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第80章 裂痕

小说:重生1987:从录像厅开始 作者:沙盘球 更新时间:2025-11-06 12:14:35 源网站:2k小说网
  老刀判了无期,环球录像厅算是彻底倒了,不过街坊们倒是不愁没有娱乐方式,今年录像厅开始雨后春笋般四处冒了出来。

  方远算是真正的一直被模仿了,除了录像厅,星火文化在上海滩的异军突起,尤其是红楼演唱会的空前成功和后续持续发酵的热度,也不可避免地引来了同行和投机者的目光。

  很快,市面上开始出现一些模仿者和竞争者。几家新成立的、或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型演出公司、文化服务社,开始有样学样地四处联系演员、洽谈场地、模仿星火的宣传手段。

  他们瞄准的目标,大多是一些在本地小有名气、但苦于没有平台的滑稽戏演员、歌唱演员。开出的条件听起来颇为**:更高的单场报酬、更自由的选择权、甚至许诺虚假的包装推广。

  然而,这些跟风者大多实力有限,眼光也浅,签下的艺人要么知名度不够,要么风格单一,难以形成合力。

  他们组织的演出,多是些零碎拼盘的小场子,规模和影响力根本无法与星火文化精心策划的大型活动相提并论。在方远看来,这些不过是癣疥之疾,暂时还对星火构不成真正的威胁。市场的蛋糕在做大,有几条小鱼在旁边分点碎屑,无伤大雅。

  但很快,一条稍微有点分量的“鲶鱼”出现了。

  一家新成立的、据说背后有点资金的东南文艺经纪公司,把目光投向了星火的核心层。他们显然做了一番功课,知道直接挖角姚珮芳、孔凡伟或者红楼主演不现实,便将目标锁定在了那些有特色、有观众缘、但可能性价比更高的艺人身上。

  这天,一个穿着西装、自称是“东南文艺”经理助理的年轻人,通过层层关系,终于在星火办公室外拦住了刚排练完的迟智强。

  “迟老师!久仰大名!您那首《一路上有你》唱得太感人了!”年轻人满脸堆笑,递上名片,“我们公司非常欣赏您的艺术才华,觉得您目前的平台可能…额,可能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您的全部价值。

  不知您有没有兴趣聊一聊?我们这边可以为您提供更优厚的合作条件,单场演出费起码比您现在翻一番!而且…”

  迟智强接过名片,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他那标志性的、带着点憨厚的笑容,没等对方把话说完,就摆了摆手:

  “呵呵,谢谢你们老板看得起我。不过嘛,”他指了指星火文化的招牌,“我迟智强能有今天,能重新站到台上唱歌,是方老板和星火文化给的饭碗,给的机会。

  人不能忘本,对吧?这山望着那山高,没意思。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合作就算了。以后要是有啥演出需要合作,可以走正规渠道,找我们孔老板谈。”

  他话说得客气,但拒绝得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犹豫。那年轻人还想再劝说,迟智强已经笑着点点头,转身哼着歌骑车走了,留下对方一脸尴尬地站在原地。

  迟智强的忠诚,源于他坎坷的经历和对方远知遇之恩的感激。他深知自己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更看重的是稳定的发展和彼此信任的氛围,而不是眼前多点少点的钞票。

  “东南文艺”的人在迟智强这里碰了一鼻子灰,但并不死心。他们调整了策略,将目标转向了另一个他们自认为更有突破口的人——张航。

  他们打听到张航最近似乎有些情绪,对收入有些不满,而且年轻人,更容易被更高的报价和前途所打动。

  几天后,张航在一个小剧场演出结束后,刚回到后台,一个自称是演出商的人就热情地凑了上来,先是狠狠夸赞了一番他的表演,然后神秘地将他拉到一边:

  “张老师,您这唱功,这人气,呆在小公司太屈才了!实话跟您说,有家大公司很看好您,想重点打造您!只要您点头,待遇随便您开!出场费起码是现在的三倍!而且承诺一年内给您出个人专辑,全国巡回推广!比您现在唱口水歌、给人暖场强多了!”

  这个人,正是东南文艺的人,只是换了个名头。

  张航听着对方描绘的“美好蓝图”,尤其是“出场费翻三倍”、“个人专辑”这些字眼,心脏猛地跳了一下。最近积压的委屈和不平衡感,瞬间被这些话点燃了。

  他脸上没有立刻表现出来,只是含糊地应道:“哦?有这种事?哪家公司啊?”

  “这个…暂时还不方便透露,但实力绝对雄厚!只要您有意向,我们老板随时可以亲自跟您面谈!”对方压低声音。

  若是以前的张航,可能会毫不犹豫地拒绝。但此刻,他犹豫了。对方的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的潘多拉魔盒。

  他没有答应,也没有像迟智强那样立刻严词拒绝,只是沉默了一下,说道:“…我考虑考虑。”

  “好好好!张老师您慢慢考虑!这是我的**,想通了随时找我!”那人眼中闪过一丝得逞的光芒,迅速塞给张航一张写着呼机号码的纸条,然后快速离开了。

  张航捏着那张薄薄的纸条,感觉它却像烙铁一样烫手。他站在原地,内心进行着激烈的天人交战。

  说实话,张航不是一点都不感激方远对自己的提携和帮助,团队内气氛也非常好,每天笑声不断,原来性格比较阴郁的他在星火里也开朗了不少。

  一边,是方远的知遇之恩,是星火这个自在的环境,是《老男孩》带来的这一切。

  另一边,是对方许诺的远超现在的高额报酬、个人发展的远大前程,以及最近心中那股难以平息的的愤懑。

  他知道这样做不对,甚至有些“背叛”的意味。但那种“别人都拿我当**,就你们精明”的怨气,以及对于更多收入和认可的渴望,最终压倒了理智和情谊。

  他将那张纸条,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了贴身的衣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