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后,节目组派了一辆商务车过来,众人合力将萧子络抬到楼下大厅,让工作人员带走了萧子络。
别墅里只剩下雨声和沉默。
林远志收起针灸盒,脸上并无太多波澜,但眼神却比之前更加沉静深邃。
正当大家回楼上,范游忽然说道:“等一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讨论一下鼻炎和哮喘是怎么回事。”
病人都送走了,大家本该回去睡觉,还留下讨论……明显很不自然。
想必范游是有剧本的,他必须按照自己的人设表演。
“林远志,你刚才给萧子络进行了治疗,你先说说吧。中医对鼻炎和哮喘这两种疾病的认识是什么,如果对病因没有正确的认识,谈何治疗?”
姜三才瞪眼:“你是什么意思?又要打口水战了?”
其他人都没有挪步,似乎打算继续下去。
因为大家签过合同都知道,节目组安排大家在别墅住下并不是让彼此增减了解,交流感情那么简单。在别墅的互动,本身就是录制素材的一部分。
总是不发生点什么,那节目怎么筛选有价值的画面?
林远志看向众人,缓缓开口:“既然范先生问起,那我就借此机会,跟大家聊聊中医对鼻炎的一些理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远志身上。
“你可以讲了。”
范游则推了推眼镜,反剪双手在背后,神情严肃。
“鼻炎,中医称为‘鼻渊’或‘鼻鼽’。”林远志声音平稳,“古代医籍,专门论述鼻炎的篇幅确实不多,记载的医案也相对较少。这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古代生活环境相对简单,空气污染少,过敏原可能不如现代复杂,所以病人比较少;二是古代医疗资源有限,更关注那些急危重症和明显影响生存的疾病,像鼻炎这种‘小毛病’,可能被忽视了,或者被归入普通‘伤风’后遗症范畴;三是古代医家对鼻炎的病因病机认识可能不够深入,治疗效果有限,所以记载也少。”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过去中医治疗鼻炎的有效率不高,很多方法停留在通窍散寒、疏风清热等层面,对迁延不愈的过敏性鼻炎效果不佳。即使用针灸治疗,那也是只是救急手段,没法治愈。”
“林医生,我注意到你强调过去有效率不高……过去?难道你的意思是,鼻炎现在中医就能治了吗?”郗南星忍不住问。
“现代的中医,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林远志解释道,“尤其是近几十年,随着过敏性鼻炎患者激增,有中医师开始专攻此病,将鼻炎进行更细致的分型辨证。他们发现,很多经久不愈的过敏性鼻炎,尤其是那些伴有哮喘(中医称为‘哮病’)的患者,其根源并不仅仅在肺。”
范游嗤笑:“那不是肺,在哪里?脑子?我知道你们中医有个奇葩理论,说鼻涕是脑液,流鼻涕就是流脑液,说得格外吓人。”
林远志说道:“鼻炎的症状有很多,流鼻涕只是其中一种,《黄帝内经》有云: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认为鼻涕是由脑渗出来的。”
范游反驳:“现代医学早就证明了,鼻涕只是鼻粘膜受刺激分泌的分泌物,怎么会跟脑有关系呢,简直是无稽之谈。”
林远志没有理会,继续说道:“至于打喷嚏,偶然打喷嚏不算病,如果连续打几十个、上百个,那就是病态。《医理真传》说:肝脉内虚,不能循脉而上,但留于颃颡、畜门间,则频频而嚏。医不知之,以为肺病,岂知实肝病也。”
临床观察发现,很多顽固性鼻炎、哮喘患者,往往伴有肾气不足、肝气郁结的表现。比如萧小姐,她提到春季开始发作,这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有关;而哮喘常在半夜发作,刚好是肝经和肺经的行经时间。”
“所以,”林远志总结道,“现代中医认为,经久不愈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位虽在肺(鼻),但根源往往涉及肝、肾。
这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熬夜多,饮食不节,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肾气亏虚,从而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使人体对外邪(过敏原)的抵抗力和调节能力下降。
这与古代人简单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不同,病因病机也就有了新的变化,所以往往按照古人的思路和药方,没有疗效。”
“林医生的分析很有见地。”立川百惠深表赞同,她用流利的中文补充道,“在临床中,我们也非常重视体质调理和整体观念。对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除了肺热、肺寒和肺虚,我们同样会考虑肝气郁结和肾气不足的因素。比如使用小柴胡汤疏肝解郁,龙胆泻肝丸清肝经湿热,或者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用八味地黄丸温补肾阳,知柏地黄丸补肾阴,配合通窍药物。
我不是专治五官病的,最初几年在门诊全科科室工作,也有一些鼻炎病人来看。我个人在临床上用这种方法,这些年治愈过不少患者,当然,也有一些体质特别复杂或者依从性差的,效果不理想。
但总体而言,只要辨证准确,找到核心病机,鼻炎和哮喘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也就是长期稳定、不再发作的状态。经过一年两年的电话回访,可以确保疗效。”
范游一直沉默地听着,眉头紧锁。
等林远志和立川百惠说完,他才开口,语气依然带着质疑:
“林远志,立川女士,你们说的‘肝气郁结’、‘肾气不足’,这些概念如何量化?如何证明它们与鼻炎、哮喘的免疫反应有直接关联?现代医学已经明确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Th2型免疫反应亢进、IgE介导的炎症过程。你们所说的调理体质,改变内环境,具体是如何作用于免疫系统的?有分子层面的机制研究吗?”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当然,我必须承认,现代医学目前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确实只能做到控制症状,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但无法彻底‘根治’免疫系统对特定过敏原的‘记忆’反应。
免疫疗法是唯一可能改变免疫应答的治疗,但周期长,效果因人而异,且并非对所有过敏原都有效。在这一点上,现代医学确实存在局限。”
林远志皱眉:“那个,请问,范先生,你从医学院毕业多久了?”
范游撇嘴:“林远志,你为什么忽然问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想要转移焦点吗?”
“我只是很好奇,如果你都毕业好几年了,你怎么还能把那些专业术语记得那么清楚,尤其是跟鼻炎有关的内容,难道你提前做了功课?”
范游冷哼一声:“这个很重要吗?我又不是信口雌黄,我说的都是有理有据的。哪一句不对,你可以指出来!”
这时候,安彩妍凑到林远志旁边,低声说:“他那副眼镜应该是智能眼镜,可以联网的,他刚才说的那些理论,应该照着搜索到的资料读出来的。”
林远志点点头,表示明白。
“范先生的论述很专业。”林远志平静回应,“但我不打算正面回答你。”
“你是认怂了吧?因为那些中医理论完全就是自说自话。”
“我只是觉得,大家都在听,应该说一些大家都能听懂的东西,而不是照本宣科一些只有内行人才懂的东西。”
“你是想说,我说的大家听不懂,那你说的那些阴阳五行大家就能听懂吗?真是笑话。”
“我只说一个现象,那就是过敏性鼻炎,确实是有过敏源的,也能查得出来。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得病,有的人一直都没事?”
安彩妍插话:“对,比如喝酒,有的人酒精过敏一口都不能喝,有的人完全没事,喝好几瓶都不醉。”
郗南星问道:“不是说,那些免疫力强的人才容易过敏嘛?”
林远志说道:“因为个体差异,体内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受到同样的刺激,表现就不一样。中医治疗鼻炎,是改变病人体内环境,让身体对过敏源不再有反应。这是可以办到的。这和免疫疗法不同,因为免疫疗法是抑制免疫力,这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
这时,姜三才的电话忽然响了,是制片人打来的。
大家都不说话了。
姜三才听完电话后,满面笑容地说:“子络已经**住院了,目前情况稳定,支气管痉挛已缓解,说留院观察一晚。没事的话,明天就回来了。”
众人听到姜三才所说,这才松了一口气。
“行了行了,有什么话留着明天再讨论啦,深更半夜的,既然萧子络没事了,大家都早点睡吧。晚安啦!”姜三才打了个哈欠,带头往楼上走。
夜已深,雨势渐小。
大家陆续回房休息。
第二天早上,阳光明媚,仿佛昨夜的风雨只是一场梦。
餐厅里,大家正在吃早餐。
陆丰羽一边大口吃着三明治,一边环顾四周,随口问道:“咦?子络呢?还没起床吗?没人叫她?”
他精神抖擞,显然昨晚睡得极好。
餐桌上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安彩妍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羽哥,你这睡眠质量也太好了吧?昨晚那么大动静,你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啊?什么动静?你是说下大雨嘛?”陆丰羽一脸茫然,嘴里还塞着食物,“我昨晚睡得特别沉,一觉到天亮!啥也没听见啊!”
姜三才放下牛奶杯,哈哈大笑道:“好小子!你是真不知道啊!昨晚可热闹了,还有点吓人。子络鼻炎引发哮喘,呼吸困难,差点出事。多亏了林医生几针下去,让她鼻子通了。后来节目开车过来送她去医院了……”
他绘声绘色地把昨晚的惊险一幕描述了一遍。
陆丰羽听得目瞪口呆,嘴里的三明治都忘了嚼。
他看看姜三才,又看看一脸平静的林远志,再看看其他人点头确认的样子,这才确信昨晚真的发生了那么大的事。
“我的天!远志,不,志哥,你……你这也太神了吧!”陆丰羽猛地站起来,走到林远志身边,用力拍着他的肩膀,脸上充满了震惊和由衷的敬佩,“哮喘发作你都能用针扎好?当时有人拍下视频吗?我要看!”
安彩妍递过去手机:“我有拍,不过还没剪辑,有点乱,你将就着看吧。拿去!”
林远志无笑了笑:“当时只是应急处理,后续还需要系统调理。”
陆丰羽咧嘴笑:“林医生,你的意思说,打算把她的病给彻底治好?这可就厉害了。我们这个节目全程记录下来啊,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姜三才对林远志竖起大拇指,说:“我也很期待啊。”
郗南星也说:“我相信林医生没问题的。就看你的了,远志哥。”
林远志苦笑,看向立川百惠:“明明这里有专业的医生,为什么你们都看着我?”
立川百惠咳嗽一声,轻笑着说道:“林小哥,原因很简单啊,因为我的流量不如你嘛。”
别墅里只剩下雨声和沉默。
林远志收起针灸盒,脸上并无太多波澜,但眼神却比之前更加沉静深邃。
正当大家回楼上,范游忽然说道:“等一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讨论一下鼻炎和哮喘是怎么回事。”
病人都送走了,大家本该回去睡觉,还留下讨论……明显很不自然。
想必范游是有剧本的,他必须按照自己的人设表演。
“林远志,你刚才给萧子络进行了治疗,你先说说吧。中医对鼻炎和哮喘这两种疾病的认识是什么,如果对病因没有正确的认识,谈何治疗?”
姜三才瞪眼:“你是什么意思?又要打口水战了?”
其他人都没有挪步,似乎打算继续下去。
因为大家签过合同都知道,节目组安排大家在别墅住下并不是让彼此增减了解,交流感情那么简单。在别墅的互动,本身就是录制素材的一部分。
总是不发生点什么,那节目怎么筛选有价值的画面?
林远志看向众人,缓缓开口:“既然范先生问起,那我就借此机会,跟大家聊聊中医对鼻炎的一些理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远志身上。
“你可以讲了。”
范游则推了推眼镜,反剪双手在背后,神情严肃。
“鼻炎,中医称为‘鼻渊’或‘鼻鼽’。”林远志声音平稳,“古代医籍,专门论述鼻炎的篇幅确实不多,记载的医案也相对较少。这可能有几个原因:一是古代生活环境相对简单,空气污染少,过敏原可能不如现代复杂,所以病人比较少;二是古代医疗资源有限,更关注那些急危重症和明显影响生存的疾病,像鼻炎这种‘小毛病’,可能被忽视了,或者被归入普通‘伤风’后遗症范畴;三是古代医家对鼻炎的病因病机认识可能不够深入,治疗效果有限,所以记载也少。”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过去中医治疗鼻炎的有效率不高,很多方法停留在通窍散寒、疏风清热等层面,对迁延不愈的过敏性鼻炎效果不佳。即使用针灸治疗,那也是只是救急手段,没法治愈。”
“林医生,我注意到你强调过去有效率不高……过去?难道你的意思是,鼻炎现在中医就能治了吗?”郗南星忍不住问。
“现代的中医,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林远志解释道,“尤其是近几十年,随着过敏性鼻炎患者激增,有中医师开始专攻此病,将鼻炎进行更细致的分型辨证。他们发现,很多经久不愈的过敏性鼻炎,尤其是那些伴有哮喘(中医称为‘哮病’)的患者,其根源并不仅仅在肺。”
范游嗤笑:“那不是肺,在哪里?脑子?我知道你们中医有个奇葩理论,说鼻涕是脑液,流鼻涕就是流脑液,说得格外吓人。”
林远志说道:“鼻炎的症状有很多,流鼻涕只是其中一种,《黄帝内经》有云: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认为鼻涕是由脑渗出来的。”
范游反驳:“现代医学早就证明了,鼻涕只是鼻粘膜受刺激分泌的分泌物,怎么会跟脑有关系呢,简直是无稽之谈。”
林远志没有理会,继续说道:“至于打喷嚏,偶然打喷嚏不算病,如果连续打几十个、上百个,那就是病态。《医理真传》说:肝脉内虚,不能循脉而上,但留于颃颡、畜门间,则频频而嚏。医不知之,以为肺病,岂知实肝病也。”
临床观察发现,很多顽固性鼻炎、哮喘患者,往往伴有肾气不足、肝气郁结的表现。比如萧小姐,她提到春季开始发作,这与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有关;而哮喘常在半夜发作,刚好是肝经和肺经的行经时间。”
“所以,”林远志总结道,“现代中医认为,经久不愈的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病位虽在肺(鼻),但根源往往涉及肝、肾。
这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熬夜多,饮食不节,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肝气郁结、肾气亏虚,从而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使人体对外邪(过敏原)的抵抗力和调节能力下降。
这与古代人简单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不同,病因病机也就有了新的变化,所以往往按照古人的思路和药方,没有疗效。”
“林医生的分析很有见地。”立川百惠深表赞同,她用流利的中文补充道,“在临床中,我们也非常重视体质调理和整体观念。对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除了肺热、肺寒和肺虚,我们同样会考虑肝气郁结和肾气不足的因素。比如使用小柴胡汤疏肝解郁,龙胆泻肝丸清肝经湿热,或者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用八味地黄丸温补肾阳,知柏地黄丸补肾阴,配合通窍药物。
我不是专治五官病的,最初几年在门诊全科科室工作,也有一些鼻炎病人来看。我个人在临床上用这种方法,这些年治愈过不少患者,当然,也有一些体质特别复杂或者依从性差的,效果不理想。
但总体而言,只要辨证准确,找到核心病机,鼻炎和哮喘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也就是长期稳定、不再发作的状态。经过一年两年的电话回访,可以确保疗效。”
范游一直沉默地听着,眉头紧锁。
等林远志和立川百惠说完,他才开口,语气依然带着质疑:
“林远志,立川女士,你们说的‘肝气郁结’、‘肾气不足’,这些概念如何量化?如何证明它们与鼻炎、哮喘的免疫反应有直接关联?现代医学已经明确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Th2型免疫反应亢进、IgE介导的炎症过程。你们所说的调理体质,改变内环境,具体是如何作用于免疫系统的?有分子层面的机制研究吗?”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当然,我必须承认,现代医学目前对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确实只能做到控制症状,减少发作,提高生活质量,但无法彻底‘根治’免疫系统对特定过敏原的‘记忆’反应。
免疫疗法是唯一可能改变免疫应答的治疗,但周期长,效果因人而异,且并非对所有过敏原都有效。在这一点上,现代医学确实存在局限。”
林远志皱眉:“那个,请问,范先生,你从医学院毕业多久了?”
范游撇嘴:“林远志,你为什么忽然问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想要转移焦点吗?”
“我只是很好奇,如果你都毕业好几年了,你怎么还能把那些专业术语记得那么清楚,尤其是跟鼻炎有关的内容,难道你提前做了功课?”
范游冷哼一声:“这个很重要吗?我又不是信口雌黄,我说的都是有理有据的。哪一句不对,你可以指出来!”
这时候,安彩妍凑到林远志旁边,低声说:“他那副眼镜应该是智能眼镜,可以联网的,他刚才说的那些理论,应该照着搜索到的资料读出来的。”
林远志点点头,表示明白。
“范先生的论述很专业。”林远志平静回应,“但我不打算正面回答你。”
“你是认怂了吧?因为那些中医理论完全就是自说自话。”
“我只是觉得,大家都在听,应该说一些大家都能听懂的东西,而不是照本宣科一些只有内行人才懂的东西。”
“你是想说,我说的大家听不懂,那你说的那些阴阳五行大家就能听懂吗?真是笑话。”
“我只说一个现象,那就是过敏性鼻炎,确实是有过敏源的,也能查得出来。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同样的环境下,有的人得病,有的人一直都没事?”
安彩妍插话:“对,比如喝酒,有的人酒精过敏一口都不能喝,有的人完全没事,喝好几瓶都不醉。”
郗南星问道:“不是说,那些免疫力强的人才容易过敏嘛?”
林远志说道:“因为个体差异,体内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受到同样的刺激,表现就不一样。中医治疗鼻炎,是改变病人体内环境,让身体对过敏源不再有反应。这是可以办到的。这和免疫疗法不同,因为免疫疗法是抑制免疫力,这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
这时,姜三才的电话忽然响了,是制片人打来的。
大家都不说话了。
姜三才听完电话后,满面笑容地说:“子络已经**住院了,目前情况稳定,支气管痉挛已缓解,说留院观察一晚。没事的话,明天就回来了。”
众人听到姜三才所说,这才松了一口气。
“行了行了,有什么话留着明天再讨论啦,深更半夜的,既然萧子络没事了,大家都早点睡吧。晚安啦!”姜三才打了个哈欠,带头往楼上走。
夜已深,雨势渐小。
大家陆续回房休息。
第二天早上,阳光明媚,仿佛昨夜的风雨只是一场梦。
餐厅里,大家正在吃早餐。
陆丰羽一边大口吃着三明治,一边环顾四周,随口问道:“咦?子络呢?还没起床吗?没人叫她?”
他精神抖擞,显然昨晚睡得极好。
餐桌上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安彩妍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羽哥,你这睡眠质量也太好了吧?昨晚那么大动静,你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啊?什么动静?你是说下大雨嘛?”陆丰羽一脸茫然,嘴里还塞着食物,“我昨晚睡得特别沉,一觉到天亮!啥也没听见啊!”
姜三才放下牛奶杯,哈哈大笑道:“好小子!你是真不知道啊!昨晚可热闹了,还有点吓人。子络鼻炎引发哮喘,呼吸困难,差点出事。多亏了林医生几针下去,让她鼻子通了。后来节目开车过来送她去医院了……”
他绘声绘色地把昨晚的惊险一幕描述了一遍。
陆丰羽听得目瞪口呆,嘴里的三明治都忘了嚼。
他看看姜三才,又看看一脸平静的林远志,再看看其他人点头确认的样子,这才确信昨晚真的发生了那么大的事。
“我的天!远志,不,志哥,你……你这也太神了吧!”陆丰羽猛地站起来,走到林远志身边,用力拍着他的肩膀,脸上充满了震惊和由衷的敬佩,“哮喘发作你都能用针扎好?当时有人拍下视频吗?我要看!”
安彩妍递过去手机:“我有拍,不过还没剪辑,有点乱,你将就着看吧。拿去!”
林远志无笑了笑:“当时只是应急处理,后续还需要系统调理。”
陆丰羽咧嘴笑:“林医生,你的意思说,打算把她的病给彻底治好?这可就厉害了。我们这个节目全程记录下来啊,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姜三才对林远志竖起大拇指,说:“我也很期待啊。”
郗南星也说:“我相信林医生没问题的。就看你的了,远志哥。”
林远志苦笑,看向立川百惠:“明明这里有专业的医生,为什么你们都看着我?”
立川百惠咳嗽一声,轻笑着说道:“林小哥,原因很简单啊,因为我的流量不如你嘛。”
