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中医 第247章 有没有安徒生综合征?

小说:末代中医 作者:最后阵地 更新时间:2025-11-06 12:19:55 源网站:2k小说网
  2月12日,距离春节还有三天。

  医院大厅里布置了很多小灯笼和小彩灯,还有各种老鼠的彩图吉言。

  过了春节就是鼠年。

  民间自古都有“鼠年灾难多,十鼠九苦”的说法。

  之前,林远志拿到了一次工资,加上效绩工资和各种补贴,总共才四千八,连去龙凤酒楼吃一次饭都不够……

  当然,实习生有工资就不错了,要知道几十年前的医院实习生,不仅没工资,还要倒给医院“实习费”,说是来学习的,其实大部分都是做一些跑腿的工作。

  要不是现在学医的人太少了,国家为了鼓励年轻人学医,才会调整政策,给实习生发工资。

  广南综合医院。中医科诊室。

  十二点,下班时间。

  刚刚看完最后一个号,三人收拾,准备下班。

  “很快就春节了,按照金院长的意思,春节一到,就宣布中医科关闭的消息。”徐荣说道,“没有回旋的余地。我春节过后也正式退休了。至于你们两个的去留,是可以选择的。可以选去我们医院其他科室继续实习,但你们肯定没办法给人开药了;或者,我可以写介绍信,让他们去其他医院的中医科完成实习;也可以安排你们去分院的中医科。”

  “徐主任,你是说红番区的分院吗?那边规模不是很小嘛?怎么还有中医科?”林远志很是意外。

  “有啊。那边是城乡结合区,住的老人多,愿意来看中医的病人还是有不少的。不过在那边坐诊的是外聘的老中医,不属于医院编制。但是,你们过去完全实习也是可以的。到时候,那边的中医会给你们实习报告上签字。”

  徐荣见两个年轻人不说话,道:“你们慢慢考虑吧,还有时间,不要着急决定。”

  这时,汪华池打电话过来。

  林远志微微皱眉。

  “汪主任都欠我多少顿饭了?”

  随后,接听。

  “汪主任,我下班了啊。”

  “你们下班可准时啊。小林,是这样的,我这边刚刚送来一个病人,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啊,想找你过来看看。”

  “汪主任,你见多识广,还有你不知道怎么处理的病人?”

  “这个病人嘛,之前去过其他四家医院治疗了,都住了十多天就转院了,现在转到我们这里。其他医院确诊为格里巴利综合征。”

  林远志刚刚从诊室里走出来,没听清楚,问道:“什么,格林兄弟综合征?还有这种病?那有没有安徒生综合征?”

  “不是格林兄弟,是格林巴利……主要症状是身肌无力,身体麻木。但是这个病人年纪大了,症状更严重,一天腹泻几十次,一天休克七八次。

  休克,我倒是见多了,但动不动休克,你说我怎么办呢?一直派人守着这个病人?最近很多地方都放假了,急诊科病人暴增,我根本顾不过来。

  我刚才联系了神经内科的吴主任,说让转到他那边去,他说他也处理不了,这种病属于不治之症,而且这病人太严重了,他怕死在他们科的病房。”

  “又一个不治之症?那既然是不治之症,你为什么认为我们中医科的能处理。”

  “这是病人自己要求的。这个病人好像是个中医爱好者。他太太和女儿说他经常学中医养生。”

  “病人还有意识?”

  “对,有时候还能醒过来,还能说话,倒也没一直昏迷不醒。只是身体不能动,稍微动一下就翻白眼,休克,需要抢救。

  既然其他几家医院都治不好,那我也不可能比其他医院的医生厉害。所以只能来找你了,小林,你就帮帮忙吧。”

  林远志想了想,说:“好吧,我现在过去。”

  这时,封总从旁边冒出来,道:“师兄,我能不能也过去看看?”

  “你不去见女朋友吗?”

  “晚一点过去也可以的。”

  封总来医院不到一个月就交了女友,女友是住院部的一个护士,叫周心怡。

  林远志见过几次,是个身材娇小的圆脸女生,跟身材一米九的封总走在一起,典型的高低配。

  “那你跟着来吧。”

  很快,林远志和封总来到了急诊科。

  大厅里的床位基本都爆满了,节假日一到,大家活动的内容丰富了,出意外的概率自然也会加大。

  高羽彤从过道走过来,看到林远志,说道:“林医生,还有封医生,你们都来了,这次要看哪个病人?”

  “叫什么,格林综合征……我不太认得。汪主任人呢?”

  “我刚刚看到他好像去病房区了。”高羽彤说道,“格林综合征?你是说格林巴利综合征吧?那个病人我知道,姓胡,是个刚刚退休的机关干部。我带你们过去。”

  “好。谢了。”

  林远志和封总跟着高羽彤走,然后来到角落29号病床。

  病床上躺着一个六十多的老人,身材消瘦,脸色发黄,嘴唇发黑。

  打着点滴,插着尿管。

  他的眼睛是微微睁开的。

  旁边两张椅子上坐着两个女人,一个二十多岁,一个五十多岁,应该是病人的妻子和女儿。

  高羽彤说道:“这两位就是我们中医科的医生,林医生和封医生。”

  胡先生看着林远志,微微抬起头,张嘴想要说话,结果忽然间就翻了白眼,脸色发白,嘴唇发紫,眼看又要出现休克。

  妻子起身按住他的肩膀,喊道:“你快躺好,别乱动!”

  女儿也跟着起来,手足无措。

  从心率监视仪上看,病人的心率只有六十多。

  林远志上前给病人号脉。

  用了最大的力气,直接按到骨头上,也摸不到一丝半点脉搏。

  两只手都一样。

  这是无脉症啊。

  说白了就是供血不足,血液没办法流到肢体末端了,自然摸不到脉。

  这是妥妥的危症。

  病人只剩下一口气了,虽然心脏还在跳,但已经一只脚迈入了鬼门关。

  汪主任想必也认为这个病人救不活,才会故意找借口,说什么病人是中医爱好者,然后引诱林远志过来。

  过了好一会儿,病人的状态才恢复了稳定,总算没有突发休克,不然又要喊人过来抢救了。

  林远志说道:“胡先生你就不用说话了,由家属代为回答吧。”

  本来还想看舌苔的,不过看胡先生这样的状态,搞不好一张嘴吐舌,又要休克,想想还是算了。

  病**子点点头,然后从床下的一个袋子里,拿出厚厚的一本病例,说:“这是我老公的病历,之前在其他四家医院的病历,全都装订打印出来了,都在这里。”

  封总拿过去,转交给林远志。

  林远志一拿在手掌就感觉沉甸甸的,这病历的厚度绝对超过新华字典。

  家属都把病历递上来了,这么说也要做做样子。

  不过,林远志没看检查报告,只看出院记录的诊断书。

  胡先生有糖尿病历,已经五年了。

  病史:连续腹泻半个月,四肢无力,手掌麻木,排尿困难,口周麻木和面神经麻痹,无咳嗽,无呼吸困难,无四肢抽搐……

  被确诊为急性格里巴利综合征。

  另外一家医院的出院诊断书写着:

  1格林巴利综合症;2糖尿病;3颈椎病;4神经源性膀胱;5糖尿病腹泻;6焦虑抑郁状态。

  ……

  另外两家医院的诊断书,林远志就懒得看了。

  诊断的再详细,治不好又有什么用……

  不然没有一个病人会随便转院,尤其是重症病人,在转院过程中是很可能突发死亡的。

  车辆的颠簸震动可能让病情急剧恶化。

  连续两家医院都诊断为“格里巴利综合征”,主要依据就是病人肌无力,手脚麻木,无法动弹。

  现在医学认为,该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它的发病机制是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周围神经,导致神经传导损伤。

  又是一种自身免疫缺陷导致的疾病。

  为什么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攻击人体正常组织?

  非要问,就是遗传变异就是核辐射就是化学污染就是药物副作用……

  反正治不好。

  该病的死亡率不高,只有百分之三左右。

  大部分病人会躺在病床上或者坐在轮椅上,明明可以说话,可以吃东西,也有知觉,但身体就是动不了。

  林远志问道:“胡先生在发病之前,有经常腹泻吗?”

  病**子回答:“没有的,反而经常便秘。因为老是便秘,所以他搜集了很多秘方。那天,他也是便秘,在厕所蹲半天拉不出来,然后自己就根据一个秘方,买了大黄叶子和蓖麻油,用力泡水喝。他说这是养生书上的一个秘方。”

  吃了之后当晚就腹泻,而且拉了好几次,腿都软了。我就赶紧打120送他去医院了。去南山医院治疗半个月,一点效果都没有,然后身体还突然动不了了,说是什么格林巴利综合症。

  然后我们转来市区,去了三家三甲医院,腹泻有时候减轻,一天十几次,但怎么都止不住。天天说肚子疼,吃不下东西,有时候还会吐。第二人民医院也治不好,所以只能转来你们广南了。”

  女儿红着眼说道:“如果你们广南还治不好……我们就没办法了。因为我爸爸现在的身体情况,是不能去外地的。”

  林远志说道:“大黄叶?大黄叶虽说有药效,但是中药治疗肠燥便秘用的大黄,是茎和根,从不用叶子的。前人不用,肯定有不能用的理由。”

  这就是一例自己吃中药,然后把自己吃出大病的例子。

  蓖麻油是常用的润肠药,小孩子都经常用,所以并没什么大问题。

  问题就出在大黄叶上。

  大黄叶是强效清热药,虽说也有通便的效果,但临床上几乎没有医家使用,显然前人都认为弊大于利,使用不当容易出现寒中的效果,所以才弃之不用。

  而病人反复腹泻,是现在的主症,从六经辨证的角度,是属于太阴病。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身体动不了,是因为长时间腹泻之后才出现的,所以那不是病因。

  而身体动不了,相当于严重的“亸”症,就是手脚和头都下垂,抬不起来,也就是说肌无力。

  真正的病因就是胃气虚。

  一天多次腹泻,又吃不下,是导致胃气虚的根源。

  治疗太阴病倒是简单,要用温药。

  林远志里就想到了“理中汤”,然后可以加山楂麦芽健胃,会吐要加半夏。

  药方立即就确定了。

  林远志看了看胡先生,然后对家属说道:“我开个药方,让胡先生吃几天看看,如果有效果再调整,如果没效果,那我们也是尽力了。”

  “好的,谢谢!”病**子说道。

  林远志问高羽彤:“胡先生现在吃东西是用鼻饲管还是?”

  高羽彤看了一下护理记录本,回答:“没有上鼻饲管,还是能口食的。”

  “羽彤,等一下你碰到汪主任,跟他说,让胡先生转入我们中医科的病房,以后由我们中医科来治疗。”

  “好的。”

  林远志起身道:“那我们先走了。”

  封总跟着林远志走开。高羽彤跟在后边。

  “师兄,你给这个病人是怎么辩证的?”

  林远志如实说了自己的辩证和用药思路。

  “太阴病?从中寒上治?摸不到脉,这不是死症嘛?”

  “要说是死症,确实随时会死的感觉,但总归要试一试,说不定有转机呢。我认为以腹泻作为主症,当做太阴病区治。一周后你查房的时候注意看看,如果能摸到脉,就说明有好转了。”

  “我知道了。”

  “哎,师兄,你说胡先生之所以会病成这样,是因为他自己吃的大黄叶和蓖麻油导致的吗?这两味药有这么大的副作用?”

  “大黄叶本来就很少有人用,也不知道他从哪里看来的秘方。不过问题不是大黄叶,而是他应该本来就是虚寒体质,吃了大黄叶才会忽然腹泻不止。”

  “虚寒体质会便秘?”

  “你不知道寒秘吗?老年人很多见的。因为中气虚寒,肠道蠕动慢导致的便秘,和因为胃肠燥热,大便干硬导致的便秘,两者病因完全是相反的,一旦用错药,后果不堪设想,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那如果是寒秘怎么治疗?”

  “温阳,半硫丸啊。不过,现在很少用硫磺了,制作起来也麻烦。一般用当归、菊花和肉苁蓉也可以代替。我爷爷就是这么用的,他自己就有习惯性便秘。”

  “当归、菊花、肉苁蓉?这是什么药方,没听过。”

  “当归、菊花和肉苁蓉都可以润肠,而且当归和肉苁蓉性温,有补阳的效果。相对来说,更加安全简便。”

  “原来还可以这么用!”

  “《现代中药学》不是说了嘛,一味中药含有多种成分,所以会有很多完全不同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