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中医 第223章 干燥综合症

小说:末代中医 作者:最后阵地 更新时间:2025-11-06 12:19:55 源网站:2k小说网
  中医科的诊室很大。至少有六十平方。

  里边有四位医生,坐在四个角落的桌子后边;几十名病人,都坐在墙边的椅子上,排队看病。大家都没有出声,人多却不吵闹。

  跟广南的中医门诊完全不同。

  不是一对一的模式。

  范青带着林远志和摄制组一起出现后,大家的目光顿时集中到他们的身上。

  “过来这边!”范青领着众人来到其中一个角落,这里坐着一个四十岁出头的男医生。

  “范主任,这是……”男医生大概没提前接到通知,看到这么大阵仗,都有点不知所措了。

  范青上前简单交代了一下事情原委。

  男医生看向林远志的目光顿时变得不同起来。

  要知道,在中医科工作的中医,可不代表都是邓金海的弟子。

  “朱医生,下个病人,就让小林来看吧。按照邓老的吩咐,让他亲自体会一下,我们中医科的气氛。”

  “好的。”朱医生点点头,“下一位!”

  这时,墙边站起来一个二十岁出头,戴着近视眼镜的清瘦女子。

  女子走到桌前坐下,把自己的病历递上去。

  “医生你好……我这是第四次来了。”

  朱医生快速浏览了一下病历,然后看向林远志:“小林是吧,这个病人李佳欣,让你来看吧。”

  林远志知道自己无法拒绝。

  范青摆明了就是想考验自己。

  “好啊。”

  林远志从朱医生手里接过病人的病历,朱医生起身走开,另外搬过来一张椅子。

  林远志坐下之后,所有人都注视着自己。摄影机的镜头也挨得很近。

  这压力真不是一般的大。

  “嗯……三年前吃龙虾,出现双下肢紫癜,腹痛、黑便和尿血,被第八医院诊断为紫癜型肾炎,经过半年的治疗,其他症状都好了,唯独尿血迟迟没好。是吗?”

  李佳欣连连点头:“对啊,每天看到自己的尿里有血,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我真担心自己会得尿毒症……”

  “你说你来这里好几次了?之前吃中药有效果吗?”

  “这次是第四次了,之前来的三次都是吃中药,但是感觉效果不是很明显,还是有尿血。”

  这是一个难治的病人。

  她都第四次来了。

  尿血虽然是很常见的症状,但如果抓不住主症,还真不好治愈。

  林远志快速翻看了一下病历,看前三次的开的是什么药方。

  第一次是清营汤加减,认为病因是血热妄行。

  第二次是益气活血汤加减,认为病因是气虚血瘀。

  第三次是附子理中汤加减,认为病因是脾肾阳虚。

  ……

  每副药都开七剂。

  按理来说,如果辩证正确,七剂吃完,应该会有明显效果,就算没有痊愈,至少血尿的次数会减少。

  “你现在有什么症状?就是除了尿血以外的其他症状。”

  “嗯,感觉身体浑身无力,经常腰酸坐不直,平时很容易感冒,莫名其妙咽喉痛……脸上有一种肿胀的感觉,还有,就是经常口渴。”李佳欣戳了戳自己的脸。

  “月经呢?”

  “月经来的很少,是紫红色的,而且有血块。”

  “饮食和睡眠怎么样?”

  “都挺正常的。”

  “把手放到手枕上,两只手!”

  李佳欣听话的把两只手都放上去。

  桌面上有两个手枕,显然就是为了方便医生双手同时诊脉而准备的。

  两边的脉象都是细涩。

  再看舌诊。

  舌质紫红,舌苔稀少,舌底络脉是青紫色的,而且弯弯曲曲。

  首先,病人体内有瘀血,这是百分百肯定的。

  因为月经有血块,颜色也偏深,舌质紫红,络脉青紫迂曲,全都说明有瘀血。

  其次,病人还有内热。

  咽痛,口渴,尿血,舌质紫红,都说明有内热。

  也就是说,这是瘀热互结。

  必须清热化瘀才能治好。

  之前其他医生开的药方,都没有清热化瘀这个方向。

  范青开口问道:“小林,你诊断出病因了吗?”

  林远志将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全盘托出。

  “嗯,清热化瘀,这个思路确实值得考虑,那用什么药方呢?”范青问道。

  “《医林改错》里的解毒活血汤,不只可以活血,还可以清热,再加上藕节、白茅根这些止血的药,效果更佳。”

  要说到活血的方剂,当然是避不开《医林改错》。

  “这个药方平常很少用啊,而且我记得它专治的也不是尿血。”

  “师姐,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正好可以清热化瘀。有是证用是药。”

  范青凝视着林远志,说道:“小林,你倒是果断,我还以为你会想半天无法确定药方。看得出,你在广医也是有学到东西的。”

  “范师姐,你看这病人……”

  “嗯,好,你就写药方吧。待会儿朱医生会签字的。”范青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林远志写完药方后,旁边的朱医生仔细看了一下药味,然后才签字,把处方签递给患者。

  “谢谢你了,林医生!”李佳欣笑着说道,“我在网上看过你,刚才还有点不确定,现在仔细一看,果然是你啊!”

  “对,是我。”

  “我真没想到你会出现在上山,你以后就留在这里工作了吗?”

  “没有,我只是今天……过来一会儿。”

  范青咳嗽一声,提醒道:“李小姐,我们还要继续看下一位病人。”

  “啊,不好意思,我现在就走。”李佳欣起身走开了,然后还回头对着林远志摆手,“林医生,拜拜!”

  林远志略微尴尬,因为大家又都望过来了。

  范青笑眯眯说道:“小林,再来一个吧。就一个病人,我想你肯定还没找到感觉。”

  “师姐,你来安排吧,我没意见。”

  这时,有一个三十多岁,穿着黑色羽绒服的妇女走过来。

  “那个……胡医生叫我过来这边的,他说我的病他看不了。让我来这边看。”

  范青问道:“你是什么病?”

  “干燥综合症,已经四年了,基本三羊市所有的医院我都去看过了。你们这里,我也是第三次来了。”妇女苦着脸说道。

  范青眉头一挑,道:“那你坐吧。小林,你给她看看。”

  林远志皱眉。

  那什么胡医生怎么会突然推荐一个病人过来,难道是范青的授意?

  林远志说道:“怎么称呼?”

  “我姓许。”

  “许女士,你具体是哪里干燥?”

  “嗯,口鼻咽眼这几个地方。”

  “就感觉很干燥对吧?”

  “对啊。我这些年一直服用强的松控制,但现在好像效果越来越差了,不知道是不是出现耐药性了。”

  “除了某些部位干燥外,你还有其他症状吧?”

  “对,心悸失眠,还有胃痛,时不时拉肚子,什么都不做却感觉很疲劳。我现在这身体都没办法工作了。”

  “把你的病历给我看一下。”

  “好的。”

  许女士递交自己的病历。

  林远志看了一下之前两个中医开的药方,一个是补肾阴的左归丸加味,另一个也是补肾阴的归芍地黄丸。

  《内经》: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人的眼睛、鼻子、嘴巴这些孔窍都是需要靠津液来滋润的,津液不足则会出现干燥。

  因此,之前那两位医生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主张补阴。

  林远志接着给病人看舌号脉。

  舌苔薄黄,舌质淡红,脉象细数。

  说明患者有阴虚内热。

  而且,患者因为胃痛,还被其他医院确诊为“胃窦炎”。

  这说明阴虚的部位主要是肺胃肝。

  肾阴虚倒不明显。

  所以之前补肾阴才没有效果。

  林远志说道:“你这个病的病因,主要是肺胃肝阴虚,之所以之前吃了补阴的药物没什么效果,是因为补的部位不对,而且……腹泻这个症状没考虑进来。因为腹泻伤阴,腹泻治不好,阴气会越来越少,病情也就越来越严重。”

  “对,我一吃凉的或者一吃油腻的,就会腹泻。”

  “腹泻是大便不成型,还是水样的?”

  “水样的,很臭。”

  “那就是泄泻,这就更伤阴了,津液都从大肠排出了,身体根本就没吸收多少。”

  范青说道:“确实,泄泻伤阴,日久必定气阴两虚。小林,你看用什么方剂比较好?又能补阴又能止泻的。”

  “补胃阴肺阴的话,可以用甘露饮,气虚加西洋参,失眠加酸枣仁,眼干加枸杞,治疗泄泻,只用一味乌梅。因为乌梅酸涩可以收敛止泻,又可以生津止渴。一举两得。”

  范青想了想,道:“甘露饮有好几个版本,你说的是哪一个?”

  “《医学摘粹》里的。”林远志拿出手机查了一下,“生地三钱,熟地三钱,天冬三钱,麦冬三钱,石斛三钱,甘草二钱,枳壳二钱,枇杷叶三钱。因为患者泄泻,可以把生地熟地这两位滋腻的药都去掉。”

  “考虑得很周全啊。”范青忽然说道,“小林,等你毕业后,不如来我们这里工作吧。广南毕竟是个小地方,没什么发展的空间。你要是愿意过来,我可以给你安排。”

  “师姐,你这是在挖墙角嘛?”

  “呵呵,人往高处走,我相信你会好好考虑的。”

  “师姐,还要继续看病吗?”

  “不用了,你可以起来了。哦,把刚才你说的药方写下。”

  林远志写完后起身离开。

  范青带着林远志在诊室里转了一圈,说道:“你看我们中医科,这么大一块地方,也只有四个医生同时坐诊。这么多病人,看都看不过来。中医人才青黄不接啊。”

  “师姐,邓老的那些弟子呢?”

  “邓老虽然有不少弟子,也就我的那些师兄师弟们,可是他们很多也都改行了。他们学了邓老的宝贵的经验,又怎么样呢,一不给人看病,二不教授学生……唉。”

  范青拍了拍林远志的后背。

  “还不如小林你啊,至少你是真心诚意给病人看病,至少没浪费自己的所学的东西。小林,你可不要改行了,你改行了,那就等于断代,中医后继无人了。”

  “师姐,未来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唉,也是……很多人苦读十多年才当上医生,最后干了不到两年就辞职了。那是个人的选择,也没必要去苛责。只是,我还是希望像你这样有真材实料的年轻人,可以不忘初心,坚守中医阵地。”

  “师姐,我会好好考虑的。”林远志岔开话题,“师姐,你坐诊的位置呢?”

  “在隔壁,我是专家门诊,今天不坐诊。”

  “师姐,时候差不多了,我要该回去了,下午还要回医院继续上班。”

  “这么急着回去?我还想请你吃个午饭再走。”

  “不用那么客气。”

  “那咱们加个**,以后多多联系,说不定以后我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请教你呢。”

  “师姐,你是专家,怎么会需要请教我呢。”

  “人的思维模式是有限制的,有时候多一个人多一种思路,问题反而容易得到解决。”

  十分钟后,林远志一行人出现在医院一楼大堂。

  余蔓给林远志做了一个简单的访谈。

  “好的,多谢林医生的配合,有关你个人的拍摄的内容就到这里结束了。这次真是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啊。之前我们跟进的几个病例,似乎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那些素材肯定也能用上的。”

  林远志松了口气,道:“你们也辛苦了,我现在要去高铁站,回广南去了!”

  “我派车送你去高铁站。”

  “好,谢谢。”

  这时,蒋沁芸凑过来说:“志哥,不用麻烦他们了,让我送你去高铁站吧。”

  “你什么车?不会是重型机车吧?”

  “当然不是啦,我坐房车过来的。”

  林远志点点头,于是对余蔓说道:“余小姐,不需要派车了,有人送我去高铁站。”

  余蔓看了蒋沁芸一眼,笑道:“蒋小姐送你去是吗?我明白了,那祝你们一路顺风吧。”

  蒋沁芸和林远志一同离开医院。

  在门口等了不到两分钟,房车就开过来了。

  两人一坐下,蒋沁芸就说道:“志哥,你没想过,以后来上山工作吗?那个范主任似乎是认真的。”

  “我还没毕业呢,等毕业后再考虑。”

  “我希望你以后能过来。”

  “为什么?”

  “以后我就不用去广南找你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