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第193章 所谓京圈

小说: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作者:沙盘球 更新时间:2025-11-06 12:14:35 源网站:2k小说网
  《永不瞑目》在上海的势头,一日火过一日。随着剧情深入,黄磊饰演的肖童,其清澈又带着忧郁的大学生气质,最后在**的操控下沉沦,几乎成了全城男女老少心疼和牵挂的对象。

  而宁静演绎的欧阳兰兰,那种飞蛾扑火般的偏执与危险魅力,更是让人又爱又恨,成了茶余饭后最具争议的话题。

  电视剧的火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广告价格的飙升。原来无人问津的片前、片后广告时段,瞬间成了香饽饽,被几家本地急于打开知名度的品牌抢破头。最终,上海的“白猫”洗洁精和“正广和”汽水分别以令人咋舌的五万元和五万五千元价格,买断了电视剧播出前后的黄金广告位。

  按照星火文化与上海电视台的协议,这笔高达十万五千元的广告收入,星火可以分得其中六成,也就是六万三千元。这笔钱,虽然和柏林电影节百万美元的外汇收入不能比,但在国内电视剧制作领域,已是一笔相当可观的纯利。

  更重要的是,嗅觉敏锐的各地电视台采购部门也闻风而动。天津台、广东台、四川台……采购员的电话几乎打爆了星火文化的业务线。

  虽然这个年代的电视台之间交易,大多还是以节目互换、广告时段补偿等“象征性”的合作为主,真金白银的少,但各家都拍着胸脯保证,在播放《永不瞑目》时,前后贴片广告的总价值绝不会低于两万元。

  东边不亮西边亮,林林总总算下来,这部二十集的电视剧,最终为星火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收益,稳稳地超过了十五万元。

  电视剧不像电影,很难一口吃成胖子,但它胜在细水长流,最后零零总总加一起,超过个一百万,问题不大。

  而且最重要的是,电视剧才是老百姓家里天天见的东西。

  这部戏播完,黄磊、宁静这几个名字,才算真正在全国观众心里挂上号了。这比赚多少钱都值钱。

  嗯,方远还是签下了黄磊、姜武和王劲松。反正肯定不会亏,尤其是未来黄磊还有音乐属性,姜武能搭上姜文的线。

  而且这次和各地电视台建立了关系,以后星火的剧,发行渠道就顺畅多了。

  就在这一片形势大好之下,一个意外的消息从首都传来:原本谈得好好的、几乎板上钉钉的首都电视台,突然卡壳了。采购部门的态度变得含糊其辞,只说“再研究研究”,引进《永不瞑目》的事,就这么被悬在了半空。

  首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方远接到消息时,倒没有太过意外。他隐约觉得,这事背后没那么简单。

  果然,没过两天,冯晓刚的电话直接打到了他的办公室,语气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尴尬和谨慎。

  “方老板,忙呢?”

  “老冯啊,不忙,你说。”

  “那个……首都台的事,您听说了吧?”

  “嗯,刚听说。怎么回事,知道吗?”

  电话那头,冯晓刚压低了声音:“具体咋回事,我也不太清楚。不过……郑小龙郑导,托我给您带个话。”

  方远眼神微凝,语气不变:“哦?郑导有什么指教?”

  “指教不敢当。”冯晓刚的声音更低了,自己有点臊得慌,“郑导说……‘硕爷想跟您聊聊。’”

  “硕爷?王硕?”

  “对,就是硕爷。郑导说,时间地点您定,方便就行。”

  方远轻轻一笑,有点蔑视京圈那帮人,这爷那爷的,但是这个人目前能量不算低,得罪了没好处,反而如果彻底绑定,利益才能最大化。

  他是商人,不是为了爽就快意恩仇直接**打脸的网文男主角。

  王硕要找他“聊聊”。

  那就聊聊嘛!

  在这个节骨眼上,首都台的卡壳和这位京圈大佬的邀约几乎同时发生,其中的关联,不言自明。

  是鸿门宴,还是橄榄枝?

  他对守在旁边的姚珮芳吩咐道:“帮我订张去首都的机票。另外,回复郑导,就说我方远谢谢郑导传话,恭敬不如从命。时间就定在这个周末,地点……请‘硕爷’挑个安静舒服的地方就行。”

  方远搭乘的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时,首都城正下着细密的春雨。他没有通知任何人,独自打了辆面的,前往王硕约定的后海附近一家门脸不起眼,但内里别有洞天的私家菜馆。

  包间里,王硕早已到了,没旁人,就他一个。他歪坐在太师椅上,正就着一碟花生米自斟自饮。见方远进来,他也没起身,只是抬了抬眼皮,用京片子招呼道:“哟,方老板,够准时的啊。来来来,坐,这破天儿,喝口白的驱驱寒。”

  方远笑了笑,脱下微湿的风衣挂好,从容坐下。

  “硕爷客气了,首都这春雨,是比上海凉点儿。”他也没矫情,拿起酒壶给自己也满上了一小盅。

  “最近胖了啊。”方远上来先寒暄。

  “我这人,遇到心烦的事儿就爱多对付两口,最近吃多了。”王硕嘴上这么说,心里也颇为自得,觉得这机锋打的可奥妙了。

  但是不无羡慕的看了看脱掉风衣后,方远修长挺拔的身材。

  **,也是个小白脸。

  “那是好事。”方远呵呵笑道。

  “好事?”

  “那可不,硕爷那么大的腕儿,心里有事的机会能有多少?估计明年我就能看到八块腹肌的您了。”

  王硕哑着嗓子哈哈一笑,拿起酒盅向方远样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方远自然也陪同干了一杯。

  王硕原本想着借着卡他《永不瞑目》的机会,让方远主动服个软或者是说一下这事,他好借题发挥,但是方远偏偏不提这茬,反而跟王硕东拉西扯,从中国电影聊到国内外文学。聊到金庸方远还跟他争个脸红脖子粗的。

  “硕爷,您别介意,我看您就是脱离群众太久了,金庸小说就是一等一的通俗小说!比国外最顶尖的通俗小说家并不弱!”

  “我就不知道你们看金庸看的啥啊?无一不是现成的套话,三言两语就开大,用密集的动作场面使你忽略文字,或者说文字统统作废,只起一个临摹画面的作用。”

  “哎哎哎!这就对了,这么说你也承认金庸的画面感强啦?”

  王硕恨恨嘬干了酒盅中的白酒,犹豫了一下:“这确实还行,但是...”

  “别但是了,说明金庸的小说天生适合改编成影视剧,所以流传范围....”

  王硕感觉又要起了争辩的心思,猛然发现有点不对:怎么真跟他聊上啦?

  虽说,跟这小子聊天还算有意思,但是正事要紧。

  “咳!”作为一个作家,王硕有点脸红,居然没想到合适的过渡自然段。

  “那个,方老板,咱明人不说暗话。首都台那事儿,是我打的招呼。”

  方远正兴冲冲准备再聊聊古龙呢,听王硕憋不住了,微微一笑。

  你真托大,说到底,你现在也才三十多的年纪,想跟谁拿乔啊?

  方远端起酒盅,跟他碰了一下,语气平淡道:“猜到了。硕爷是觉得,我们星火这步子迈得有点大,磕着您哪位的脚了?”

  “磕着倒谈不上。”王硕嚼着花生米,居然觉得自己开始心虚了。

  是啊,人家干的好好的,自己好像也没那么地道。

  “就是觉着吧,你们这南边来的和尚,经念得太好,把我们这庙里的香火都快抢光了。冯裤子跟你跑了,现在这《永不瞑目》又要进京,动静不小啊。”

  “市场这么大,一个人吃不完。”方远给他满上酒,“合作才能把蛋糕做大。硕爷您说呢?”

  “合作?”王硕斜睨着他,“怎么个合作法?让你星火的文化产品,畅通无阻?”

  方远放下筷子,虽然因为喝酒上头,脸上微微有点发红,但是却异常清醒道:“硕爷,我是个生意人。生意场上,没有敌人,只有利益。

  我敬您是前辈,在京城在文艺圈能量大。我们星火,有制作能力,有现在您也看到的推广和变现渠道。我们之间,不应该是谁堵谁的路,而是看看怎么能一起走得更快更稳。”

  王硕没吭声,自顾自又喝了口酒,似乎在掂量他的话。

  方远继续道:“我知道您手头有好本子,有想法。但拍电影,光有好本子不够,还得有资金,有靠谱的制片把控,有后期的发行渠道。这些,我们星火现在恰好都有那么一点。”

  王硕眯着眼,打量了方远片刻,才慢悠悠开口:“我手头有几个本子,挺折腾人,缺个能镇得住场子、又懂市场的人帮着看看。

  你方老板现在名气大,眼光毒,来帮我盯盯?不用你星火的名头,就你个人,挂个监制,让底下那帮猴崽子们也学学,什么叫国际水准。”

  方远没有立刻答应,反而问道:“挂名可以。但既然是监制,就得有话语权。剧本、预算、后期,我到哪个份上能说话?”

  “哟,还挺较真。”王硕乐了,“成啊,只要是为了片子好,你说话,我听着。当然,最后拍板儿还得是我的人,这您得理解吧?”

  “理解。艺术创作,终归得听导演的。”方远点头,话锋一转。

  “不过,硕爷,我大老远从上海跑来,不能就为给您打个白工吧?您得给我点盼头。”

  “说吧,看上什么了?”王硕往后一靠,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

  “您接下来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剧本,影视改编的优先权,得给我们星火。价格,按市场最高价走,绝不让您吃亏。”

  方远确实可以直接把《甲方乙方》、《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些提前抄掉,但是根本没用。

  没用“王硕作品”这个头衔,一模一样的文字也不一定能卖得出去。

  王硕心里也迅速盘算开了。

  他现在的心思主要在写作上,对于亲自拍电影兴趣不大,也觉得麻烦。把改编权优先卖给星火,既能拿到实惠,又能借助他们的力量把自己的作品推广得更广,这买卖怎么看都划算。

  里外里,他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星火这简直是给他送钱还帮他扬名啊!

  “成!”王硕笑道,“就冲方老板你这痛快劲儿!这事儿我看行!本子的事儿,就麻烦你多费心!至于改编权,好说,优先给你们!”

  两只酒杯再次碰到了一起,这次的声音,比刚才清脆了不少。

  王硕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完,也觉得轻松了不少,说道:“刚才聊到哪儿了?说起来我还以为你小子品味还行呢,原来也跟那帮子俗人一样喜欢金庸.....”

  “那您喜欢哪个作家?”

  “别您您了,我比你大几岁,你叫哥就行。说起来,铁凝还可以,还有个王安忆,还有不少,但是这些我都谈不上喜欢,就是还凑合吧。单我佩服的就一个。是阿城,你知道吗?”

  “哦?怎么说,我个人一般般,我觉得他挺酸的,而且作品比较局限,所谓‘三王’其他两部根本不配跟《棋王》放一起。而且太谜语人了。”

  ......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彻底热络起来。王硕是个喜欢热闹的性子,一个电话呼朋引伴。不多时,包间里又来了几个人。

  王硕拉着方远,挨个介绍:

  “这是叶京,我发小,满肚子坏水,写东西贼**损!”

  “葛优,演员,你肯定认识。”

  “叶大英,将门之后,现在也**不务正业搞起电影了!”

  “刘蓓,许情,俩大美女,嘿嘿。”

  看着眼前这群未来将在内地娱乐圈叱咤风云的人物,此刻还带着些许青涩和江湖气地聚在一起,方远心中了然:今晚这顿饭,吃的不仅是王硕未来的几个剧本的监制权和优先改编权,更是拿到了进入京城核心文艺圈的一张分量极重的入场券。

  虽然对他们这个圈子没有太多好感,但是逢场作戏么......

  “葛老师,以后有机会合作啊!”

  “大英兄我必须单独喝一个!这可是名门子弟!”

  方远贼兮兮的瞟了一眼许大美人的胸前,据说......

  不会吧?那么离谱的?

  “嗯,我刚刚跟黄磊合作,你们俩一起演的是凯歌导演的《边走边唱》?肯定是好电影!”

  ....

  方远哪怕尽力保持清醒,但是还是喝醉了。

  跟王硕等人告别以后,他拿出大哥大,拨通了一个号码。

  嗯,她一直在首都。

  “来接我,我现在的地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