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第4章 如何当上比尔盖茨的女婿?

小说: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作者:沙盘球 更新时间:2025-11-06 12:14:35 源网站:2k小说网
  第二天下午,方远又溜达到了那个弄堂口。这次他没空手,揣着几块大白兔奶糖。老太太正坐在杂货铺门口的小板凳上晒太阳,眯着眼打盹。

  “阿婆,侬好呀!”方远笑容满面,声音放得格外温和,递过去两颗奶糖,“吃颗糖甜甜嘴。”

  老太太睁开眼,看到是昨天那个后生仔,又看看糖,脸上褶子舒展开:“哟,后生仔,侬又来啦?还这么客气。”

  方远顺势在她旁边蹲下:“阿婆,昨天听侬讲那个塑料厂门市部没人管,我回去想想啊,觉得太可惜了。那么好的地方,空关着风吹日晒,烂得越来越快。”

  “就是讲呀!”老太太剥开糖纸,把糖**嘴里,“作孽哦!以前还能买买针头线脑、肥皂草纸,方便得来。后来关掉了,阿拉买个东西都要多跑两条马路。”

  “阿婆,侬是这里的老土地了,”方远笑嘻嘻问道。

  “侬晓得伐,这种三产门市部关了以后,厂里不管了,那归哪里管啊?街道?还是区里哪个部门?总得有个地方挂靠吧?不然这房子总不能算野生的?”

  “这个……讲不清楚。塑料厂倒灶以后,厂里的人都不晓得去哪里了。街道嘛……街道工商所?还是经济科?好像有个姓吕的科长,以前管过这些事体,阿拉收卫生费的时候听讲过一嘴。”

  “哦哦,吕科长啊。”方远装作恍然,“阿婆,侬消息真灵通!那……侬晓得这位吕科长平时在哪办公伐?我想去反映反映情况,这么好的地方空关着,浪费国家资源啊!哪怕临时借给街道搞点便民服务也好的嘛。”

  老太太被夸得舒坦,又得了糖吃,话匣子彻底打开:“便民服务?这个主意好!阿拉这里缺个修自行车的、补鞋的都好!吕科长啊,就在前面两条马路拐过去的街道办事处二楼,靠楼梯口那间办公室。”

  “没事没事,我就是去反映反映情况,听听领导指示。”方远一脸诚恳,“谢谢阿婆指点!下次再带糖给侬吃!”

  又来到街道办事处的二层小楼。楼梯口第一间办公室的门开着,一个约莫四十多岁男人正在看报纸。

  方远脸上瞬间切换出一副焦急又带着点惶惑的表情,轻轻敲了敲门框。

  “吕科长在吗?”

  吕科长抬起头:“我就是,侬有啥事体?”

  “吕科长,你好你好!我是原来塑料厂三产服务公司的方远。”

  吕科长微微皱眉:“塑料厂?塑料厂的事情还来找我们街道?不是已经移交清算完了吗?你有介绍信吗?

  方远满脸无奈地说道:“吕科长,厂子都倒闭了,我上哪儿找人给您盖公章开介绍信啊?

  “昨天下午,那个关掉的“为民”门市部,侬知道伐,那个弄堂口的,顶上一块烂瓦片,‘嘭当’一下掉下来,好巧不巧砸到个过路人头上。

  缝了好几针,脑袋包得像粽子似的!人家家属现在死盯住我们留守处的人不放,天天来闹,要我们赔200块,还逼着我们马上去处理危房!

  我们哪有钱赔啊?人家说要找街道。所以我过来提前跟您这边通个气。”

  吕科长的脸色明显变了变,战术后仰,“这种事体!这这这…这当然是塑料厂的事体!产权!产权是塑料厂的!人也是塑料厂的!你们砸伤的!跟我们街道有啥关系?”

  “话确实是这么说,按产权归属确应由厂方管理。”方远佯装认同,随即话锋一转,面露难色地诉苦:

  “可问题就出在这塑料厂黄了嘛!现在厂牌子都没了,最后一点破机器也被抵债搬走了,哪能找到责任人?人家家属就认定这门市部还在,没人管就去区里、市里告去了!我们这个冤大头当得!

  “吕科长,昨天我们以前管后勤的老王,他说清楚了,当初这些三产网点门市部关的时候,有文件说要移交街道代管,说是街道的事,人家闹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往能管事的地方闹去……”

  “胡说八道!”吕科长声音一下子拔高了,“什么移交代管,根本没有这回事!都是塑料厂自己的产业,当时关了就关了,根本没交给街道,你们瞎讲八讲!”

  “吕科长,息怒息怒!”方远连忙劝道。

  “我也搞不清楚嘛!老王年纪大了可能记混了。但家属那边……实在难缠……他们现在就咬死了说门市部在那儿,砸伤了人总得有人负责,找不到塑料厂就找这片区管事的……吕科长,你给出个主意?

  要不您这里行行好,哪怕给开个证明、打个招呼也好?说明情况?我们也好拿回去搪塞一下那家人?让他们知道这事确实跟街道一点关系没有,别再来闹你们了?”

  吕科长沉默了:家属闹事确实烦人,而且万一真闹到上级单位,虽然最终责任不在街道,但处理起来也少不了麻烦。眼前这个小年轻自称塑料厂留守处,看起来也确实焦头烂额。

  方远见他松动,立刻加码。

  “吕科长,你看这样行不行?您就给我们开个证明,说明一下情况:

  “那个‘为民门市部’的房子呢,目前产权归属情况不明,但未经过任何正式移交手续,确认该处房产的日常管理、安全维护及因该房产引发的任何事故、纠纷等事宜,均不属于长宁街道办事处的职责范围。

  这样一来,家属拿着这个白纸黑字盖着公章的证明,也就知道找谁都没用,该找塑料厂,但是塑料厂都倒了,自然就消停了!我们也能清静,您这街道也更清静!”

  吕科长仔细一想,这家伙原来是这个意思,拉着街道虎皮做大旗,有街道开得证明,顺便可以摆脱他们的责任,打发家属去找早已经不存在的塑料厂......

  这个主意……似乎可行?能省去很多后续麻烦。

  这证明的核心就是把街道彻底摘干净了,说明那房子死活都跟街道无关。

  家属看到有街道盖章的正式文件明确说不管,大概率也就绝望了,不会再来纠缠街道。至于那破房子以后是塌了还是又砸了谁,那都是天意,跟街道彻底无关了!

  “嗯……这样说来……倒也是个办法。不过,你们那个老王,以后可不要再乱讲话!”

  “绝对不会!绝对不会!他老糊涂了,回头我就跟他说清楚!”方远拍着胸脯保证。

  “侬等一歇。”吕科长站起身,走到档案柜前翻找了一会,找出一本盖着“上海xx街道办事处”大红章的便笺纸,然后坐回办公桌,拿起钢笔,按照方远刚才的“建议”,斟酌着写道:

  证明

  兹有位于XX弄XX号原“为民”三产门市部一处房产。

  经查,该处房产原系上海塑料厂三产项目所有。上海塑料厂因破产清算解散后,该处房产未经任何法定程序或文件向长宁街道办事处进行产权移交或管理权托管。

  现确认:该处房产的产权归属、日常管理、安全维护及相关一切衍生事务、责任及纠纷,均与长宁街道办事处无涉。

  特此证明。

  上海XX街道办事处

  1987年2月25日

  吕科长写完后,又反复看了两遍,特别是那个关键的“无涉”,觉得足够撇清责任了,这才满意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