的看着她,黑眸里带着执拗:“你嫁入崔家,过的可还好?”
萧意绾咬了咬红唇,垂下长睫:“好。”
薛昱修眼里难掩失落:“所以终究是我来晚了对吗?”
萧意绾忽然笑了声:“可是我与他终究是有缘无份,如今侯爷才是我夫君。”
薛昱修欲言又止。
“若是景和县主看上他不是意外呢?”
萧意绾看着他眼里的忐忑,有那么一瞬间似乎明白了什么。
“侯爷什么意思?”
薛昱修纠结着要不要跟她说清楚。
可只要这个念头一出来,想到她眼里的失望和痛恨,他便控制不住的心痛难忍。
“没什么,我还有事,先去书房,晚上在回来陪你用膳。”
他攥紧衣袖,不敢去看她的眼神,快步走出了院子。
庭芜端着绣衣坊送上来的衣服走了进来,见萧意绾有些失魂落魄的坐在原地,不由一愣:“主子,您与侯爷又吵架了?”
萧意绾瞪了一眼这丫头:“胡说什么,我是那种吵的起架的人吗?”
庭芜笑了声不说话,将新衣放进柜子。
她走到萧意绾身边,给她倒了杯热水:“那主子在烦恼什么?”
萧意绾拿起热茶暖了暖手:“我是在想,薛昱修是不是因为曾经误会我羞辱他,入京后报复于我过?”
庭芜:“什么报复?”
“李景和好端端的为何会看上崔长时?”
庭芜思索了许久,忽然说:“夫人,其实有件事我一直想跟您说。”
萧意绾:“你说。”
“前姑爷待您是好,但他却是个没有主心的,您嫁入崔家后,崔家父母对您多有怠慢,虽说他们的手段不如薛府老夫人直接,可您每日早早起晨侍奉婆母,膳时听训、稍有不慎便是打骂,责罚、关入祠堂。”
“这些您都忍了,无非就是前姑爷曾救您出了水火,您感激他,可崔老夫人总是有无数的理由罚您,一开始姑爷还会替您说两句,后来您不曾怀上孩子,他也渐渐听从了崔老夫人的话,甚至在纳妾一事上也渐渐松口。”
“您或许不知道,崔公子书房内有一个崔老夫人赐下来的丫鬟,连模样都与您有几分相似,若不是崔家公子突然被景和县主看上,崔公子与崔夫人斗法闹的精疲力尽,这个丫鬟他势必是要收入房的。”
萧意绾拧眉看她:“这事你为何要瞒着我?”
庭芜叹息:“奴婢原本是想于您说的,只是崔公子不许旁人将书房的事泄露了出去,奴婢是无意间听到了下人在私底下议论才知道的,奴婢回去禀报您的时候,您正好被罚跪在祠堂。”
萧意绾回想起当年之事,恍然道:“那时候我已经知道李景和看上了崔长时,婆母因为此事甚至跪了下来,让我与崔长时和离,我虽然不曾答应,可被罚到祠堂后便与你说,崔长时大概顶不住崔家父母的软硬兼施,和离之事只怕势在必行。”
薛昱修笑出声:“你于我有何恩情?”
萧意锦脸色僵住:“你、你都知道了?”
薛昱修:“人做过的事是经不住调查的,人没做过的事,想要顶替也终会有被接穿的一天,萧二小姐,即便你冒领别人的恩情,我也不会为了你破了底线,在你算计我时无动于衷。”
萧意锦颓废的坐在地上,被萧父的人直接拖了出去。
她阴冷的看着薛昱修:“侯爷好算计,但姐姐知道你曾将我当做你的恩人,答应要饶过她的仇人吗?救我出狱的事吗?”
薛昱修脸色冷了下来。
他并未理会萧意锦,出了客房看向萧祺安:“走吧,回侯府。”
萧祺安纤长的睫毛垂下:“姐夫,我先不回侯府了,萧家出了这样的大事,我若是回侯府回惹旁人的眼。”
薛昱修看了他一眼,点头:“既如此,我先走了,要是出事就派人来侯府寻我。”
萧祺安露出一个单纯的笑:“好的姐夫。”
薛昱修一走,他黑眸忽然变的深不见底。
萧府乱成一团才好啊。
母亲的死,姐姐的苦,他势必要让这些人还回来。
薛昱修的心到底因为萧意锦最后那句话升起了几分忐忑。
走进朝暮院,萧意绾正坐在院子里查账本。
见到他回来,她笑意极淡:“侯爷这是从哪里回来,染了一身的味道。”
薛昱修一下子就慌了,连忙解释:“是你父亲邀我去萧父,我过去是将计就计,你放心,萧家是出了点事,但你听了或许会开心。”
萧意绾来了兴趣:“说说看。”
薛昱修将萧意锦算计他的事说了出来,犹豫之间,他还是把之前的误会解释清楚。
“当年萧问舟羞辱我一番后,我知萧家已打定主意袖手旁观,绝望之间便想离去,却不想府中出来一人,言语羞辱却反手将一个包袱交由给我,更是往我的手里塞了一张纸条。”
“我心有感触,下意识询问你父亲那人是谁派来的,你父亲却说是你妹妹派的人。”
“那纸条给了我希望,我快马加鞭的去寻诚王世子,正好遇到诚王世子遭遇刺客,受了重伤,我出手救下对方,结交上了情谊,对方听说我父亲有难,便派人与我一起回了温州。”
“可我没想到,温州看守我父的那名牢狱长答应过会为我父亲在知府面前说些好话,拖延住我回来,却还是在我走后的第七日,将我父亲投入徭役中去。”
“我父亲本就是一个书生,哪里做得了这样的苦事,何况对方领了陈家的旨意,对我父亲非打即骂,我匆匆赶回去,却遇到了萧家拦人,半路受了些伤,耽搁了两三日,回去之后便只见到了我父亲尸体。”
“若不是有诚王世子的令牌在,我只怕连父亲的尸体都保不住。”
萧意绾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样的事,她脸色微白:“我不知道,会不会是父亲察觉到我给你送消息,所以才派了人去阻拦你?”
她派人送了消息,原本是想当着萧父的面表达自己与薛家没有关系。
那会儿她总是以与薛家有婚约之事推辞广平侯府的婚事,是因为薛家根本就不在京城。
就算是萧父权势滔天,也没法把手伸到温州去。
萧意绾想到当日萧父的警告,心里一寒,难道真是因为自己父亲才会对薛家下手?
薛昱修将她搂入怀中:“不是你的错,是我年轻气盛,不愿意还订婚玉佩,若是没有你的消息,我不会去追诚王,不仅父亲也会死,诚王世子也会死,我手中的玉佩照样保不住,只要待在京城,你父亲就不会放过我。”
“自我知道你受了那些苦后,我才知道萧问舟是个多狠辣之人,祖母说的没错,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你与你父亲是不同的。”
萧意绾放心下来。
“绾绾,我只问你,你心里可还有崔长时?”
萧意绾身子僵住:“好好的为什么要提这事?”
薛昱修认真的看着她,黑眸里带着执拗:“你嫁入崔家,过的可还好?”
萧意绾咬了咬红唇,垂下长睫:“好。”
薛昱修眼里难掩失落:“所以终究是我来晚了对吗?”
萧意绾忽然笑了声:“可是我与他终究是有缘无份,如今侯爷才是我夫君。”
薛昱修欲言又止。
“若是景和县主看上他不是意外呢?”
萧意绾看着他眼里的忐忑,有那么一瞬间似乎明白了什么。
“侯爷什么意思?”
薛昱修纠结着要不要跟她说清楚。
可只要这个念头一出来,想到她眼里的失望和痛恨,他便控制不住的心痛难忍。
“没什么,我还有事,先去书房,晚上在回来陪你用膳。”
他攥紧衣袖,不敢去看她的眼神,快步走出了院子。
庭芜端着绣衣坊送上来的衣服走了进来,见萧意绾有些失魂落魄的坐在原地,不由一愣:“主子,您与侯爷又吵架了?”
萧意绾瞪了一眼这丫头:“胡说什么,我是那种吵的起架的人吗?”
庭芜笑了声不说话,将新衣放进柜子。
她走到萧意绾身边,给她倒了杯热水:“那主子在烦恼什么?”
萧意绾拿起热茶暖了暖手:“我是在想,薛昱修是不是因为曾经误会我羞辱他,入京后报复于我过?”
庭芜:“什么报复?”
“李景和好端端的为何会看上崔长时?”
庭芜思索了许久,忽然说:“夫人,其实有件事我一直想跟您说。”
萧意绾:“你说。”
“前姑爷待您是好,但他却是个没有主心的,您嫁入崔家后,崔家父母对您多有怠慢,虽说他们的手段不如薛府老夫人直接,可您每日早早起晨侍奉婆母,膳时听训、稍有不慎便是打骂,责罚、关入祠堂。”
“这些您都忍了,无非就是前姑爷曾救您出了水火,您感激他,可崔老夫人总是有无数的理由罚您,一开始姑爷还会替您说两句,后来您不曾怀上孩子,他也渐渐听从了崔老夫人的话,甚至在纳妾一事上也渐渐松口。”
“您或许不知道,崔公子书房内有一个崔老夫人赐下来的丫鬟,连模样都与您有几分相似,若不是崔家公子突然被景和县主看上,崔公子与崔夫人斗法闹的精疲力尽,这个丫鬟他势必是要收入房的。”
萧意绾拧眉看她:“这事你为何要瞒着我?”
庭芜叹息:“奴婢原本是想于您说的,只是崔公子不许旁人将书房的事泄露了出去,奴婢是无意间听到了下人在私底下议论才知道的,奴婢回去禀报您的时候,您正好被罚跪在祠堂。”
萧意绾回想起当年之事,恍然道:“那时候我已经知道李景和看上了崔长时,婆母因为此事甚至跪了下来,让我与崔长时和离,我虽然不曾答应,可被罚到祠堂后便与你说,崔长时大概顶不住崔家父母的软硬兼施,和离之事只怕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