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志和封总来到四楼走廊。
郑主任说的会客室,就在中医科办公室隔壁。
林远志以前没进过会客室,也没见其他人进出过,大概只有特殊情况才会使用。
此时,郑康明就站在会客室外边的走廊上,和他在一起的还有其他几位院内领导。
这些人林远志都见过,只是还不太熟悉。
郑康明见到林远志,赶紧招手让他快点过去。
“郑主任,你怎么在外边?那个柳女士呢?”
“柳局长和她女儿都在里边。”
“还有其他人在里边吗?”
“安院长和张院长都在里边。”
那两个都是分院的副院长。
“他们在里边……做什么?”
“当然是陪同柳局长,当年他们申请调动工作,都是柳局长批的,他们都曾经受过柳局长的人情。”
“原来是这样。那我现在能进去了吗?”
“等等!”郑康明揪住了林远志的衣服,“我之前搞错了。”
“搞错什么?”
“我听柳局长说,她之前找你看过糖尿病,听说你现在在这边,所以又过来找你。我当时没问清楚,以为她是来复诊的,就把她带进了会客室,然后打电话给你了。后来安副院长”
“她不是来复诊的,那是看别的病?”
“不,要看病的人是她女儿,不是她。进去带她们倒茶的肖护士长出来告诉我的。她听到了她们的谈话。”
“哦,还有吗?”
“我就知道这么多。我得提醒你,虽然这次来看病的是柳局长的女儿,但你也要打起百分百精神,慎重对待。要是看不了,你就直说,不要逞强,中医也不是什么病都能看的,让人家去别的医院看去,别耽误。注意语气用词,别得罪人了。”
林远志见郑康明这么郑重其事,不得不装出一脸沉重的表情,道:“嗯,我明白了,郑主任,我一定会谨遵教诲,小心行事的。”
郑康明这才放手。
封总立即凑过来问道:“师兄,我跟你一起进去,可以嘛?”
“可以。”
林远志同意了,郑康明也没话好说。
接着,郑康明前去敲了敲门,隔着门板大声说了一句:“林医生已经来了,我现在让他进来!”
这话不知道是说给两个副院长听的,还是说给病人和家属听。
之后,门开了,林远志和封总先后进去。
里边有四个人,除了柳女士和她年轻的女儿外,另外两个男子,果然都是副院长。
“林远志,林医生……”安院长上前说道,“柳局长的女儿这病,你可要好好看,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一定要跟医院说,我们肯定会想办法配合的!”
张院长也跟着说:“林医生啊,金院长早就提到过你的名字,我之前工作太忙了,没来得及和你正式见一面。我是副院长张桥,专门管后勤的。有机会咱们多交流多沟通。今天,柳局长的女儿郭小姐,交给你了。我相信你没问题的。”
显然,林远志是金院长特别照顾对象,这事已经众所皆知,所以两位副院长才会对一个实习生态度这么殷切。
林远志点点头,敷衍着说道:“没问题,应该的应该的。”说着,他指了指封总:“这是我们中医科的实习医生,小封,我带他过来学习一下。”
柳局长有点着急了,开口说道:“林医生,请过来这边。两位院长,你们可以去忙了。”
两位副院长本来不打算离开的,听到柳局长这话,才都纷纷告辞,然后开门出去。
会客室里有三排沙发,围绕着一张茶几,茶几上摆放着精美的茶具。茶壶里已经泡好了热茶,从气味辨认,似乎是普洱茶。
林远志坐到郭小姐旁边的单人沙发上,然后开始观察郭小姐。
她穿着脸都毛的衣服,兜帽拉起来盖住头,嘴上套着蓝色的口罩。
林远志一眼就看出,她为什么把脸遮盖得如此严实。
因为她的额头上有好几颗痘痘,鲜红大粒,异常显眼,估计脸颊下巴等位置都有。
林远志问道:“柳女士,很久不见,你糖尿病的症状控制住了吗?”
“有,口渴尿多都好多了。林医生,你之前开的那个药方,我还是有继续服药,不过的是每周两次,不是每天都喝。”柳女士回答,“我这次是带我女儿来看的。小婧,你把口罩和帽子摘了,让林医生好好看看。”
郭小姐点点头,然后掀开兜脑和摘下口罩。
她低头看着茶几,都不好意思和人对视。
问题比林远志想象的还要严重。
这个郭小姐除了满脸长痘痘外,皮肤显现出一种异常的粉红色。
这种粉红色皮肤不只存在于面部和颈部,好像还往身体其他皮肤延伸而去。
虽然林远志想不起来第一次见郭小姐是什么样子,但肯定不会是这副吓人的模样。
一个年轻女性,这种皮肤状态,这种脸部状态,确实是没脸见人。
“郭小姐,这是得了什么病?上次不是还好好的吗?”
柳女士长叹一声,道:“其实在一两个月前,她就有症状了。
有时候她早上起来照镜子,发现眼睑和脸蛋有水肿,过了半天,下午就自动消失了,她没当一回事,以为只是休息不好导致的。
半个月前,又出现眼睑和脸部水肿,这次过了半天都没消退,而且身上其他地方也出现了水肿,所以就赶紧去人民医院检查了。
结果,被确诊为慢性肾炎的急性发作,尿检发现有尿蛋白两个+。她最初眼睑和脸水肿的时候,其实已经得了慢性肾炎,她自己不知道而已。
哎,要是能早点发现及时治疗,或许现在没这么严重……
后来肾内科的医生开了激素和利尿剂,消肿效果不是很好,我又请中医科的医生过来会诊。那个主任开了几副中药,吃了三天。
前后住院一周后,水肿就完全消失了。然后小婧就**了出院手续。
“开的什么药方,我能看一下吗?”林远志打断道。
“可以,当然可以。”
柳女士把病历拿出来,然后很快翻出了中医科开的药方。
林远志和封总俯身凝目观看。
林远志说道:“这是五苓散和五皮饮,是治疗水肿的常用方剂。吃这两个方剂倒是没什么问题。”
柳女士说道:“小婧出院后,就吃医生给她开的激素强的松,两天吃一次,现在感觉身体越来越差。
林医生,你现在也看到了,她浑身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发红,脸上长满豆豆,而且她还说有血管搏动性头痛,晚上失眠,吃**才能睡着,但容易做噩梦惊醒过来。
小婧还说洗澡的时候,头发大把大把脱落,住院期间和住院前都没有这样,不知道为什么出院后会这样。
我去找了很多专业人士打听,都说慢性肾炎没办法治好,只能通过药物控制症状,好的情况十几年都不会恶化……坏的情况,不到一个月就会发展成尿毒症,肾衰竭。
她才二十四岁啊,刚刚参加工作,从小身体一直都很好,怎么就得了这种病呢!
我现在也跟着失眠,跟着掉头发,之前尿糖控制得挺好的,最近又升上去了。
我想来想去,忽然想起我糖尿病是找你看的,中医不是什么病都看的吗?
我问人才知道,广南那边的中医科取消了,你现在被调来这边,然后我就带小婧过来这边找你了。”
“柳女士,我可以帮你,不,帮郭小姐看看,不过下次你们过来一定要挂号,直接来找主任,这不合规定。要是被有心人知道,传出去影响不好。”
柳女士愣了一下,很意外林远志会忽然提到这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
她当然知道来医院需要提前挂号,不过本地医院大部分领导,她都认识,所以有时候她也懒得在意这点细节。
“林远志,你这是什么态度!”郭小姐抬起头来,瞪大双眼,火气噌一下上来了。“我们是来看病的,又不是来求你办事,你把自己当什么人了?”
柳女士拉住女儿的手,用力摇了摇,道:“小婧,别激动!我们没挂号就直接找上来,确实不合规定。影响到林医生还有其他医生的正常上班了。
这样吧,林医生……我现在去补号,你先给小婧看看行不行?”
“可以。”林远志点头。
“小婧,我先出去一下,你留在这里给林医生看看吧,咱们不能耽误人家太多时间。”
柳女士拍了拍女儿的肩膀,然后起身推门出去了。
林远志看着郭小姐,郭小姐扭过头去,不知道怒气未消,还是觉得尴尬难堪。
“郭小姐,伸手。”
不过,郭小姐接下来还是有乖乖配合诊断。
林远志号脉看舌后,道:“灰黄色浊腻苔,这种舌苔我第一次见呢。舌尖和边都发红,有齿痕,脉象弦数,重按无力。这是上有虚热,中有湿热,并有中气虚。
郭小姐,你自己来说说,刚才你母亲没说到的症状。你之前陪你母亲来看过中医,你应该知道中医都关注什么方面的问题。我就不一一问了。”
郭小姐抿了抿嘴,过了片刻才开口:“早上嘴里有点苦味,胃口一般,大便……正常,小便少,有点偏黄……不口渴,体力下降。其他没了。”
“应该还有吧。”林远志指着桌面上的病历,“昨天你去人民医院做了尿检,不是提到说尿蛋白三个+吗?那你的尿液应该是浑浊有泡沫的。对吗?”
“肾炎病人的尿都这样,有什么好问的。”刘小姐翻白眼。
封总**来问道:“郭小姐,你平时饮食有注意吗?”
“以前没注意,住院后,我都吃的比较清淡。”郭小姐回答。
封总见林远志大皱眉头,低声问道:“师兄,你说这主要病因是什么?肾阳虚还是肾阴虚?齿痕舌又说明中气虚。有点复杂,感觉没什么方剂针对她这种症状啊。”
林远志手指头敲了敲桌子,道:“从口苦、皮肤发红,脸上长痤疮,舌边尖红,头痛,脾气暴躁,说明有上热;灰苔偏黄偏腻,体力下降,说明脾虚有湿热……如果用清热药就会伤中气阳气,用利湿药就会伤阴,让上热更重……只能是用比较温和的药来治了。”
接着,封总拿出纸笔给林远志。
后者很快就写下了一个方剂。
封总都看傻了:“师兄,你……你是认真的?”
这时候,柳女士回来了。
“不好意思,已经让人补号了。挂的是郑主任的专家号。”她走过来看到林远志在看药方,“哦,这么快就开药方了吗?林医生你看病还真是快啊。”
“这个药方,拿去给隔壁的郑主任签字,然后回去吃一个星期看看效果,如果有好转再来复诊,没有就只能请你们去别的地方看了。”
“哦,好的。”柳女士接过药方,低头看了一眼。
她瞬间僵住了。
药方很简单,只有五味药,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药味。
【黄芪15、玉米须30、山药30、茯苓皮15、薏米30。】
虽说柳女士没学过中医专业,但身为土生土长的岭南人士,她一眼就认出其中的“黄芪、薏米和山药”,这些都是平时煲汤常用的药材。
至于玉米须,虽然没吃过,但也知道是什么东西,不就是玉米自带的“黄褐色细条条”嘛。
还有茯苓皮,之前人民医院那个中医主任开的五皮饮里,也有这味药。
其实就是中药茯苓的外皮。
茯苓本身也是一种常用的煲汤药材。
也就是说,这个药方,除了玉米须外,其他全是煲汤药材……
“林医生,这个药方……真的能治慢性肾炎吗?”
话一出口,柳女士就意识到自己犯了大忌,无论看什么医生,都不能随便当面提出质疑,不然下次人家就不给你看了。
林远志似乎早就料到对方是这个反应,淡然一笑,道:
“柳女士,我肯定是认为能治才开的。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觉得这些药材太普通太常见了,感觉治不了大病。
但按照现在刘小姐的病情,痰阻中焦,郁而化热,也只能用这种比较温和的药来调理,其他什么补药清热药都是不能用的。
这个药方,黄芪补气健脾,玉米须和茯苓皮能利尿消肿,薏米能清热祛湿,山药能补脾益肾,总体以健脾益气,除湿利尿为主治方向。
另外,这药每天吃三副,之前吃的激素也不用停,还是按照以前的次数以前的量。等症状减轻,再开始减少激素的服用。”
“不用住院嘛?”
“不用。”
“哦,那我们回去吃一个星期试试!”柳女士用力点点头,然后过去将郭小姐拉起来。“谢谢了!我们先走了,真是抱歉,今天突然过来,打扰你正常工作了。”
“没事,不过下次过来前,一定要挂号。”林远志再次提醒。
郭小姐反问:“你们这里中医科就老年病科和儿科,你让我挂哪个科的号?哪个都不对吧?”
林远志说道:“我推荐挂儿科,之前也有成年人挂儿科过来看病,一样的。”
郑主任说的会客室,就在中医科办公室隔壁。
林远志以前没进过会客室,也没见其他人进出过,大概只有特殊情况才会使用。
此时,郑康明就站在会客室外边的走廊上,和他在一起的还有其他几位院内领导。
这些人林远志都见过,只是还不太熟悉。
郑康明见到林远志,赶紧招手让他快点过去。
“郑主任,你怎么在外边?那个柳女士呢?”
“柳局长和她女儿都在里边。”
“还有其他人在里边吗?”
“安院长和张院长都在里边。”
那两个都是分院的副院长。
“他们在里边……做什么?”
“当然是陪同柳局长,当年他们申请调动工作,都是柳局长批的,他们都曾经受过柳局长的人情。”
“原来是这样。那我现在能进去了吗?”
“等等!”郑康明揪住了林远志的衣服,“我之前搞错了。”
“搞错什么?”
“我听柳局长说,她之前找你看过糖尿病,听说你现在在这边,所以又过来找你。我当时没问清楚,以为她是来复诊的,就把她带进了会客室,然后打电话给你了。后来安副院长”
“她不是来复诊的,那是看别的病?”
“不,要看病的人是她女儿,不是她。进去带她们倒茶的肖护士长出来告诉我的。她听到了她们的谈话。”
“哦,还有吗?”
“我就知道这么多。我得提醒你,虽然这次来看病的是柳局长的女儿,但你也要打起百分百精神,慎重对待。要是看不了,你就直说,不要逞强,中医也不是什么病都能看的,让人家去别的医院看去,别耽误。注意语气用词,别得罪人了。”
林远志见郑康明这么郑重其事,不得不装出一脸沉重的表情,道:“嗯,我明白了,郑主任,我一定会谨遵教诲,小心行事的。”
郑康明这才放手。
封总立即凑过来问道:“师兄,我跟你一起进去,可以嘛?”
“可以。”
林远志同意了,郑康明也没话好说。
接着,郑康明前去敲了敲门,隔着门板大声说了一句:“林医生已经来了,我现在让他进来!”
这话不知道是说给两个副院长听的,还是说给病人和家属听。
之后,门开了,林远志和封总先后进去。
里边有四个人,除了柳女士和她年轻的女儿外,另外两个男子,果然都是副院长。
“林远志,林医生……”安院长上前说道,“柳局长的女儿这病,你可要好好看,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一定要跟医院说,我们肯定会想办法配合的!”
张院长也跟着说:“林医生啊,金院长早就提到过你的名字,我之前工作太忙了,没来得及和你正式见一面。我是副院长张桥,专门管后勤的。有机会咱们多交流多沟通。今天,柳局长的女儿郭小姐,交给你了。我相信你没问题的。”
显然,林远志是金院长特别照顾对象,这事已经众所皆知,所以两位副院长才会对一个实习生态度这么殷切。
林远志点点头,敷衍着说道:“没问题,应该的应该的。”说着,他指了指封总:“这是我们中医科的实习医生,小封,我带他过来学习一下。”
柳局长有点着急了,开口说道:“林医生,请过来这边。两位院长,你们可以去忙了。”
两位副院长本来不打算离开的,听到柳局长这话,才都纷纷告辞,然后开门出去。
会客室里有三排沙发,围绕着一张茶几,茶几上摆放着精美的茶具。茶壶里已经泡好了热茶,从气味辨认,似乎是普洱茶。
林远志坐到郭小姐旁边的单人沙发上,然后开始观察郭小姐。
她穿着脸都毛的衣服,兜帽拉起来盖住头,嘴上套着蓝色的口罩。
林远志一眼就看出,她为什么把脸遮盖得如此严实。
因为她的额头上有好几颗痘痘,鲜红大粒,异常显眼,估计脸颊下巴等位置都有。
林远志问道:“柳女士,很久不见,你糖尿病的症状控制住了吗?”
“有,口渴尿多都好多了。林医生,你之前开的那个药方,我还是有继续服药,不过的是每周两次,不是每天都喝。”柳女士回答,“我这次是带我女儿来看的。小婧,你把口罩和帽子摘了,让林医生好好看看。”
郭小姐点点头,然后掀开兜脑和摘下口罩。
她低头看着茶几,都不好意思和人对视。
问题比林远志想象的还要严重。
这个郭小姐除了满脸长痘痘外,皮肤显现出一种异常的粉红色。
这种粉红色皮肤不只存在于面部和颈部,好像还往身体其他皮肤延伸而去。
虽然林远志想不起来第一次见郭小姐是什么样子,但肯定不会是这副吓人的模样。
一个年轻女性,这种皮肤状态,这种脸部状态,确实是没脸见人。
“郭小姐,这是得了什么病?上次不是还好好的吗?”
柳女士长叹一声,道:“其实在一两个月前,她就有症状了。
有时候她早上起来照镜子,发现眼睑和脸蛋有水肿,过了半天,下午就自动消失了,她没当一回事,以为只是休息不好导致的。
半个月前,又出现眼睑和脸部水肿,这次过了半天都没消退,而且身上其他地方也出现了水肿,所以就赶紧去人民医院检查了。
结果,被确诊为慢性肾炎的急性发作,尿检发现有尿蛋白两个+。她最初眼睑和脸水肿的时候,其实已经得了慢性肾炎,她自己不知道而已。
哎,要是能早点发现及时治疗,或许现在没这么严重……
后来肾内科的医生开了激素和利尿剂,消肿效果不是很好,我又请中医科的医生过来会诊。那个主任开了几副中药,吃了三天。
前后住院一周后,水肿就完全消失了。然后小婧就**了出院手续。
“开的什么药方,我能看一下吗?”林远志打断道。
“可以,当然可以。”
柳女士把病历拿出来,然后很快翻出了中医科开的药方。
林远志和封总俯身凝目观看。
林远志说道:“这是五苓散和五皮饮,是治疗水肿的常用方剂。吃这两个方剂倒是没什么问题。”
柳女士说道:“小婧出院后,就吃医生给她开的激素强的松,两天吃一次,现在感觉身体越来越差。
林医生,你现在也看到了,她浑身的毛细血管扩张,皮肤发红,脸上长满豆豆,而且她还说有血管搏动性头痛,晚上失眠,吃**才能睡着,但容易做噩梦惊醒过来。
小婧还说洗澡的时候,头发大把大把脱落,住院期间和住院前都没有这样,不知道为什么出院后会这样。
我去找了很多专业人士打听,都说慢性肾炎没办法治好,只能通过药物控制症状,好的情况十几年都不会恶化……坏的情况,不到一个月就会发展成尿毒症,肾衰竭。
她才二十四岁啊,刚刚参加工作,从小身体一直都很好,怎么就得了这种病呢!
我现在也跟着失眠,跟着掉头发,之前尿糖控制得挺好的,最近又升上去了。
我想来想去,忽然想起我糖尿病是找你看的,中医不是什么病都看的吗?
我问人才知道,广南那边的中医科取消了,你现在被调来这边,然后我就带小婧过来这边找你了。”
“柳女士,我可以帮你,不,帮郭小姐看看,不过下次你们过来一定要挂号,直接来找主任,这不合规定。要是被有心人知道,传出去影响不好。”
柳女士愣了一下,很意外林远志会忽然提到这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情。
她当然知道来医院需要提前挂号,不过本地医院大部分领导,她都认识,所以有时候她也懒得在意这点细节。
“林远志,你这是什么态度!”郭小姐抬起头来,瞪大双眼,火气噌一下上来了。“我们是来看病的,又不是来求你办事,你把自己当什么人了?”
柳女士拉住女儿的手,用力摇了摇,道:“小婧,别激动!我们没挂号就直接找上来,确实不合规定。影响到林医生还有其他医生的正常上班了。
这样吧,林医生……我现在去补号,你先给小婧看看行不行?”
“可以。”林远志点头。
“小婧,我先出去一下,你留在这里给林医生看看吧,咱们不能耽误人家太多时间。”
柳女士拍了拍女儿的肩膀,然后起身推门出去了。
林远志看着郭小姐,郭小姐扭过头去,不知道怒气未消,还是觉得尴尬难堪。
“郭小姐,伸手。”
不过,郭小姐接下来还是有乖乖配合诊断。
林远志号脉看舌后,道:“灰黄色浊腻苔,这种舌苔我第一次见呢。舌尖和边都发红,有齿痕,脉象弦数,重按无力。这是上有虚热,中有湿热,并有中气虚。
郭小姐,你自己来说说,刚才你母亲没说到的症状。你之前陪你母亲来看过中医,你应该知道中医都关注什么方面的问题。我就不一一问了。”
郭小姐抿了抿嘴,过了片刻才开口:“早上嘴里有点苦味,胃口一般,大便……正常,小便少,有点偏黄……不口渴,体力下降。其他没了。”
“应该还有吧。”林远志指着桌面上的病历,“昨天你去人民医院做了尿检,不是提到说尿蛋白三个+吗?那你的尿液应该是浑浊有泡沫的。对吗?”
“肾炎病人的尿都这样,有什么好问的。”刘小姐翻白眼。
封总**来问道:“郭小姐,你平时饮食有注意吗?”
“以前没注意,住院后,我都吃的比较清淡。”郭小姐回答。
封总见林远志大皱眉头,低声问道:“师兄,你说这主要病因是什么?肾阳虚还是肾阴虚?齿痕舌又说明中气虚。有点复杂,感觉没什么方剂针对她这种症状啊。”
林远志手指头敲了敲桌子,道:“从口苦、皮肤发红,脸上长痤疮,舌边尖红,头痛,脾气暴躁,说明有上热;灰苔偏黄偏腻,体力下降,说明脾虚有湿热……如果用清热药就会伤中气阳气,用利湿药就会伤阴,让上热更重……只能是用比较温和的药来治了。”
接着,封总拿出纸笔给林远志。
后者很快就写下了一个方剂。
封总都看傻了:“师兄,你……你是认真的?”
这时候,柳女士回来了。
“不好意思,已经让人补号了。挂的是郑主任的专家号。”她走过来看到林远志在看药方,“哦,这么快就开药方了吗?林医生你看病还真是快啊。”
“这个药方,拿去给隔壁的郑主任签字,然后回去吃一个星期看看效果,如果有好转再来复诊,没有就只能请你们去别的地方看了。”
“哦,好的。”柳女士接过药方,低头看了一眼。
她瞬间僵住了。
药方很简单,只有五味药,也没有什么奇怪的药味。
【黄芪15、玉米须30、山药30、茯苓皮15、薏米30。】
虽说柳女士没学过中医专业,但身为土生土长的岭南人士,她一眼就认出其中的“黄芪、薏米和山药”,这些都是平时煲汤常用的药材。
至于玉米须,虽然没吃过,但也知道是什么东西,不就是玉米自带的“黄褐色细条条”嘛。
还有茯苓皮,之前人民医院那个中医主任开的五皮饮里,也有这味药。
其实就是中药茯苓的外皮。
茯苓本身也是一种常用的煲汤药材。
也就是说,这个药方,除了玉米须外,其他全是煲汤药材……
“林医生,这个药方……真的能治慢性肾炎吗?”
话一出口,柳女士就意识到自己犯了大忌,无论看什么医生,都不能随便当面提出质疑,不然下次人家就不给你看了。
林远志似乎早就料到对方是这个反应,淡然一笑,道:
“柳女士,我肯定是认为能治才开的。我知道你想说什么,觉得这些药材太普通太常见了,感觉治不了大病。
但按照现在刘小姐的病情,痰阻中焦,郁而化热,也只能用这种比较温和的药来调理,其他什么补药清热药都是不能用的。
这个药方,黄芪补气健脾,玉米须和茯苓皮能利尿消肿,薏米能清热祛湿,山药能补脾益肾,总体以健脾益气,除湿利尿为主治方向。
另外,这药每天吃三副,之前吃的激素也不用停,还是按照以前的次数以前的量。等症状减轻,再开始减少激素的服用。”
“不用住院嘛?”
“不用。”
“哦,那我们回去吃一个星期试试!”柳女士用力点点头,然后过去将郭小姐拉起来。“谢谢了!我们先走了,真是抱歉,今天突然过来,打扰你正常工作了。”
“没事,不过下次过来前,一定要挂号。”林远志再次提醒。
郭小姐反问:“你们这里中医科就老年病科和儿科,你让我挂哪个科的号?哪个都不对吧?”
林远志说道:“我推荐挂儿科,之前也有成年人挂儿科过来看病,一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