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隔太久我也不记得当初是因为什么事睡不着了,反正过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自己躺到半夜三四点都睡不着,早上起来一点精神都没有。
后来,我去看中医,吃了很多药,时好时坏,都没办法彻底治好。
只好去医院开了**,总算能睡了,一直吃了很多年,最近又不灵了,加量都没效果。
我没办法,又去找中医看,不过这些年,能找的我都找过了,也跟当初一样,没什么效果。你们看,我连药方都带来了。”
高先生从男士手提袋里拿出一叠五颜六色的药单。
封总过去将药单接过来,然后交到林远志手里。
林远志快速翻动,发现其中有不少药方都是从经典方加减出来的。
全都是治疗失眠的药方:
天王补心丹、归脾丸、参苓白术散、知柏地黄丸、交泰丸、酸枣仁汤、朱砂安神丸、黄连阿胶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黄连温胆汤……有的一口气开了二十剂。
甚至连很冷门的治疗痰浊内阻失眠的“半夏秫米汤”都开过了。
还有其他一些乱七八糟,没有理路的杂方不一一列出了,没有参考价值。
也就是说,之前他看过的那些中医确实是把能想到的病因,通通都想过了,也都用了对应的药方。
然而,没有效果。
咦,好眼熟啊,怎么有一张处方签是广医的,而且医师签名是“徐荣”……
原来人家之前也来广医中医科找徐主任看过了,看日期是一年之前。
徐主任从电子病例上,肯定知道这个病人曾经来过,有记录的,不知道他会不会觉得尴尬。
接下来,林远志给高先生号脉看舌。
脉象沉细,重按能感觉出弦涩,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腻,舌下脉络是蓝黑色,形态还算正常。
他脸颊有三四块暗褐色的斑块,眼白布满了鲜红色和暗红色的血丝。
“那你说说你现在的主要症状,除了失眠外,应该还有其他症状对吧?”林远志说道。
“嗯……觉得很烦躁,经常因为小事发脾气。我很喜欢打麻将,经常因为这事儿跟人吵架,现在别人都不肯要我打了。还有,就是经常头晕,很健忘,经常出门才想起重要的东西忘记带了,又要回去拿。脖子很僵硬,你们看……左右扭动的范围很小,去给人按摩也没什么效果。”
“饮食和大小便呢?”
“胃口不好,吃不下多少东西,所以越来越瘦了。大小便还算正常,倒没什么太大问题。”
要是别人没把一大堆中药药单拿过来,没去其他中医那里看过,那林远志八成会按照肝火旺盛来治疗,开出的无非是加味逍遥丸、龙胆泻肝丸或者黄芩温胆汤之类清肝利胆的方剂。
可是……
这些方剂,之前其他中医都开过了,也都证明没有作用。
碰到这种情况,就是穷途末路。
别人把你能想到的治疗思路都试过了,除了重蹈覆辙,你有什么路能走?
倘若,高先生在两天前来找林远志看病,那林远志肯定束手无策,只能随便开一个高先生吃过的药方,让人家回去试试看。
但是,今天不一样。
他拥有了另外一种思路。
这个思路是由田荣飞提供的。
田荣飞不是手足汗多,久治不愈嘛,结果服用了血府逐瘀汤,才喝一剂就有明显好转了。
说明,这种思路是可行的。
如果没治过田荣飞,林远志还一时想不到,还有这种另辟蹊径的独门思路。
没错,就是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可不是说只能治疗“寻常办法治不好的多汗盗汗”,它能治疗的病有十几种,包括一些怪病和久治不愈的常见病。
这就不得不提到《医林改错》和作者王清任。
王清任是中医史上的怪才。
《医林改错》前半部分,是纠正古人对真实内脏的错误认识和一些后人牵强附会的错误理论,后半部分只需要一句话概括:“凡是治不好的病,只要用补气活血、活血化瘀的方法和药方就能治愈”。
他和他的著作毁誉参半。
支持他的人认为他为中医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思路。在他之前,还没有人专门研究瘀血导致的病症和治法,还开发了几种非常经典的活血化瘀药方,血府逐瘀丸就是其中的代表。
反对他的人认为他就是一个想要扬名立万的偏执狂,也不写怎么辩证出病人体内有瘀血;医案就几个,而且还很简略不知道是不是杜撰的;把活血化瘀当成了包治百病的万能理法。
但是,林远志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治疗思路是正确。
所以这是没有办法的最后办法。
而且,眼前这位高先生,也不是说找不到体内有淤血的迹象。
比如,他脸上的深褐色斑块,这就是皮下淤血。
还有,舌质是暗红色的,说明体内血液流动不畅。
林远志拿出手机打开中医经典医书app,找到《医林改错》,很快找到了跟失眠有关的两个条目。
《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
【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此方服十余副可除根。】
原文就是这么简单暴力,也不说怎么判断是瘀血导致的,也不列举相关的治愈医案。
简直像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林远志点点头,对着徐荣说道:“徐主任,我觉得病因是瘀血导致的,可以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加龙骨牡蛎合欢皮各10克安神,玄参10克清火。十副药。”
“又是这个药方?”徐荣愣住了。
“徐主任有其他更好的推荐吗?”
徐荣立即没话说了。
刚才他已经看过电子病历,这位高先生之前有来找自己看过,那一次他给人家开的是天王补心丹。
“嗯……咳咳……这确实是个全新的思路,可以尝试。”
徐荣立即写下药方,签字。
高先生拿着药方走了。
封总这时才终于开口问道:“林医生,你为什么会想到用血府逐瘀汤做加减啊?”
林远志于是解释《医林改错》中的条文,还有从病人身上看出的淤血外象。
封总惊叹不已:“还可以这样考虑的吗?我们教授都没教过这种情况!”
林远志问道:“你教授是专门教书的,还是曾经在医院里干过?”
“嗯,听说因为考试成绩太好,还有个人科研成果突出,硕博连读毕业就留校任教了,只是偶尔会受邀参加义诊活动,好像没在医院里干过。”
林远志撇嘴一笑:“那不就对了。你知道吗?教科书上容纳的内容,连临床会遇到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徐荣嗤笑道:“小林,你别一副好像干了几十年一样的口气,你也只是个来了不到一个月的实习生啊。”
林远志叹了口气,道:“还不到一个月吗?为什么我感觉都已经过去小半年了。”
后来,我去看中医,吃了很多药,时好时坏,都没办法彻底治好。
只好去医院开了**,总算能睡了,一直吃了很多年,最近又不灵了,加量都没效果。
我没办法,又去找中医看,不过这些年,能找的我都找过了,也跟当初一样,没什么效果。你们看,我连药方都带来了。”
高先生从男士手提袋里拿出一叠五颜六色的药单。
封总过去将药单接过来,然后交到林远志手里。
林远志快速翻动,发现其中有不少药方都是从经典方加减出来的。
全都是治疗失眠的药方:
天王补心丹、归脾丸、参苓白术散、知柏地黄丸、交泰丸、酸枣仁汤、朱砂安神丸、黄连阿胶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黄连温胆汤……有的一口气开了二十剂。
甚至连很冷门的治疗痰浊内阻失眠的“半夏秫米汤”都开过了。
还有其他一些乱七八糟,没有理路的杂方不一一列出了,没有参考价值。
也就是说,之前他看过的那些中医确实是把能想到的病因,通通都想过了,也都用了对应的药方。
然而,没有效果。
咦,好眼熟啊,怎么有一张处方签是广医的,而且医师签名是“徐荣”……
原来人家之前也来广医中医科找徐主任看过了,看日期是一年之前。
徐主任从电子病例上,肯定知道这个病人曾经来过,有记录的,不知道他会不会觉得尴尬。
接下来,林远志给高先生号脉看舌。
脉象沉细,重按能感觉出弦涩,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腻,舌下脉络是蓝黑色,形态还算正常。
他脸颊有三四块暗褐色的斑块,眼白布满了鲜红色和暗红色的血丝。
“那你说说你现在的主要症状,除了失眠外,应该还有其他症状对吧?”林远志说道。
“嗯……觉得很烦躁,经常因为小事发脾气。我很喜欢打麻将,经常因为这事儿跟人吵架,现在别人都不肯要我打了。还有,就是经常头晕,很健忘,经常出门才想起重要的东西忘记带了,又要回去拿。脖子很僵硬,你们看……左右扭动的范围很小,去给人按摩也没什么效果。”
“饮食和大小便呢?”
“胃口不好,吃不下多少东西,所以越来越瘦了。大小便还算正常,倒没什么太大问题。”
要是别人没把一大堆中药药单拿过来,没去其他中医那里看过,那林远志八成会按照肝火旺盛来治疗,开出的无非是加味逍遥丸、龙胆泻肝丸或者黄芩温胆汤之类清肝利胆的方剂。
可是……
这些方剂,之前其他中医都开过了,也都证明没有作用。
碰到这种情况,就是穷途末路。
别人把你能想到的治疗思路都试过了,除了重蹈覆辙,你有什么路能走?
倘若,高先生在两天前来找林远志看病,那林远志肯定束手无策,只能随便开一个高先生吃过的药方,让人家回去试试看。
但是,今天不一样。
他拥有了另外一种思路。
这个思路是由田荣飞提供的。
田荣飞不是手足汗多,久治不愈嘛,结果服用了血府逐瘀汤,才喝一剂就有明显好转了。
说明,这种思路是可行的。
如果没治过田荣飞,林远志还一时想不到,还有这种另辟蹊径的独门思路。
没错,就是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可不是说只能治疗“寻常办法治不好的多汗盗汗”,它能治疗的病有十几种,包括一些怪病和久治不愈的常见病。
这就不得不提到《医林改错》和作者王清任。
王清任是中医史上的怪才。
《医林改错》前半部分,是纠正古人对真实内脏的错误认识和一些后人牵强附会的错误理论,后半部分只需要一句话概括:“凡是治不好的病,只要用补气活血、活血化瘀的方法和药方就能治愈”。
他和他的著作毁誉参半。
支持他的人认为他为中医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思路。在他之前,还没有人专门研究瘀血导致的病症和治法,还开发了几种非常经典的活血化瘀药方,血府逐瘀丸就是其中的代表。
反对他的人认为他就是一个想要扬名立万的偏执狂,也不写怎么辩证出病人体内有瘀血;医案就几个,而且还很简略不知道是不是杜撰的;把活血化瘀当成了包治百病的万能理法。
但是,林远志通过实践证明,这种治疗思路是正确。
所以这是没有办法的最后办法。
而且,眼前这位高先生,也不是说找不到体内有淤血的迹象。
比如,他脸上的深褐色斑块,这就是皮下淤血。
还有,舌质是暗红色的,说明体内血液流动不畅。
林远志拿出手机打开中医经典医书app,找到《医林改错》,很快找到了跟失眠有关的两个条目。
《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
【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此方服十余副可除根。】
原文就是这么简单暴力,也不说怎么判断是瘀血导致的,也不列举相关的治愈医案。
简直像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
林远志点点头,对着徐荣说道:“徐主任,我觉得病因是瘀血导致的,可以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味,加龙骨牡蛎合欢皮各10克安神,玄参10克清火。十副药。”
“又是这个药方?”徐荣愣住了。
“徐主任有其他更好的推荐吗?”
徐荣立即没话说了。
刚才他已经看过电子病历,这位高先生之前有来找自己看过,那一次他给人家开的是天王补心丹。
“嗯……咳咳……这确实是个全新的思路,可以尝试。”
徐荣立即写下药方,签字。
高先生拿着药方走了。
封总这时才终于开口问道:“林医生,你为什么会想到用血府逐瘀汤做加减啊?”
林远志于是解释《医林改错》中的条文,还有从病人身上看出的淤血外象。
封总惊叹不已:“还可以这样考虑的吗?我们教授都没教过这种情况!”
林远志问道:“你教授是专门教书的,还是曾经在医院里干过?”
“嗯,听说因为考试成绩太好,还有个人科研成果突出,硕博连读毕业就留校任教了,只是偶尔会受邀参加义诊活动,好像没在医院里干过。”
林远志撇嘴一笑:“那不就对了。你知道吗?教科书上容纳的内容,连临床会遇到的千分之一都不到。”
徐荣嗤笑道:“小林,你别一副好像干了几十年一样的口气,你也只是个来了不到一个月的实习生啊。”
林远志叹了口气,道:“还不到一个月吗?为什么我感觉都已经过去小半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