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已经出来了,他索性不再回办公室,将东西妥善收好后,径直去了资料室。

  打井的技术早就有了,图纸也不难找。

  但眼下钢材是稀缺物资,他得温故知新,结合现实条件,把记忆里的图纸改良一下。

  他依稀记得,以前的选修课上老师提到过一种“80型铸铁压水井”。

  那东西最大的优点就是对材料要求低,用些废铁、再生铁,以砂型铸造的方式,在村里的铁匠铺就能生产出来。

  刺耳的电铃声划破了藏书馆的静谧,宣告着一天工作的终结。

  齐卫东合上手中的《机械设计手册》,将它归位后,迈步走出了大门。

  在车棚里,齐卫东刚扶起自己的自行车,一个爽朗的声音便在身侧响起。

  “卫东,正要找你。”徐光荣笑着拍了拍他的车后座,“今晚我弟过四十,家里办了几桌,你敏姨念叨着让你一定来。你也不熟路,我正好带你过去。”

  齐卫东闻言,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自己空着的双手,脸上闪过一丝窘迫。

  徐光荣何等眼力,一眼便看穿了他的心思,大手一挥,不以为意地说:

  “来就行了,自家人,不讲究那些客套。”

  骑车穿过三条街,两人便到了一处大院。

  这里是建国后统一规划的家属区,一排排五层高的红砖筒子楼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肃穆。

  墙体上,褪色的红色标语依然笔力遒劲,每家每户的铁制窗栏都漆着一层厚厚的绿漆,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橙红的晚霞映照下,徐光荣领着齐卫东到了楼前。

  楼下的小花坛边,一个身影正孤零零地蹲着,指间夹着的烟卷亮着一点忽明忽暗的火光。

  徐光荣停好车,走过去皱起了眉:“建军,今天你最大,怎么不在楼上待着,跑这儿来抽闷烟?”

  那汉子将烟头在水泥地上摁灭,抬起头,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

  “闹哄哄的,头疼。”他声音有些沙哑,“下面安静。”

  徐光荣心中一沉,他知道,那场在北边的仗,给弟弟留下的伤,远不止是身体上的。

  他调整了一下情绪,转而为两人介绍:“卫东,这是我弟弟徐建军。他也是侦察兵,在**战场上跟老美较量过,立过二等功。”

  齐卫东的目光落在徐建军身上,对方的脸上有一道从眉骨延伸到嘴角的疤痕,左边的袖管空荡荡的,随着晚风微微摆动,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徐建军早就从哥哥那里听过齐卫东的名字,此刻见他眼神清正,便露出一丝笑意,主动伸出仅有的右手:

  “志愿军第15军,徐建军。”

  听到15军这个番号,齐卫东心头一震,那可是从上甘岭下来的英雄部队。

  他立刻紧紧握住那只手,挺直了腰板,沉声应道:“二纵,侦察兵,齐卫东。”

  抽回手,徐建军从烟盒里又抖出一根递过去,语气温和了许多:“转业还习惯吧?”

  齐卫东虽然不吸烟,但还是郑重地接了过来,夹在耳后,答道:“挺好的,单位的领导和同事都很照顾我。”

  徐建军点点头,没再多问,只是抬手在他肩上重重地拍了两下,一切尽在不言中。

  就在这时,楼道里走下来一个年轻人,看到平日里不爱搭理人的姐夫,正和一个陌生青年相谈甚欢,眉峰不易察觉地蹙了一下。

  这人是徐建军的小舅子马小云。

  他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徐家的关系网,尤其是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姐夫,是他日后进步的阶梯。

  而这个姓齐的年轻人,一来就由徐光荣亲自引荐,还和自己姐夫一见如故,这让马小云心里顿时拉起了警报。

  走近了,马小云脸上的那一丝不快瞬间消失,他先是朝齐卫东不咸不淡地点了下头,算是打过招呼,随即满脸堆笑地对徐建军说:

  “姐夫,光荣哥,姐让我下来请你们呢,菜都快上齐了。”

  “走走走,上楼去!”

  徐光荣笑着招呼道。

  看着徐光荣对齐卫东那份不加掩饰的热络,马小云转过身去,嘴角撇了撇。

  徐家在三楼,一进门,百来平米的空间在这个年代堪称宽敞。

  屋里人声鼎沸,热气腾腾。

  齐卫东的视线快速扫过,看到赵敏正陪着一位银发老太太坐在沙发上说话。

  客厅中央,一台用花布罩着的电视机尤为显眼,头顶的水晶吊灯也透着一股不凡的气派。

  赵敏看到齐卫东,含笑对他点了点头,便侧身向老太太低声介绍着什么。

  齐卫东趁着众人不注意,从随身的军绿色挎包里,取出一兜码得整整齐齐的鸡蛋,悄悄放在了门边的柜子上。

  虽说被嘱咐不必客气,但初次登门,礼数总不能缺。

  幸好他有空间,准备这些东西不费吹灰之力。

  徐家老太太对齐卫东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善意,毕竟她从老大口中得知,眼前这位年轻人刚帮了家里一个大忙。

  “你能来我们就很高兴了,带什么东西呀,真是个好孩子,快坐。”

  老太太又转头吩咐儿媳,“阿敏啊,记得等会儿小齐走的时候,把家里的那些特供烟酒给他装上一些,现在的年轻人都好这个。”

  “知道了,妈!”

  齐卫东依言找了个位置坐下。

  片刻后,徐卫国领着一个年轻人走了过来,介绍道:“这是我弟弟徐卫民,首都政法学院的高材生,明年就毕业分配了。”

  徐卫民身穿一件浅绿色的棉制军装,目光明亮,显得朝气蓬勃。

  他温和地与齐卫东交谈了几句。

  待他走开,徐卫国才压低声音对齐卫东说:“关于山百合宝藏和那批特务的案子,我们这边有了新线索。这事你也是参与者,等饭后我再详细跟你谈谈。”

  他们从海峡对岸的线人处获得了确切消息,山百合宝藏并非空穴来风,且已被一伙敌特势力锁定。

  徐卫国认为齐卫东在上次的追捕行动中表现出众,与他共享情报或许能带来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