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听到主子这句话,奴婢才会隐瞒下这事,主子已经为了崔公子的时劳心劳力,也在等崔公子松口和离,奴婢不想让您为崔公子房内的事伤心,既决定和离,那奴婢希望您带着与崔公子美好的回忆和离,莫要那些事伤上加伤。”
“主子,奴婢说句实在话,崔公子比不得薛侯爷,崔公子待您是好,可崔家父母强势,崔公子文采卓越,文成傲骨自成,却始终守着儒家礼学那一套,他认为子不悖母,子不逆父,哪怕他们有些行为不对,可只要他们行事不曾太过分,他始终是站在父母那一边的。”
“于是您嫁入崔家后,崔家老夫人处处磋磨您,他从一开始为您在崔母面前说话,盼望着崔母能够心软,到后面他在您面前为崔母说话,盼您原谅崔母,盼您用孝心感化崔母。”
庭芜看着萧意绾叹息,心里对崔家的不满一一宣泄出来:“薛家不一样,薛母虽说也体罚您,但她多是被人撺掇,即便是罚您,却也只是体罚,薛侯知道后,每一次都会站在您身边,但崔家父母不仅要体罚您,还要您身心都疲惫。”
“主子,您也许不知道,在崔家,虽然您的腿疾不在犯过,可面色总是苍白的,无力的,眼神里的疲态让人看了都心疼,你什么都不说,可奴婢知道您对崔公子的好感早在崔公子劝您隐忍时磨灭了。”
“直到和离,那一天您眼泪彷徨,但更有解脱。”
哪怕回了萧府要面对李氏的磋磨,可那样的磋磨并不能让萧意绾心里疲态,反而会激起她心里的那份怨恨,然后反击回去。
可在崔家,她顾忌着崔长时,崔长时又不能反抗父母,她便什么手段都使不出来了。
萧意绾抿唇笑了:“这便是崔长时待我再好,我也始终不能对他真正动情。”
他的好会让人升起好感,为人处事的手段和性子却总是在下一刻磨灭了她心中好感。
“我这样的人,是不会和他走到最后的。”
她清楚的知道,在崔长时劝她说,他的母亲年纪大了,只是有些糊涂,让她不要计较的时候,她就知道崔家只是她的跳板。
她不会永远留在崔家。
她始终是要与他和离的。
她只是在等最后的失望。
直到他提出平妻一事。
他明知道平妻是妾,却还是要她做这个妾。
就因为李景和是皇亲国戚。
那一刻,她毫不犹豫跟他要了和离书。
崔长时是个君子,在她决定和离后,他并未耍手段,也不曾为难她,他去书房哭了一夜,次日一早将和离书递给了她。
萧家派人来接她,萧意绾也知道萧父肯定又在打什么歪主意,她却还是回去了。
在崔家的日子,实在是太累了。
她原以为,李景和看上崔长时是父亲动的手脚,如今看来,想必是薛昱修动的。
怪薛昱修吗?
萧意绾五年前,倔强桀骜的少年折了所有的傲气跪在雨水中,磕的头破血流,满眼绝望。
如果换做是她,只怕一朝得势,她会做的更绝!
哪怕是因为一场误会,可她只要姓萧,哪里就能真的撇清所有的恩怨。
生于这个朝代,都是命苦之人,何谈怪与不怪?
萧意绾从不往后看,只往前看。
薛昱修是她抓住的浮木,哪怕这棵浮木曾扎伤她的手,她也断没有放过的道理。
但这事,倒是可以利用一番。
“庭芜,收拾东西,咱们去庄子上住一住。”
庭芜:“啊?”
萧意绾挑眉一笑:“假装收拾。”
庭芜恍然大悟:“是。”
书房内,薛昱修听到空青匆忙来报:“不好了,侯爷,夫人要离府。”
薛昱修慌了神:“为何要离府?”
空青:“属下也不知,好像是您之前跟夫人说了什么,之后朝暮院的人就收拾东西,说是要去庄子上住几日。”
“胡闹!”
薛昱修丢下笔,急匆匆往朝暮院赶。
京城郊外虽说已经没什么流寇,但谁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事,这样冷的天,大雪堵了路,出了事都赶不急去救援。
到了朝暮院,薛昱修看到庭芜正在吩咐下人收拾行李,蹙眉呵斥:“给我下去!”
下人看了看庭芜的脸色,犹豫不决时,庭芜点了点头。
“你家主子呢?”
庭芜低头道:“在、在里间。”
看着薛昱修疾步走了进去,庭芜笑了声,带着剩下的丫鬟退了下去。
琳琅怪笑:“庭芜姐姐,要吩咐婆子烧热水吗?”
庭芜:“晚上可以烧。”
白天,进展应该不会这么快。
屋内,薛昱修走进来便瞧见萧意绾躺在床上啜泣。
听着那猫儿声,薛昱修有些不敢上前。
以萧意绾的聪明,怎么会猜不到之前自己为何会狼狈离去。
他怕对方说出伤人心的话,踌躇着不敢动。
突然,萧意绾猛的咳嗽起来。
薛昱修惊了下走上去,一摸她的手和额头,几乎热的烫人!
“来人,快去叫府医……”
萧意绾出了一身汗,似乎感觉到了凉意,她抱着薛昱修蹭了蹭,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眼里似有泪花。
“侯爷,您怎么来了?”
她双颊通红似朝霞,唇瓣若水嫩似桃花,薛昱修不敢多看,只摸摸她的头,哑着声道:“你发热了。”
萧意绾当然知道,热水炉子还在脚下呢。
她眼神迷离,抱薛昱修似掉金豆子一样掉着眼泪。
把薛昱修吓了个不轻:“怎么了,怎么哭了?”
萧意绾委屈的把脸贴在他冰冷的腰带上:“你们都不疼我,你们都算计我,都抛弃我。”
“主子,奴婢说句实在话,崔公子比不得薛侯爷,崔公子待您是好,可崔家父母强势,崔公子文采卓越,文成傲骨自成,却始终守着儒家礼学那一套,他认为子不悖母,子不逆父,哪怕他们有些行为不对,可只要他们行事不曾太过分,他始终是站在父母那一边的。”
“于是您嫁入崔家后,崔家老夫人处处磋磨您,他从一开始为您在崔母面前说话,盼望着崔母能够心软,到后面他在您面前为崔母说话,盼您原谅崔母,盼您用孝心感化崔母。”
庭芜看着萧意绾叹息,心里对崔家的不满一一宣泄出来:“薛家不一样,薛母虽说也体罚您,但她多是被人撺掇,即便是罚您,却也只是体罚,薛侯知道后,每一次都会站在您身边,但崔家父母不仅要体罚您,还要您身心都疲惫。”
“主子,您也许不知道,在崔家,虽然您的腿疾不在犯过,可面色总是苍白的,无力的,眼神里的疲态让人看了都心疼,你什么都不说,可奴婢知道您对崔公子的好感早在崔公子劝您隐忍时磨灭了。”
“直到和离,那一天您眼泪彷徨,但更有解脱。”
哪怕回了萧府要面对李氏的磋磨,可那样的磋磨并不能让萧意绾心里疲态,反而会激起她心里的那份怨恨,然后反击回去。
可在崔家,她顾忌着崔长时,崔长时又不能反抗父母,她便什么手段都使不出来了。
萧意绾抿唇笑了:“这便是崔长时待我再好,我也始终不能对他真正动情。”
他的好会让人升起好感,为人处事的手段和性子却总是在下一刻磨灭了她心中好感。
“我这样的人,是不会和他走到最后的。”
她清楚的知道,在崔长时劝她说,他的母亲年纪大了,只是有些糊涂,让她不要计较的时候,她就知道崔家只是她的跳板。
她不会永远留在崔家。
她始终是要与他和离的。
她只是在等最后的失望。
直到他提出平妻一事。
他明知道平妻是妾,却还是要她做这个妾。
就因为李景和是皇亲国戚。
那一刻,她毫不犹豫跟他要了和离书。
崔长时是个君子,在她决定和离后,他并未耍手段,也不曾为难她,他去书房哭了一夜,次日一早将和离书递给了她。
萧家派人来接她,萧意绾也知道萧父肯定又在打什么歪主意,她却还是回去了。
在崔家的日子,实在是太累了。
她原以为,李景和看上崔长时是父亲动的手脚,如今看来,想必是薛昱修动的。
怪薛昱修吗?
萧意绾五年前,倔强桀骜的少年折了所有的傲气跪在雨水中,磕的头破血流,满眼绝望。
如果换做是她,只怕一朝得势,她会做的更绝!
哪怕是因为一场误会,可她只要姓萧,哪里就能真的撇清所有的恩怨。
生于这个朝代,都是命苦之人,何谈怪与不怪?
萧意绾从不往后看,只往前看。
薛昱修是她抓住的浮木,哪怕这棵浮木曾扎伤她的手,她也断没有放过的道理。
但这事,倒是可以利用一番。
“庭芜,收拾东西,咱们去庄子上住一住。”
庭芜:“啊?”
萧意绾挑眉一笑:“假装收拾。”
庭芜恍然大悟:“是。”
书房内,薛昱修听到空青匆忙来报:“不好了,侯爷,夫人要离府。”
薛昱修慌了神:“为何要离府?”
空青:“属下也不知,好像是您之前跟夫人说了什么,之后朝暮院的人就收拾东西,说是要去庄子上住几日。”
“胡闹!”
薛昱修丢下笔,急匆匆往朝暮院赶。
京城郊外虽说已经没什么流寇,但谁知道会不会出什么事,这样冷的天,大雪堵了路,出了事都赶不急去救援。
到了朝暮院,薛昱修看到庭芜正在吩咐下人收拾行李,蹙眉呵斥:“给我下去!”
下人看了看庭芜的脸色,犹豫不决时,庭芜点了点头。
“你家主子呢?”
庭芜低头道:“在、在里间。”
看着薛昱修疾步走了进去,庭芜笑了声,带着剩下的丫鬟退了下去。
琳琅怪笑:“庭芜姐姐,要吩咐婆子烧热水吗?”
庭芜:“晚上可以烧。”
白天,进展应该不会这么快。
屋内,薛昱修走进来便瞧见萧意绾躺在床上啜泣。
听着那猫儿声,薛昱修有些不敢上前。
以萧意绾的聪明,怎么会猜不到之前自己为何会狼狈离去。
他怕对方说出伤人心的话,踌躇着不敢动。
突然,萧意绾猛的咳嗽起来。
薛昱修惊了下走上去,一摸她的手和额头,几乎热的烫人!
“来人,快去叫府医……”
萧意绾出了一身汗,似乎感觉到了凉意,她抱着薛昱修蹭了蹭,迷迷糊糊睁开眼睛,眼里似有泪花。
“侯爷,您怎么来了?”
她双颊通红似朝霞,唇瓣若水嫩似桃花,薛昱修不敢多看,只摸摸她的头,哑着声道:“你发热了。”
萧意绾当然知道,热水炉子还在脚下呢。
她眼神迷离,抱薛昱修似掉金豆子一样掉着眼泪。
把薛昱修吓了个不轻:“怎么了,怎么哭了?”
萧意绾委屈的把脸贴在他冰冷的腰带上:“你们都不疼我,你们都算计我,都抛弃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