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第194章 雨夜和清晨

小说: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作者:沙盘球 更新时间:2025-11-06 12:14:35 源网站:2k小说网
  方远觉得自己脚步有点飘,春雨打在脸上,胃里翻江倒海。

  他靠在石栏上,迎着凉风深吸了口气,觉得脑袋更晕了。不知过了多久,一辆黄色的天津大发面包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路边。车门滑开,一个穿着戴着口罩和墨镜的身影急匆匆跳下车,

  她一眼就看到了蹲在桥头、显得有点可怜的方远。

  “老板!”她快步跑过来,带起一阵香风。

  “怎么喝这么多呀?快起来,地上凉!”她像哄小孩子一样对方远轻声说道,费力地想搀起他。

  方远借着她的力气晃晃悠悠站起来,几乎半个身子都靠在了她身上。岗岗身材娇小,被他压得一晃,赶紧稳住。

  “跟…跟王硕那帮人…喝的…”方远嘟囔着,“聊…聊得还行…就是…酒太凶…”

  “好好好,先上车再说。”杨玉莹扶着他,又招停了一辆出租车,小心翼翼地把他塞进面的后排座位。方远一沾座位,就有点撑不住了,歪倒下去。

  杨玉莹粗着是嗓子跟司机说了个地址,也钻到后排,让方远的头枕在自己腿上。她低头看着他那副全无平时精明模样的醉态,又是心疼又是好笑,忍不住轻轻用手指戳了戳他的脸颊。。

  出租车在雨夜中穿行,最终停在一个高档的居民小区楼下。

  杨玉莹费力地搀着方远,半扶半抱地将他弄上楼,进了自己在首都临时租住的一套单元房。

  屋里还算宽敞,带着淡淡香气。方远几乎是不省人事,全身重量都压在她身上。

  杨玉莹咬咬牙,没把他往卧室扶,而是径直架着他,踉踉跄跄地挪向了狭小的卫生间。

  “醒醒……你这样没法睡,你衣服被淋湿了,不能直接睡,得冲一下……”她气喘吁吁,试图把他靠在洗手池边。

  方远含糊地应了一声,身体却不住地往下滑。杨玉莹顾不得那么多,伸手去解他衬衫的纽扣。

  被剥光的方远被坐在杨玉莹搬来的小板凳上,杨玉莹撇了一眼。

  “哼,醉成这样还不老实。”

  她拧开水龙头。温热的水流瞬间倾泻而下,打湿了两个人的衣服。方远被水一激,似乎清醒了一瞬,迷蒙地睁开眼。

  “岗……岗岗?”

  “嗯,是我。”杨玉莹应着,声音混在水声里,自己也浑身湿透,贴身的衣服被水润湿,曲线毕露。

  她拿起香皂,胡乱地在他头上、身上涂抹着,想尽快冲掉那身酒气。

  方远似乎觉得舒服了些,靠在瓷砖墙上,任由她动作,目光却一直落在她湿漉漉的脸上和忙碌的手上。

  匆匆冲完,杨玉莹关掉水,用一条大毛巾胡乱地帮他擦干头发和身体。

  她找来自己一件宽大的T恤和一条运动裤帮他勉强套上。做完这一切,她已经筋疲力尽,连拖带拽地把他弄到卧室床上。

  “岗岗?”

  “嗯?”

  “我好像清醒一点了。”

  “啊?”

  ......

  第二天早上啊。

  雨停了,方远先醒来,身边的杨玉莹还在熟睡,眉头还微微皱着。

  他起身准备找点水喝,站起来的时候趔趄了一下。

  “酒后开车,还是不舒服啊!”方远自己开始反思。

  他走到卧室外,打开阳台的窗户,冷风吹得他清醒了一瞬,就在这时,一个柔柔的身子从身后抱住了他。

  “怎么起那么早,不多睡会儿?”方远问道。

  “我得起来了,今天要去晋省,上午的飞机,马上就得走。”

  方远转过身,轻轻抱住了她的腰:“你和我在一起以后,就一直在首都待着了,上海不去了,公司那边也去得少……是不是……”

  杨玉莹立刻打断:“原因你我都知道,就不要提了。”

  她抬起头,看着他的眼睛:“我虽然不在乎名分那些虚的,但不代表我可以接受你今天和我在这儿卿卿我我,到了晚上,就去跟另一个女人说相同的话。

  “所以,方远,你要找我,就在这儿。在首都。至少你在这儿的时候,你是独属于我的。”

  方远看着她,一时无言。

  沉默了几秒,杨玉莹似乎觉得气氛太僵,语气放缓了些,问道:“对了,昨晚怎么和王硕他们喝那么多?”

  “聊了个合作。他们要弄一部电视剧,叫《海马歌舞厅》,阵容挺大,让我挂个监制的名,帮着看看。”

  “《海马歌舞厅》?”杨玉莹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她对这种京圈扎堆的项目似乎并不太感兴趣。

  方远心里却清楚这部戏的底细。

  这剧是王硕、马卫都还有海岩他们几个攒的局,典型的“京圈”产物。

  想法挺有意思,以一家歌舞厅为背景,每集一个社会话题,号称要写尽人间百态。

  阵容更是吓人,几乎动用了当时京圈能请动的所有明星,刘斌、陈小艺、梁天、葛优……堪称全明星客串。

  这阵仗别说当时,就现在看来,绝对是红极一时的热门相。

  但作为重生者,方远知道,这部戏热闹是热闹,台词也够贫、够犀利,但终究像是才子们一次集体玩票的盛宴,形式大于内容,缺乏真正能沉淀下来的东西。在中国电视剧的历史长河里,它根本没溅起多大的水花,很快就会被《我爱我家》那样真正有生命力的经典取代,最终只成为圈内人记忆里一段“当年勇”的谈资。

  但是,它对方远此刻最大的价值,不是剧集本身能有多成功,而是它作为一块敲门砖,一个合作的象征,能让他更顺理成章地融入京圈的脉络,为后续更深度的合作铺路。

  “就是个热闹的单元剧,”方远轻描淡写道,“借这个机会,多认识些人。”

  杨玉莹点点头,没再深究。

  “我来做早餐,不过不太会,随便应付一下吧。”

  她转身走到厨房,冰箱里的食材并不多,她犹豫了下。拿出两个鸡蛋,又拿出挂面,简单做了个阳春面。

  她不是从小锦衣玉食的人,这点小活做的完全没有问题。

  方远昨晚胃里吐得空空的,缀着葱花的面条让他胃口大开,很快唏哩呼噜喝了一碗。

  热汤面下肚,胃里熨帖了不少,人也彻底清醒了。他看着对面小口吃面的杨玉莹,突然说道:

  “岗岗,有没有考虑过……换个更大的舞台?”

  杨玉莹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疑惑:“嗯?首都还不够大吗?”

  “想不想去香港发展?”方远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