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着那张盖有街道大红章的证明,方远心情不错:看来自己的演技保持的不错,毕竟前世有时候兴致来了,也在短剧里客串一个角色。
出发,去下一个目标!
塑料厂象征性的留守处里,老孙正在值班室听半导体,惬意的很。
厂子倒闭之前,他是车间主任,现在树倒猕猴散。自己运气不错,还能搞到这个工作。
“老孙!”
眯着眼睛的老孙突然被一个年轻声音吵醒,心里有点不开心:哪个小年轻那么没礼貌?
老孙抬头一看,一个年轻人,表情不耐烦,甚至有点窝火,自行车都没下来,用脚撑着地面维持平衡。
老孙吓了一跳,抬起头,摘下老花镜:“街道?你是哪位啊?有啥事情?”
方远就那么居高临下地站着,从口袋里掏出那张街道证明,直接一扔,但是纸片太薄,还吹落了下去。
正在老孙低头捡证明的时候,方远开口:“我姓方,我是街道经济科来的!你自己看!昨天下午,你们塑料厂以前的那个门市部,一块瓦片那么大的一块瓦片掉下来,一下就砸开个瓢!现在家属在街道上闹,说是你们厂子倒了不管事,非让街道管不可!
老孙急急忙忙接过证明,嘴里嘟囔着,“这……这跟我们塑料厂有啥关系啊?那地方……那地方是以前三产服务公司的啊!”
“三产服务公司?”方远嗤之以鼻。““老孙同志,现在都啥时候了,三产服务公司,塑料厂都倒灶好几天了,三产公司的人比兔子还跑的快,你现在给我去把他们公司负责人找出来?
找得到吗?人影子都没有!人家家属找的就是这个房子的根!根是你们塑料厂的,我走了!你下个星期二带两百块钱到街道来,我们开调解会。
老孙看着那份街道证明,又看看眼前这个咄咄逼人的年轻干部,心里真发毛了。
“这…这…那三产公司它…它…”他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确实如方远所说,那帮人早就鸟兽散了,彻底成了甩手掌柜。
方远见他被唬住,知道火候到了,立刻作势要走。
“情况呢,就是这样!文件也给你看了!街道的态度很明确,这破房子的烂摊子不归街道管,该谁的问题谁自己擦**!你们塑料厂抓紧时间处理!别让家属闹大了,影响街道安定团结的和谐局面!”
他一边说一边就要转身给自行车掉头。
“诶!诶!小方同志!等等!别着急走啊!”老孙这下真慌了,连忙站起来拉住方远的胳膊,“厂子都没了,就剩我这个看门的糟老头子,我…我哪管得了这个啊!这要怎么办啊?那人万一真告了,或者再掉瓦片砸到别人…这可咋整啊!”
方远被他拉住,停住脚步,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然后仿佛是灵光一闪,皱着眉头对老孙说。
“老孙啊,你这个情况…确实特殊。厂里就剩你一个能搭话的了?唉,也是难办。”他作势沉吟片刻,然后压低声音,用推心置腹的口吻道:
“你看这样行不行?既然那鬼公司人没了,塑料厂也空了,这产权和管理权呢,街道又不认账不肯背。那你这边,写个委托书?”
“委托书?”老孙一脸懵。
“对!”方远用力点头。
“就说…嗯…塑料厂这个情况大家都清楚,实在无力管理原为民门市部资产了。为了避免该房产继续破败影响市容、造成安全事故,也为了解决当前已有的人员伤害赔偿争议…特此委托…
嗯…不行不行,不能委托给街道代管!街道肯定不收!算了算了!”方远摇摇头,一脸惋惜的样子,推车又要走。
老孙一把拉住方远,哭丧着脸:“我的好同志啊,麻烦给指条明路吧!”
方远皱皱眉,思索了好一会儿:“对了!可以委托给个人!找个信得过、有能力、愿意操心的人来暂时管理嘛!委托个人平时去照应着,看看门,防止闲杂人员进去再出事,看着点瓦片别再掉了!这样,日常维护的责任就落到受委托人头上,出了啥事,他兜着!
而且,他自己可以在那个小店面里做个生意什么的,可能愿意帮你们赔钱呢?
厂里不就不用担惊受怕了嘛!家属再闹,你就说已经有专人负责处理了,让他们去找受委托人谈!这不就都解决了?街道那边,我们有这个委托书,也好说明情况,证明厂里积极处理了嘛!”
“对对对!小方同志说得对!这办法好!委托个人!委托个人好!可是,那地方做生意不好做啊,不然厂里当初就给租出去了。哪会荒废?会有人接手吗?”
方远自言自语:“做生意肯定没人愿意干,不过我家里有不少东西没出放,做个杂物间倒是....”
最后,老孙都快跪下了,方远才在万般无奈之下接受这个烂摊子。
老孙又联系了留守的厂领导,厂领导听说了以后也表示这事交给老孙全权处理,把留守处公章都交给了老孙。
最后,方远一字一句的教了老孙写下委托书。
“这都是你逼我的啊!”方远愁眉苦脸。
这事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过分啥啊?他还得谢谢咱呢!
“谢谢啊!”
老孙朝着已经骑车远走的方远真情实意喊道。
你看看!
这事...会不会有风险?
嗳~方远重生回来,绝对不会干走钢丝的事情。
如果说,21世纪的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的话,那此时...可能连班子都算不上?
当涉及到跨部门协调的时候,信息对接的滞后、程序的繁琐超乎你的想象。有个写科幻小说的,当初拿萝卜章,从中国由北到南,一路跑到香港....
这事首先,根子正。
塑料厂倒闭的烂摊子太多,各级部门都恨不得躲远点。有厂里签章授权的白纸黑字、有街道盖棺定论的“无涉”证明在手,从程序上看,他方远看管那破房子就是师出有名。
甭管这程序经不经得起法律推敲,至少眼下,街道认了厂里的“委托书”,厂里认了老孙盖的章。
其次,责任已明确转移。委托书中明确规定——日常管理与安全责任均由对方全权承担
以后要是真有片瓦砸伤人,家属、上面找麻烦,也只能找他这个“受委托人”,老孙和街道能用文件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就指望他多“管理”几天,谁还会质疑他管得对不对,说不定还巴不得他接着管。
最后,时势所致。20世纪80年代下海潮兴起,各类政策尝试与擦边球行为层出不穷。
方远是个待业青年,响应号召,把“危房”接过来搞点“便民服务”(放录像带难道不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吗?),还想着法子帮“倒闭企业”分忧(收破烂的地方)。
这不仅是对改革开放号召的积极响应,更是先进个人的典型代表
只要不公然违法,上级也应鼓励适度试探观察。
出发,去下一个目标!
塑料厂象征性的留守处里,老孙正在值班室听半导体,惬意的很。
厂子倒闭之前,他是车间主任,现在树倒猕猴散。自己运气不错,还能搞到这个工作。
“老孙!”
眯着眼睛的老孙突然被一个年轻声音吵醒,心里有点不开心:哪个小年轻那么没礼貌?
老孙抬头一看,一个年轻人,表情不耐烦,甚至有点窝火,自行车都没下来,用脚撑着地面维持平衡。
老孙吓了一跳,抬起头,摘下老花镜:“街道?你是哪位啊?有啥事情?”
方远就那么居高临下地站着,从口袋里掏出那张街道证明,直接一扔,但是纸片太薄,还吹落了下去。
正在老孙低头捡证明的时候,方远开口:“我姓方,我是街道经济科来的!你自己看!昨天下午,你们塑料厂以前的那个门市部,一块瓦片那么大的一块瓦片掉下来,一下就砸开个瓢!现在家属在街道上闹,说是你们厂子倒了不管事,非让街道管不可!
老孙急急忙忙接过证明,嘴里嘟囔着,“这……这跟我们塑料厂有啥关系啊?那地方……那地方是以前三产服务公司的啊!”
“三产服务公司?”方远嗤之以鼻。““老孙同志,现在都啥时候了,三产服务公司,塑料厂都倒灶好几天了,三产公司的人比兔子还跑的快,你现在给我去把他们公司负责人找出来?
找得到吗?人影子都没有!人家家属找的就是这个房子的根!根是你们塑料厂的,我走了!你下个星期二带两百块钱到街道来,我们开调解会。
老孙看着那份街道证明,又看看眼前这个咄咄逼人的年轻干部,心里真发毛了。
“这…这…那三产公司它…它…”他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确实如方远所说,那帮人早就鸟兽散了,彻底成了甩手掌柜。
方远见他被唬住,知道火候到了,立刻作势要走。
“情况呢,就是这样!文件也给你看了!街道的态度很明确,这破房子的烂摊子不归街道管,该谁的问题谁自己擦**!你们塑料厂抓紧时间处理!别让家属闹大了,影响街道安定团结的和谐局面!”
他一边说一边就要转身给自行车掉头。
“诶!诶!小方同志!等等!别着急走啊!”老孙这下真慌了,连忙站起来拉住方远的胳膊,“厂子都没了,就剩我这个看门的糟老头子,我…我哪管得了这个啊!这要怎么办啊?那人万一真告了,或者再掉瓦片砸到别人…这可咋整啊!”
方远被他拉住,停住脚步,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然后仿佛是灵光一闪,皱着眉头对老孙说。
“老孙啊,你这个情况…确实特殊。厂里就剩你一个能搭话的了?唉,也是难办。”他作势沉吟片刻,然后压低声音,用推心置腹的口吻道:
“你看这样行不行?既然那鬼公司人没了,塑料厂也空了,这产权和管理权呢,街道又不认账不肯背。那你这边,写个委托书?”
“委托书?”老孙一脸懵。
“对!”方远用力点头。
“就说…嗯…塑料厂这个情况大家都清楚,实在无力管理原为民门市部资产了。为了避免该房产继续破败影响市容、造成安全事故,也为了解决当前已有的人员伤害赔偿争议…特此委托…
嗯…不行不行,不能委托给街道代管!街道肯定不收!算了算了!”方远摇摇头,一脸惋惜的样子,推车又要走。
老孙一把拉住方远,哭丧着脸:“我的好同志啊,麻烦给指条明路吧!”
方远皱皱眉,思索了好一会儿:“对了!可以委托给个人!找个信得过、有能力、愿意操心的人来暂时管理嘛!委托个人平时去照应着,看看门,防止闲杂人员进去再出事,看着点瓦片别再掉了!这样,日常维护的责任就落到受委托人头上,出了啥事,他兜着!
而且,他自己可以在那个小店面里做个生意什么的,可能愿意帮你们赔钱呢?
厂里不就不用担惊受怕了嘛!家属再闹,你就说已经有专人负责处理了,让他们去找受委托人谈!这不就都解决了?街道那边,我们有这个委托书,也好说明情况,证明厂里积极处理了嘛!”
“对对对!小方同志说得对!这办法好!委托个人!委托个人好!可是,那地方做生意不好做啊,不然厂里当初就给租出去了。哪会荒废?会有人接手吗?”
方远自言自语:“做生意肯定没人愿意干,不过我家里有不少东西没出放,做个杂物间倒是....”
最后,老孙都快跪下了,方远才在万般无奈之下接受这个烂摊子。
老孙又联系了留守的厂领导,厂领导听说了以后也表示这事交给老孙全权处理,把留守处公章都交给了老孙。
最后,方远一字一句的教了老孙写下委托书。
“这都是你逼我的啊!”方远愁眉苦脸。
这事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过分啥啊?他还得谢谢咱呢!
“谢谢啊!”
老孙朝着已经骑车远走的方远真情实意喊道。
你看看!
这事...会不会有风险?
嗳~方远重生回来,绝对不会干走钢丝的事情。
如果说,21世纪的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的话,那此时...可能连班子都算不上?
当涉及到跨部门协调的时候,信息对接的滞后、程序的繁琐超乎你的想象。有个写科幻小说的,当初拿萝卜章,从中国由北到南,一路跑到香港....
这事首先,根子正。
塑料厂倒闭的烂摊子太多,各级部门都恨不得躲远点。有厂里签章授权的白纸黑字、有街道盖棺定论的“无涉”证明在手,从程序上看,他方远看管那破房子就是师出有名。
甭管这程序经不经得起法律推敲,至少眼下,街道认了厂里的“委托书”,厂里认了老孙盖的章。
其次,责任已明确转移。委托书中明确规定——日常管理与安全责任均由对方全权承担
以后要是真有片瓦砸伤人,家属、上面找麻烦,也只能找他这个“受委托人”,老孙和街道能用文件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就指望他多“管理”几天,谁还会质疑他管得对不对,说不定还巴不得他接着管。
最后,时势所致。20世纪80年代下海潮兴起,各类政策尝试与擦边球行为层出不穷。
方远是个待业青年,响应号召,把“危房”接过来搞点“便民服务”(放录像带难道不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吗?),还想着法子帮“倒闭企业”分忧(收破烂的地方)。
这不仅是对改革开放号召的积极响应,更是先进个人的典型代表
只要不公然违法,上级也应鼓励适度试探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