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远来自后世,太清楚大众对于“玉女”明星那种复杂的窥探欲了。
他记得《还珠格格》火遍大江南北时,总有人神秘兮兮地传林心如拍过三G片;也记得张含韵刚出道时,被泼了多少不堪入目的脏水。
把高高在上的清纯偶像拉下神坛,似乎一直是某些人乐此不疲的消遣。
在这次他亲自下场操盘之前,那些流通在火车站、汽车站小报摊上的“野路子”报刊,关于杨玉莹的绯闻本就隔三差五,今天传她和某个港商,明天又说她与星火老板关系匪浅。
甚至都开始描述起细节来了!
在这些猎奇小报的版面上,作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女明星,杨玉莹出现的频率,其勤勉程度简直堪比武侠连载版块里的黄蓉、骆冰,是保证销量的金字招牌。
不过,光靠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报猎奇,成不了气候。他这次不过是顺势而为,自己写了点知音体故事,掺和进去,让流言的方向更可控一些。
但真正的杀招,不在这里。
逐渐,在一些颇有影响力的正规报纸和文艺刊物上,也开始出现关于杨玉莹的报道。
这些文章措辞含蓄,格调看似更高,只是提及她与公司同事、特别是与解晓东合作默契,私交甚好,言语间留下大量似是而非的暧昧空间,引导读者自己去脑补、去发酵。
终于,水到渠成的一刻来了。《大众电影》杂志,最新一期的封面上,赫然是杨玉莹和解晓东的合影。
两人并肩而立,笑容得体。
《金童玉女?揭秘新片〈落叶归根〉》。
老赵算很大度的了,但是还是不禁有些郁闷。
咋回事啊?
两个人加一起戏份不到五分钟,怎么就封面了呢?
我呢?
这张照片像一个信号,瞬间将之前所有的铺垫引燃。但是,还需要一个导火索。
“老毕,我‘写’了首新歌,麻烦你和老陈编个曲。回头塞在晓东的新专辑《落叶归根》里。”
毕小世接过方远递来的简易歌单,上面潦草写着简谱和歌词。
“老板,这首歌叫啥名字?”
“妇Y...呸,不是,叫《知心爱人》。”方远差点嘴瓢。
炒个小绯闻而已,用不着提前拿出王炸级别的对唱神曲,而且《知心爱人》这首歌完美符合九十年代初人的审美,肯定会火,风险最小。
果然,《知心爱人》一经推出,果然瞬间火爆。电台点播率飙升,音像店的磁带脱销。
CP粉们泪流满面,嗷嗷嗷,磕到了!磕到真的了!
唯粉们也泪流满面,死男人/臭女人离我家哥哥/远一点,但是爱豆的歌还是要听啊!也含泪购买。
不过有一点方远还真没想到,此时才刚六月,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导演组,竟然已经向星火文化发来了邀请函,希望杨玉莹和解晓东能以组合形式登台演唱这首《知心爱人》。
这几乎是当年最早收到的一批邀约之一。据说,去年因为杨玉莹的《毕业季》因为发行太晚,央视就没邀请了。错过合作,春晚导演组后悔不已,今年果断抢先下手。
当然了,炒作归炒作,方远始终没有忘记核心目标。
无论是杨玉莹还是解晓东,在接受采访时,每当话题被引向私人关系的时候:
“我们在一起拍摄电影《落叶归根》,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作品……”
“在《落叶归根》片场,冯导要求很严格,我们互相鼓励……”
“对,之前拍摄《MV》的时候还不太熟,是拍《落叶归根》才熟悉的。”
于是,“落叶归根”这四个字,润物细无声。很多人或许还没弄明白这部电影具体讲什么,但已然模模糊糊地知道:有一部叫《落叶归根》的电影,眼下最红的杨玉莹和解晓东都参演了,据说很好看。
这招不新鲜啊!
《XXX拍摄<x>时,被问绯闻当场翻脸》
“近日,某小花在《XX》片场,被狗仔拍到,与当红小鲜肉举止亲昵,惹人遐想......”
......
方远用的,正是这种将商业信息包裹在娱乐糖衣里的策略,在这个信息传播尚不迅猛的年代,面对八九十年代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观众,效果出奇地好。
随着《落叶归根》的知名度通过炒作持续发酵,上影厂的发行处突然变得门庭若市。电话铃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各地电影公司的采购员、影院经理甚至县级放映队的负责人,纷纷上门或来电询问,《落叶归根》的拷贝什么时候能出售。
这种盛况,以前只有谢晋那样的大导演才出现过!
上影其实也有点出乎意料,这部没有大牌电影明星,也不是名导,本来他们只是想着,电影剧本不错,看看能不能混个奖,给厂里增加点资历。根本没料到商业上也能获得突破。
上影厂果断打电话给方远,确定好杀青时间以后,直接开放销售,准备发行35毫米标准拷贝,参照业内惯例,将单价定在9500元左右。
主要是对经济发达的粤省、上海地区报价往往上浮至1万元,而内陆省份如四川、陕西则适当优惠至8500元。
对于部分偏远地区,则提供更经济的16毫米拷贝,价格控制在3000元左右。
一时间,市场的反应迅速炸裂,订单从上海、首都、粤省等核心省市迅速扩展到全国。
仅广东一省,就凭借对港台风向的敏感和杨玉莹在当地的超高人气,一口气预定了18个拷贝,创下了区域预订纪录。
之前,各地销售的拷贝记录除去译制片,不好统计具体数额的红**,还有逆天的《少林寺》以外,国产片拷贝前五分别是《喜盈门》、《武林志》、《高山下的花环》、《台儿庄战役》、《黄河大侠》。
现在好了,在电影还没有完全杀青的情况下,《落叶归根》打破记录的可能就逐渐提高了。
但是,当电影海报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疑惑了。
嗯?怎么是赵本山?
杨玉莹和解晓东呢?
不是说他们俩演的吗?
万恶的资本家方远,开始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欺诈式营销。
不过,电影质量对得起观众就是了。
他记得《还珠格格》火遍大江南北时,总有人神秘兮兮地传林心如拍过三G片;也记得张含韵刚出道时,被泼了多少不堪入目的脏水。
把高高在上的清纯偶像拉下神坛,似乎一直是某些人乐此不疲的消遣。
在这次他亲自下场操盘之前,那些流通在火车站、汽车站小报摊上的“野路子”报刊,关于杨玉莹的绯闻本就隔三差五,今天传她和某个港商,明天又说她与星火老板关系匪浅。
甚至都开始描述起细节来了!
在这些猎奇小报的版面上,作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女明星,杨玉莹出现的频率,其勤勉程度简直堪比武侠连载版块里的黄蓉、骆冰,是保证销量的金字招牌。
不过,光靠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小报猎奇,成不了气候。他这次不过是顺势而为,自己写了点知音体故事,掺和进去,让流言的方向更可控一些。
但真正的杀招,不在这里。
逐渐,在一些颇有影响力的正规报纸和文艺刊物上,也开始出现关于杨玉莹的报道。
这些文章措辞含蓄,格调看似更高,只是提及她与公司同事、特别是与解晓东合作默契,私交甚好,言语间留下大量似是而非的暧昧空间,引导读者自己去脑补、去发酵。
终于,水到渠成的一刻来了。《大众电影》杂志,最新一期的封面上,赫然是杨玉莹和解晓东的合影。
两人并肩而立,笑容得体。
《金童玉女?揭秘新片〈落叶归根〉》。
老赵算很大度的了,但是还是不禁有些郁闷。
咋回事啊?
两个人加一起戏份不到五分钟,怎么就封面了呢?
我呢?
这张照片像一个信号,瞬间将之前所有的铺垫引燃。但是,还需要一个导火索。
“老毕,我‘写’了首新歌,麻烦你和老陈编个曲。回头塞在晓东的新专辑《落叶归根》里。”
毕小世接过方远递来的简易歌单,上面潦草写着简谱和歌词。
“老板,这首歌叫啥名字?”
“妇Y...呸,不是,叫《知心爱人》。”方远差点嘴瓢。
炒个小绯闻而已,用不着提前拿出王炸级别的对唱神曲,而且《知心爱人》这首歌完美符合九十年代初人的审美,肯定会火,风险最小。
果然,《知心爱人》一经推出,果然瞬间火爆。电台点播率飙升,音像店的磁带脱销。
CP粉们泪流满面,嗷嗷嗷,磕到了!磕到真的了!
唯粉们也泪流满面,死男人/臭女人离我家哥哥/远一点,但是爱豆的歌还是要听啊!也含泪购买。
不过有一点方远还真没想到,此时才刚六月,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导演组,竟然已经向星火文化发来了邀请函,希望杨玉莹和解晓东能以组合形式登台演唱这首《知心爱人》。
这几乎是当年最早收到的一批邀约之一。据说,去年因为杨玉莹的《毕业季》因为发行太晚,央视就没邀请了。错过合作,春晚导演组后悔不已,今年果断抢先下手。
当然了,炒作归炒作,方远始终没有忘记核心目标。
无论是杨玉莹还是解晓东,在接受采访时,每当话题被引向私人关系的时候:
“我们在一起拍摄电影《落叶归根》,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作品……”
“在《落叶归根》片场,冯导要求很严格,我们互相鼓励……”
“对,之前拍摄《MV》的时候还不太熟,是拍《落叶归根》才熟悉的。”
于是,“落叶归根”这四个字,润物细无声。很多人或许还没弄明白这部电影具体讲什么,但已然模模糊糊地知道:有一部叫《落叶归根》的电影,眼下最红的杨玉莹和解晓东都参演了,据说很好看。
这招不新鲜啊!
《XXX拍摄<x>时,被问绯闻当场翻脸》
“近日,某小花在《XX》片场,被狗仔拍到,与当红小鲜肉举止亲昵,惹人遐想......”
......
方远用的,正是这种将商业信息包裹在娱乐糖衣里的策略,在这个信息传播尚不迅猛的年代,面对八九十年代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观众,效果出奇地好。
随着《落叶归根》的知名度通过炒作持续发酵,上影厂的发行处突然变得门庭若市。电话铃声从早到晚响个不停,各地电影公司的采购员、影院经理甚至县级放映队的负责人,纷纷上门或来电询问,《落叶归根》的拷贝什么时候能出售。
这种盛况,以前只有谢晋那样的大导演才出现过!
上影其实也有点出乎意料,这部没有大牌电影明星,也不是名导,本来他们只是想着,电影剧本不错,看看能不能混个奖,给厂里增加点资历。根本没料到商业上也能获得突破。
上影厂果断打电话给方远,确定好杀青时间以后,直接开放销售,准备发行35毫米标准拷贝,参照业内惯例,将单价定在9500元左右。
主要是对经济发达的粤省、上海地区报价往往上浮至1万元,而内陆省份如四川、陕西则适当优惠至8500元。
对于部分偏远地区,则提供更经济的16毫米拷贝,价格控制在3000元左右。
一时间,市场的反应迅速炸裂,订单从上海、首都、粤省等核心省市迅速扩展到全国。
仅广东一省,就凭借对港台风向的敏感和杨玉莹在当地的超高人气,一口气预定了18个拷贝,创下了区域预订纪录。
之前,各地销售的拷贝记录除去译制片,不好统计具体数额的红**,还有逆天的《少林寺》以外,国产片拷贝前五分别是《喜盈门》、《武林志》、《高山下的花环》、《台儿庄战役》、《黄河大侠》。
现在好了,在电影还没有完全杀青的情况下,《落叶归根》打破记录的可能就逐渐提高了。
但是,当电影海报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疑惑了。
嗯?怎么是赵本山?
杨玉莹和解晓东呢?
不是说他们俩演的吗?
万恶的资本家方远,开始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次欺诈式营销。
不过,电影质量对得起观众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