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中医 第233章 病因单纯的妊高症

小说:末代中医 作者:最后阵地 更新时间:2025-11-06 12:19:55 源网站:2k小说网
  妇产科。

  林远志带着蒋沁芸来到主任办公室门口。

  敲门。

  “齐主任,是我。”

  “小林啊,进来!”

  林远志推门进去,蒋沁芸跟在后边。

  “这位是……”齐落霞注意到多出了一个人。

  “这是妇产科的齐落霞齐主任,这是我的朋友蒋沁芸。她没来妇产科,很感兴趣,我就带她过来见识一下。”

  “你好,齐主任。”蒋沁芸客套地打招呼。

  齐落霞点头,没有多问,道:“你们都坐吧。”

  两人坐下后,林远志问道:“病人现在是在病房吗?”

  “嗯,就在病房,我刚刚从病房回来。口水都说干了,没办法说服病人和家属。”

  “具体的什么情况?”

  “就是妊娠高血压,也叫妊高症。这种情况其实在怀孕期间很常见的。有些孕妇怀胎三个月后,血压就会开始上涨,如果短时间内能恢复正常,那就不用管,如果一直涨,高压突破140的话,那身体肯定会出各种问题。

  子痫就是其中一种表现,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抽搐。比较严重的还有脑出血,肺水肿,肝肾衰竭,胎心停跳,有可能一尸两命。目前妊高症还没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多数情况只能终止妊娠。”

  “降压也不行?”

  “孕妇使用降压药是有风险的,可能导致胎儿发育畸形或者基因变异,而且往往控制效果不好。我们也不敢随便用降压药。

  如果症状持续恶化,我们只能是建议引产。如果是六个月以下引产,胎儿基本是死的,七个月以上引产算是早产儿,放保温箱有几率救活。”

  “现在孕妇怀孕刚好六个月对吧?”

  “对。如果现在引产,生出来的胎儿大概率是死的,就算暂时还有一口气,因为很多器官都没发育好,也没办法活多久。”

  蒋沁芸轻声说道:“听上去好残忍……”

  齐落霞说道:“这个叫廖欣的孕妇,大概是身体不好,三年前怀孕去人民医院住院,也是胎儿六个月的时候出现子痫,然后引产。当时的主治医生应该有告诉过她,她这样的身体无法生育,没想到三年后她又怀孕了,而且坚持要生下来。”

  “那她硬要生,愿意冒生命危险,我们不应该尊重病人的意愿吗?”

  “病人意愿……我们妇产科可不能接受这种大概率会出现严重后果的病人,妊高症的孕妇,能不能撑到生产的那天都不好说,生产当天子宫也有大出血的风险,也很危险的……总之我们当医生的,不能明知道有高风险,还同意让病人继续生产。”

  “他们不同意转院?”

  “其他医院应该不敢收她这样的病人。现在每家医院的妇产科都没多少病人了,如果还出现治死了产妇的事情传出去,那家医院的妇产科也要停业转岗了。”

  “那个廖欣在几号病房,我过去看看本人吧。”林远志起身说道。

  “在2号病房,我带你过去。”

  接着,齐落霞带着林远志和蒋沁芸两人从办公室出来,然后来到2号病房。

  齐落霞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进去。

  她走到1号病床旁边,道:

  “廖女士,这位是林医生,是我们中医科的,我请他过来会诊。”

  一号病床上半坐着一个二十多岁的短发孕妇,精神疲惫,脸色潮红。

  床边坐着一位三十岁的男子,应该是孕妇的丈夫。

  廖欣眯着眼睛望向林远志,点点头,道:“你好,林医生。”

  齐落霞又介绍道:“这是廖女士的丈夫张新民。”

  张新民阴阳怪气地说道:“林远志,我知道你,网红中医实习生……原来你真的在广南上班啊,我还以为你整天在外边搞宣传呢。”

  “张先生,咱们第一次见面对吧?你好像对我有什么不满啊。”

  “我对你没有什么不满,我是对你们医院不满,我们是来医院是想把孩子生出来的,不是把孩子拿出来,那跟杀人有什么区别?”张新民瞪眼,“同样的事情,我不会让它再次发生!”

  林远志说道:“那你不是拿你妻子的命来赌吗?既然是第二次发生子痫,那你应该很清楚会有什么后果。”

  “我和我老婆都愿意,倒是你们不愿意了!”

  蒋沁芸忍不住出声说道:“这位张新生,我们是来帮你们解决问题的,不是来吵架的!请你说话客气一点!”

  “你这个小姑娘又是什么人?”张新民问道。

  “我是……”

  林远志立即出面解围:“哦,我们科室新来的实习生,连白大褂还没来得及领,你们不用管她的。”

  齐落霞说道:“张先生,请稍安勿躁,先让林医生给你太太做个诊断,看看能不能用中药治疗,然后我们再继续谈吧。”

  廖欣点点头,道:“嗯,林医生,你来检查吧。”

  林远志上前要求她张嘴吐舌,伸手号脉,不到两分钟就诊断结束了。

  大家都看着林远志,发现他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齐落霞小心问道:“很严重,治不好吗?”

  廖欣问道:“林医生,请你实话实话吧?”

  林远志咳嗽一声,表情渐渐恢复平淡。

  “哦,我还要问诊,确认一下我的推断对不对。”

  “廖女士,你具体说说你现在的各种症状吧,越详细越好,不要漏掉任何一个细节。”

  “哦。”廖欣点点头,然后开始讲述。

  “经常头晕耳鸣,尤其是下床去洗手间的时候;两只眼睛很肿,看东西越来越模糊——我没有近视的,可是现在你离我不到三米,我都看不清你的脸;还有就的头顶这里,经常胀痛,头痛会引起后颈也跟着痛;手脚经常会麻痹感,好像被什么压久了一样,那种有电流流动的感觉;脸上和嘴唇有时候也会发麻;手指和小腿肚有时候会抽搐,一阵阵很痛;一直觉得喉咙很干,喝很多水,但是没什么胃口吃饭;还有,心烦心悸,听到别人大声时候,就会很想发火,心怦怦跳;晚上很难睡着,明明是大冬天手掌和脚掌会发热……完了。”

  “那你的大小便正常嘛?”

  “小便正常,大便比较干燥。”

  “喜欢喝温水还是凉水?”

  “我想喝凉水,但护士和我老公非要让我喝温水。”

  说着,廖欣抓过床头柜上的水壶,打开盖子喝了一口水。

  林远志点点头,道:“好的,我问完了。”

  “那你倒是说,能不能治啊?”张新民催促道。

  林远志看了看齐落霞,然后对廖欣,说道:“虽然廖女士,你的症状很多,听上去好像很复杂很严重,但从我们中医的角度来看,病因却异常的单纯。”

  “单纯?”廖欣目瞪口呆。

  “对,病因就是阴虚内热导致的肝风内动。

  像是怀孕,一般来说,母体会将大量的血液和营养物质输送给胎儿,这就是导致母体本身的肾阴亏虚,水虚则无法养木,木郁生风。

  像抽搐就是属于风病,头顶痛也是属于足厥阴肝经;肝开窍于眼,肝阴不足所以眼睛会模糊,头晕耳鸣一般来说,也是肝风引起的;喉咙干喝水多,大便干燥,那也是阴虚的体现,身体缺乏津液了。

  像手足心热,心烦心悸,舌红无苔,脉细数,通通都是阴虚内热的症状。

  至于手脚,面部和嘴唇发麻,那是血虚,经络失于滋养而致手足麻木。

  简而言之,病因很单纯,就是阴虚内热,只要补阴清热,顺便平肝息风,那一大堆症状都会消失。”

  廖欣两眼放光:“真的吗?那林医生,你快点给我治疗吧!”接着,她望向齐主任。“齐主任,如果我的那些症状消失后,我就可以正常把孩子生出来了吧?”

  齐落霞慢了半拍,才回答:“嗯……如果妊高症消失了,自然可以和普通产妇一样正常等到妊娠期结束,然后把孩子生出来。”

  张新民忽然问道:“中医怎么治疗?开中药吗?中药会不会对肝肾造成损坏?要是吃了中药,我太太的症状更加严重怎么办?”

  林远志冷言说道:“张新生,你知道什么叫专业吗?难道我在开药之前不知道这药吃下去会不会对病人的肝肾有伤害?还非要等吃了之后才知道?”

  “这样吧,我出个主意,如果张先生你实在不放心,等中药煮好之后,你可以替你太太先喝半杯,喝完去做过肝肾功能检查,确定没什么伤害,然后再让你太太喝,这是不是就妥当了?”

  此话一出,张新民顿时说不出话来。

  要说不同意,说明他不愿意为了太太冒这个风险;要说同意,感觉自己很被动,只能任由医生摆布。

  “齐主任,你赶紧去吃饭吧。”林远志说道,“我回门诊去了。”

  “嗯,那你尽快写好药方,然后让药店煮好送过来了。”齐落霞说道。

  廖欣也说:“虽然我不喜欢喝中药,但为了孩子,我什么都愿意接受。”

  之后,林远志就带蒋沁芸离开了。

  “志哥,你刚才也太帅了,感觉病人和家属都被你轻松拿捏了。”蒋沁芸笑吟吟地说。

  “这种喜欢找麻烦的家属,我也不是第一次碰到了,也算有一些应付的经验。”林远志说道,“你还要跟我去门诊?”

  “你刚才不是在别人面前说我是新来的实习生嘛?那我跟着你学习看,不是很正常嘛?”

  “你入戏挺快的。”

  “人家齐主任吃不吃饭,你那么在意干什么?还非要提醒人家去吃饭……我感觉志哥你太多管闲事了。”

  “这只是同事之间的正常交流,你在想干什么?这就算多管闲事了?”

  “那个齐主任几岁了?看起来还挺年轻的。”

  “三十多了吧,我也不太清楚。”

  “结婚了吗?”

  “你打听别人私事干什么?”

  ……

  几分钟后,两人回到中医门诊。

  封总和徐荣两人在里边看诊。

  等到里边的病人离开后,林远志才说明情况。

  “……她就想看中医是怎么看病的,所以我就擅自带她进来了。”

  徐荣很干脆地答应了:“这没关系,对中医感兴趣是好事,那就留下来吧。”

  “谢谢你,徐主任!”蒋沁芸选了一张靠墙的椅子坐下,“我坐在这里没关系吧?”

  “随便哪里都可以。”徐荣说道。

  封总很好奇地问道:“师兄,刚才你去妇产科看什么病人了?”

  林远志大致说了一下。

  “阴虚内热?就只有这个病因吗?”

  “对。”

  林远志说道:“抽搐属于痉病,不只是产后容易发生的,妊娠期也会出现。”

  这时,林远志对徐荣说道:“徐主任,您来写个药方吧,就是开个那个孕妇的。”

  “你想好了?”

  “我当时就想好了。阴虚内热,又有风动,那就用三甲复脉汤加钩藤和白僵蚕好了。”

  “三甲复脉汤?”封总问道:“这个方剂来自哪里,我第一次听说。”

  “《温病条辨》啊,那些滋阴清热的药方,《温病条辨》里一大堆。”

  “那为什么选这个方剂呢?”

  林远志拿出手机,查到方剂说明,道:“三甲复脉汤,功可滋阴熄风,原方主治温病后期水不涵木、虚风内动之候.症见手足蠕动或瘛疭,心中儋儋大动,甚则时时欲脱,形消神倦,齿黑唇裂,舌干绛或光绛无苔,脉虚。”

  “你看它的组成——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门冬,阿胶、火麻仁、生牡蛎、生鳖甲、生龟板——都是很常见的中药,其中牡蛎、鳖甲和龟板,就是所谓的三甲。

  甲壳药有镇肝潜阳的效果,比柔肝息风的效果更好。而且我又加了可以息风止痉的白僵蚕和清热平肝的钩藤,增强效果,应该在三副药内就可以见效。”

  封总连忙拿出小本本记下。

  “瘛疭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是哪两个字?”

  林远志在手机上打出来,然后展示给封总看。

  “瘛疭,就是手脚痉挛,嘴斜眼歪,抽风的意思,《内经》里就讲过——病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日瘛疭——明确说了病的部位是‘筋’,而肝主筋,本质是肝病。

  所以三甲复脉汤可以治疗阴虚内热,肝风内动引起的子痫。虽然这个方剂设计出来是用来治疗下焦温病的,但是只要病因一样就可以通用。”

  “师兄,你也太会融会贯通了。”封总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