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
安天大会正式召开。
经过朱元璋的授意,此次的安天大会,不再局限在佛门和道门之间,邀请的人选开始扩展到儒释道三家。
不过对于朝廷的邀请很多在野的大儒并没有理会,特别是一些听说了刘三吾被老朱强行告老还乡的大儒,更是对此完全不屑一顾,甚至颇有微词。
但却也并非一个儒家弟子都没有来,以解缙为首,重新组建的翰林院翰林们来了,一些身在朝堂的官员也来了。
整个会场上,儒家和道门、佛门泾渭分明分开两边坐好,双方虽然并没有任何的接触,但火药味却已经表现的极其明显。
毕竟作为身在朝堂上的官员,很多嗅觉敏锐的官员已经嗅到了朝廷在用人方面的改变,作为和翰林院职能相同的官员预备役培育机构,仙学院的出现,特别是被道门和佛门掌管的仙学院,对儒家来说乃是一个巨大的挑衅行为。
也就是如今的大明皇帝是朱元璋,若是换了大明任何一个皇帝,即便是朱棣敢这样干,恐怕也会被这些儒家官员们闹翻天。
因为这是皇权在帮着佛道两家,纂取原本独属于儒家的东西。
而且是改变华夏自汉以来,一以贯之的**生态。
这是儒家绝对不能容忍的。
但可惜,即便他们此刻内心有再多的不满意,也只能忍着。
因为老朱作为开国皇帝,手里握着刀把子,更关键的是这位皇帝陛下脾气可并不好,动不动就要杀人。
特别是那些敢在明面上跳出来反对老朱的人,几乎全部都成了他的刀下亡魂,儒生们没有**,即便心中再是不满意,也不会在朱元璋已经表态的情况下,明面上跳出来反对。
“呵呵!”
“我看今天这场大会不错!”
“这朝堂之上一直都是一些放臭屁的儒生,我早就看不顺眼了,换上一些和尚道士也好,至少能多一点新鲜感。”
以蓝玉、冯胜为代表的武勋今日也来了,当然这一次的大会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虽然也受邀前来,但基本上都是抱着看戏的心态来的。
毕竟他们早已经从殿下那里拿到了超凡名额。
这仙学院也好,翰林院也好虽然听说院首都被太孙殿下转化成了超凡者,但他们并不羡慕。
等下面会场上人都基本到齐之后,朱元璋背着手和朱允熥一起迈步走上了高台。
刹那间所有人都不由站了起来朝着朱元璋爷孙俩行礼。
朱元璋摆了摆手,让所有人都坐下。
“砰砰砰!”
他伸手拍了拍面前朱允熥从圣珠内拿出来的话筒,清了清嗓子道:“咱先说两句,咱知道很多人对如今我大明朝的改革颇有微词,暗地里有人讥讽,这是乱政,还说继续这样搞下去,等咱死了,这天下定然会再次大乱。”
“有些人甚至暗地里把太孙比作杨广!”
“说实在的,这些话咱这些年听的耳朵都生出茧子来了,当初咱进南京城的时候,有人就断言,说咱一个没见识的泥腿子出身,一进城定然被这花花世界迷住眼睛,不出三个月,必定和历史上那些造反的泥腿子一样,迅速败亡。”
“说这些话的人咱没杀,有的后来咱还让他当了咱大明朝的官儿。”
“咱甚至有些感谢他。”
“因为正是听了那些人的话,咱一进南京城就开始整肃军纪,约束部下,这才有了如今的大明朝。”
“而如今,又有这样的人跳出来了!”
“呵呵,之前那些嘲讽咱的人是看不起咱的出身,认为咱泥腿子一个不配当这华夏的皇帝。”
“但咱如今已经当了大明的皇帝快三十年了,而且自认为当的还算不错。”
“而现在那些嘲讽咱大孙的人是因为无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咱的大孙,会给大明带来怎么样的改变。”
“但没关系,你们不知道,不愿意改变,咱知道,也愿意改变。”
朱元璋说到这里,不由转过头郑重的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笑道:“大孙,你只管放手去做就是,有爷爷在,这个国家乱不了,也亡不了。”
“咱替你兜着。”
“是,爷爷!”朱允熥郑重点头。
“好了,接下来舞台交给你,你来告诉所有人,大明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朱元璋笑呵呵的拉着朱允熥站在自己的位置,而他却是背着手,如一个老农一般,笑呵呵的下去了。
下方很多人看着这一幕,都并不明白这一刻所代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只有当很多年过去,很多今天的亲历者在回忆今天发生的一切时,才会猛然醒悟过来,这个时候,应该就是大明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外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了。
“咳咳!”
被老朱这么郑重其事的力挺,说实话朱允熥还是有些压力的。
但既然已经被赶鸭子赶到这里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诸位,我只能说,未来的大明将不同于历朝历代所有的王朝,它甚至不再是一个凡人王国,我们将会进行一次全面的升格,从一个普通的凡人王朝,升格为气运神朝。”
“下面,我便给诸位讲解一下什么是气运神朝……。”
朱允熥开始侃侃而谈,包括要达成气运神朝的条件,以及达成了气运神朝之后,所有人将会获得的好处。
这还是朱允熥第一次把气运神朝的概念在如此多人的面前讲出来。
而这里汇聚的乃是大明几乎所有的文武官员,他就是要让所有人的心中都产生一个概念。
气运神朝是未来,自己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建立气运神朝做的准备,而只要气运神朝建立,那么对整个大明所有人都将会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这对于大明的每一个百姓、每一个官员来说都是有益处的事情。
随着朱允熥的讲解,下方无论文武,无论儒释道,所有人都从最开始的茫然,渐渐的开始变得有些意动。
特别是听到未来气运神朝建立起来之后,所有的官员都会变成神官,而神官都将会获得气运加成,能够获得一定的超凡力量的时候,更是让所有人都眼神明亮起来。
“好了!”
“大方向咱们就先说到这里,下面咱们来说一说下一个阶段咱们要做的具体事情。”
朱允熥笑呵呵的示意解缙和张三丰可以准备登台了。
他们两个之中解缙会展示近半年来仙学院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水泥、镜子、肥皂,这些能够深刻改变民生的发明创造。
并且说明朝廷接下来会尝试建立工坊,开始大批量的生产这些东西,推广到整个大明民间。
张三丰则会展示出空天航母的图纸,并且明确下一个阶段仙学院的目标就是空天航母,而且要在三到五年内把这东西真正的建造出来。
说实话,之前那些东西对下面的那些官员和佛道两家来说虽然新奇,但还都算在预料之中。
毕竟仙学院是欢迎所有人去参观的,他们或多或少都了解过仙学院这半年来到底在做什么。
但空天航母这种东西,可实在是把所有人都惊住了。
因为飞天可一直都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但现在竟然有了实现的可能,这如何能不让这些古人震撼和期待。
而关于安天大会的消息,随着这场大会的结束,立马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开始传遍整个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半个月后。
浙江万安山上,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正在把一个个犹如炮仗一般的火箭绑在一个巨大的椅子上,而在椅子上面则是一个更加巨大的风筝。
老人试着在椅子上坐了坐,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笑意。
“这一次,一定成功!”
他转过头看向自己儿子,目光坚定的道。
“爹啊!”
“我看你真是鬼迷心窍了。”
“这东西我越看越玄,这怎么可能飞起来啊,万一飞到半空中您掉下来,怎么办?”陶玄礼满脸担忧的道。
“怕什么,即便失败了又如何,我依然是华夏尝试飞天的第一人。”
“若是真成功了,那对我华夏来说便是划时代的创造。”
“陛下赐我名为陶成道,就是希望我能够在求道之路上一往无前,我又岂可因为这一点小小的危险便停滞不前?”
“你只管点火就是,我纵然身死也是以身殉道,自有后来人继承我的遗志,继续飞天梦想,而我若是连尝试都不敢,岂不是辜负了陛下赐我成道之名的初衷。”
“快点火!”
陶成道训斥儿子。
他看儿子犹豫不决,一把就把火折子抢了过来,正要去点燃。
山下一个仆人却是连滚带爬的跑了上来。
“老爷、老爷,京城传来消息,朝廷举办了第一届安天大会,公布了一个叫做空天航母的法器,能飞天啊!”
“老爷,您快看看!”
仆人连滚带爬的跑了上来。
陶成道正要点火,听到飞天两个字,耳朵顿时就支棱了起来。
“你从哪得到的消息?”陶成道问道。
“邸报,最新的邸报!”仆人跑到陶成道身前,把手中一张类似报纸的东西送到陶成道手中。
陶成道一目十行的看完邸报,突然仰头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
“好啊!”
他猛地站起身,脚步匆匆的就往山下跑。
“爹,这东西怎么办?还有你去哪啊?”陶玄礼满脸讶异的问道。
“东西扔了!”
陶成道满脸兴奋的摇了摇手中邸报,脸上露出满是期待的表情:“至于去哪,当然是去京城啊!”
“我要亲眼去看一看这空天航母到底是什么东西。”
浙江玉衡山。
今年二十六岁的独修道士任自垣同样也在看邸报。
不过他最关注的却不是空天航母,而是其上记载的关于佛道入世的消息。
当看到佛道两家所有耳熟能详,如雷贯耳的那些高修竟然全都加入了朝廷的仙学院,特别是张三丰也在其中的时候,任自垣眼中顿时闪过一丝震惊。
而更让他震惊的则是邸报上关于气运神朝和仙学院的介绍,其上明确指出未来的大明朝将会在各地设立仙学院分院,并且传授仙学,所有对修仙一途感兴趣的道士、和尚,甚至是普通人都可以前往参加入学考试。
只要通过,便可以直接成为朝廷承认的初级仙士,而且能进入京城的仙学院,甚至授予正式官职。
“这……!”
任自垣激动的站了起来。
他要去京城,去仙学院。
因为无论是邸报上介绍的气运神朝,还是仙学院,都让他产生了极大的渴望,他在玉衡山闭关修炼了十年,却什么也没有修出来,他做梦都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修仙者。
而几乎是同一时刻,北平城的燕王府邸,两个千户正从燕王府辞行出来。
两人一个叫张玉、今年四十二,一个叫朱能,今年四十,都是燕王朱棣手下的千户,而且都是当打之年。
而就在半个月前,朝廷挑选玄甲兵的旨意到达北平,张玉和朱能凭借着自身扎实的武道功底和指挥才能,成功通过考核,成为即将进行的第二批玄甲兵转化人员。
此次辞行就是为了赶去南京参加即将举行的转化仪式。
“兄弟,怎么说?”
“这个玄甲兵到底靠不靠谱,咱可是听你的才报名参加考核的。”
走出燕王府,两人并排骑在马上,张玉不由呵呵笑着问道。
“哈!”
“老张我告诉你,我当年一个军中的同僚之前就在千山左卫担任百户,上一次跟着太孙殿下南下云南平叛,侥幸被挑选成为玄甲兵,你可知此战他收获有多大吗?”朱能神秘兮兮的道。
“告诉你,安南一战,他前前后后获得的赐银超过两千两,回来之后直接官升两级,如今已经和你我一样是千户了。”
“还有,玄甲兵的饷银是按月给的,每人每月白银八十两,外加五百斤白米。”
“这还只是普通士兵,他作为千户,饷银更是高达三百两,白米两千斤,朝廷发放住宅,甚至看他没有媳妇,殿下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安南媳妇。”
“这……!”张玉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口水都差点留下来。
如今明初白银可是极其紧缺的,一两白银的购买力相当于如今的一千块,这三百两白银的月俸,妥妥的年薪百万,有房有车。
“真特**让人羡慕啊!”
“老子整天累死累活,如今的饷银才一个月三十多两,而且发的还是宝钞,这真没处说理去。”
“所以说啊!”
“兄弟你就安心跟着我去南京吧,从此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不在话下!”
朱能哈哈一笑,拍马远去。
张玉眼中同样露出一丝期待,紧跟其后,一路快马出了北平,向着南方疾驰而去。
安天大会正式召开。
经过朱元璋的授意,此次的安天大会,不再局限在佛门和道门之间,邀请的人选开始扩展到儒释道三家。
不过对于朝廷的邀请很多在野的大儒并没有理会,特别是一些听说了刘三吾被老朱强行告老还乡的大儒,更是对此完全不屑一顾,甚至颇有微词。
但却也并非一个儒家弟子都没有来,以解缙为首,重新组建的翰林院翰林们来了,一些身在朝堂的官员也来了。
整个会场上,儒家和道门、佛门泾渭分明分开两边坐好,双方虽然并没有任何的接触,但火药味却已经表现的极其明显。
毕竟作为身在朝堂上的官员,很多嗅觉敏锐的官员已经嗅到了朝廷在用人方面的改变,作为和翰林院职能相同的官员预备役培育机构,仙学院的出现,特别是被道门和佛门掌管的仙学院,对儒家来说乃是一个巨大的挑衅行为。
也就是如今的大明皇帝是朱元璋,若是换了大明任何一个皇帝,即便是朱棣敢这样干,恐怕也会被这些儒家官员们闹翻天。
因为这是皇权在帮着佛道两家,纂取原本独属于儒家的东西。
而且是改变华夏自汉以来,一以贯之的**生态。
这是儒家绝对不能容忍的。
但可惜,即便他们此刻内心有再多的不满意,也只能忍着。
因为老朱作为开国皇帝,手里握着刀把子,更关键的是这位皇帝陛下脾气可并不好,动不动就要杀人。
特别是那些敢在明面上跳出来反对老朱的人,几乎全部都成了他的刀下亡魂,儒生们没有**,即便心中再是不满意,也不会在朱元璋已经表态的情况下,明面上跳出来反对。
“呵呵!”
“我看今天这场大会不错!”
“这朝堂之上一直都是一些放臭屁的儒生,我早就看不顺眼了,换上一些和尚道士也好,至少能多一点新鲜感。”
以蓝玉、冯胜为代表的武勋今日也来了,当然这一次的大会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虽然也受邀前来,但基本上都是抱着看戏的心态来的。
毕竟他们早已经从殿下那里拿到了超凡名额。
这仙学院也好,翰林院也好虽然听说院首都被太孙殿下转化成了超凡者,但他们并不羡慕。
等下面会场上人都基本到齐之后,朱元璋背着手和朱允熥一起迈步走上了高台。
刹那间所有人都不由站了起来朝着朱元璋爷孙俩行礼。
朱元璋摆了摆手,让所有人都坐下。
“砰砰砰!”
他伸手拍了拍面前朱允熥从圣珠内拿出来的话筒,清了清嗓子道:“咱先说两句,咱知道很多人对如今我大明朝的改革颇有微词,暗地里有人讥讽,这是乱政,还说继续这样搞下去,等咱死了,这天下定然会再次大乱。”
“有些人甚至暗地里把太孙比作杨广!”
“说实在的,这些话咱这些年听的耳朵都生出茧子来了,当初咱进南京城的时候,有人就断言,说咱一个没见识的泥腿子出身,一进城定然被这花花世界迷住眼睛,不出三个月,必定和历史上那些造反的泥腿子一样,迅速败亡。”
“说这些话的人咱没杀,有的后来咱还让他当了咱大明朝的官儿。”
“咱甚至有些感谢他。”
“因为正是听了那些人的话,咱一进南京城就开始整肃军纪,约束部下,这才有了如今的大明朝。”
“而如今,又有这样的人跳出来了!”
“呵呵,之前那些嘲讽咱的人是看不起咱的出身,认为咱泥腿子一个不配当这华夏的皇帝。”
“但咱如今已经当了大明的皇帝快三十年了,而且自认为当的还算不错。”
“而现在那些嘲讽咱大孙的人是因为无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咱的大孙,会给大明带来怎么样的改变。”
“但没关系,你们不知道,不愿意改变,咱知道,也愿意改变。”
朱元璋说到这里,不由转过头郑重的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笑道:“大孙,你只管放手去做就是,有爷爷在,这个国家乱不了,也亡不了。”
“咱替你兜着。”
“是,爷爷!”朱允熥郑重点头。
“好了,接下来舞台交给你,你来告诉所有人,大明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朱元璋笑呵呵的拉着朱允熥站在自己的位置,而他却是背着手,如一个老农一般,笑呵呵的下去了。
下方很多人看着这一幕,都并不明白这一刻所代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只有当很多年过去,很多今天的亲历者在回忆今天发生的一切时,才会猛然醒悟过来,这个时候,应该就是大明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外一个崭新时代的开端了。
“咳咳!”
被老朱这么郑重其事的力挺,说实话朱允熥还是有些压力的。
但既然已经被赶鸭子赶到这里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诸位,我只能说,未来的大明将不同于历朝历代所有的王朝,它甚至不再是一个凡人王国,我们将会进行一次全面的升格,从一个普通的凡人王朝,升格为气运神朝。”
“下面,我便给诸位讲解一下什么是气运神朝……。”
朱允熥开始侃侃而谈,包括要达成气运神朝的条件,以及达成了气运神朝之后,所有人将会获得的好处。
这还是朱允熥第一次把气运神朝的概念在如此多人的面前讲出来。
而这里汇聚的乃是大明几乎所有的文武官员,他就是要让所有人的心中都产生一个概念。
气运神朝是未来,自己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建立气运神朝做的准备,而只要气运神朝建立,那么对整个大明所有人都将会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这对于大明的每一个百姓、每一个官员来说都是有益处的事情。
随着朱允熥的讲解,下方无论文武,无论儒释道,所有人都从最开始的茫然,渐渐的开始变得有些意动。
特别是听到未来气运神朝建立起来之后,所有的官员都会变成神官,而神官都将会获得气运加成,能够获得一定的超凡力量的时候,更是让所有人都眼神明亮起来。
“好了!”
“大方向咱们就先说到这里,下面咱们来说一说下一个阶段咱们要做的具体事情。”
朱允熥笑呵呵的示意解缙和张三丰可以准备登台了。
他们两个之中解缙会展示近半年来仙学院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水泥、镜子、肥皂,这些能够深刻改变民生的发明创造。
并且说明朝廷接下来会尝试建立工坊,开始大批量的生产这些东西,推广到整个大明民间。
张三丰则会展示出空天航母的图纸,并且明确下一个阶段仙学院的目标就是空天航母,而且要在三到五年内把这东西真正的建造出来。
说实话,之前那些东西对下面的那些官员和佛道两家来说虽然新奇,但还都算在预料之中。
毕竟仙学院是欢迎所有人去参观的,他们或多或少都了解过仙学院这半年来到底在做什么。
但空天航母这种东西,可实在是把所有人都惊住了。
因为飞天可一直都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但现在竟然有了实现的可能,这如何能不让这些古人震撼和期待。
而关于安天大会的消息,随着这场大会的结束,立马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开始传遍整个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半个月后。
浙江万安山上,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正在把一个个犹如炮仗一般的火箭绑在一个巨大的椅子上,而在椅子上面则是一个更加巨大的风筝。
老人试着在椅子上坐了坐,脸上不由露出一丝笑意。
“这一次,一定成功!”
他转过头看向自己儿子,目光坚定的道。
“爹啊!”
“我看你真是鬼迷心窍了。”
“这东西我越看越玄,这怎么可能飞起来啊,万一飞到半空中您掉下来,怎么办?”陶玄礼满脸担忧的道。
“怕什么,即便失败了又如何,我依然是华夏尝试飞天的第一人。”
“若是真成功了,那对我华夏来说便是划时代的创造。”
“陛下赐我名为陶成道,就是希望我能够在求道之路上一往无前,我又岂可因为这一点小小的危险便停滞不前?”
“你只管点火就是,我纵然身死也是以身殉道,自有后来人继承我的遗志,继续飞天梦想,而我若是连尝试都不敢,岂不是辜负了陛下赐我成道之名的初衷。”
“快点火!”
陶成道训斥儿子。
他看儿子犹豫不决,一把就把火折子抢了过来,正要去点燃。
山下一个仆人却是连滚带爬的跑了上来。
“老爷、老爷,京城传来消息,朝廷举办了第一届安天大会,公布了一个叫做空天航母的法器,能飞天啊!”
“老爷,您快看看!”
仆人连滚带爬的跑了上来。
陶成道正要点火,听到飞天两个字,耳朵顿时就支棱了起来。
“你从哪得到的消息?”陶成道问道。
“邸报,最新的邸报!”仆人跑到陶成道身前,把手中一张类似报纸的东西送到陶成道手中。
陶成道一目十行的看完邸报,突然仰头哈哈大笑了起来。
“好!”
“好啊!”
他猛地站起身,脚步匆匆的就往山下跑。
“爹,这东西怎么办?还有你去哪啊?”陶玄礼满脸讶异的问道。
“东西扔了!”
陶成道满脸兴奋的摇了摇手中邸报,脸上露出满是期待的表情:“至于去哪,当然是去京城啊!”
“我要亲眼去看一看这空天航母到底是什么东西。”
浙江玉衡山。
今年二十六岁的独修道士任自垣同样也在看邸报。
不过他最关注的却不是空天航母,而是其上记载的关于佛道入世的消息。
当看到佛道两家所有耳熟能详,如雷贯耳的那些高修竟然全都加入了朝廷的仙学院,特别是张三丰也在其中的时候,任自垣眼中顿时闪过一丝震惊。
而更让他震惊的则是邸报上关于气运神朝和仙学院的介绍,其上明确指出未来的大明朝将会在各地设立仙学院分院,并且传授仙学,所有对修仙一途感兴趣的道士、和尚,甚至是普通人都可以前往参加入学考试。
只要通过,便可以直接成为朝廷承认的初级仙士,而且能进入京城的仙学院,甚至授予正式官职。
“这……!”
任自垣激动的站了起来。
他要去京城,去仙学院。
因为无论是邸报上介绍的气运神朝,还是仙学院,都让他产生了极大的渴望,他在玉衡山闭关修炼了十年,却什么也没有修出来,他做梦都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修仙者。
而几乎是同一时刻,北平城的燕王府邸,两个千户正从燕王府辞行出来。
两人一个叫张玉、今年四十二,一个叫朱能,今年四十,都是燕王朱棣手下的千户,而且都是当打之年。
而就在半个月前,朝廷挑选玄甲兵的旨意到达北平,张玉和朱能凭借着自身扎实的武道功底和指挥才能,成功通过考核,成为即将进行的第二批玄甲兵转化人员。
此次辞行就是为了赶去南京参加即将举行的转化仪式。
“兄弟,怎么说?”
“这个玄甲兵到底靠不靠谱,咱可是听你的才报名参加考核的。”
走出燕王府,两人并排骑在马上,张玉不由呵呵笑着问道。
“哈!”
“老张我告诉你,我当年一个军中的同僚之前就在千山左卫担任百户,上一次跟着太孙殿下南下云南平叛,侥幸被挑选成为玄甲兵,你可知此战他收获有多大吗?”朱能神秘兮兮的道。
“告诉你,安南一战,他前前后后获得的赐银超过两千两,回来之后直接官升两级,如今已经和你我一样是千户了。”
“还有,玄甲兵的饷银是按月给的,每人每月白银八十两,外加五百斤白米。”
“这还只是普通士兵,他作为千户,饷银更是高达三百两,白米两千斤,朝廷发放住宅,甚至看他没有媳妇,殿下还给他安排了一个安南媳妇。”
“这……!”张玉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口水都差点留下来。
如今明初白银可是极其紧缺的,一两白银的购买力相当于如今的一千块,这三百两白银的月俸,妥妥的年薪百万,有房有车。
“真特**让人羡慕啊!”
“老子整天累死累活,如今的饷银才一个月三十多两,而且发的还是宝钞,这真没处说理去。”
“所以说啊!”
“兄弟你就安心跟着我去南京吧,从此荣华富贵,高官厚禄不在话下!”
朱能哈哈一笑,拍马远去。
张玉眼中同样露出一丝期待,紧跟其后,一路快马出了北平,向着南方疾驰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