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梅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双手叉腰,对小丫宣布:“从今天起,你得叫我梅梅婶!”
“行了,梳通了。”周芝放下篦子,笑着对小丫说,接着又叮嘱齐卫东:“回去把她换下来的衣裳用热水泡一泡,这天冷,虱子不好活,现在收拾干净了,免得天热了麻烦。”
“多谢了。”齐卫东又道了声谢,推了推齐小丫,“快,谢谢,姐……还是婶……”
他一时也卡了壳,不知道该让小丫叫什么。
“谢谢!”齐小丫倒是干脆,只说了声谢,省去了称呼。
“别见外!”周芝摆摆手浑不在意。
齐卫东打了声招呼,便领着齐小丫回了自己那屋。
“头发再擦擦,别着凉了。”他递给齐小丫一块干毛巾。
屋里的炉子已经没了火气,三块煤球燃到了尽头,只剩下一点余温。
好在炉上坐着的水壶还是温的。
两人借着这点热水简单擦了把脸和脚,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冰冷的被窝。
“被窝里好凉。”齐小丫缩成一团,小声说。
“捂一会儿就好了,快睡吧,我明天得早起去上班。”齐卫东给她掖了掖被角。
“哦。”齐小丫乖乖应了一声,便没了动静。
熄了灯,齐卫东又想起一件事,在黑暗中嘱咐道:“夜里想上厕所就喊我,屋里放着痰盂呢。你要是敢尿床,咱们明天就没得睡了。”
黑暗里传来齐小丫憋不住的轻笑声。
听着齐小丫逐渐平稳下来的呼吸,齐卫东也很快沉入了梦乡。
第二天天色才蒙蒙亮,多年养成的习惯便准时将他从沉睡中唤醒。
齐卫东这边刚一翻身,睡在身旁的小丫头也跟着哼唧着醒了过来。
两人洗漱完毕,齐卫东回到屋里。
这个年代,生活拮据,清晨的院子里闻不到几家饭菜香,大部分人都是饿着肚子扛到中午,好一点的能喝上一碗清可见底的米粥。
齐卫东变戏法似的拿出两个温热的白面馒头,又倒了小半碗奶,一起递给了齐小丫。
看着小家伙吃得心满意足,齐卫东才打**门准备去上班。“我去厂里了,你一个人在家,千万不能跑出这个院子,听见没?”
“中午我回来给你带饭吃。要是乱跑走丢了,我可就找不着你了!”
小丫头嘴里塞着馒头,用力地点了点头,含糊不清地保证:“小说,我不乱跑。”
虽然依旧有些不放心,但总要让她慢慢习惯。
齐卫东嘱咐她回屋去,这才转身朝院外走去。
齐小丫看着小叔的背影消失,正要回房,却瞥见邻居方小敏提着一个马桶走了出来。
她立刻跑回屋,也吃力地抱起自己的小号马桶,哒哒哒地跟了上去,全程一言不发,只是紧紧跟着。
“你是卫东的侄女吧?”方小敏察觉到了身后的小跟屁虫,回头温和地笑问。
齐小丫仰头望着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发出一声细微的“嗯”。
方小敏被她这紧张又可爱的模样逗笑了,爽快地说:“行,别怕,跟我走,我带你去。”
齐小丫这才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长舒了一口气,抱着东西乖巧地跟了上去。
……
齐卫东汇入上班的人潮中,没走多远,大院里相熟的面孔便被汹涌的人流淹没了。
他凭着记忆,熟门熟路地朝工厂方向走去,早晨进厂的检查不算严格,他跟着大部队顺利地走了进去。
抵达办公室时,离上班还有十多分钟,里面一个人也没有。
他放下东西,拿起墙角的两个大号暖水瓶,径直去了水房,打回满满两瓶开水。
等他回到办公室,同事们也三三两两地到了。
“哟,卫东,来这么早,还把水都打好了,辛苦了啊。”郑国安乐呵呵地打了声招呼。
“国安哥,今天没外勤啊?”齐卫东笑着回应。
“嗐,今天食堂说要烧肉,就是天塌下来,也得守在单位等着开饭啊!”
郑国安开了句玩笑,拿起自己的搪瓷缸子,从一个小铁盒里捏了一撮茶叶末放进去。
齐卫东看了一眼,那正是时下流行的“高沫”,也就是些茶叶的碎渣。
这个特殊时期,好茶叶都用来出口创汇,普通人只有在春节、端午和中秋这“三节”时,才能凭票供应二两。
市面上倒也有高价茶,可几块甚至十几块一两的价格,寻常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邻座的邓诗诗也笑着插话:“没错,等着中午发餐券吃大餐吧!不过啊,卫东,你可得提前备好打虫药。”
这话引得齐卫东也笑了。
他当然明白,这个时候人们好不容易吃回肉,肚子里就准会长虫子。
“卫东,多亏你了。来,这是钱和手套,你数数看对不对。”
思绪刚起,郑国安就拿着钱和一副手套走了过来。
齐卫东接过来,象征性地点了点钱,塞进口袋,手套就随手搁在了桌角。
“那我就不客气了。”
“瞧你说的,哪能让你垫钱呢,应该的!”
郑国安乐呵呵地摆摆手,打了声招呼,就回了自己的座位。
不一会儿,科里其他人也陆续凑过来,笑着把钱塞给他,寒暄了几句才各自散去。
邓诗诗正埋头整理着桌上的一叠票据。
齐卫东看了一圈,无所事事地问道:“姐,有啥我能干的活儿没?总不能干坐着吧?”
邓诗诗抬起头,打量了他一下,说:“嗯……也行,你把凳子搬过来,我教你怎么填采购单。”
齐卫东立马来了精神,端着凳子凑了过去。
“瞧见没,这是采购用的三联单,一式三份……”邓诗诗一边做着账,一边耐心讲解。
齐卫东听得格外认真。
他瞅了瞅各忙各的同事们,压低声音问:“邓姐,我问一下,他们几个的采购任务怎么样了?”
邓诗诗头也不抬,用同样低的音量回道:“连个影儿都还没有呢!”
“啊?一点进展都没有?”
“可不是嘛。现在供销社那边卡得死,那些代销点哪敢随便往外卖东西,所以他们到现在都两手空空。”
梅梅这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双手叉腰,对小丫宣布:“从今天起,你得叫我梅梅婶!”
“行了,梳通了。”周芝放下篦子,笑着对小丫说,接着又叮嘱齐卫东:“回去把她换下来的衣裳用热水泡一泡,这天冷,虱子不好活,现在收拾干净了,免得天热了麻烦。”
“多谢了。”齐卫东又道了声谢,推了推齐小丫,“快,谢谢,姐……还是婶……”
他一时也卡了壳,不知道该让小丫叫什么。
“谢谢!”齐小丫倒是干脆,只说了声谢,省去了称呼。
“别见外!”周芝摆摆手浑不在意。
齐卫东打了声招呼,便领着齐小丫回了自己那屋。
“头发再擦擦,别着凉了。”他递给齐小丫一块干毛巾。
屋里的炉子已经没了火气,三块煤球燃到了尽头,只剩下一点余温。
好在炉上坐着的水壶还是温的。
两人借着这点热水简单擦了把脸和脚,就迫不及待地钻进了冰冷的被窝。
“被窝里好凉。”齐小丫缩成一团,小声说。
“捂一会儿就好了,快睡吧,我明天得早起去上班。”齐卫东给她掖了掖被角。
“哦。”齐小丫乖乖应了一声,便没了动静。
熄了灯,齐卫东又想起一件事,在黑暗中嘱咐道:“夜里想上厕所就喊我,屋里放着痰盂呢。你要是敢尿床,咱们明天就没得睡了。”
黑暗里传来齐小丫憋不住的轻笑声。
听着齐小丫逐渐平稳下来的呼吸,齐卫东也很快沉入了梦乡。
第二天天色才蒙蒙亮,多年养成的习惯便准时将他从沉睡中唤醒。
齐卫东这边刚一翻身,睡在身旁的小丫头也跟着哼唧着醒了过来。
两人洗漱完毕,齐卫东回到屋里。
这个年代,生活拮据,清晨的院子里闻不到几家饭菜香,大部分人都是饿着肚子扛到中午,好一点的能喝上一碗清可见底的米粥。
齐卫东变戏法似的拿出两个温热的白面馒头,又倒了小半碗奶,一起递给了齐小丫。
看着小家伙吃得心满意足,齐卫东才打**门准备去上班。“我去厂里了,你一个人在家,千万不能跑出这个院子,听见没?”
“中午我回来给你带饭吃。要是乱跑走丢了,我可就找不着你了!”
小丫头嘴里塞着馒头,用力地点了点头,含糊不清地保证:“小说,我不乱跑。”
虽然依旧有些不放心,但总要让她慢慢习惯。
齐卫东嘱咐她回屋去,这才转身朝院外走去。
齐小丫看着小叔的背影消失,正要回房,却瞥见邻居方小敏提着一个马桶走了出来。
她立刻跑回屋,也吃力地抱起自己的小号马桶,哒哒哒地跟了上去,全程一言不发,只是紧紧跟着。
“你是卫东的侄女吧?”方小敏察觉到了身后的小跟屁虫,回头温和地笑问。
齐小丫仰头望着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发出一声细微的“嗯”。
方小敏被她这紧张又可爱的模样逗笑了,爽快地说:“行,别怕,跟我走,我带你去。”
齐小丫这才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长舒了一口气,抱着东西乖巧地跟了上去。
……
齐卫东汇入上班的人潮中,没走多远,大院里相熟的面孔便被汹涌的人流淹没了。
他凭着记忆,熟门熟路地朝工厂方向走去,早晨进厂的检查不算严格,他跟着大部队顺利地走了进去。
抵达办公室时,离上班还有十多分钟,里面一个人也没有。
他放下东西,拿起墙角的两个大号暖水瓶,径直去了水房,打回满满两瓶开水。
等他回到办公室,同事们也三三两两地到了。
“哟,卫东,来这么早,还把水都打好了,辛苦了啊。”郑国安乐呵呵地打了声招呼。
“国安哥,今天没外勤啊?”齐卫东笑着回应。
“嗐,今天食堂说要烧肉,就是天塌下来,也得守在单位等着开饭啊!”
郑国安开了句玩笑,拿起自己的搪瓷缸子,从一个小铁盒里捏了一撮茶叶末放进去。
齐卫东看了一眼,那正是时下流行的“高沫”,也就是些茶叶的碎渣。
这个特殊时期,好茶叶都用来出口创汇,普通人只有在春节、端午和中秋这“三节”时,才能凭票供应二两。
市面上倒也有高价茶,可几块甚至十几块一两的价格,寻常百姓根本消费不起。
邻座的邓诗诗也笑着插话:“没错,等着中午发餐券吃大餐吧!不过啊,卫东,你可得提前备好打虫药。”
这话引得齐卫东也笑了。
他当然明白,这个时候人们好不容易吃回肉,肚子里就准会长虫子。
“卫东,多亏你了。来,这是钱和手套,你数数看对不对。”
思绪刚起,郑国安就拿着钱和一副手套走了过来。
齐卫东接过来,象征性地点了点钱,塞进口袋,手套就随手搁在了桌角。
“那我就不客气了。”
“瞧你说的,哪能让你垫钱呢,应该的!”
郑国安乐呵呵地摆摆手,打了声招呼,就回了自己的座位。
不一会儿,科里其他人也陆续凑过来,笑着把钱塞给他,寒暄了几句才各自散去。
邓诗诗正埋头整理着桌上的一叠票据。
齐卫东看了一圈,无所事事地问道:“姐,有啥我能干的活儿没?总不能干坐着吧?”
邓诗诗抬起头,打量了他一下,说:“嗯……也行,你把凳子搬过来,我教你怎么填采购单。”
齐卫东立马来了精神,端着凳子凑了过去。
“瞧见没,这是采购用的三联单,一式三份……”邓诗诗一边做着账,一边耐心讲解。
齐卫东听得格外认真。
他瞅了瞅各忙各的同事们,压低声音问:“邓姐,我问一下,他们几个的采购任务怎么样了?”
邓诗诗头也不抬,用同样低的音量回道:“连个影儿都还没有呢!”
“啊?一点进展都没有?”
“可不是嘛。现在供销社那边卡得死,那些代销点哪敢随便往外卖东西,所以他们到现在都两手空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