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盛夏,姚珮芳咬着笔头在发呆。
最近进入了演出市场的淡季,星火的工作稍微清闲了那么一点,但是方远大部分时间泡在办公室里,与孔凡伟等人反复推演、核算全国巡演的路线、预算和合作细节。
唉,算了,最起码现在每天都能见面呢。
姚珮芳叹了口气。下意识的低下了头。
嗯?
怎么能看到一点点肚子了?以前低头都有东西挡着看不见,现在??
没有东西变小,那只能是肚子变大了?
小姑娘下意识的捏捏小腹,好像是有一层小赘肉了......
“你要是想自己练练形体,也可以到我这来练的,我亲自教你。”
姚珮芳脑海里突然闪现出前段时间模特队的秦老师对她说的话。
“嗯,最近下班早,可以过去练练。”小姑娘自己寻思。
说干就干,这天刚下班,她就来到了上海服装公司那间熟悉的排练厅。
秦婉如老师见到她,眼中闪过惊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的笑容:“珮芳!哎呀,是改变主意想到我这来试试啦?”
姚珮芳连忙摆手:“秦老师,我就是想来跟着练练形体,活动活动,没别的意思。”
“好好好!练形体好!气质是女人最好的名片!”秦老师没有丝毫失落,立刻亲自下场指导她做一些基础的拉伸和姿态练习。
然而,练习没过多久,秦老师的职业病就又犯了。
“啧啧啧…珮芳啊,你这身段比例,真是老天爷赏饭吃!你看这腿线,简直不得了啊!
“肩膀打开…对!就这样!你看这锁骨线条,多显贵气!镜头最喜欢了!
“你这条件,不来做模特,真的是暴殄天物啊!太可惜了!真的太可惜了!
姚珮芳尽量保持微笑,专注在自己的动作上,敷衍道:“秦老师,您别夸了,我就是来锻炼身体的。我现在的工作挺好的,没想过换。”
算了,以后不来了。
结束以后的姚珮芳心想。
该死的方远,要是没有你,我可能就是名模了!
姚珮芳的心思藏得很深,张航的心思就更不可能被别人知道了。
张航最近表现得特别“开朗”。
见谁都笑,主动打招呼,排练时抢着干活,甚至还专门买了包好烟,塞给迟智强,主动道歉:“迟哥,上次我喝多了,放屁呢!你别往心里去!晚上我请客,搓一顿?”
老迟是个实在人,看他这样,也就拍拍他肩膀:“行了行了,自家兄弟,说这些干啥。”
姚珮芳倒是多看了他两眼,女人的直觉让她觉得张航这热情有点过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假。但她忙着核算巡演预算,也没空细想。
他们都不知道,张航这反常的热情,纯粹是心虚。
东南文艺开出的价码很实在——唱一场,顶他在星火唱三场!而且现金结算,唱完就拿钱!
一开始,他还挑那些和星火演出完全不冲突的时间去。偷偷摸摸的,唱完拿钱走人,心里又爽又慌。
可东南文艺那边尝到了甜头:挂上“《老男孩》原唱张航”的名头,场子就是好卖!于是活越塞越多。
终于,有几个场子的时间,和星火这边安排的小型商演撞车了。
张航一咬牙,豁出去了。
于是牙疼、家里来亲戚了、发小结婚.....
就这么着,他靠着各种蹩脚的借口,一次次请假,偷偷跑去给东南文艺站台。口袋里揣着厚厚的现金,心里那点愧疚和不安,慢慢就被这种真金白银的实惠给压下去了。
就在他站在东南文艺安排的一个郊县文化馆舞台上,声情并茂地唱着《老男孩》,台下观众掌声雷动时……
上海另一边,他本该出现的一个厂矿俱乐部门口,孔凡伟正点头哈腰地给主办方负责人递烟赔笑:“对不住对不住!张航老师突然急性阑尾炎,送医院开刀了!实在来不了!下次!下次一定补上!”
老迟大度原谅张航,主要原因是他最近心情特别好,走路都带风。
他那首《一路上有你》,虽然不像张航的《老男孩》那样火遍大街小巷,但在特定的圈子里,比如企事业单位的联谊会、工会活动、甚至是一些婚礼暖场传开了。点名要他唱这首歌的商演邀请,明显多了起来,价格也水涨船高。
更重要的是,老婆池代莹怀孕了!
当他告诉这个好消息给大家的时候,方远说:不愧是我们迟老师哈,流氓耍的就是快啊,结婚才多久啊,这一晚晚的,没歇着吧?
姚珮芳在旁啐了一口:你才是流氓!
当然,同样心情不错的人不止迟智强。
方青松最近在厂里走路,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以前在厂里,他就是个普通的配音员,往上比不上童自荣这种明星配音员,但是也不缺活干,偶尔有人问起他儿子,他也只能含糊地说“在外面自己折腾点小生意”,免得人家追问具体干啥。
毕竟那时候,自己出来搞公司听起来总有点不务正业、风险很大的感觉。
可最近,风向彻底变了。
红楼演唱会的巨大成功,震动了上海滩的文艺界,这消息在上影厂里自然也成了热议的话题。
“老方!可以啊!闷声不响养出这么个有出息的儿子!”食堂吃饭时,有相熟的老同事端着饭碗坐过来,语气里带着羡慕。
“《红楼梦》演唱会!了不得!我家那口子念叨好几天了,说没抢到票,遗憾死了!”
方青松端着搪瓷碗,故作淡定地扒拉一口饭,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小孩子瞎胡闹,运气好,运气好。”
“这哪是运气!这是本事!”另一个同事凑过来,“老方,听说你儿子那公司现在火得不行!下次再有这种好事,可得给咱们留几张内部票啊!”
“好说,好说。”方青松笑着应承。
更让他意外的是,连厂里一些平时不太接触的领导,见了他也会主动点头打招呼,甚至停下来聊两句。
“方老师,儿子有出息啊!搞出这么大动静,给咱们厂子弟争光了!”
“青松啊,下次单位搞联谊活动,看看能不能请你们家方远公司的人来指导指导?或者牵个线,联系一下红楼剧组的老师?”
方青松一一笑着应酬,心里明白,这都是儿子争气带来的脸面。
儿子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时时担心、觉得“不踏实”的毛头小子了。他干成了一件轰动全城的大事,而且干得漂亮,干得堂堂正正,让他这个当老子的,在单位里都能感受到那种与有荣焉的光彩。
方青松心里盘算:晚上回家,得让慧芝多加个菜。等方远那小子有空回家,得好好跟他喝两杯。
最近进入了演出市场的淡季,星火的工作稍微清闲了那么一点,但是方远大部分时间泡在办公室里,与孔凡伟等人反复推演、核算全国巡演的路线、预算和合作细节。
唉,算了,最起码现在每天都能见面呢。
姚珮芳叹了口气。下意识的低下了头。
嗯?
怎么能看到一点点肚子了?以前低头都有东西挡着看不见,现在??
没有东西变小,那只能是肚子变大了?
小姑娘下意识的捏捏小腹,好像是有一层小赘肉了......
“你要是想自己练练形体,也可以到我这来练的,我亲自教你。”
姚珮芳脑海里突然闪现出前段时间模特队的秦老师对她说的话。
“嗯,最近下班早,可以过去练练。”小姑娘自己寻思。
说干就干,这天刚下班,她就来到了上海服装公司那间熟悉的排练厅。
秦婉如老师见到她,眼中闪过惊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的笑容:“珮芳!哎呀,是改变主意想到我这来试试啦?”
姚珮芳连忙摆手:“秦老师,我就是想来跟着练练形体,活动活动,没别的意思。”
“好好好!练形体好!气质是女人最好的名片!”秦老师没有丝毫失落,立刻亲自下场指导她做一些基础的拉伸和姿态练习。
然而,练习没过多久,秦老师的职业病就又犯了。
“啧啧啧…珮芳啊,你这身段比例,真是老天爷赏饭吃!你看这腿线,简直不得了啊!
“肩膀打开…对!就这样!你看这锁骨线条,多显贵气!镜头最喜欢了!
“你这条件,不来做模特,真的是暴殄天物啊!太可惜了!真的太可惜了!
姚珮芳尽量保持微笑,专注在自己的动作上,敷衍道:“秦老师,您别夸了,我就是来锻炼身体的。我现在的工作挺好的,没想过换。”
算了,以后不来了。
结束以后的姚珮芳心想。
该死的方远,要是没有你,我可能就是名模了!
姚珮芳的心思藏得很深,张航的心思就更不可能被别人知道了。
张航最近表现得特别“开朗”。
见谁都笑,主动打招呼,排练时抢着干活,甚至还专门买了包好烟,塞给迟智强,主动道歉:“迟哥,上次我喝多了,放屁呢!你别往心里去!晚上我请客,搓一顿?”
老迟是个实在人,看他这样,也就拍拍他肩膀:“行了行了,自家兄弟,说这些干啥。”
姚珮芳倒是多看了他两眼,女人的直觉让她觉得张航这热情有点过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假。但她忙着核算巡演预算,也没空细想。
他们都不知道,张航这反常的热情,纯粹是心虚。
东南文艺开出的价码很实在——唱一场,顶他在星火唱三场!而且现金结算,唱完就拿钱!
一开始,他还挑那些和星火演出完全不冲突的时间去。偷偷摸摸的,唱完拿钱走人,心里又爽又慌。
可东南文艺那边尝到了甜头:挂上“《老男孩》原唱张航”的名头,场子就是好卖!于是活越塞越多。
终于,有几个场子的时间,和星火这边安排的小型商演撞车了。
张航一咬牙,豁出去了。
于是牙疼、家里来亲戚了、发小结婚.....
就这么着,他靠着各种蹩脚的借口,一次次请假,偷偷跑去给东南文艺站台。口袋里揣着厚厚的现金,心里那点愧疚和不安,慢慢就被这种真金白银的实惠给压下去了。
就在他站在东南文艺安排的一个郊县文化馆舞台上,声情并茂地唱着《老男孩》,台下观众掌声雷动时……
上海另一边,他本该出现的一个厂矿俱乐部门口,孔凡伟正点头哈腰地给主办方负责人递烟赔笑:“对不住对不住!张航老师突然急性阑尾炎,送医院开刀了!实在来不了!下次!下次一定补上!”
老迟大度原谅张航,主要原因是他最近心情特别好,走路都带风。
他那首《一路上有你》,虽然不像张航的《老男孩》那样火遍大街小巷,但在特定的圈子里,比如企事业单位的联谊会、工会活动、甚至是一些婚礼暖场传开了。点名要他唱这首歌的商演邀请,明显多了起来,价格也水涨船高。
更重要的是,老婆池代莹怀孕了!
当他告诉这个好消息给大家的时候,方远说:不愧是我们迟老师哈,流氓耍的就是快啊,结婚才多久啊,这一晚晚的,没歇着吧?
姚珮芳在旁啐了一口:你才是流氓!
当然,同样心情不错的人不止迟智强。
方青松最近在厂里走路,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以前在厂里,他就是个普通的配音员,往上比不上童自荣这种明星配音员,但是也不缺活干,偶尔有人问起他儿子,他也只能含糊地说“在外面自己折腾点小生意”,免得人家追问具体干啥。
毕竟那时候,自己出来搞公司听起来总有点不务正业、风险很大的感觉。
可最近,风向彻底变了。
红楼演唱会的巨大成功,震动了上海滩的文艺界,这消息在上影厂里自然也成了热议的话题。
“老方!可以啊!闷声不响养出这么个有出息的儿子!”食堂吃饭时,有相熟的老同事端着饭碗坐过来,语气里带着羡慕。
“《红楼梦》演唱会!了不得!我家那口子念叨好几天了,说没抢到票,遗憾死了!”
方青松端着搪瓷碗,故作淡定地扒拉一口饭,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小孩子瞎胡闹,运气好,运气好。”
“这哪是运气!这是本事!”另一个同事凑过来,“老方,听说你儿子那公司现在火得不行!下次再有这种好事,可得给咱们留几张内部票啊!”
“好说,好说。”方青松笑着应承。
更让他意外的是,连厂里一些平时不太接触的领导,见了他也会主动点头打招呼,甚至停下来聊两句。
“方老师,儿子有出息啊!搞出这么大动静,给咱们厂子弟争光了!”
“青松啊,下次单位搞联谊活动,看看能不能请你们家方远公司的人来指导指导?或者牵个线,联系一下红楼剧组的老师?”
方青松一一笑着应酬,心里明白,这都是儿子争气带来的脸面。
儿子不再是那个需要他时时担心、觉得“不踏实”的毛头小子了。他干成了一件轰动全城的大事,而且干得漂亮,干得堂堂正正,让他这个当老子的,在单位里都能感受到那种与有荣焉的光彩。
方青松心里盘算:晚上回家,得让慧芝多加个菜。等方远那小子有空回家,得好好跟他喝两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