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如果老臣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咱们自从当初在京营道别后首次见面吧?”

  等傅友德终于见到朱允熥后,第一句话,就忍不住抱怨了起来。

  他这几个月基本上一直都是跟在朱允熥**后面追着跑的状态。

  而且也不知道朱允熥是故意还是怎么的,这位太孙殿下打到后面可谓是彻底打嗨了,甚至还进行了两三次分兵。

  最后甚至就带了五十个玄甲卫去打占城去了。

  这顿时让傅友德彻底郁闷了。

  要知道如今的占城根本就不是安南的领地,距离安南都城清化更是有一千多里。

  朱允熥带着一群吕布跑的飞快,他却只是一个普通人,即便跑的坐下马口吐白沫也根本就追不上。

  没奈何最终他只能彻底放弃追朱允熥,留在清化一边帮宋玉稳定地方,一边等朱允熥回来。

  如今总算是等来了这位太孙殿下,他这满肚子的牢骚可是一定要和朱允熥好好说一说的。

  “哎呀,颍国公,你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嘛!”

  “现在不是挺好,安南打下来了,朝廷也不用调动大军,徒耗钱粮,甚至清化的粮仓里还有二十万石上好的大米,可以拉回大明去。”

  “咱们这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大赚特赚啊!”朱允熥笑呵呵的道。

  “唉!”

  傅友德闻言,顿时没了任何脾气。

  一肚子的牢骚,更是一句也说不出口。

  因为朱允熥说的的确就是事实,这一战朱允熥从头到尾打下来,就用了五百个大明的士卒,但却把整个安南都纳入了大明的版图之中。

  这样开疆拓土的功绩,也就是朱允熥本身就是皇太孙,若是寻常人来,恐怕直接就能封国公了。

  “太孙殿下您来一下!”

  傅友德看朱允熥后面跟着朱高炽,四周还有一干士卒,一些想要说的话,顿时就有些说不出口了。

  他只得绷着老脸把朱允熥拉到了一边。

  朱允熥暗暗咧了咧嘴,说实话他之前不想见傅友德就是因为害怕这位老将会对自己说教,而且这老将军的确老了,也跟不上他的节奏。

  他若是只带着玄甲兵,日行千里可谓轻轻松松,但傅友德若是跟着他们,估计连三百里都跑不到。

  此刻看着老将军一脸严肃的把他拉到角落,他本来还以为这位老将军又要絮叨,结果到了角落之后,傅友德一张黑如锅盖的严肃老脸刹那间就笑成了一朵菊花。

  “殿下,我看您手下那些玄甲兵有的以前还没有我强,我觉得我虽然老胳膊老腿了,但也能再为大明的将来出一把子自己的力气,您看……,能不能也给我这个老人家一个机会,让我也变成玄甲兵?”

  朱允熥:“…………。”

  看着面前这张本来严肃、沉稳的老脸,突然之间变得谄媚起来,朱允熥是彻底蚌埠住了。

  傅友德在他的印象中,一向是不拘言笑,治军严厉的老将军形象,但现在看着面前这张满是讨好的老脸,那个军神一般的印象正在他心里慢慢崩塌。

  “颍国公啊,颍国公,我真没想到您是这样的人,咱能不能矜持一些?保持一下国公爷的形象可好?”朱允熥无语道。

  “呵呵,殿下啊,那您是对我老傅不了解,老傅我自从跟着陛下打江山以来,无论大战小战,只要看准了时机,那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咱二十年前伐蜀,为了打下入川门户文县,可是直接割了头发扮作和尚亲自去打探消息的。”

  “殿下,咱如今就觉得这个玄甲兵很好,您就看在咱老傅为大明出生入死打了几十年仗的份上,给咱一个机会,如何?”傅友德可怜巴巴的道。

  朱允熥更无语了,他之前就听老朱提起过,傅友德这位颍国公打仗每次都不走寻常路,爱用奇谋,而且还能屡屡奏效。

  如今,这位老将军看来是把兵法用在他身上了啊!

  “老国公,不是我拒绝您,实在是玄甲兵是有气血要求的,您这一身气血已经开始衰败了,我怕您承受不住,到时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没法和我爷爷,还有您的家人交代啊!”朱允熥苦口婆心的劝道。

  “那也就是说有可能成功了?”傅友德看问题的角度却和朱允熥完全不同,听到他此话,眼睛不由一亮,更加期待了。

  “殿下,您给咱透个底,若是咱接受转化,成功率有多大?”傅友德问道。

  “不足三成!”朱允熥斩钉截铁的道。

  其实若是傅友德转化,他有七成的把握能把他转化成玄甲兵,毕竟他可以先给傅友德一枚气血丹提升他的气血,但毕竟不像那些年轻力壮的士卒转化率百分百,还是有转化失败的危险的。

  而且傅友德身份特殊,乃是大明的颍国公,这要是被自己弄死在这里了,那他瞬间就要麻爪了。

  “好,我接受!”傅友德几乎没有犹豫,直接答应。

  “这……,您老都功成名就了,还有必要这么拼吗?”朱允熥不解问道。

  “呵呵,老臣这一辈子都在拼命,习惯了。”

  “而且如今老臣人虽老了,但心却还没老呢!”

  “殿下,若大明储君不是您,即便有这样的秘术咱也不会去尝试,因为没用,老臣说句自夸的话,若咱是一把宝刀,那这天下原本除了陛下,没有人敢用咱。”

  “殿下或许了解过咱的过往,当年刘福通、陈友谅那里咱都呆过,可惜一直不得志。”

  “并非是咱打得不好,而是得不到施展能力的机会。”

  “唯有陛下赏识了咱,给了咱一个能够把能力展现出来的地方。”

  “如今,殿下您在安南这一战打下来,咱确信您会如陛下那般,用好傅友德这一把宝刀。”

  “如今老臣人虽老了,但却不服老,唯一担心的就是跟不上殿下的脚步,被殿下甩的太远,”

  “还请殿下成全老臣,给老臣一个继续为大明,卫殿下征战的机会,虽死无悔。”傅友德情真意切的拱手道。

  “这……!”

  朱允熥有些纠结,他犹豫了一下最终叹了口气道:“这件事终究太大,我一个人也决定不了,咱们还是先等一等,等我有时间了回去和爷爷商量商量,再做决定如何?”

  傅友德闻言赶忙点了点头。

  他也清楚,以他的身份,想要转化为玄甲兵,也的确需要陛下的首肯。

  但他对这件事很有信心。

  毕竟他对陛下、对太孙殿下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陛下没理由不继续用他。

  特别是在如今太孙殿下一战横扫安南,战功无双的前提下,用他的几率更大。

  “如此这件事就先略过了!”

  “颍国公,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这位乃是我四叔燕王的世子,朱高炽!”

  “未来他将会成为交趾都司的总督,总督安南民事。”

  “此事我已经和爷爷说过了,爷爷也是同意的。”朱允熥拉着傅友德回来,把朱高炽介绍给他。

  “见过世子!”

  傅友德行礼的同时心中不由一动,他心里立马也涌出了一连串的顾虑,毕竟朱高炽年纪小、而且还是燕王世子。

  但他对自己的定位一向很清楚。

  他就是一个将军,对于朝中这些事情,一向是概不过问的。

  他只需要听从陛下和太孙殿下命令行事就行了。

  朱高炽慌忙满脸恭敬的还礼。

  毕竟这位老将军可是比他父亲的资格还要老的。

  “颍国公,您未来恐怕也要留在安南一段时间了。”

  “我准备在安南驻军八个卫,全部从我大明境内调遣过来,此事我同样和爷爷商量过了,到时候颍国公,您老受累,先执掌一下这几万人,还有安南本地被我收编的一批军卒,替我镇住这里,防止再发生反叛!”朱允熥又笑着开口。

  如今的安南境内,虽然所有地主都被朱允熥杀了一遍,但其实还是有反抗力量存在的,

  那些大山中也有一些漏网之鱼。

  这些都需要军队的长期驻扎和清剿。

  而朱允熥自然是不可能长时间待在这里了,所以他就准备让傅友德来做这件事。

  “喏!”

  傅友德高声应下。

  他心道太孙殿下这是要让自己看住这位燕王世子吗?

  “不过有一点颍国公要注意,这次调过来的这八个卫,不再进行军屯。”

  “八个卫的士兵,全部改为职业士兵,由朝廷发饷,军队平日只负责训练,有战事便负责战斗。”

  “之前这八个卫所囤的田,我会派人过去建立农场,专门种地屯田。”朱允熥道。

  “这……殿下,如此的话,消耗的粮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傅友德担心道。

  之前大明实行的卫所制,所有士兵其实也是农民,闲时种田,有战事时则战斗。

  老朱曾经号称大明养兵百万,不耗费百姓一分钱粮,就是这个道理。

  不过这个制度其实到如今的洪武二十六年,已经开始逐渐败坏了。

  这种败坏朱允熥在整顿京营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来了。

  大量的底层士兵军屯田被上面的百户、千户侵吞,底层士兵几乎沦为将官的奴隶,而且是世世代代的奴隶。

  这对于底层军户来说可实在是太可怕,也太绝望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像京营这种在老朱眼皮子底下的天之亲军都已经开始出现逃兵,可想而知地方上,那些权利不受约束的地方卫所如今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

  说实话对于卫所制的改革,朱允熥其实早在他整顿京营的时候就有想法了。

  但这件事想要改革牵扯太大,毕竟如今的大明,一共有超过三百个卫,一百五十万的军户,这可不是说改革就能改革的。

  搞不好甚至会引发动乱。

  但卫所制也的确到了要动一动的时候了。

  如今,调入安南的这八个卫,就是朱允熥对大明卫所制,军屯制改革的一种尝试。

  这件事同样已经得到了老朱的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